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商业银行纷纷加快产品创新步伐,促进了银行各项业务发展.在人民币升值的预期背景下,为了满足广大商家发展进口贸易的需要,创造银企双赢的局面,各家商业银行陆续推出了信用证项下的海外代付业务、非信用证项下的海外代付业务、境内银行的代付业务,由此带来了一系列代付业务的国际收支统计间接申报问题.  相似文献   

2.
海外代付业务在付款路线上存在着不同的结算方式。与之相应,在国际收支统计申报时,处理的方法和细节也会有所不同。在银行结算中,经常会出现在文件中没有明确规定的代付业务类型。因此,能否正确处理代付中的申报,对银行来讲乃是巨大的挑战。  相似文献   

3.
海外代付业务在付款路线上存在着不同的结算方式。与之相应,在国际收支统计申报时,处理的方法和细节也会有所不同。在银行结算中,经常会出现在文件中没有明确规定的代付业务类型。因此,能否正确处理代付中的申报,对银行来讲乃是巨大的挑战。  相似文献   

4.
从1996年1月1日起,我国开始实施《国际收支统计申报办法》,办法实施以来,国际收支统计申报从间接申报扩大到直接投资申报、汇兑业务申报、境内金融机构直接申报等多种类型,从手工申报发展到电子申报,从单纯的数据申报工作提升到对数据查询核对管理工作,同时国际收支统计申报操作比较规范,统计水平逐渐提高,但是由于申报操作规程、系统程序设计、功能开发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5.
1.国际收支间接申报是国际收支采集数据的基本渠道,也是最先推出的申报业务。从1996年1月1日开始,此项业务在陕西省内全面推出。由于当时总局数据上报软件还未推出,陕西省分局在做好手工填表汇总的情况下,聘请西北大学计算机人员为我局开发了数据录入上报软件,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手工录单、上报工作量大、容易出现差错的问题,为工作顺利进行打下了坚实基础。间接申报工作由于国际收支监测系统推行较晚,加之1998年、1999年两次软件修改升级,造成绝大部分时间是在补录单据、上报数据中消耗的。  相似文献   

6.
1.间接申报信息事后录入,导致涉外收入数据统计不准确。银行在收到涉外收入款项进行外汇收入业务会计处理时,申报系统未能实现业务数据直接向国际收支申报数据的转换,而是事后制作涉外收入统计表,据以逐笔录入国际收支统计申报系统,在统计表的制作和数据录入过程中,申报信息不可避免地出现遗漏、错误,导致银行统计数据统计质量下降。  相似文献   

7.
王锐  王丽香 《山西金融》2002,(11):52-52
1.数据来源渠道狭窄,统计方法单一,数据利用率不高。目前我国国际收支统计数据主要来源于全国联网的银行、外汇局申报系统,申报包括企业通过银行的间接申报、银行自身业务的直接申报、直接投资的直接申报和证券投资的直接申报。由此形成了目前我国较为单一的国际收支统计数据。由于获取数据渠道的狭窄,  相似文献   

8.
基层农行在国际收支间接统计申报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蔡卫红基层农行在国际收支间接统计申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1、对统计申报工作的重视不够。统计申报的数据及报表有时不能及时传递;在统计申报工作涉及几个部门时,协调不当造成错、漏、重复申报;统计申报人员的...  相似文献   

9.
林敏 《福建金融》2000,(9):34-34
国际收支间接申报自1996年1月1日开始执行,至今已有4年多的时间,各项措施、制度及电脑软件系统已日臻完善,对国际收支统计、外汇管理工作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从基层外汇局的实际工作情况看,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有待进一步改进完善。  一、主要问题  (一)一个地区的国际收支间接申报无法全面反映本地区的国际收支实际情况,两者有较大偏差,给国际收支分析带来一些困难,特别是一些大城市的卫星城,这种现象更加明显。主要原因是辖内企业在非辖内银行办理外汇业务的数额较大,而这一部分数据是不在本地区国际收支间接申报中反映的…  相似文献   

