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企业家还不是“未知事物的大胆开拓者”,更多是已知解决方案或已呈现的商业市场的改良者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商业文明”一词不断被人提起,不过经营者们学习、研究和应用的往往是带有西方国家烙印的商业文明。但是,在不断琢磨和检验欧美国家的“商道”之时,你可曾想过,在这个呼唤诚信的现代商业社会,传统中国商业文明所信奉的“童叟无欺”、“贾而好儒”等其实还是具有非常重要的时代意义的。  相似文献   

3.
李靖 《政策与管理》2008,(21):40-40
极具“包容性”的商业环境不仅不是“机会”,而且是随时会扭曲商人良心的诱惑。  相似文献   

4.
“姚之队”围绕姚明打造了近十年的商业草图,并不是很清晰。而受伤之后,姚明从前兴趣本位的商业之路又将走向何处?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经过“激荡三十年”,中国商业社会在纵向轴线上,处于传统与现代的嬗变之中,各种商业思想起落沉浮,接受时代的检验;而在横向轴线上,本土商业与全球化的的冲突交融,波澜起伏,中国商业社会处于转型的关键时刻,面临前所未有之变局。  相似文献   

6.
某种角度看。蒙牛和伊利的“休战”不过是暂时掩盖了商业体系中的“有毒资产”,对于中国商业环境的净化并非好事  相似文献   

7.
现在社会上似乎有一种潜规则: “不贿赂.办不成事。”商业贿赂.不是新的名词,但有新的含义。所谓商业贿赂.是指在市场交易活动中.经营者通过给予财物等手段获取交易机会或其他利益的行为。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到今天.商业贿赂日益成为经济健康发展的绊脚石.非治理不可了。  相似文献   

8.
某种角度看,蒙牛和伊利的“休战”不过是暂时掩盖了商业体系中的“有毒资产”,对于中国商业环境的净化并非好事。  相似文献   

9.
一言难尽。如果抽死剥茧下去,中国商业似乎不止缺少商业伦理,整个社会的诚信系统正面临着修复甚至重建的现实。不是吗?连药品、钻石等都需要自己去甄别,更何况日常必不可少的对柴米油盐酱醋茶的鉴伪……  相似文献   

10.
荐书     
吴建国 《中国企业家》2006,(23):150-150
华为和任正非一直以来的低调是人所共知的,所以撰写一本描写华为和任正非的书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毫不夸张地说,华为是中国最难写的企业,但是,华为也是中国最值得写的企业,因为华为之于中国,在这个时代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华为与联想、TCL等企业一道,已经是“中国崛起”在商业领域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1.
老生常谈     
贾可 《经营者》2010,(15):6-6
中国汽车工业的强大,也需要中国汽车媒体的强大作为支持,这个强大不是“拉虎皮作大旗”的强大,而是真正具有商业报道专业精神的理性力量  相似文献   

12.
杨婧  周密 《中国企业家》2010,(3):104-114
这个经历过成功与背弃、中国汽车史上的争议人物,经过数年的异乡岁月终于明白,唯有借助面向未来的商业、而不是纠缠于过去的法律政治问题,才能帮助他。“正道”汽车能带他回到中国吗?  相似文献   

13.
悄然兴起的电子商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计算机全球通讯网络Internet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影响着人类经济生活的每一个层面。到1997年底,网上用户估计达到一亿,Internet和家用PC机的飞速发展,导致了“电子商务”和“电子商业”的兴起。电子商务(E-Commerce)指的是销售商之间,销售商与消费者之间通过I。ternet网进行交易活动的一种电子化商务模式,俗称网络经销或网上购物。尽管电子商务依然是人们的热门话题,然而,蓝色巨人IBM却已将话题转移到j“‘电子商业(E-Business)”上。所谓“电子商业”,是指以国际互联网为基础所进行的商业交易活动,它不是单纯的买卖行为.…  相似文献   

14.
管理·动态     
美欧大公司获取商业情报不择手段,中国企业频频开展跨国并购,中国高管流动高,零售业迎来整合浪潮,境外交易所青睐中国民企,杨元庆“联想已是地道的跨国公司”,姚广海打击商业欺诈有“三大难”,赵晓为什么中国没有世界性大公司。[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新词     
《中国企业家》2011,(22):36-36
狼爸 【词眼】市恩 萧百佑自称“狼爸”,与“虎妈”遥相呼应。采用体罚、人身控制等传统教育方式,其三个子女先后考入北大。传统文化单一强调考分上线,实践中追求局部、可见、易量化的绩效,而无视、破坏其余,不惜突破底线。即“格雷欣”法则。这也是中国经济和商业的死结。  相似文献   

16.
“欣弗”在中国引起轩然大波,麦当劳在英国走到尽头……一系列商业事件,让我们意识到,原有的商业游戏规则,正在被悄悄改变。  相似文献   

17.
钟超军 《企业文化》2005,(11):25-26
2004年年末的时候,奥美CEO谢里·拉扎鲁斯对美国《商业周刊》杂志的记者说,“中国无品牌”,“中国企业不懂品牌定位”,“海尔、联想都想成为品牌企业,但目前还不是”……事情已经过去多时,奥美CEO的断言依然让人记忆犹新。 不断有人对谢里的“断论”提出  相似文献   

18.
《财务与会计》2007,(9):66-67
迷思一:一个好想法就可以让你赚大钱 事实是好想法对于商业成功既不是充分条件也不是必要条件。微软应该算是获得商业成功的典型,但在它的整个发家史上却找不到一个完全独创的“好想法”。事实上微软正是通过模仿对手并在竞争中打败对手而一步步发展壮大的。[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早产儿     
王勇 《中国企业家》2009,351(22):107-107
“资本家与科学家”之争的背后,是中国资本市场不完善、知识产权保护缺乏、监管缺失等因素。这些高科技公司是中国现有商业环境下的“早产儿”  相似文献   

20.
特区动态     
首个地下公交枢纽月底亮相,将与地铁站无缝对接;深圳地产崛起10亿军团,品牌成核心竞争力;“西岸”再推十大楼盘缓“房荒”;5深企荣登“2005中国蓝筹地产”榜;英国房地产学位教育登陆深圳;深圳位居城市生活质量榜首;深圳南山商业文化中心掀2005商业投资狂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