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今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发生了剧烈的变化 ,全球化与区域一体化已成为国际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发展地区货币合作是东亚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 ,它将给东亚地区带来显著的经济利益 ,但由于东亚地区本身条件的限制 ,以及经济一体化发展进程严重滞后 ,其货币合作体系发展缓慢。为了推动东亚货币合作的健康发展 ,有必要对东亚货币合作问题作进一步的认识和分析。  相似文献   

2.
21世纪是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共存和竞争的时代,伴随着中国等亚洲新兴经济体的崛起,东亚经济的发展正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不仅表现在经济增长潜力方面,也表现在国际政治地位方面.目前,东亚地区的经济合作正处在从市场力量驱动的自发性阶段向制度化阶段迈进,中国与东盟间自由贸易协定的启动无疑将为东亚地区的多种组织结构开辟新的局面,必将为东亚地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因此,21世纪能否成为"亚洲的世纪",关键问题就在于能否出现一个较为明晰的东亚区域制度化经济合作的格局.  相似文献   

3.
中日韩三国均处于东亚经济圈,在许多方面都存在相似之处。通过对中日韩三国60多年来城市化、工业化及经济发展进程的纵向和横向比较,发现中日韩三国经济发展进程存在较大差距,日本一直是东亚地区的领先国家,韩国步其后尘,中国正在追赶日韩。借鉴日韩的成功经验,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工业化进程及产业结构升级均需要正确处理其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运用贸易收支模型研究了中间产品贸易下的垂直专业化对中国与东亚地区贸易逆差的影响程度。首先对中国与东亚主要国家贸易逆差总体进行了分析;其次根据BEC分类将贸易产品分为初级产品、中间产品、最终产品,并对中国与东亚地区各类产品的贸易逆差进行了描述性对比分析。最后运用1998—2010年中国与东亚地区的相关数据,在Rose(1989)贸易收支模型的基础上引入了外商直接投资(FDI)、中间产品进口额对中国与东亚地区贸易逆差进行了面板数据回归分析,得出中国与东亚地区贸易的垂直专业化分工(中间产品进口量)是造成中国对东亚各国的贸易逆差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目前,中国对东亚地区的直接投资存量占其对整个世界直接投资存量的70%多。中国跨国企业为什么主要选择在东亚地区进行直接投资?文章从制度和传统经济学的视角来探讨中国跨国企业在东亚地区直接投资选址的多重原因,提出有利于中国跨国企业在东亚直接投资选址的对策建议。诸如加强与东亚各国的政策、制度的协调和文化的交流,政府要对跨国企业提供政策、信息咨询,企业应根据自身情况合理选择东亚投资区域,加强企业在东亚直接投资的广度和深度等。  相似文献   

6.
冷战后随着美国东亚冷战战略的终结,在美国的压力下东亚各国逐步放开对经济的约束,出现金融、市场等领域的快速自由化。但东亚新旧制度以及新旧环境并存,历史与现实的矛盾与冲突,最终引发1998年席卷东亚地区的金融危机。冷战后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增强,东亚经济的主导者开始变化,美国在东亚经济中出现被边缘化趋势,多元化和地区经济一体化的趋势增强。  相似文献   

7.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使东亚各国认识到东亚地区实行货币合作的必要性。虽然进行东亚货币合作已是大势所趋,但东亚地区的区域货币合作也有现实的难点与阻碍。本文将以“欧元模式”和“美元模式”这两种世界区域货币一体化的成熟经验,结合东亚地区实际,以期找出一条适合亚洲地区的货币合作之路。  相似文献   

8.
东盟是东亚地区经济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地区,东南亚金融危机之后,东盟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东亚经济合作。东盟为什么推进东亚合作?东亚合作模式为什么和东盟合作模式如此接近?东亚合作前景如何?本文以上述问题为核心,从主权、主导权的角度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
随着中国对外贸易规模的不断扩大,中国在东亚贸易中的地位越来越显著。本文主要以中国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中国在东亚地区的投资贸易发展现状,采取2003年~2013年作为区间,利用贸易引力模型对中国在东亚的投资贸易关系做实证研究,得出投资和贸易是互补的,投资能促进贸易的发展。在此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进一步完善中国对东亚的投资、加快中国与东亚贸易发展的一些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东盟是东亚地区经济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地区,东南亚金融危机之后,东盟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东亚经济合作.东盟为什么推进东亚合作?东亚合作模式为什么和东盟合作模式如此接近?东亚合作前景如何?本文以上述问题为核心,从主权、主导权的角度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1.
随着世界范围内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迅速发展和东亚经济形势的变化,东亚加快了区域经济合作步伐。在东亚区域经济合作大潮下,原本有着密切经贸关系的祖国大陆港澳台地区(简称四方、四地)经济合作面临巨大机遇和挑战。其发展前景不仅将影响四方未来经济发展和国际经济地位,而且还将影响东亚地区乃至整个亚洲地区的经济发展格局,通过重点分析四地经贸关系的性质与特点,以及四地经济整合的前景,指出尽管存在政治分歧,但四地经济整合的前景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加乐观,未来四地区域经济合作可能是复杂的政治目标与经济目标相结合的经济一体化进程。  相似文献   

