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碳达峰、碳中和作为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系统性变革,正推动着我国生产经营方式和生活方式的绿色转型,是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实现二氧化碳排放达峰是实现长期碳中和目标的重要阶段性目标和时间节点.二氧化碳排放达峰时间越早,峰值排放量越低,越有利于实现长期碳中和目标.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新旧经济动能转换的历史交汇期,区域经济发展已进入深刻变革的新时代."双碳"目标的提出,将对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如何在实现"双碳"目标的进程中,抓住机遇,开拓创新,推进我国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期特邀相关专家学者对此问题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2.
碳达峰、碳中和作为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系统性变革,正推动着我国生产经营方式和生活方式的绿色转型,是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实现二氧化碳排放达峰是实现长期碳中和目标的重要阶段性目标和时间节点.二氧化碳排放达峰时间越早,峰值排放量越低,越有利于实现长期碳中和目标.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新旧经济动能转换的历史交汇期,区域经济发展已进入深刻变革的新时代."双碳"目标的提出,将对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如何在实现"双碳"目标的进程中,抓住机遇,开拓创新,推进我国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期特邀相关专家学者对此问题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3.
碳达峰、碳中和作为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系统性变革,正推动着我国生产经营方式和生活方式的绿色转型,是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实现二氧化碳排放达峰是实现长期碳中和目标的重要阶段性目标和时间节点.二氧化碳排放达峰时间越早,峰值排放量越低,越有利于实现长期碳中和目标.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新旧经济动能转换的历史交汇期,区域经济发展已进入深刻变革的新时代."双碳"目标的提出,将对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如何在实现"双碳"目标的进程中,抓住机遇,开拓创新,推进我国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期特邀相关专家学者对此问题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4.
碳达峰、碳中和作为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系统性变革,正推动着我国生产经营方式和生活方式的绿色转型,是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实现二氧化碳排放达峰是实现长期碳中和目标的重要阶段性目标和时间节点.二氧化碳排放达峰时间越早,峰值排放量越低,越有利于实现长期碳中和目标.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新旧经济动能转换的历史交汇期,区域经济发展已进入深刻变革的新时代."双碳"目标的提出,将对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如何在实现"双碳"目标的进程中,抓住机遇,开拓创新,推进我国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期特邀相关专家学者对此问题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双碳”目标的提出,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社会各界对碳中和都极为关注。以传统发展模式为主的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将成为不可逆的趋势,但在转型的过程中仍然面临诸多问题。作为减碳主力军,中小企业该如何把握技术趋势,顺利实现数字化转型,实践碳中和承诺,将成为其面临的一大挑战。  相似文献   

6.
碳达峰、碳中和作为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系统性变革,正推动着我国生产经营方式和生活方式的绿色转型,是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实现二氧化碳排放达峰是实现长期碳中和目标的重要阶段性目标和时间节点.二氧化碳排放达峰时间越早,峰值排放量越低,越有利于实现长期碳中和目标.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新旧经济动能转换的历史交汇期,区域经济发展已进入深刻变革的新时代."双碳"目标的提出,将对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如何在实现"双碳"目标的进程中,抓住机遇,开拓创新,推进我国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期特邀相关专家学者对此问题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7.
《价值工程》2022,(16):21-23
2020年9月22日,中国政府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提出:“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2021年3月5日,2021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扎实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各项工作。文章以江苏省制造业为例,提出中小企业所受“双碳”目标的影响,接受国家政策的调度安排,积极响应国家发展规划,从调查问卷与专家访谈入手考察中小企业在结构转型和绿色融资等方面的相关问题,最终提出相关建议,为江苏省中小企业响应“碳中和”“碳达峰”相关政策提供参考,最后支持我国“双碳”目标的达成。  相似文献   

8.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和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双碳”目标已成为各国政府和企业共同关注的重要议题,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已成为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任务。在这一背景下,生态环保企业作为关键的参与者和推动者,承担着重要的责任和使命。但是,我国现阶段环保水处理行业仍属于新兴行业,机遇和挑战并存。水处理企业只有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战略,加强技术创新和合作,才能抓住“碳达峰”和“碳中和”发展机遇,推动经济的绿色、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马彤兵 《价值工程》2022,41(8):22-24
"30·60目标"是中国实施碳达峰、碳中和的战略目标,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引领世界碳中和的过程中承担巨大责任.辽宁省作为我国最大重工业城市之一,绿色制造在碳中和过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在系统分析辽宁绿色制造的现状之后,提出了碳中和目标下辽宁绿色制造实施对策,加速实现辽宁省碳中和目标.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双碳"目标下油气行业的机遇与挑战进行深入研究,首先进行了"碳中和"背景下油气行业展望,然后分析了"双碳"目标下油气行业的机遇与挑战,之后讨论了"双碳"目标下油气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确立,最后探讨了"双碳"目标下油气企业全过程环境管理体系的构建,将"双碳"目标和油气行业财务会计管理融合进行统筹思考.  相似文献   

