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新金融实际上是对传统金融的一种“扬弃”,给传统金融领域带来了新的活力和发展的潜能。本文分析了新金融“催化”金融转型升级、转换的内容,归纳出新金融与传统金融相比的五个不同特征,阐述了金融业运作机制和经营管理模式新的变革,并从系统论的角度提出与新金融相适应的新的安全控制方略。  相似文献   

2.
刘勇 《首席财务官》2015,(Z1):80-86
从信贷规模来看,互联网金融多少显得有些微不足道。但互联网思维对传统金融却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互联网金融正在“自下而上”地推动普惠金融,为中小企业融资及金融环境的改善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互联网金融新玩法颠覆传统思维2013年6月13日,余额宝在中国鸣响了互联网金融的枪声。它的玩法让传统金融从业者始料未及,之后,金融业界诞生了许多个“宝宝”。在此之前,银行、基金、证券公司等传统金融机构也尝试“触网”,利用自建的电子商务渠道做网上直销,在金融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田晓丽  任爱华  刘洁 《征信》2021,39(3):65-72
随着科学技术在金融领域的飞速发展,数字金融正在逐渐取代传统金融模式而成为经济社会的主要金融服务方式,然而,数字金融是一把“双刃剑”,给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信用风险。在对数字金融与传统金融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总结数字金融信用风险的形成原因和重要特征,梳理了数字金融信用风险评估的理论与模型,最后结合我国数字金融发展的实际情况,就数字金融信用风险管理提出完善法律法规、建立信用风险评估体系、健全个人征信体系、实行“沙盒”管理、转变监管模式、强化知识教育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目前,互联网金融已经成为当下最“时髦”的词汇之一,不仅有许多基于互联网的新融资模式开始涌现,而且传统金融机构也在压力下试图探索转型道路。但迄今为止,许多令人眼花缭乱的所谓互联网金融创新,实际L只是把线下传统金融模式披上了“互联网外衣”。无论“互联网金融是个筐,什么都能往里装”的现实,还是媒体刻意炒作互联网金融与现有金融体系的对抗,都无助于厘清思路,为新技术条件下的金融演进创造健康环境。  相似文献   

5.
近两年,互联网金融热潮席卷中国,众多互联网企业纷纷转战金融,全面渗透支付、理财、融资、担保等传统金融领域,对传统商业银行产生了较大冲击.在受到冲击的同时,互联网金融也为国有商业银行的业务拓展提供了新的机遇,相对于互联网企业,国有商业银行的一个重要优势就是品牌覆盖面广,特别是在“三农”领域,国有商业银行更是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本文结合目前我国农村金融服务存在的问题,阐述了发展“三农”互联网金融的必要性,进而提出在互联网金融时代下,国有商业银行服务“三农”的战略机遇与创新策略.  相似文献   

6.
“金融超市”不是指一种新型的金融产品或服务方式,而是一种理念,它超越了金融产品与金融产业的范畴,改变了银行与客户之间的传统沟通方式,体现了现代商业银行服务思维的变革,是金融业直接服务替代传统服务方式的迂回路径。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理财观念的不断更新,功能单一、服务手段落后的微小银行已日益受到严重的冲击,发展功能完善、手段多样的“金融超市”已成为农业银行更新经营理念、拓展业务空间的必然。  一、引进“自助式”服务模式,为客户提供自由、舒适的服务“自助式”服务模式是指银行客户不需要银行职员的面对面服务,而是…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我国金融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经济转型、利率市场化、互联网金融、监管部门提高监管要求成为新常态的背景下,阐述了邮政代理金融应积极主动适应新常态,根据自身特性,确立差异化零售银行发展战略定位,推动市场、客户差异化定位和发展;提出了创新发展理念的方向,即由传统的“经营产品”向“经营客户”转型,由“价格竞争”向“服务竞争”转型;提出了加快推动营销转型,在营销模式和产品上实现大的创新等措施与对策.通过这样一系列转型与创新,切实提升代理金融的市场竞争能力,使代理金融在金融浪潮中平稳前行.  相似文献   

8.
当前,互联网与金融的结合越来越紧密。很多传统的金融业务转向互联网渠道,金融领域原有的格局不断被打破。这其中,以余额宝为代表的互联网理财产品大举“入侵”传统理财市场,以P2P平台为依托的网贷搅局信贷市场,淘宝基金店、腾讯微信支付、众筹……互联网金融产品以“短、平、快”的方式令人们恍然大悟:原来金融可以这样做!  相似文献   

9.
金融功能视角下的金融体制改革逻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彭智  陈阳 《上海金融》2007,(4):21-24
20世纪90年代,金融“功能观”的提出,突破了传统“机构观”在既定金融组织条件下进行研究的局限,揭示了金融功能的客观性、稳定性,为重新审视与思考质性和量性相统一的金融发展,以及以此为目标的金融体制改革提供了一个更为优越和准确的视角。本文从金融功能研究的文献综述着手,以金融效率为主线,分析揭示了金融功能扩展与提升的客观路径,以及有效金融体系的内生机制。在此基础上,本文从改革模式、改革对象和改革次序角度分析了金融体制改革需要遵循的逻辑。  相似文献   

