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外合资企业国有资产流失情况应引起重视王学锋最近我们对唐山市已投产的有国有资产的中外合资企业进行了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及流失情况的审计调查,发现有些中外合资企业国有资产流失严重,并由此涉及到财政、税收、信贷资金的流失及中方投资企业国有资产的流失,主要表现...  相似文献   

2.
国有资产流失的原因及对策□李琼琳□目前,国有资产流失问题相当严重。分析研究国有资产流失的原因,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是当前国有企业深化改革应亟待解决的问题。国有资产流失原因很多,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多头管理,职责不清。多年来,政府各经济综合部门、企...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来由于对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不利,国有资产流失严重,因此,企业主管部门如何加强国有资产管理是摆在面前的重要任务,笔者就此问题谈谈浮浅看法。一、国有资产流失的主要表现及原因(一)固定资产变动引起的国有资产流失一是有些建设项目由于可行性论证研究不够充分...  相似文献   

4.
宋春香  孙长宏 《活力》2005,(7):86-86
一、国有资产流失的原因及表现在企业改组改制过程中,有些国有企业的国有资产大量流失,究其原因,主要是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相似文献   

5.
国有资产流失五种表现应引起重视高德新,佟志军如何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是评价一个企业经济效益高低的重要标志。去年,我们在对企业的审计中发现,目前国有资产流失问题在部分企业十分严重,主要有五种表现。一、建设项目超规定支付工程款,造成资产价值不实,导致国...  相似文献   

6.
王秀芝 《活力》2008,(5):32-32
一、国有资产流失的形式 所谓国有资产流失,主要指运用各种手段将国有产权、国有资产权益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国有收益转化成非国有产权、非国有资产权益和非国有收益,或以国有资产毁损、消失的形式流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所谓国有资产的隐性流失,是指国有资产通过投资活动或会计核算及其他有关经济活动,从表面看并未造成损失,但因投资方向问题或会计核算方式选择不当或其他原因而造成的国有资产损失。这种国有资产流失方式比较隐蔽,而且有时还披上了“合法化”的外衣,因而其危害比显性流失更大。一、国有资产隐性流失的表现其一,地方保护主义造成国有资产的隐性流失。虽然国家明确规定,财政资金“主要投资于非经营性、非竞争性及对国家经济发展有战略影响的项目,如公共设施,基础设施(产业)、自然垄断产业、高风险高技术产业”,但是,在一些地方,…  相似文献   

8.
当前国有资产流失例谈蒋英豪近年来,由于种种因素,出现了国有资产严重流失问题,导致了国有企业效益下降,亏损面增加,资金萎缩。造成国有企业资产流失的原因,主要有:(一)帐外资产。表现为:一是在基建工程竣工移交时,将部分属于固定资产投资(主要是机具)列入应...  相似文献   

9.
国有资产流失的经济学分析郭华伟据统计资料表明,目前我国国有资产总量为35510亿元,其中经营性资产总量26742亿元。粗略估计,每年国有资产流失为百亿元以上。因此,解决国有资产流失问题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工作。现有文献对国有资产流失问题多是对策性研究,...  相似文献   

10.
李新月 《公司》2002,(3):16-17
国流流失严重 当前,国有资产流失严重,堵塞这一“黑洞”已刻不容缓。其流失主要表现在: 一是企业亏损流失。国有企业的亏损很大程度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据一研究资料披露,目前,全国国有企业亏损面仍然有 1/3,“九五”期间全国国有企业的亏损达2000亿元左右。 二是经济担保损失。国有企业负责人为照顾关系、亲朋或受行政干预,用企业名义私下为他人提供担保,当被担保人破产或逃逸,对方告上法庭,企业只好负担连带赔偿责任,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 三是无效投资损失。有些国有企业为了尽快摆脱困境,在没有进行市场调查、没有…  相似文献   

11.
胡景波  郭英 《活力》2004,(9):98-98
近十几年,国有资产流失问题日益严重,尤其在国企改制中,大量国有资产流向账外,在检察机关查处的职务犯罪案件中,利用国企改革之机贪污、挪用、私分国有资产案件占很大比重。分析国有资产流失问题中职务犯罪的表现特点及产生原因,研究预防的对策,遏止腐败,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已经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我国国有资产流失日益严重。加强对国有资产流失的审计已成为当务之急。 一、国有资产流失方式的审计: 1.股份制企业的国有资产流失。其主要方式为:一是低价折股,而股票又不溢价发行或低溢价发行。 2.中外合资经营中的国有资产流失。其主要表现为:对中方资严少估、低估或不估,而对外方资产多估、高估。 3.承包经营中的国有资产流失。由于承包者的  相似文献   

