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实施耗材零加成政策背景下,研究实施部分医疗服务项目与耗材捆绑打包收费政策的实施效果,分析医院医疗收入与运营管理模式变化情况,能够为进一步完善医疗服务价格政策提供循证支持。以湛江市某三甲综合性公立医疗机构为例,采样2018年3月至12月,2019年3月至12月的财务数据、材料成本数据,采用因素分析法分析改革前后医院耗材管理状况,发现实施部分低值耗材打包收费后,耗材成本平均下调了29%,医院的收入结构也发生了变化,并解决此类耗材管理溢库现象。结论:低值耗材打包收费模式真正做到患者得实惠,医院节约成本,医保负担不增加的医改目的。  相似文献   

2.
随着医疗机构进入市场程度的深化,医院面临的竞争日趋激烈,环境也日趋复杂,因此引进企业化管理,强调成本意识是顺应医疗卫生改革趋势,也是推动医院发展的需要.笔者发现,传统的医院成本管理方法开始暴露其缺陷,已逐渐无法应对目前医院经营环境的变化和需要.对此,在医院采用先进的成本管理模式,弥补我国医院成本管理以及医院经济管理的不足,对于促进医疗机构科学化管理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黄婧  覃旋 《现代商业》2013,(30):187-188
基于对公立医疗机构科技人才的需求进行分析,就目前公立医疗机构科技人才激励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公立医疗机构科技人才激励的基本原则和具体措施,以期对公立医疗机构科技人才进行有效的激励,最大限度调动和增强科技人才的积极性、创造性和能动性,促进公立医疗机构技术创新,提高公立医疗机构科研能力和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4.
随着国家医改的要求以及医保支付体系逐渐完善,公立医院逐步回归真正公立角色。医院运营面临收入受医保结算限制,成本居高不下等各种问题,医院事业发展陷入瓶颈期。本文通过对公立医院收入及成本结构分析,探索公立医院运营管理现状及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5.
周丽 《财经界(学术)》2014,(18):168+170
随着新医改的不断推进,民营资本的大举进入,医学独立实验室的崛起,已逐渐形成以公立医疗机构为主,民营医疗机构为有效补充的多元办医格局。在逐渐市场化的办医格局环境下如何构建实验室的竞争优势是能否长期发展的基础,竞争的优势包括技术的优势、人才的优势、管理的优势。下面简单谈谈新的预算管理办法在实验室管理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大型公立医疗机构是我国医疗公共服务的主体,是人民群众求医问药的主渠道,因而医疗场所人员往来频繁,不确定、不稳定、不安全因素较多。尤其是那些优质医疗资源长期处于供不应求、超负荷运转等状态,更需要强化安保预案,建构综合安保体系。本文结合社会转型期给公立医疗机构运营与发展带来的诸多挑战,本着以人为本、预防为主、本质安全等原则,探讨大型公立医疗机构综合安保体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医疗机构中药制剂以其独特临床价值和具有争议的发展方向而备受关注,从制度和机制上为医疗机构中药制剂探索一条有助于挖掘和发挥其无形资产内在价值的可持续发展路径十分必要。为此,立足于医疗机构中药制剂的专利管理制度建设,通过分析北京市公立与非公立医疗机构中药制剂的专利保护与管理现状,探讨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应从国家及行业政策入手,明确医疗机构中药制剂的知识产权主体,并据此对医疗机构领导层进行相关绩效考核和激励,有效调动医疗机构管理决策层对其机构所拥有的中药制剂知识产权进行保护和管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逐步形成医疗机构中药制剂的专利管理制度,为促进医疗机构中药制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环境保障。  相似文献   

8.
周丽 《财经界(学术)》2014,(27):168-168
随着新医改的不断推进,民营资本的大举进入,医学独立实验室的崛起,已逐渐形成以公立医疗机构为主,民营医疗机构为有效补充的多元办医格局。在逐渐市场化的办医格局环境下如何构建实验室的竞争优势是能否长期发展的基础,竞争的优势包括技术的优势、人才的优势、管理的优势。下面简单谈谈新的预算管理办法在实验室管理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陈芸 《商业故事》2022,(6):133-135
随着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如何实现公立医疗机构绩效考核的规范化、科学化和精细化,通过公立医疗机构绩效管理推进医院高质量发展,是目前公立医院面临的重大课题.通过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实现医务工作者、科室与医院三者之间的平衡尤为重要.因此,本文对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的主要内容和现实意义进行阐述,分对公立医院绩效考核过程...  相似文献   

