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加快国有企业改革步伐从整体上搞好国有经济●省体改委1997年全省国有企业改革要着眼于从整体上搞好国有经济,坚持“三个有利于”标准,搞好两个结合(深化改革与促进发展的紧密结合,企业改革与城市试点的结合),突出四个重点(制度创新、机制转换、结构调整、提高...  相似文献   

2.
一、国家把六百多亿贷款改为投资为了降低国有企业目前过高的资产负债率,提高国企的运行效率和效益,国务院已经确定,把1984年至1988年国家贷款给国有企业的660亿元人民币全部改为国家对企业的投资。也就是说,企业不用再归还这些贷款。为帮助国有企业逐步解决债务负担过重问题,国务院已明确规定将“拨改贷”改为“贷改投”,即“拨改贷”资金本息余额转为国家资本金。这项政策目前已首先在18个试点城市中的困难企业进行试点。  相似文献   

3.
杨洁  辛志纯 《经济论坛》1997,(15):24-26
唐山市优化国有企业资本结构的成功实践搞好国有企业是一项极其重要的任务。由于历史的原因,许多国有企业债务负担十分沉重,步履艰难,企业竞争能力很低,影响了企业的活力和效益。杨洁和辛志纯的文章,介绍了唐山市利用自己作为国务院批准的第一批优化资本结构试点城市...  相似文献   

4.
1997年全省要加大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力度。 一是深化企业改革,力争突破重点难点问题。继续坚持“四改”并举,以加快产权改革、实现制度创新为重点,调整结构.改善布局,减轻包袱,提高效益.增强活力。扎扎实实抓好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试点.现有国家省定试点企业,明年要全部进入方案实施,明年底初步实现试点目标。在此基础上,将尚未进行试点的省定40家重点扶持企业全部作为第二批试点企业,制订方案,尽快起步。加快股份制改革步伐,支持和鼓  相似文献   

5.
据权威部门透露,“九五”期间(1996—2000),中国经济改革将主要涉及国有企业,转变政府职能,金融财税体制等九大领域,一系列重要改革措施将被推出。 (一)国有企业改革 1、搞好现代企业制度试点。国务院和各省市都选择了一批企业作为现代企业制度试点,试点企业  相似文献   

6.
国有企业非正常亏损是指在国有企业经营活动中,由于人为因素造成的,包括“蛀虫”的腐败和领导班子不团结、生产经营管理混乱等原因造成的国有企业亏损现象。近年来,各地党委、纪委在治理国有非正常亏损企业方面作了大量工作,最近中组部、经贸委、人事部根据大量事实得出结论,搞好国有企业,关键要有一个好的领导班子。因此,以行政性介入剖析整顿国有企业的非正常亏损,是在特定条件下的一种必要的选择,是对国有资产进行监管的一个必要组成部分。一、国有全业非正常亏损的原因和表现1.企业腐败。国有企业内部出现“蛀虫”,以权谋私…  相似文献   

7.
<正>一、国有企业有没有搞好和能不能搞好的问题自1984年将改革的重点转向城市以来,中央一直强调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增强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活力.然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已10多年了,从其他方面的改革来看,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就国有企业改革来说.收效不大,不少国有企业仍缺乏活力,困难重重.从一定角度来看,问题更多、困难更大了.于是出现了国有企业能不能搞好的问题.如果注定搞不好,无论怎么改,国有企业都不行.只能是包袱,那就只好甩包袱,搞非国有化.但是一些国有企业没有搞好,不等于一定不能搞好.有没有搞好和能不能搞好是两个不同的问题.正如在20多年“左”的错误下,我国社会主义没有搞好,但不能由此断定社会主义一定不能搞好,对搞好国  相似文献   

8.
15年来,企业改革中的历程经历了扩权试点阶段、经营责任制阶段、利改税阶段、推行承包制阶段、企业经营机制转换阶段,目前已进入推行现代企业制度阶段。1995年,国家选择了100家国有大中型企业进行现代企业制度的试点。这批企业以国有大中型企业为主,以老企业为重点;以经营机制转换较好、领导班子素质高、经济效益好的企业为主,也选择了少数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亏损企业;以工业和商贸企业为主,适当选择了交通、建筑、高新技术等其他行业。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试点原则,一要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二要出资者…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中国最初的企业并购是1984年在中等工业城市河北保定开始实行的。当时,由保定市经委牵头对保定市亏损较严重的9家国有企业实行以优并劣的同业兼并,消灭了一批亏损企业,并且满足了部分化略研究。批准号:WIXXDS势企业的扩张愿望。lop年至lop年,企业并购在全国范围内迅速发展,并出现了跨地区、跨行业的并购,并购的动机也由单纯消灭亏损企业,向自觉代化经济结构方向发展。进入如年代以后,随着企业公司制改造和证券市场的发展,我国出现了通过证券市场股权交易进行的公司并购。最为人所熟悉的是lop年见月发生的“宝延风波”…  相似文献   

