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主产区粮食生产安全:地位、挑战与保障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粮食生产安全是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石,其中主产区作为国内粮食生产的重要主体尤为关键。主产区粮食生产安全体现在其粮食生产的数量、质量、结构、生态安全和风险防控。无论是粮食产量还是调出率,主产区的粮食生产均做出巨大贡献,而北方主产区的核心地位更加突出。近年来国内粮食生产端出现一些新变化,尤其在生产成本与种粮收益、经营结构与生产规模以及外部环境风险等方面,这些变化直接关系主产区粮食生产安全,进而对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必须高度重视主产区粮食生产安全,应继续保护提高主产区政府抓粮生产和农户种粮积极性、完善粮食价格形成机制与收储制度、高质量发展粮食适度规模经营、增强粮食生产的风险防控和应对能力。  相似文献   

2.
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与经济发展的“剪刀差”现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粮食主产区和粮食主销区经济协调发展不仅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前提和基础,还是我国实现区域整体协调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粮食主产区对国家粮食生产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但粮食主产区与粮食主销区二者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越来越大。本文作者通过"积差相关系数"这一数理指标验证粮食主产区和主销区人均粮食产量差异与人均GDP差异、人均财政收入差异以及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差异的负相关关系,并从粮食主产区耕地机会成本损失视角对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与经济发展的反差现象做出了合理解释,以期为完善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3.
黑龙江是农业大省,森林的多种服务功能对主产区粮食生产具有重要意义。黑龙江省粮食主产区的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主要包括气候调节、涵养水源、减少土壤肥力流失、净化环境、生物栖息地、有机物质生产等。客观衡量黑龙江省粮食主产区的森林生态系统的服务效能,对于粮食主产区森林资源保护、生态建设及其科学制定粮食生产和生态建设规划具有重要意义。针对黑龙江省粮食主产区森林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进行了分析和评价,并提出了合理的森林资源保护对策和建议。结果表明森林资源对黑龙江省粮食主产区生态环境改善和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安全责任目标及其实现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安全责任问题事关国家粮食安全核心利益和行动战略问题,明确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安全责任目标是国家实施积极的粮食安全战略的行为基础和重要保障。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安全责任目标一般可分为短期目标、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粮食主产区需要在国家粮食安全整体战略行动下分步推进粮食生产安全责任目标,促进国家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5.
我国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演变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主产区是我国粮食生产的重要基地和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基础,稳住了粮食主产区的生产能力就稳住了全国粮食安全的大局.文章从粮食播种面积、粮食总产量和粮食单产三个方面详细剖析了主产区粮食综合生产情况,并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数字     
<正>4165万吨据国家粮食局统计,截至11月15日,主产区各类粮食企业累计收购中晚稻、玉米和大豆4165万吨,比上年同期增加86万吨。湖北、安徽等14个主产区各类粮食企业累计收购新产中晚籼稻1474万吨,比上年同期增加8万吨吨。。黑黑龙龙江江等等7个主产区各类粮食企业累计收购新产粳稻1264万吨吨,,同同比比增增加加53万吨。黑龙江、山东等11个主产区各类粮食企业累计收购新产玉米1399万吨,同比减少39万吨。黑龙江等5个主产区各类粮食企业累计收购新产大豆28万吨,同比减少13万吨。  相似文献   

7.
国家粮食安全中主产区粮食生产及其贡献的量化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通过量化对比分析,系统认识主产区粮食生产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重要贡献的具体表现及程度,客观分析其经济发展困境及粮食生产方面的成因,为国家加大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力度、完善补偿机制提供数据参考。研究方法:利用历年全国和地方统计年鉴数据进行多视角的量化对比分析。研究结果:在粮食产量及其增长速度、粮食生产地位、粮食增产贡献率、省均及人均粮食生产水平、粮食生产比较贡献度等方面,粮食主产区均明显高于粮食主销区和产销平衡区。但是,粮食主产区在经济发展、财政收入和居民收入等方面明显落后,存在着粮食生产越多越吃亏的矛盾。研究结论: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过程中,粮食主产区发挥着关键作用,贡献巨大。为了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必须保护粮食主产区政府重农抓粮积极性,加大对粮食主产区,重点是粮食净调出省的利益补偿力度,完善利益补偿机制。  相似文献   

8.
随着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范围的逐步扩大和风险金政策的调整,作为粮食主产区仍然执行“三项政策”的国有粮食购销企业,面临着不少新情况、新矛盾、新挑战。今后如何生存发展,是必须认真思考的重要问题。笔拟就此谈点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数字     
<正>11300万吨据统计,截至3月10日,湖北、安徽等14个中晚籼稻主产区各类粮食企业累计收购新产中晚籼稻2821万吨,比上年同期减少152万吨;黑龙江、吉林等7个粳稻主产区各类粮食企业累计收购新产粳稻3954万吨,比上年同期增加698万吨;内蒙古、黑龙江等5个大豆主产区各类粮食企业累计收购新产大豆186万吨,比上年同期减少312万吨;河北、黑龙江等11个玉米主产区各类粮食企业累计收购新产玉米11300万吨,比上年同期增加907万吨。  相似文献   

