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以经济增长率为考察指标,按照"谷-谷"法划分,1951-2002年的52年中,日本经济波动呈现出11个周期,这11个周期可明显地划分为三个阶段:第1-6周期的高速增长期、第7-9周期的平稳增长期前期、第10-11周期的"失去的10年"或低速增长阶段.物价波动与经济周期形态大体吻合.1999年以来,经济周期呈现出新的特征:通货紧缩与经济低速增长并存.中日两国经济周期差异巨大,不同之处远远多于相似之处,两者差异的根本原因在于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的差异.  相似文献   

2.
20世纪90年代以来,农民收入增长幅度逐年递减。1978年至198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率为15.17%,而1985年至1999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速度为4.12%,比1978年至1985年低了11.06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3.
《经济》1999,(1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消费保持持续增长。同时,其增长又表现出不稳定性,呈周期变动。 自1978年~1997年,我国居民消费共增加了34358.7亿元,年平均增加1808.35亿元,年平均增长率为17.49%。在居然消费增长中,城镇居民消费增加了17510.6亿元,年平  相似文献   

4.
对中国经济周期的研究是许多经济学家普遍关注的问题。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按照理论界比较有代表性的“谷-谷”划分法,中国经历了四个经济周期。本文运用聚类分析方法对1978年~2003年中国经济周期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与“谷-谷”划分法相同的结论,同时分析了2003年中国经济是否是新一轮经济周期的开端这一问题,并对2004年中国经济增长进行解释。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房地产业总的发展趋势是持续快速增长,但是通过研究表明也存在着有规律的波动。由于地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基础性、先导性以及高相关性等特征,特别是经历了三十年发展的今天,对房地产行业周期波动研究的意义就尤为重要。文章采用增长率直接法、H-P滤波法分析了我国房地产业的短周期、中周期和中长周期波动。研究结果表明,自1978年以来,我国房地产业经历了九次短周期波动、二次中周期波动。  相似文献   

6.
可变折旧率估计及资本存量测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有文献主要利用统计法确定我国折旧率,很少学者利用计量法估计我国折旧率。本文利用生产函数采用极大似然法估计我国不变和可变折旧率,并测算1978-2012年我国资本存量。首先利用增长率法和计量法估计初始期1978年我国资本存量,利用生产函数构建折旧率四种模型。由1978-2012年我国产出等数据,采用极大似然法估计四种折旧率模型得到:劳动力弹性系数为0.4左右;固定不变折旧率为5.65%左右;可变折旧率与GDP增长率相关,且在1993年发生结构变化,可变折旧率均值为5.63%左右。为了检验小样本极大似然估计可靠性,本文采用蒙特卡罗法检验模型参数估计是无偏可信。由估计的折旧率等数据,我们测算出1978-2012年我国资本存量,其值处于现有文献测算的资本存量之间。  相似文献   

7.
一、外贸面临的困难与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对外经贸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外贸出口,年增长率逾16%.已占GNP的20%左右;90年代以来,外贸增长率已超过GNP增长率的4至5个百分点。福建省作为中国东南沿海的重要经济增长极之一,对外经贸的发展更为迅猛.外贸出口从1978年至1993年递增率达25%。1995年以来,由于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全国出口增速有所下降,1996年上半年,出口总额又比前年同期下降8.2%,其中一般贸易下降了28.5%。福建省的情况更为严重,1995年出口增长率仅达13%,比上年降低了28个百分点,比全省的GNP增长率还低  相似文献   

8.
对当前宏观经济的一些看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前中国正处于第五个宏观调控周期,这个周期的起始是2003年9月,目前货币政策的基调已从“稳健”逐步转向“适度从紧”,财政政策从“积极”逐步转向“中性”,调控尚无结束的征兆。回顾中国改革开放25年以来,第一次宏观调控发生在1978年,第二次宏观调控发生在1984年,第三次宏观调控发生在1987年,第四次宏观调控发生在1993年。目  相似文献   

9.
侯庆国 《经济纵横》1994,(10):11-15
我国经济走势及宏观调控应注意的问题侯庆国一、未来四年我国经济走势1.1994年6月我国经济抵达第12个短周期谷底。我国经济第12个短周期谷底为1993年11月,1993年12月至1994年6月,经济趋势是在周期底部盘整,略呈上升,但上升乏力。正因如此...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利用1978年至2011年的省级面板数据,通过建立两个面板门限回归模型,来实证分析了以产出缺口代表的经济周期波动对潜在产出增长率和未来三年实际产出平均增长率的影响情况。结果表明,产出缺口对两者都产生了显著的负向的影响,同时存在着显著的非线性的门限效应。当经济处于严重衰退阶段时,产出缺口对两者负向影响的程度是最大的;当经济处于扩张或繁荣阶段时,产出缺口对潜在产出增长率的影响是不显著的,对未来平均增长率的负向影响程度是最小的。政府在面临当前我国经济下行压力时,应该在政策上引导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重视经济系统自身的调节和修复功能,从而使经济长期保持稳定增长。  相似文献   