13.
一、国有资产流失现象剖析国有资产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存在形式,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走向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但这些年来,由于种种原因,大量国有资产通过各种渠道,流向集体、个人和外商。据有关部门估算,近年来,每年流失的国有资产则是以千亿元计算,平均每天流失为几亿元。为此,必须对国有资产流失的现象加以剖析,给它以科学定义,进行严格的界定,用法律的观点来评价,从而实现规范的管理和对违规者的查处。上海市1995年至1997年立案查处的21O件国有资产流失案件,国有资产流失就达63亿元。国有资产流失达到了惊人的地步,…  相似文献   

14.
产权改革中国有资产流失问题亟待解决田世伟,王玉芬由于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滞后,目前在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中,普遍存在着国有资产流失的问题。据调查剖析,主要表现是:1、帐面与实价背离,监督失控造成流失。据1993年我区5卢清产核资试点企业统计,帐面价值2173...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国有经济快速向前发展的同时,在国有资产管理方面也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新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尚不完备的情况下,致使国有资产的流失非常严重,这就需要我们探索出一条解决国有资产流失的途径,以利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确保我国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一、国有资产流失的渠道和形式所谓国有资产流失.是指国家作为所有者出资所形成的资产及其未来收益的流失。这种流失不同于一般实物资产的流失,它实质是国有资产的权益及其可以产生的收益的流失,即财产权利的流失,主要表现在产权重组过程中,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一…  相似文献   

16.
《内蒙古财会》2001,(1):63-63
最近,在对自治区级企事业单位调查中发现,一些企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正走入加速流失时期,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因企业经济效益差,靠变卖部分国有资产和不提折旧的方式发工资,国有资产被职工吃掉;二、用部分生产、办公用土地为职工建住宅或与开发商联合开发为职工分房,国有资产被占用;三、一些企事业单位借改制之机,利用资产评估中介机构设法对国有资产低估折价,以便在承包、租赁、个人参股、联营过程中侵占国有资产,这种流失方式最为严重。 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的主要原因,是国家终级所有权没有与企业法人财产权相分离,建…  相似文献   

17.
浅谈国有资产流失的表现及对策杨玉华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于1992年7月发布了《国有资产评估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具体规定了国有资产管理办法,其重要的指导作用在于保证了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但是,由于一些国有企业忽视国有资产管理,致使国有资产流失问题似未得...  相似文献   

18.
国营企业推行承包经营责任制在推动了社会生产力向前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诸如经营上的短期行为、急功近利、虚夸利润造成了国有资产的流失等问题。因此,加强干部的离任审计就显得非常重要。下面,笔者就此谈些浅见,仅供参考.一、国有资产流失的一些表现国有自产流失有多种表现,比较集中地表现在固定资产无偿占用、无形损失、无形资产无偿占用、经济担保联带责任造成报失等等几方面。1.国有资产被无偿占用。近年来,为增加利润增长点,很多企业都兴办多种经营企业,但大多不大规范.先由主业扶上马、送一程,甚至有的一直扶万走,…  相似文献   

19.
从我局审计发现的问题来看,国有资产的流失表现为资产损失和效益无形的流失。流失主要有以下几条渠道: 1、产权流动过程中被侵蚀。在股份制改造中,某股份有限公司将国有资产14万多元转为股东共有的“公积金”。  相似文献   

20.
为更好地保护国有资产,防止流失,国有资产管理局今年将采取有效措施,严肃查处国有资产流失重大案件的有关责任者.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今年将在全国范围内,对境内外国有资产流失问题进行大规模的调查,并以产权变动、产权关系混乱造成的流失作为重点,搞好中外合资与合作、股份制改组、公司化改制等方面发生的国有资产流失情况调查,以及黄金资源和土地资产流失的调研.国有资产流失渠道,主要有8个方面:(1)在办中外合资企业进行企业股份制改造时,对国有资产不评估或者低估了国有资产的价值,(2)股份制企业对国家股不配股、不分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