12.
东亚地区有加强经济合作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最初的合作构想提出较早,但实际进程十分缓慢,复杂的经济政治及文化差异固然是其原因,但领导者缺位问题无疑十分凸显。从综合实力看东盟十国无力领导东亚经济合作,日本和中国也缺乏单独领导东亚的能力,加强中日合作才能更好地推进东亚经济一体化进程。  相似文献   

13.
东亚地区有加强经济合作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最初的合作构想提出较早,但实际进程十分缓慢,复杂的经济政治及文化差异固然是其原因,但领导者缺位问题无疑十分显著。本文正是从这个角度分析指出,东盟10国无力领导东亚经济合作,日本和中国也缺乏单独领导东亚的能力,加强中日合作才能更好地推进东亚经济一体化进程。  相似文献   

14.
东南亚金融危机后,东亚地区汇率制度选择陷入“两难”的困境。本文从东南亚金融危机前后东亚各国或地区汇率制度选择内在困境的角度,对东亚区域汇率协作问题进行了探讨,并通过对东亚区域汇率协作模式的分析和考察,提出了东亚区域汇率协作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15.
黄娜  路杨  黄国平 《全国商情》2006,45(11):73-75
本文根据内生经济增长理论,利用东亚八国1980-2002年的经验数据,就FDI对东亚经济增长的作用效果和作用渠道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东亚地区的初始经济规模与经济增长呈显著正相关;FDI对东亚地区经济增长具有直接拉动作用,但这种直接贡献随时间推移不断减弱,而国内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逐步增强;FDI与人力资本的互动性对该地区经济增长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但其促进效果也在减弱。基于实证分析的结论,本文最后针对我国引资实践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东亚地区历史和发展所存在的差异性、多样性和复杂性特点,使地区一体化的整合进展缓慢,远落后于欧洲和美洲,并引起地区一体化远景目标设计的模糊。借鉴欧洲一体化的经验,根据东亚地区一体化的实际情况,东亚地区一体化的空间范围应界定在15国两个地区内,长期远景目标选择为“东亚地区联盟”,“东北亚自由贸易区”和“东亚共同体”是两个重要的阶段性目标。在东亚地区一体化的进程中,中国可以发挥“核心国”、“轮轴国”和“重要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前,贸易自由化席卷全球,世界各国都在积极与贸易伙伴谈判缔结FTA/EPA。我国在自由贸易区建设方面起步较晚,而且伙伴国主要在东亚地区。我国在东亚地区的自由贸易区建设面临两难困境:加快自由贸易区建设会给国内部分产业带来冲击和影响;放慢自由贸易区建设又会遭遇日本以及东盟自由贸易发展的竞争和挑战。我国的策略应该是积极应对竞争和挑战,提高相关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制定明确的自由贸易区战略,争取东亚贸易自由化和东亚一体化的主导权。  相似文献   

18.
政府在包括日本在内的东亚国家和地区经济腾飞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一个涉及多方面的极为广泛的问题,同时也是一贯争议很大的问题。1997年爆发了严重的亚洲金融危机后,更增加了人们对东亚经济的疑惑。两年过去了,大多数亚洲危机国家经济开始复苏。那么,亚洲国家,特别是东亚地区,在未来的经济发展趋势和经济模式选择上将会如何呢?本文将对这一问题作一理论上的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东亚的权力等级体系进行了分析,同时主要分析了东亚权力转移的现状及其影响。本文认为,东亚这一区域层级体系发生了权力转移现象,权力主导国由日本转向中国,日本在权力转移后处于极为不满意状态,而美国也相对加大了对中国的遏制力度。本文指出,权力转移对东亚各国的战略选择造成一定的影响,但由于在全球层级体系内只是出现了权力变更,因此,这些影响并非全是实质性的。本文认为,中国在权力转移后及崛起中,应该承担起东亚主导者的角色,正确进行国际定位及利益界定,以维护东亚地区秩序的稳定。  相似文献   

20.
政府在包括日本在内的东亚国家和地区经济腾飞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一个涉及多方面的极为广泛的问题。同时也是一贯争议很大的问题。1997年爆发了严重的亚洲金融危机后,更增加了人们对乐亚经济的疑惑。两年过去了,大多数亚洲危机国家经济开始复苏。那么,亚洲国家特别是东亚地区,在未来的经济发展趋势和经济选择将会如何呢?本将对这一问题作一理论上的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