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CIO们想在2017年取得成功,就要扮演一些新的角色:企业家、未来学家、发掘全球人才的伯乐和谙熟业务度量指标的大师。  相似文献   

2.
现代企业的竞争实质上是人才的竞争,谁能够充分地发现人才、使用人才,谁就能够战胜对手。这就促使企业管理者们纷纷充当起伯乐,千方百计地寻找人才。  相似文献   

3.
贺文 《IT经理世界》2014,(11):42-43
在求职招聘渠道日溢碎片化,供需双方信息量过载的当下,你会在哪里遇见你的伯乐,企业又是通过何种渠道快速高效地找到合适的人才?  相似文献   

4.
段俊平 《化工管理》2014,(1):110-111
管理之道,唯在用人,人才是事业的根本。杰出的领导者唯贤是举,唯才是用,才能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战无不胜。这已经深深植根于中国企业家的意识中,但是,如何才能网罗人才为己服务,如何能招到合适的人才,仍是每个企业家很头疼的课题,现实是寻觅了很久,一个合适的也没有找到,  相似文献   

5.
如何树立正确的人才观,笔者认为应该从人才的开发、利用和稳定几个方面去提高认识,狠下功夫。 一、人才有待广泛开发 古人苏东坡说:“天下未尝无才,患所以求才之道不至”怎样才能周到呢? 1.有识才之能。识才是企业家最起码、最基本的能力。经营者如无识珠慧眼,则可能将栋梁之才视如草芥,以致埋没了人才。“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这就是说识才之人鲜见。现代企业家必须具备伯乐之能事。然而,良莠混杂,人才芸芸,何以识之?诚然,大科学家、大学问家、高学历和高职称之人堪称人才,但我们以为,只要充分发挥其个人能动作用,能对本企业或本单位的发展起到有利的推动作用的人,便可大胆地视其为企业的人才。识才的关键要“准”。现代企业经营者要从企业长远利益出发,拓开视野识人才。既注意专业技术人才,也不忽视经营管理人才;既要看到身边的人才,也要善于发现基层单位的隐蔽的人才;既要注意本单位的人才,  相似文献   

6.
国有建筑企业如何做到以人为本,人才兴企?笔者认为,要达到这一目标,国有建筑企业管理者应努力做到“五要”,即要树立爱才之心,要提高识才之能,要具备护才之胆,要拥有容才之量,要掌握选才之法。这“五要”好比是打开经营人才大门的五把钥匙,只有手握这些“钥匙”,驭繁为简,当好“伯乐”,国有建筑企业才能克服工作环境流动艰苦的不利条件,打开经营人才之门,赢来“人才咸集,群贤毕至”的大好局面。要树立爱才之心今日的市场竞争,具体表现为企业产品之间的竞争,而这种竞争归根结蒂就是人才之间的竞争。正因为如此,很多优秀企业家深知“得人才者…  相似文献   

7.
郭亚萍 《化工管理》2014,(19):86-88
人才是一种资源,而如何合理的使用人才,做好企业人才队伍建设,是当今企业家们在争夺市场、争创效益过程中最经常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社会对人才知识能力和素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因此未来的经济和科学技术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不仅是数量的竞争,更重要的是质量的竞争。企业需要人才,构筑和谐企业更需要人才,这是企业家们应高度关注的话题。  相似文献   

9.
对于企业来说,其兴衰,在于管理,管理的核心又在于人才的管理。已故的美国钢铢大王卡内基说过:“将我所有的工厂、设备、市场、资金全部夺去,但是要保留我的组织人员,四年以后我将仍是一个钢铁大王。”可见人才在企业中的重要位置。那么如何用好这些企业中的能人,使其发挥应有的才能,进而达到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的目的呢?这是目前、也是今后企业管理者们必须研究、探索的课题。下面谈谈自己的一点看法。一、企业领导者的“伯乐”意识与“将才”之能  相似文献   

10.
当今世界,各国为了培养和造就企业适用人才,纷纷采取对策,不断改进人才培养工作。现综合介绍国外一些国家培养企业人才的新招式,以飨我国广大企业和企业家们: 日本,注重技能训练,联系企业实际开展教学。  相似文献   

11.
论企业家的生成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企业家的界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要求我们尽快造就一大批职业经理 ,即企业家队伍。那么企业家如何界定呢 ?所谓企业家 ,是指具备经营管理企业素质的特定人才。我们可以作如下理解 :1 企业家是人才的一种。人才是指在某些领域具有较深修养和特长的人 ,企业家所掌握的是有关企业管理的知识和技能。企业家具有人才的一般特征 ,如稀缺性、知识性等。企业家是人才 ,但又不同于普通人才 ,因为他是使用人才的人才 ,他的作用在于使他人的智慧和潜能充分发挥出来 ,以实现预定的企业目标。2 企业家的能力体现在经营管理企业上。管…  相似文献   

