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佚名 《现代商业》2011,(28):72-73
尽管星巴克店内卖的都是上好咖啡,但她的核心价值不仅是咖啡本身,还是跨越咖啡以外的无形附加价值——顾客饮用咖啡的体验。星巴克的首席执行官霍华德.舒尔茨曾经说过:星巴克不是提供服务的咖啡公司,而是提供咖啡的服务公司。正因为这样,星巴克出售的不仅是咖啡,还是顾客对  相似文献   

2.
环球视界     
《现代商业》2012,(11):8
1顾客逗留不去 成星巴克扩张一障碍 成星巴克扩张障碍星巴克正在中国不断扩展,但正如任何大型新兴市场一样,中国的问题正在显现,其中之一便是顾客太爱这些店了,他们一个小时接一个小时的坐着,有时甚至一杯咖啡也不买。  相似文献   

3.
朱燕 《现代商业》2013,(19):68-69
星巴克是全球首屈一指的咖啡烘烤商与零售商,在传奇人物霍华德.舒尔茨的经营下发展国际最著名的咖啡连锁品牌店。星巴克通过咖啡这种载体,创造了独特的"第三空间",提供一种星巴克式体验。星巴克始终把产品和服务质量放在首要位置,坚持以顾客为中心,积极倾听顾客意见,最终塑造了强大的品牌资产,提高了品牌溢价。星巴克注重员工的内部营销,并采取一种卓尔不群的口碑营销方式,培育了顾客忠诚度。本文以现代营销的视角解读星巴克走向世界的成功的营销策略,以及来到中国所采取的本地化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星巴克的文化营销策略的分析,从星巴克对于咖啡质量的精益求精、小资情调的店内设计和顾客至上的服务理念着手详细叙述了星巴克如何赋予古老的西方饮料新的文化内涵的方式。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企业应当从创新理念,用人情味留住顾客,与供应商荣辱与共,把握国内市场商机等几个方面借鉴星巴克文化营销的成功经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5.
王唤明 《中国市场》2007,(33):52-53
<正>星巴克以顾客为中心的服务体系,造就了其无与伦比的"星级"消费体验,从而陶醉了无数顾客的心。1971年4月,在美国的西雅图帕克市场(Pike Place),第一家星巴克(Starbucks)店正式开业。星巴克创始店的店址有数十年历史,其所有装置都是手工打造,一面墙的木头架上陈设咖啡器具;另一面墙面用来展示咖啡豆,大概有30多种咖啡豆,当时,"星巴克"只卖咖啡豆,不卖一杯杯煮好的咖啡。不过有时候也会现场泡煮,供顾客试  相似文献   

6.
体验营销——星巴克的咖啡之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让消费者获得"个性化"的愉快体验,体验营销应运而生.星巴克是运用体验营销取得成功的典范,它出售的不是咖啡,而是人们时咖啡的体验.体验营销以向顾客提供有价值、有意义的体验为主旨,以服务和商品为媒介,星巴克通过提供使消费者在心理和情感上得到满足的"星巴克体验"来吸引顾客并提高顾客的忠诚度,缔造了非凡的咖啡品牌.其背后有星巴克公司经营管理理念和系统的支持,即品质控制、重视顾客感受和对员工的倍加呵护.  相似文献   

7.
微信营销作为一种新兴力量,在无形中影响着人们和企业,越来越多的企业利用微信营销的方式,扩大了自己的知名度,提高了销售业绩。作为"体验式"营销的代表,星巴克一直致力于"体验式"营销,为顾客带去良好的体验,微信营销就是给星巴克提供了一个平台。本文通过对星巴克微信营销的研究,分析其存在的优势与不足,并对星巴克微信营销的方式进行剖析,以期对其他企业进行微信营销提供经验和启示。  相似文献   

8.
由服务品质与品牌信任看星巴克的营销战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黄久芬 《商业时代》2006,35(6):35-36
本文概述了品牌信任理论,然后选取星巴克集团为例,分析了星巴克运用服务品质理论与建立顾客品牌信任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注重的不再是产品或服务的价格和质量,而是在整个消费过程中可以获得的体验。星巴克通过提供其独特"星巴克体验"使消费者在心理和情感上得到了极大的满足,成功地吸引了顾客,并提高了顾客的忠诚度,创造了非凡的咖啡品牌。那么,星巴克是如何成功地实施体验式营销的呢?本文将对其体验营销策略进行具体分析,从而学习到一些可供我国餐饮服务行业参考的经验。  相似文献   