10.
商业银行贸易融资业务的快速发展引发了国际收支统计申报中的诸多问题,本文从申报制度、业务操作、数据核查、统计监测等各角度具体阐述了贸易融资对国际收支统计申报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统一申报影响了各地区国际收支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目前人民币银行卡交易信息由中国银联总公司向外汇局上海分局进行国际收支间接申报,统计在国际收支平衡表旅游支出项下;购汇也由中国银联总公司向工行上海分行统一购汇,工行上海分行负责这一块业务的银行售汇数据的统计,统计在旅游支出项下。这导致实际上产生在不同地区各发卡行的交易  相似文献   

12.
国际收支间接申报核查系统(以下简称系统)自2010年3月1日试运行以来,在提高国际收支间接申报核查效率、促进申报主体提高申报质量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但该系统运行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及缺陷,需要加以解决及改进。  相似文献   

13.
当前国际收支统计间接申报办法存在的若干问题及建议□陈黎1996年1月1日起实施的国际收支统计申报办法一改过去单独依赖于行业统计的做法,引人新数据的采集方法,即采用了交易申报主体申报制,新的申报办法明显增强了我国统计数据的国际可比性,提高了我国国际收支...  相似文献   

14.
由于企业不配合银行和外管局做好国际收支间接申报工作,影响了国际收支申报质量,主要有如下原因。  相似文献   

15.
国际收支统计申报实际操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边晓华 《黑龙江金融》2006,(4):42-42,48
一、间接申报和汇兑业务统计申报中存在的问题(一)银行国际收支统计间接申报中存在的问题《1.对公单位基本情况表》中所属行业和企业属性范围分类不全,以致一些填写单位很难确定自己属那一类,造成企业所属行业与企业属性不准确。例如“所属行业码”,企业的经营范围往往是多方面  相似文献   

16.
统计申报“千头万绪” 基层部门国际收支统计申报工作是指将境内居民与非居民发生的每一笔收支都进行申报、统计、汇总并及时上报上级部门。目前我国开展的国际收支统计申报工作是间接申报,涉及申报主体(客户)、外汇指定银行、外汇管理部门三方人员,要素较多,要素之间逻辑关系严格、复杂,经常反复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我国现行的国际收支统计申报系统是1996年开始施行的,它引入了新的数据采集方法,采用了交易主体申报制度,将直接申报与间接申报、逐笔申报与定期申报有机结合起来。它主要包括金融机构的逐笔申报、金融机构的对外资产负债申报、证券投资申报、汇兑业务统计申报等。这套申报体系运行8年来,在监测我国国际资本流动、贸易状况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8.
非现场外汇监管的手段与目标:(一)充分利用好国际收支统计间接申报信息资源,实现对银行、企业和个人办理外汇收支活动实施多方位有效监管。通过国际收支统计间接申报数据可以实现对银行办理企业居民国际间外汇收支的全部内容进行监测,根据监管需要对外汇收支数据进行分类、汇总、分析和预测,查询所需信息。利用间接申报信息掌握银行办理每笔外汇收支业务的详细情况,可以达到对银行、企业的外汇收支活动双重监管。一是对资本项下外汇收支的监管;二是对贸易项下外汇收支的监管;三是对非贸易项下的监管。  相似文献   

19.
张倩 《金融纵横》2001,(10):56-56
国际收支统计间接申报制度历经五年的运行,在制度完善和操作规范等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进一步满足了国际收支统计间接申报数据的及时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三方面的要求。但随着中国加入WTO的进程加快,  相似文献   

20.
金融机构间接申报是国际收支申报体系的重中之重。我们近日在对所辖外汇银行国际收支申报情况进行全面核查时发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银行违规操作以及5个工作日申报的实际困难,使国际收支申报的及时性难以保证。二是落后的数据采集方法造成申报数据失实,使国际收支申报的准确性难以肯定。三是银行代客申报导致申报背离真实的交易背景,使国际收支申报的真实性难以反映。四是银行申报人员责任感欠缺,使国际收支申报的差错难以消除。五是外汇从业人员对申报数据浅层次的分析利用及系统本身的功能缺位,使国际收支申报的监测功能难以发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