12.
同志们: 首先,对获奖的全国优秀施工企业、优秀施工企业家表示热烈的祝贺,这说明我们这些优秀施工企业和施工企业家们在过去一年里工作很出色,取得了卓越的成绩,希望今后能再接再励,取得更大的成绩。同时,也希望协会的会员企业向他们学习,在今后的工作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相似文献   

13.
对企业家职业化的浅见梁星海企业是经济建设的支柱,是社会财富创造的载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某种意义说就是“人才经济”,“能人经济”,所以说企业家是企业的灵魂。事实证明企业家是社会生产力中最活跃、最富有创造性的生产力,并承担推动改革开放、促进社会发展的历...  相似文献   

14.
吴邦国谈企业家队伍建设企业家队伍建设这个主题选得好、好就好在抓住了企业改革的关键,抓住了人才这个共性的问题。国内外的经验部证明,一个企业的成功,固然取决于机制和政策等条件,但企业家的作用举足轻重,每个成功的企业都有一个成功的企业家。特别在市场经济条件...  相似文献   

15.
现代企业是以现代化生产和现代化管理为支柱的企业形式。现代企业的建立和发展,要靠企业家的聪明才智,更要靠广大营销人员对市场的调查和驾驭,靠技术素质好、产品质量意识强的广大产业工人的努力。因此,企业需要大量地培养复合型人才、外向型人才、开拓型人才和高精尖技术人才。而这些人才的造就,只等靠大专院校来培养,那是远水不解近渴,必须结合实际情况,企业和员工需要什么知识和技能,就组织培训什么知识和技能,并及时向企业员工灌输新的知识和新的技能。  相似文献   

16.
为什么失败?     
这些久经商战的管理者们为什么会败在TechMark这样一个企业运营游戏中呢?或者说这些人可以在这次失败中得到怎样的教训呢? 一个值得注意的事情是在朗讯工作的任学刚显然要比其他人更熟悉游戏中规则和决策节奏,这与他的工作环境有关。在相对成熟的跨国公司的日常管理中,看重数据注重分析是经营决策中的必修课。虽然这些必修课并不能保证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一定胜出,但是经营和决策的理性却可以降低企业风险。清华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廖理在评价国内EMBA教育时, 认为目前中国企业家缺少的是应对国际化竞争环境的能力。即使没打算走出国门到海外去发展的国内企业,也不得不面对越来越多的跨国企业的竞争。企业经营并不是多么高深莫测的东西,但是在一个越来越全球化的市场环境中,那种靠着个人直觉,靠着拍脑袋决策的管理者们,那些习惯于单兵突破的企业家们,面对套路严谨、动作娴熟的跨国公司的国际组合拳时, 难免会心有余而力不足。  相似文献   

17.
前段时期常听一些企业的老总们抱怨,说到底如何才能选择一家合适的ERP产品?面对各式各样的ERP厂家,究竟如何去选取呢?看来,ERP在中国企业界已基本得到认同,但大多数反映都是:如越雷池,小心翼翼,边看边走,边走边做。本人以为,企业家们大可不必如此。首先我们要弄明白的是:企业实施ERP的真正意义在哪?据专家人士认为:ERP作为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手段,它的意义在于应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合理计划配置企业供需链的各类资源,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与生产力。而一旦实施起来,势必引发企业的经营观念、人力、管理以至组织结构等一…  相似文献   

18.
《中国纺织》2005,(1):54-55
在2004年,“诚信”再次考验着中国企业的精英们,面对一些成功的企业家相继“出事”,人们质疑,世界上还有多少企业家可信?还有多少企业是诚信的?  相似文献   

19.
《中国机电工业》2009,(8):118-118
愈是深处危机之中,愈发能见证企业管理的重要性。 “希望受到表彰的企业家振奋精神,开拓进取,再接再厉。”中国机械工业企业管理协会理事长语重心长地叮嘱那些刚刚领到奖牌的企业家们。  相似文献   

20.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同样是国有企业,同样的市场环境,有的企业在竞争中成功了,有的则失败了。企业成败的因素很多,但领导班子往往是一个重要因素,而决定有无好领导班子的关键,又在于有无一批懂经营、善管理、高素质的企业家。因此,能否创造一个良好的企业家形成机制,使那些具备企业家素质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是企业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一、企业家人力资本是企业兴衰成败的关键20世纪60年代以来,经济学家们在探究经济增长的原因时,逐渐发现人力资本已成为现代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随着现代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人们对人力资本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