10.
星巴克咖啡自1971年问世以来,已成为世界性咖啡品牌。星巴克在出售精品咖啡的过程中,不断传播其咖啡文化,力求让顾客喝到咖啡的同时还能获得独特的文化体验。而星巴克咖啡的商标作为其文化的代表性标志,随着其品牌在世界经济中的持续渗透,也在与时俱进地改变着。本文通过探究星巴克商标的创立背景、对比三次商标的变化及其内涵来看文化对商标的影响,使对美国文化有兴趣的读者能进一步了解美国文化的多元性。  相似文献   

11.
这款名为StarbucksVia的新产品,将从3月起在美国部分分销店出售。和普通的速溶咖啡一样,Via是星巴克传统煮咖啡的袋装速溶版,顾客只要把它倒进热水或冷水中搅拌一下即可饮用。据说居然能复制出和星巴克原味咖啡一样的味道。每3包Via仅售2.95美元,12包则售9.95美元,真是价格便宜量又足!  相似文献   

12.
吴晓燕 《成功营销》2010,(12):23-23
在即将到来的2010年圣诞促销季,上海统一星巴克咖啡有限公司与国内最大的移动社交网络服务商街旁网将针对都市时尚人群,开展一场独特的“签到圣诞节”营销活动。45天的活动期间,只要注册成为街旁用户,“签到”华东地区任意一家星巴克门市的顾客,就有机会获得虚拟徽章及相应礼品。  相似文献   

13.
1971年,星巴克创立,在随后的40多年时间里高速发展,以独特的"第三空间"概念培养了忠实的顾客,并在世界范围内迅速扩张,成为国际最著名的咖啡连锁店。本文以市场进入战略的视角解读星巴克成功走向世界的原因,以及在全球扩张过程中的失败,着重分析了在中国的市场进入战略,希望对中国餐饮企业的国际化有所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一个优质品牌的塑造不单单是塑造产品本身,更重要的是加入文化的因素。 针对咖啡这种高品质的快消品行业,2009年,我们星巴克重点工作是提升顾客的“第三生活空间”体验,在门店里与顾客真诚的互动沟通和交流的同时,不断寻求突破和创新。  相似文献   

15.
<正> 商家在竞争中与趋同化、大众化战略形成对比的是巧用体验营销的方式为顾客提供独特的“体验”以取得出奇制胜的效果。“星巴克咖啡(Starbucks Coffee)”是目前体验营销运用的成功案例,让我们来看看星巴克取胜的秘诀: 从1971年西雅图的一间小咖啡屋发展至今成为国际最著名的咖啡连锁店品牌,星巴克的成长可称  相似文献   

16.
星巴克想要赌一把,以此来证明它的折中主义品味能够迎合其咖啡店里的高消费氛围,这些咖啡店让顾客每天不知不觉地消费4美元来满足他们的咖啡瘾。它努力构建咖啡之外的文化话语权,成效如何?  相似文献   

17.
日前在南京召开的“江苏现代服务业发展战略研讨会“上,前香港总商会总裁、星巴克大中华区副总裁翁以登博士指出:在中国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今天,各企业必须树立一个新观念员工比顾客更重要。在传统商业模式的利益金字塔中,最顶尖的是股东,当中是  相似文献   

18.
数字和社交媒体持续升温,消费者紧随其后,他们乐意在社交平台上分享消费体验。有研究表明,社交媒体上78%的消费者相信同伴的建议。作为一个品牌,有价值的活动是建立起一个社区,与消费者对话来扩大它的知名度、提升他们的支持度。在星巴克,我们试图创造一个空间,它不仅仅是一个实体的"第三空间",而且还要在数字媒体和社交媒体领域不断开拓,尝试新的创意,为顾客打造新鲜时尚的星巴克"第四空间"。  相似文献   

19.
深耕喝咖啡的场景,星巴克不遗余力挖掘"关系价值"。约会或商务会谈,人们选择咖啡馆的名单上已不止星巴克一家品牌。现在,卖咖啡要花更多的心思"勾搭"。全球最大咖啡连锁企业如何留住"花心"的消费者呢?星巴克的应对方式是做"加法"。除卖咖啡之外,星巴克一直不遗余力挖掘喝咖啡这个场景可连接的所有服务,从产品层面进行业务延伸,"不务正业"  相似文献   

20.
卢政营 《中国广告》2003,(5):99-101
一、星巴克——品牌价值超速增长的神话星巴克被誉为21世纪的美国企业神话。《商业周刊》评出的2001年全球100个最佳品牌中,星巴克排名第88位。但《商业周刊》称星巴克是"最大的赢家",因为在许多著名品牌的价值大跌的200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