11.
碳达峰、碳中和作为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系统性变革,正推动着我国生产经营方式和生活方式的绿色转型,是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实现二氧化碳排放达峰是实现长期碳中和目标的重要阶段性目标和时间节点。二氧化碳排放达峰时间越早,峰值排放量越低,越有利于实现长期碳中和目标。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新旧经济动能转换的历史交汇期,区域经济发展已进入深刻变革的新时代。"双碳"目标的提出,将对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如何在实现"双碳"目标的进程中,抓住机遇,开拓创新,推进我国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期特邀相关专家学者对此问题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12.
徐静 《价值工程》2022,(17):165-168
当前,"碳达峰""碳中和"的提出使建筑业绿色转型面临重大机遇和挑战,而装配式建筑模式则是绿色建造的重要表现形式和实现路径,在双碳目标引导下将会呈现阶段跨越式发展.为探究建筑企业发展装配式建筑业务的发展路径,本文在全面分析装配式建筑特点和前景的基础上,探讨研究提出建筑企业应积极布局装配式建筑的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和价值...  相似文献   

13.
碳达峰碳中和是中国做出的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承诺,低碳减排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抓手.从资源环境入手,研究双碳目标实现具有现实意义.基于此,以资源大省陕西为例,研究陕西省资源税征收效应对陕西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作用,选取2016至2020年陕西资源税和财政收入等数据作为基础,分析"双碳"背景下陕西资源税征收经济效应、环...  相似文献   

14.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不断加剧和国际社会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碳达峰”和“碳中和”(简称“双碳”)已成为全球共识和目标。制造业是我国的立国之基、强国之本,它的高质量发展是我国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经济支柱。文章旨在探讨在“双碳”目标下,我国的制造业绿色化改造和高质量发展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了一系列的解决方法和路径,以实现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15.
在这项重大决策面前,更需要笃定的心态、持续的投入、高超的智慧以及相当的时间2020年9月,我国首次向全球宣布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此后,节能降耗的关注度与日俱增。有些地方急于求成,甚至出现运动式减碳现象,但在一定程度上绿色发展逐渐成为人们共识。  相似文献   

16.
碳达峰、碳中和在新时代的发展背景下,需要将发展目标纳入到我国生态文明的建设,实现改善城市环境的效果。在建筑行业发展的过程中,将绿色节能发展目标全面落实,实现建筑行业的绿色发展,加强节能技术的有效应用。文章主要对目前碳达峰、碳中和的内容进行分析,并且对绿色建筑发展和建筑节能设计进行研究,希望能对今后建筑行业的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城市是实现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责任主体,制定城市碳中和政策制定需要相关研究提供支撑。现有城市碳中和路径研究多存在单一行业视角、定性分析、面向中短期碳达峰开展或对于单一路径探讨等局限。研究提出城市碳中和路径研究的“经济社会综合性、长时间尺度阶段性、实现路径多样化、城市战略个性化”四大特点,构建了一套面向碳中和的城市低碳发展路径研究流程和定量研究方法,并结合成都市开展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中长期内成都市难以仅靠需求控制、能效提升、能源结构低碳化某个单一支柱实现2060年前碳中和的目标,需要多个支柱共同作用,其中能源结构低碳化转型至关重要;部分剩余排放需要通过碳汇、BECCS等负碳技术或碳市场机制进行抵消。  相似文献   

18.
为推动轻工制造企业绿色高质量发展,打造环保节约型企业,本文从生产物流出发,应用微观流程图分析获取碳排放因素,对这些因素进行KANO模型专家意见分类,提出改善策略和意见,助力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9.
“双碳”目标对减碳提出了更高要求2021年是“双碳”成为高频热词的一年。自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上郑重宣布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多次对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进行部署、提出要求,出台相关政策。  相似文献   

20.
韩乐 《城市发展研究》2021,28(10):10-15,22
在碳中和目标下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将成为融合发展的新常态.在此背景下对城市现代性的新发展阶段——"逆现代性"进行辨析将与碳中和的实现息息相关.首先介绍了现代化和现代性,通过碳中和忧虑引出了"逆现代性"概念,并与"反现代性"进行辨析,分析了城市逆现代性的特点,最终对逆现代性和现代性进行了"夷夏之辨".城市现代性与逆现代性协调共生发展将是一种新理性主义,可为我国碳达峰、碳中和及全面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