10.
一、互联网银行是“体验银行”+“智慧银行” 互联网银行并不是简单的“互联网技术的金融”,而是“基于互联网思想的金融”,技术只作为必要的支撑手段。互联网代表着交互、关联与网络,其核心是作为参与者的人而非技术。其并非是对传统金融业务的简单取代,而是IT技术与金融的深度融合,这主耍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本文着眼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下的“金融和谐”这一话题,从“和谐”的传统哲学意义入手,对金融和谐的作用意义、理论探索、基础条件进行了简要论述,指出要在经济社会的大框架下来考虑和解决金融问题,要促进各金融单位元素的功能到位与功能互补,要以求实开放的态度注重保护和引导金融的内生成长。  相似文献   

12.
脱实与归位     
当前中国金融最要紧的问题,不是金融脱媒,也不是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机构的冲击,而是“金融脱实”。受计划经济体制遗传下来的“一切信用统一于国家银行”惯性思维的影响,中国现代金融体系正逐步暴露出银行信贷“一支独大”的弊端,中国金融发展远远落后于实体经济的困境一览无余。特别是近几年互联网金融的崛起,使得金融“脱实向虚”的倾向更加明显,中国金融与实体经济出现严重分化。在此格局下,从国家到地方政府都采取了变革措施,“定向宽松”的货币政策为的是促进信贷资金回归实体经济。  相似文献   

13.
路径亦作“路迳”,其本意是指道路、路线,引申为门路、方法。“三农”金融服务的路径,就是金融机构在不同背景下对服务好“三农”的思想认识、方向选择、方法设计等诸多方面的集合。当前,随着互联网对人们日常生活的渗透,“互联网金融”正以迅猛的发展态势改变着传统金融交易方式,倡导新的价值创造和实现方式。在这种背景下,农业银行要不要发展互联网金融、方向如何选择、框架怎么设计,怎样处理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的关系等等问题,都需要我们前瞻性思考和应对。  相似文献   

14.
互联网金融在我国发展迅速,对传统金融行业的“鲶鱼效应”显著.互联网金融是金融创新的产物,代表了金融民主化和普惠金融的趋势.同时,它具有第三方支付风险、网络借贷风险、“长尾”风险等内生性风险.在保护创新与普惠精神、有效维护金融稳定和金融秩序之间寻求平衡,是监管的基本原则和逻辑.重塑法律监管原则与逻辑,通过提供有效法律供给、切实保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完善征信体系等是互联网金融法律监管的可行性路径.  相似文献   

15.
随着互联网和大数据的发展,传统的金融行业正迅速地被互联网技术与人才“侵袭”。相对于“8090后”对互联网金融这种新兴金融模式啧啧称赞时,传统金融一代感受的是如何去应对这样的改变。互联网金融模式中人气较高的“第三方支付”如余额宝、财付通,或者众筹,虚拟电子货币等,到最近刚刚才完成的大智慧并购湘财证券,且不管这些产品或者事件本身的利弊。单看互联网思维对金融行业的作用便已值得大家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6.
“金融瓜分”与农行业务的“理性”拓展刘合松所谓“金融瓜分”,就是对融通资金权力的“瓜分”,是对传统四大专业银行垄断金融格局的否定和扬弃,其“瓜分”形式为融资主体多元化和融资手段多样化,具体表现为直接融资市场(如证券市场)的形成及多种间接融资主体(如保...  相似文献   

17.
数字金融在缓解流动性约束、提升居民融资便利的同时,也可能助推居民杠杆率短期内快速攀升。本文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 2014年、2016年和2018年三年面板数据,对数字金融的债务扩张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数字金融的发展显著推高居民资产负债率,数字金融存在债务扩张效应且具有典型的“长尾”特征;数字金融主要通过支付机制、融资机制和投资机制三种渠道实现债务扩张;数字金融与资产负债率的关系受到传统金融发展的影响,传统金融发展水平越低,数字金融的杠杆提升效应越强。综上,本文认为,满足普惠的需求不一定就是合理的,“数字普惠金融”并不等同于“数字金融”+“普惠群体”。为降低居民负债尤其是“长尾”群体的负债风险,数字金融服务的供给方应精准分析客户需求的合理性,而需求方应加强风险意识,量入为出、合理负债,政府也应加强引导。  相似文献   

18.
2020年4月21日,由于负油价中国银行原油宝美国原油5月合约发生了“穿仓”事件,数万投资者除了血本无归之外还给自身带来了额外的负债。在传统监管模式难以规制创新金融科技企业的情况下,部分金融产品实质上处于监管空白。我国可以借鉴英国“监管沙盒”的实践经验并进行本土化设计,加快构建中国版的“监管沙盒”,以处理好金融创新与风险监管之间的关系,实现创新与监管并举。  相似文献   

19.
科技金融服务平台是促进科技与金融结合的重要手段和创新途径.按照构建方式的不同,我国科技金融服务平台可大体划分为“传统”构建模式和“互联网”构建模式两种,其中“传统”模式又可细分为政府主导型、企业主导型和金融机构主导型构建模式.本文经比较后发现,“传统”构建模式与“互联网”构建模式在服务内容、载体、角色和运作方式等方面存在巨大差异.未来科技金融服务平台的构建将朝着移动化、电商化和自金融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20.
随着金融科技全方位、深层次的“破门而入”,商业银行已经站在向数字银行转型的十字路口,业务模式和经营业态正在全面重塑。但以“90后”为代表的年轻一代,似乎正在远离传统银行业。在金融科技的浪潮下,银行该如何与“90后”客户打交道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