10.
粮食主产区农村公共产品投入对农业增长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粮食主产区在中国农业生产格局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加大对粮食主产区农村公共产品投入有利于实现农业长期、稳定增长。本文运用1993—2007年粮食主产区13个省的面板数据分析了公共产品投入对粮食主产区农业增长的影响,分析表明,农村教育、农村电力、农村公路和农田水利等公共投入对农业增长有正向促进作用,其中农村教育的弹性最高,农村电力的贡献份额最大。  相似文献   

11.
中国粮食主产区的演变与发展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粮食主产区进入了较快的演变与发展时期,并表现出一系列特点。粮食主产区的演变与发展是比较效益、资源禀赋、社会需求、科技进步等多重因素影响的结果。近年来粮食主产区面临着利益流失、区域经济发展滞后、粮食流通体系不顺畅、土地经营规模狭小、粮农种粮行为工业化效应凸显等问题。要实现粮食主产区可持续发展,必须引导粮食生产适度规模经营,强化中央政府对粮食主产区的支持与保护,协调粮食主产区和主销区之间的关系,从区域经济角度确定粮食主产区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2.
数字     
<正>6341万吨据统计,截至9月2020日,河日,河南、江苏等9个主产区各类粮食企业收购新产小麦6341万吨,比上年同期减少880880万吨。江西、湖南等8个主产区各类粮食企业收购新产早籼稻723万吨,比上年同期减少6464万吨。四川、湖北等9个主产区各类粮食企业收购新产油菜籽152152万吨,比上年同期减少195万吨。  相似文献   

13.
刘艳  吴平 《农村经济》2012,(1):17-20
本文基于2004~2009年各省的数据,利用灰色关联分析了粮食补贴与粮食播种面积、粮食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粮食补贴政策对于粮食产量的影响最大,对粮食播种面积的影响次之,并利用基于熵权的模糊综合评价法分析了粮食直补政策对粮食主产区与非主产区的影响,结果表明粮食直补政策对于粮食主产区和非主产区的效果差强人意,对于主产区的效果稍好于非主产区。针对补贴力度小、政策效果不明显的现状,政府应该加大粮食补贴的力度,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保证粮食补贴政策的有效执行。  相似文献   

14.
数字     
<正>2821万吨据国家粮食局统计,截至2月10日,日,湖北、北、安徽等1414个中晚10籼稻主产区各类粮食企业累计收购新产中晚籼稻2821万吨,比上年同期减少152152万吨;黑龙江、吉林等7个粳稻主产区各类粮食企业累计收购新产粳稻3881万吨,比上年同期增加858858万吨;内蒙古、黑龙江等5个大豆主产区各类粮食  相似文献   

15.
我国粮食主产区主要粮食作物生产比较优势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我国粮食主产区主要分布在我国中部地区,经济上属于中等发达省份,包括黑龙江、吉林、河南、安徽、江西、湖南、湖北、山东和河北等省份。这些省份的生产结构布局以粮食为主,粮食在生产和经济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粮食主产区为我国粮食安全目标的实现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主产区粮食生产地区比较优势的发挥,对于优化农作物种植结构,促进我国农产品的出口。  相似文献   

16.
中国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现状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粮食主产区贡献了全国约3/4的粮食总产量,其粮食生产状况直接影响着我国的粮食产能,对推动全国粮食生产起到重要引擎作用。本文结合全国粮食生产水平,从播种面积、总产量和单产三个方面入手,深入剖析了主产区粮食生产现状,并得出相关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粮食主产区农业产业化的现状研究,剖析了当前主产区粮食生产工作面临的困境。新形势下,大力推进粮食主产区农业产业化的同时,要立足于国情,根据形势的新变化,涉农部门通过整合资源、科学规划,以科技壮大基地实力,组建龙头企业,带动农户参与,以法制保证发展方向等措施,走有中国特色的粮食产业化和农业产业化发展之路,构筑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促农增收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8.
粮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国家安全的重要战略物资,粮食主产区种粮农户是保证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力量,因此如何降低种粮成本、增加种粮农民收益、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成为建立粮食安全长效机制的重要问题。本文基于粮食主产区湖北省荆州市260份农户调查问卷,分析农户种粮成本和收益,提出粮食安全长效机制建立的建议:改善粮食生产的资源条件;控制生产资料价格;控制粮食价格;不断完善和优化粮食补贴政策。  相似文献   

19.
正在面临国内粮食生产"十二连增"和粮食高产量、高库存、高价位、高进口的新常态下,粮食主产区农发行如何准确执行政策、优化信贷管理、防控信贷风险,实现准政策性粮食收购贷款"放得出、收得回、有效益"的经营目标,值得认真探索。在面临国内粮食生产"十二连增"、粮食高产量、高库存、高价位、高进口的新常态下,粮食主产区农发行如何准确执行政策、优化信贷管理、防控信贷风险,实现准政策性粮食收购贷款"放得出、收得回、有效益"的经营目标,值得认真探索。农发行江苏省金  相似文献   

20.
正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粮食产业提质升级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发展粮食经济、推动粮食事业不断前进的"助推器",也是加快农民增收脱贫的重要举措。吉安市是江西省粮食主产区之一,近年来,江西省吉安市认真贯彻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大发展理念",深入开展粮食高产创建活动,加强粮食购销流通,全市粮食产业发展实现了新跨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