10.
随着医疗行业的不断发展,公立医院面对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为了提高核心竞争力,公立医院必须顺应时代的发展构建完善的运营管理体系,以提高公立医院内部财务、人力资源等各方面管理能力。公立医院只有在控制成本的同时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务,才能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本文对公立医院运营管理体系进行研究,并以江西省九江市某公立三级甲等医院为例对运营管理体系构建提出建议,希望能为公立医院运营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日益深化,医疗机构运营环境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审计工作在医疗机构管理工作中逐渐受到重视,工作实施的效果已初见端倪。本文从审计工作逐步开展的实践出发,就加强医院管理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2.
侯静 《消费导刊》2009,(1):110-110
在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下,公立医疗机构改革是医疗改革的焦点。本文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我国医疗机构改革的目标模式;二、深化公立医疗机构改革面临的问题;三、公立医疗机构改革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张英  吴永霖 《商》2013,(22):238-239
全面实施支付方式改革,旨在建立医疗机构费用自我约束和风险分担机制,进一步规范医疗服务行为,实现优化管理、规范服务、控制费用、提高效率目标,带动和推进基层及县级公立医疗机构综合改革。常熟市从2012开始,以卫生部、亚洲开发银行新农合供方吏付方式改革项目县实施为契机,在卫生部、省卫生厅和项目专家指导下,全面实施支付方式改革.经过二年多实践,运行总体情况平稳,取得了明显进展和初步成效,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在经济全球化的作用下,国内外市场环境改变迅速,对国家控股的公立医院来说,随着国内非公立的医疗机构的逐渐发展,医疗机构的结构重新洗牌,医院的资金结构和所有权发生变化和对国家投入资产及债务的清点核算进程的逐步推进,无疑加快了其变化的步伐。目前用来反映财务状况及经营业绩等内容的系统由于缺少能够说明现金流量变化的表格等一系列原因已经不能很好的运用在管理当今医院的经营体系中。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全成本精细化管理在医院经济管理中的作用效果。方法:选取自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本院的财务经济管理为对照组,未采用全成本精细化管理模式,另选择自2019年1月至2020年2月本院财务经济管理为观察组,采用全成本精细化管理,对比两组管理后的效果。结果:观察组运营成本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员工成本意识评分、管理质量评分、工作效率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所有环节合理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核算错误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之间数据对比存在显著差距,表示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医院经济管理中,将全成本精细化管理模式加以应用,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员工成本意识以及工作效率,提升管理质量,降低数据核算错误的几率,降低运营成本,更有利于提高医院整体经济以及管理水平,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现行《医院会计制度》明确规定“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各级各类公立医疗机构。”随着经济的发展,一大批非公有制医院应运而生,特别是民办的或慈善机构兴办的医院。然而非公立医院的会计核算如何进行,特别是非公立的非营利医院应该执行什么会计制度,目前尚无明确的规定。国家在《关于城镇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中指出,将医疗机构分为非营利性和营利性两类进行管理。根据医疗机构的性质、社会功能及其承担的任务制定并实施不同的财税、价格政策,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在医疗服务体系中占主导地位,享受相应的税收优惠政策,“卫生、财政…  相似文献   

17.
预算外资金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是党和国家规范和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从源头预防和治理腐败做出的一项重要举措.由于历史及体制的原因,公立医疗机构"收支两条线"管理制度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有效落实,对预算外资金管理也还仅仅停留在收支管理方式及日常管理层面,还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收支两条线"管理.本文就公立医疗机构收支两条线管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8.
江西省公立高校的大学生就业规模不断扩大,如何解决他们的就业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从就业价值判断,就业的顺利与否与高等教育成本、就业成本、就业者的劳动力价格三者有着紧密的联系,教育成本运营效率关系到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高低。全省公立高校应加强这方面的效率运营和社会监督机制的研究。本文就高校大学生教育成本就业成本、就业工资与就业关系进行了分析,探索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医疗机构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医疗成本的控制被越来越多的医疗机构所重视.文章就医疗机构中的劳力成本、过程成本、品质成本及病员成本的控制进行分析,指出要进一步加强医疗机构成本管理,以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医疗保健需求,促进医疗机构和谐、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在新医改政策的强力推动下,补偿机制的改革逐渐成为公立医疗机构改革的主要内容和方向。医疗服务价格偏低,医院过分依赖医疗药品加成收入,财政补助的相对比重越来越低,这些问题都严重制约着公立医疗机构的良性发展。本文从补偿额度、价格改革、引入社会资本几个角度探讨如何完善公立医疗机构的补偿机制,对公立医疗机构补偿机制的有效模式进行积极探索,对利益相关各方都会产生明显的多赢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