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在我国农村低收入家庭中出现了"教育致贫"问题,已成为社会各界广为关注的问题。尽管国家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力争缩小城乡教育资源差距,然而仍然存在一些低收入的家庭,我国仍然存在一些低收入的家庭在庞大的教育费用面前显得力不从心,并且这些家庭为支付巨额的教育费用致使整个家庭陷入贫困。针对这种"因教致贫"问题,通过对农户家庭收入状况与教育的花费的对比与分析,为消除农村低收入家庭"教育致贫"问题提出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生活在新疆城市和农村的四个民族家庭进行329份的问卷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影响家庭校外投资能力最主要的因素是收入;在同一收入水平和同一民族条件下,城市家庭要比农村家庭对于孩子的校外教育投资能力要高,影响这方面主要的因素应该是与父母受教育的文化程度成正相关;在同一收入水平和同一地区条件下,不同民族之间对于孩子的校外教育投资能力也有所不同,原因主要在于家庭的生活方式以及和各民族的风俗习惯不同有关。政府应以现金方式补贴低收入家庭;提高农村家庭对孩子校外教育培养的意识,让农村地区的家长了解校外教育可以帮助孩子更全面的发展,从而缩小各家庭之间孩子因受教育的差距而导致的发展差异。  相似文献   

3.
王乐忠 《消费经济》2000,16(3):54-56
家庭是购物活动的基本单位,沿袭宗亲文化,崇尚亲情,讲求伦理,使家庭本位成为中国社会特色之一,丰人们的消费心理和购物行为。我国家庭仍存有若干不科学、不文明的消费方式,应当大力开展家庭消费教育,将其作为国民经济消费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区分不同情况,制定教育内容,选择教育方式,有目的、有组织、有地对性地进行。此举不仅可以提高思民生产质量,且有利于扩大内需。  相似文献   

4.
岳瑞 《商》2014,(10):86-86,77
“教育致贫”又称“因教致贫”,是指个体由于接受高等教育而使其家庭陷入贫困状态这一现象,分为积贫和返贫两种情况。教育投资自身的特点、教育保障体系、教育成本和教育收益等是我国农村大学生家庭“教育致贫”的主要影响因素,这就需要从家庭理性投资、国家健全教育保障体系、完善教育收费制度和提高教育收益率等几个方面着手,以保证我国高等教育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四川物价》2006,(6):26-26
在我国,几乎每个家庭都把送孩子接受教育,通过接受教育成才就业、改变人生命运作为人生的第一选择。《2005年中国居民生活质量指数研究报告》显示,教育花费成为城乡居民尤其是农村家庭致贫的首要原因。由此说明,在农村实施义务教育,不仅有利于国民基本素质的提高,[编按]  相似文献   

6.
从民族地区农村家庭收入水平、教育转移支付、教育费用等几个方面分析了农村家庭教育投资能力现状,研究发现:民族地区农村家庭收入与非民族地区家庭收入差距较大,区域教育投资严重失衡,农村家庭不堪教育重负。因此,要从增加农民收入、完善教育成本分担机制和引导合理消费等方面提升农村家庭教育投资能力。  相似文献   

7.
通过走访恩施市300户村民,从教育投资观念、家庭收支状况、子女学习情况等方面进行考察发现,农村家庭教育投资观念和投资结构逐步改变,但是地区差异性显著且教育支出已成为农民家庭不能承受之重,应采取多元化、多渠道解决农村家庭教育投资困境。  相似文献   

8.
研究家庭老年照料与家庭消费之间的内在关系,对于协同应对释放国民消费潜力和人口老龄化问题、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有着重要意义。文章利用CFPS2010、2016和2018年的家庭面板数据,使用固定效应模型考察了家庭老年照料对家庭消费总量和结构的影响,并进一步采用中介效应模型和加入交互项方法检验了家庭老年照料对家庭消费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家庭老年照料会显著增加家庭消费总量,同时对家庭消费结构升级有着显著促进作用;但在高强度照料家庭中,促进作用会受到明显抑制,且不再有助于消费升级。在使用工具变量法和PSM倾向得分匹配法缓解内生性问题后结果依然可靠。机制检验结果表明,家庭照料会通过向下的代际转移对消费产生显著促进作用,从而改善家庭消费结构;而家庭老年照料导致的“收入惩罚”效应和健康风险提高则会对家庭消费产生明显抑制作用。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该影响存在显著的收入、城乡和区域差异,对低收入、农村与西部地区家庭有着显著影响。巩固家庭老年照料的基础地位、围绕家庭照料构建社会养老保障体系,有利于释放家庭消费潜力、促进经济持续增长,高强度照料、低收入、农村与西部地区家庭应是政策的首要关注对象。  相似文献   

9.
传统家庭养老模式正面临着制度性瓶颈和一系列外生因素的冲击,农村传统家庭养老模式渐趋弱化。但从中国经济发展水平和农村养老现状来看,传统家庭养老仍是农村主要养老方式之一,并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同时,社会化养老也是养老模式发展的一种趋势。因此,在巩固和发展家庭养老的同时,也要发展多种形式的社会化养老方式,在整合中不断发展以家庭作为养老载体并辅助于多种方式的农村养老模式。  相似文献   

10.
王云龙 《商》2014,(49):257-257
近几年,中国的城市家庭之间贫富差距日益家的,贫困家庭的贫困问题也随之严重,中国城市出现了低保群体。研究解决低保贫困家庭问题已然成为中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当务之急。教育是帮助低保家庭脱离贫困的重要手段,但是由于各种原因,低保家庭子女的教育状况不甚理想,城市低保家庭子女需要教育的救助。因此,研究和解决城市低保家庭子女教育救助问题,理应成为中国当今社会关注的重点。本文以教育学与教育经济学为理论根据,以城市低保家庭子女的教育救助问题为研究的对象,阐述了城市低保家庭子女的教育救助现状,并分析了城市低保家庭子女的教育救助面临的困境,最后探讨了解决城市低保家庭子女的教育救助困境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