11.
最近有很多文章探讨我国当前投资过热的问题,笔者认为从经济发展周期的角度来审视投资过热,可能会带给我们新的启示。经济周期是指一定时期内市场经济活动不断重复从复苏、扩张、收缩到衰退这一循环过程的内在变化规律.1991年中国经济进入建国以来的第9轮周期.1992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为14.2%,达到这次周期的高峰,此后经济增长呈现逐年下滑的趋势、近几年出现  相似文献   

12.
居民消费率是反映一国宏观经济周期波动的重要指标,它过高或过低都会引起宏观经济结构失调,损害国民经济良性循环,使经济的长期稳定健康发展难以实现.本文主要研究我国居民消费率与经济周期波动的关系,利用Stata程序,使用以支出法计算的我国30个省份28年(1979-2007年)地区生产总值和居民消费支出的数据,采用静态面板模型和动态面板模型分别进行估计,得到的结果是: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长率与居民消费率呈负相关的关系,在我国经济周期波动中居民消费呈现逆周期性.  相似文献   

13.
文章利用我国1978年至2004年省级面板数据,通过检验各省储蓄投资的相关性来分析国内资本的流动性问题。为避免以前文献中出现的交通费用与文化差异、储蓄的内生性以及计量模型中的线性假定等问题,文章采用光滑转换面板模型,利用模拟退火法进行参数估计。结果表明,我国国内资本流动存在Feldstein-Horioka之谜,并且发现新的谜思,即经济增长率越高的省份,其投资受储蓄的约束越大。  相似文献   

14.
新一轮农产品价格波动周期:特征、机理及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文章运用H-P滤波法,将1978-2006年的农产品价格波动分为了五个周期。2007年农产品价格上涨是第六个周期的开始。农产品价格波动各周期的整体特征和结构特征各不相同。另外,第六个周期农产品价格上涨主要是由国际价格的传导、生产成本的推动、加工需求的拉动、突发因素的扰动引起。此次农产品价格上涨不会导致通货膨胀;相反,通货膨胀会导致农产品价格上涨。  相似文献   

15.
产业发展路径依赖与温州模式发展瓶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温州素以快速的经济增长率引人注目,1978年至2000年,温州国内生产总值平均增长率为15.6%,同期,全国为9.5%,浙江省为13.2%;其中20世纪90年代温州国内生产总值平均增长率高达20.5%,同期,全国为9.9%,浙江省为15.0%。  相似文献   

16.
吕竺笙 《生产力研究》2004,(4):48-49,52
运用经济学发展进程中所出现的多种货币需求理论来分析中国的货币需求问题时 ,都不能很好地解释中国的实际情况 ,本文运用即货币供给增长率是经济增长率和预期物价上涨率的函数这一模型 ,以 1994年第一季度至 1998年第四季度共计 2 0个季度的GDP增长率、消费者物价指数和货币供给增长率的数据来拟合模型 ,数理分析的结果表明 ,用GDP增长率和消费者物价指数增长率这两个变量可以较好地说明货币需求增长率  相似文献   

17.
本文将西安市城六区中学教育设施空间分布历程分为四个历史阶段,即新中国成立以前(1949年10月以前)、新中国成立至1978年、1978至2000年以及2000年至今.分别对这四个阶段中学教育设施的空间布局特征进行了总结概括,并在总结这些特征的基础上对每个历史阶段的演变机制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潘雷驰 《财经研究》2007,33(7):17-30
文章对我国GDP构成中不可税部分加以剔除,计算出1978~2005年可税GDP。使用相关性分析和时间序列分析的方法,研究了我国1978~2005年税收和可税GDP的总量及增量之间的关系,以及税收与可税GDP增长率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发现:税收、可税GDP的总量和增量是协整的,并且具有高度的相关性。可税GDP增长率与税收增长率的相关性微弱,并且实际GDP增长率对实际税收增长率的解释能力很低。对照剔除前的计算结果,文章发现对GDP不可税部分的剔除并没有明显改变税收与GDP在总量、增量和增长率方面的基本关系。  相似文献   

19.
一直以来,C-D生产函数模型及在此基础上产生的索洛残差法在估算TFP及其增长率时得到广泛应用,笔者从模型的设定、数据的获取、参数估计等方面对该方法进行了系统分析、探讨和修正,在此基础上估算了全国及31个省1978年~2010年间的TFP及其增长率。结果表明:中国的TFP增长率总体上处于较高水平。分阶段看,2001年~2010年和1978年~1984年的TFP增长率明显较高。分区域看,东部的TFP及其增长率都明显高于中部和西部。各省区的TFP与经济发展水平、TFP增长率与经济增长速度都有很强的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
经济改革以来消费收人基本状况及分配中的主要问题经济改革以来,我国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居民收入大幅度提高。1987年与1978年相比,全国工资总额年均增长14.2%,货币平均工资年均增长10.1%,农民收入年均增长14.8%。分阶段看,收入增长率波动性比较大。职工工资收入增长发生了四次波动,即1978——1980年为中速增长期,工资总额年均增长14.5%,货币平均工资年均增长9.8%;1981——1983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