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3 毫秒
1.
《北京房地产》2009,(2):47-48
自2008年10月份以来.契税减半、央行连续降息、公积金贷款利率下调、房贷首付降至两成等利好政策和楼盘促销双重作用的推动.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购房者的消费预期。虽然11月份,房地产市场依旧维持观望,但低迷程度有所减小,回暖迹象仅仅表现在成交量层面,并不意味市场已重新回到上升的通道。面对全球性金融危机。国内房地产市场还将长期处于低位震荡的运行态势。  相似文献   

2.
《房地产导刊》2005,(5):34-35
2004年10月29日,央行上调金融机构存贷款基准利率并放宽人民币贷款利率浮动区司和允许人民币存款利率下浮,这是央行连续九年降息以来首次加息,这也意味着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央行正式使用利率这手段来对房地产市场进行调节。加息消息发出后,社会各界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3.
邹毅 《北京房地产》2008,(6):99-100
2007年12月以来,英国央行连续三次降低利率25个基点,但是通货膨胀的持续上升则抑制了央行降息的动作。利率下调空间的限制,在根本上仍然给房地产市场价格企稳带来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4.
论点摘编     
启动房市新途径——利率杠杆第八期(厦门房地产信息》倪红的文章认为,利率的降低是房产市场启动的重要杠杆。以15年按揭为例,如果银行能有效降低流动性风险,贷款利率完全有可能下调1~2个百分点,从而购房者每期还款额减少可达10%~20%之多。此外,在居民支付能力一定时,降息能显著提高贷款总额。但是,银行扩大发放贷款的额度又直接制约着利率杠杆对房地产市场的启动力度。住房抵押贷款利率低、期限长,在缺乏  相似文献   

5.
《蜀都房地产》2000,(7):4-4
去年,由于央行及时调整房地产信贷政策,下调了个人住房贷款利率,将个人住房贷款最长期限由20年延长到30年,再加上各家商业银行积极拓展房地产信贷业务,使我国银行房地产信贷业务发展迅速。  相似文献   

6.
媒介视点     
正央行降息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14年11月22日起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分别下调0.25和0.4个百分点。同时,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由基准利率的1.1倍调整为1.2倍。《深圳特区报》的报道认为,利率调整更多的是从降低中小企业融资成本等方面考虑,并非直接利好房地产市场。近年来房价持续快速上涨和部分城市盲目扩张,今年以来的这轮调整正是市场周期性规律作用的结果。在市场化改革、分类调控、房地产税收改革、住房信息联网等政策预期影响下,住房市场正在逐步回归居住属性,住房消费也将更趋理性。如果高房价和购买力脱节的矛盾得不到解决,库存消化还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付慧 《企业导报》2004,(11):16-17
前段时间许多消费在购房或还贷时,都要顺口问一句:“要是加息了,房贷每月又要多还多少钱?”2004年10月29日,央行加息终于由捕风捉影变为真真切切的事实;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即日起上调金融机构存贷款基准利率0.27%,并放宽人民币贷款利率浮动区间和允许人民币存款利率下浮。据了解,这是央行9年来首次加息,也是此前连续八次降息后的一大转折。加息后,个人住房公积金利率,个人住房商业贷款利率等其它各档次存,贷款利率也相应调整,中长期上调幅度大于短期。那么对于供房和买房而言,他们每月会多交多少钱?此次加息又意味着什么呢?我们博众议希望给消费提供一个参考。  相似文献   

8.
加息对房地产市场主体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2004年10月29日起,中国人民银行上调了金融机构存贷款基准利率(以下简称加息),其中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利率也相应调整,中长期上调幅度大于短期。此番加息虽然幅度不大,但结合去年下半年以来国家实施宏观经济调控的特殊背景,以及连续9次降息以后首次加息所折射出的信号,意义也就非同寻常,对社会各界必将产生深远影响。本文试图就其对房地产市场主体的影响进行一些粗浅探讨。一、对购房人的影响由于自有资金有限,大多数购房人会选择个人住房贷款。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上调(其中公积金贷款和5年期及5年以下…  相似文献   

9.
正若房地产市场出现大的波动,经济增长就会受到比较大的影响,所以,保持房地产市场基本稳定重如泰山,如果接下来房地产形势依旧不乐观的话,银行还会继续"放水"。既在意料之中,又在意料之外,央行迈出了2014年降息的第一步。央行决定,自2014年11月22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4个百分点至5.6%;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  相似文献   