10.
现有研究多从试点地区的视角探讨环境试点政策,忽视了试点政策(尤其是命令型政策)对“同伴”企业(兄弟城市企业)可能产生的溢出效应。本文以2012年低碳城市试点政策为对象,探讨该命令型政策的溢出效应。研究发现:该试点政策显著激发了同伴城市企业的绿色创新活动,并且,这种溢出效应要显著大于政策对试点城市的影响;同省份试点城市数量越多,传递给“同伴”的规范性压力就会越大,从而导致更强的溢出效应;该试点政策所产生的溢出效应对于国有企业和污染行业企业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加强职工队伍建设,造就企业家队伍”。中共中央组织部、国家经贸委、人事部发布《关于加强国有企业领导班子建设的意见》中又进一步明确指出:“各级党委、政府要解放思想,广开进资渠道,大胆选拔三、四十岁,群众公认的优秀人才进领导班子。要改变单一的委任制方式,根据企业的不同情况,采取委任、聘任、选举、招标、考任等多种形式,不拘~格选拔人才。IS个“优化资本结构”试点城市,条件具备的可在当地党委的领导下,积极探索以市场配置经营者、聘用企业领导人的途径”。企业的经营者是制约企业生存和…  相似文献   

12.
搞好清产核资工作要把握“三个分清”“四个结合”戴启文,周守文清产核资是国有企业进行股份制试点的基础和关键,这项工作能否做得科学、合理,将直接影响整个试点工作质量和进程。特别是目前一些国有大中型批发零售企业,由于库存结构复杂,品种繁多,给清产核资工作带...  相似文献   

13.
“八五”时期(1991-1995),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在80年代的基础上继续向前推进。承包经营责任制在许多国有企业仍然实行,股份制试行的范围进一步扩大,现代企业制度试点稳步推进,大型企业集团试点和18城市“优化资本结构”试点工作取得初步成效,国家授权投资机构试点开始起步,国有小型企业改革形式多样。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发展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精神,加快企业改革步伐,农业部决定在我国最大的国有农牧企业系统──农垦系统,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启动并实施“三百工程”,即从我国农垦企业的特点出发,选择100家国有农牧场进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试点,组建100家农垦企业集团,建设100家良种企业,以推动和深化农垦企业改革。我们坚信,“三百工程”的实…  相似文献   

15.
企业了望     
三部委联合发出通知就被兼并企业原贷款及利息偿还作出规定据悉,为适应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需要,配合18个城市优化资本结构的试点工作,中国人民银行、国家经贸委、财政部联合发出了《关于鼓励和支持18个试点城市优势国有企业兼并困难国有工业生产企业后有关银行贷  相似文献   

16.
国民 《经济世界》1997,(10):8-13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指出,国有企业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同时,要求大多数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在本世纪末初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此,国务院有关部门自1994年底开始组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试点工作。到目前为止,除国务院确定的100家试点企业外,各级地方政府为探索国有企业改革之路,也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先后选择了一些试点企业,累计达2000多家。两年多来,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基本特征,即“产权清晰,责权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要求,试点工作已取得明显成效。随着党的十五大的胜利召开,  相似文献   

17.
1995年,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成为我国经济建设的头等大事,在酝酿已久的国企改革中,产权交易再度提到议事日程上来。 (一) 出现于80年代的国有企业产权交易,从亏损企业的关停并转到企业的试点破产,再到企业产权的转让、出售,经历了近10年的风风雨雨,到1994年上半年达到高潮。截止到1994年6月份,全国共有各种产权交易机构174家,其中省级14家,地市级104家,县级56家,各种形式的产权交易蓬勃开展。但是,由于法规的不健全和管理的混  相似文献   

18.
发挥证券市场的作用,推进国有企业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在国有企业改革中强调证券市场的作用。这是很重要的。我认为,证券市场在这方面有如下几种作用:第一,用现代企业制度改革国有企业。以往,国有企业都是国家独家投资设立的,在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试点中,由于没有利用证券市场,大多数国有企业都改组为国有独资公司。这种国有独资公司实际上与过去的国有企业没有本质区别,无法按照现代的公司制来组织和运作,国家独资使政企无法分离。证券市场为国有企业改革开辟了新的途径。首先,一家国有企业在改组成上市公司后,其投资主体就多元化了,改变了国家独资带来…  相似文献   

19.
王勇 《经济师》1998,(5):58
重视企业监督强化企业管理王勇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如何搞活搞好国有企业,对保持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持续、健康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国家“三改一加强”、“抓大放小”、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等一系列搞活国有企业的政策出台,如何正确理解和...  相似文献   

20.
搞活国有小企业的模式与思路□蒋少龙在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进程中,“放活小的”与“搞好大的”是国有企业改革不可偏废的两个方面。因此,在“搞好大的”同时,还需要进一步“放活小的”。“放活小的”,其实质就是要通过企业资产、生产要素的重组和制度创新来搞好搞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