10.
过去十年房地产市场是卖方市场,未来十年则将成为买方市场。特别是在保障房大举登陆抢滩住房市场的时候,消费者的选择余地将更加宽广11月26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降息,此次降息幅度堪称史上最大一次,猛降108基点,货币政策的单次放松力度之大也是历史罕见。可以说,按正常降息速度来讲,9月以来的第四次降息相当于把第五次降息也包括在内。笔者认为此次"合并降息"将加速一般置业者的观望情绪。多数专家认为房地产板块会成为此次降息的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推进房地产市场的早日复苏,加速住房分配货币化改革进程,切实提高广大居民的购房能力,中国人民银行再次作出了调低个人住房商业性贷款利率的决定,并于1998年4月1日正式执行。央行前后4次降息,尤以短期利率变动幅度最大,一年期和三年期利率的降幅分别达8.24%和4.17%。之所以如此,就是要运用利率杠杆来启动房地产市场。究竟其作用如何,我们将在下文进行论述。一、降息对房地产市场的推动房地产业的发展,需要一个宽松活跃的宏观经  相似文献   

12.
央行一个半月内三度降息,业内人士认为这并非针对房地产市场的救市举措,虽有利好因素,但短期影响不明显。不过,近期中央政府出台一系列有关住房市场的新政策,引起业内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3.
这是我国央行时隔3年后的首度加息,央行最近一次加息是在2007年12月。2007年为应对流动性过剩和通胀压力,央行曾先后6次上调存贷款基准利率。2009年9月起,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央行又开启了降息空间,5次下调贷款利率,4次下调存款利率。  相似文献   

14.
“取消强制个人住房贷款险、个人住房按揭贷款、免律师见证费、购买第二套住房可以办理按揭、商铺按揭细则列入议事日程,个人住房贷款利率可享受九折优惠”等有关个人住房贷款的利好消息相继从各大商业银行主要负责人口中传出。一时间,个人住房贷款开始松绑的消息传遍国内房地产市场的每个角落。  相似文献   

15.
2010年下半年,国家连续出台多项针对房地产行业的紧缩调控措施,意在规范和稳定房地产市场。但是,在国家紧缩调控的背景下,房价和利率等风险因素的变动使商业银行房地产贷款的安全性面临新的挑战。压力测试作为分析尾部风险的前瞻性风险管理工具,有助于商业银行对其房地产开发贷款进行前瞻性风险管理,从而提高我国商业银行抵御极端事件或宏观经济波动冲击的能力,以确保我国金融业乃至整个宏观经济健康稳步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中国人民银行自2002年2月21日起再一次降低了人民币的存贷款利率。尽管降息幅度有限,但是时机选择得非常好。这次降息因贷款利率降幅是存款利率降幅的2倍,这对企业生产和经营非常有利。如果在5月份以后降息,企业此前的贷款就要等一年以后才能享受降息带来的好处,因为借款企业仍要按原借款合同约定的利率支付利息。降低贷款利率使各种投资成本降低而收益相对提高,尤其是自有资金不足,需要从银行或其它渠道融资的企业更是利好。因融资成本降低,一些原来因融资成本较高的犹豫观望的消费者或投资者会重新活跃起来。存款利率的降…  相似文献   

17.
宁杰 《河北企业》2010,(4):41-41
<正>一、次贷危机的形成机理1.次贷危机形成的直接原因:美联储提高利率、房价下降。从2004年6月到2007年9月,连续17次提高基准利率,利率从1%上升到5.25%并在最高位运行了大约一年的时间。另一方面,至2007年10月为止,房地产价格跌幅已达7%。市场利率上升以后,重新设定后的贷款利率成为购房者难以承受之重,违约在所难免;而房地产价格的不断下跌使得抵押房产价值大幅缩水,即使拍卖也无法偿还贷款。  相似文献   

18.
时事聚焦     
《审计与理财》2009,(1):58-58
中国降息路上还能走多远。近日,人民银行宣布下调一年期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各27个基点并下调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率(RRR)50个基点,其他期限档次存贷款利率也进行相应调整。这是自9月中旬以来人民银行第六次降低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符合市场预期。  相似文献   

19.
春夏之交的房地产市场风起云涌,国家针对部分城市房价持续上涨的现状,继4月末出台贷款利率上调的政策之后,5月末国务院出台“国六条”、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建设部等九部门《关于调整住房供应结构稳定住房价格的意见》,在保持宏观调控政策连续性、稳定性的基础上,针对当前房地产市场的突出问题,适当加大了调节力度。两年以来,中央政府为抑制房地产高速膨胀付出了许多努力。在去年和今年,央行分别对贷款利率进行了两次调升。城市规划、土地管理、税收征管等政策也相应调整。国务院曾经明确要求各地政府将调控政策执行彻底,并要求地方政府将房地…  相似文献   

20.
《中国地产市场》2012,(4):28-29
首次置业和首次改善型置业贷款恢复七折优惠利率 由于中等收入群众买房普遍需要贷款支持,因房地产调控,各家银行取消了此前首套房贷款利率七折的优惠,甚至实行利率上浮。国家的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主要目的是抑制投机投资性购房需求,对合理购房需求则给予保护支持。银行借调控之机,提高首套房贷款利率,显然与国家政策导向不符。中等收入群众的首次置业和改善居住需求是中国房地产市场需求的主体,各地限购限贷政策实施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