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吴志勇 《华商》2008,(20):109-110
配价语法初为研究动词配价问题。代词可以借助与它所替代的相关词来进行配价分析。本文论证了这一可行性及代词配价分析在汉语教学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钱宗武教授的《今文尚书语法研究》是迄今为止第一部全面研究今文《尚书》语法系统的著作。作者在科学的研究理念和研究方法指导下,对今文《尚书》的种种语言现象作了全面的深入的研究。其主要特点是:注重共时的描写与历时的考察相结合、传世文献与出土文献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统计相结合、描写与解释相结合。新著语料翔实,多有创见,启人深思。  相似文献   

3.
姜抗  张梅静 《消费导刊》2009,(5):221-222
常德方言归属于西南官话,其人称代词颇有特色。本文先从形式和用法两方面对常德话的人称代词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描写,最后归纳了常德话人称代词的一些特点。  相似文献   

4.
传统意义上的圣经汉译是将圣经原文语言信息转换成汉语来表达,让读者在汉语语境下以汉语思维模式领悟圣经原文的语言信息。而中文代表字原文新约圣经与此相反,它是以汉语符号系统展现新约圣经希腊原文的"原貌",目的是让读者通过汉语进入希腊语原文语境,以希腊文的思维模式来体验经文原文信息,在翻译思想及翻译理念上具有很大程度的相"逆"性。试采用描述性翻译研究方法能够较好地阐释中文代表字原文新约圣经的翻译策略及其所体现的翻译思想与理念。  相似文献   

5.
功能对等翻译理论打破了以往从“源语”、“译语”两方面入手研究翻译问题的传统,开始把目光转向“读者反应”,这也给圣经汉译带来新的气象。通过对和合本与现代中文译本圣经对希腊语单词καρπov的汉译比较可以看出,功能对等理论背景下特殊的翻译技巧与处理方法,如取消比喻修辞手法采用直说,暗喻修辞手法转译为汉语熟语表达,依据中国人认知习惯改变限定语,依据汉语表达习惯抽象概念转译为具体概念等。  相似文献   

6.
汉语的人文性研究一直受到语言学界的关注。汉语人文性研究是继承和传播汉语所特有的文化价值和人文传统的需要,是应对教育全球化趋势挑战的需要,是语文教学改革和发展的需要。研究汉语的人文性,应注重本体研究和关系研究的结合,并兼用解释与描写的现代语言学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7.
我国翻译活动的第一次高潮是始于东汉,结束于北宋的佛经翻译时期,在中国,真正能够称得上语际翻译的活动始于西汉哀帝时期的佛经翻译。而明末清初的传教士翻译活动掀起了另一个科技翻译高潮。这两个时期的翻译活动有相似点,又有很大的不同。从这两个时期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翻译家的翻译形式、翻译方法、翻译特点和意义影响等方面,对佛经翻译和明清时期的翻译加以比较,从而发现其中的不同。  相似文献   

8.
汉语和英语之间存在着共核与异核现象,共核与异核现象是语言之间的普遍现象.随着中国和英语国家交流的增多,汉语与英语之间的共同点也越来越多.文章认为在中国和英语国家的交流中,与英语相比,汉语处于弱势地位.因此,为了提高汉语的独立地位,在汉译英过程中应较多地使用异化译法,把中国的文化和思维习惯译介到英语国家,在交流过程中也应该注意保持汉语的独立性,避免汉语文化成为英语文化的附庸..  相似文献   

9.
《商》2015,(51)
名词直接作谓语是汉语词类多功能性的独特体现。名词谓语句同样具有多功能性,比如描写。鲁迅先生作文擅用白描,而以名词作谓语的描写句正是白描的典型运用,所以其作品中的这些描写性名词谓语句有着极大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0.
《品牌》2015,(4):297-298
称名学是指用语言单位来称呼和区分语言外部世界的物体、现象、事件、特征及关系的一门学科,已经受到哲学家和语言学家的关注,也是语言学界研究的热点话题。口语称名是称名学的一个分支,区别于书面语称名学,口语称名有其自身的特点及使用条件。本文主要研究俄语口语称名的特点,使用条件,包括口语的过剩原则和经济原则对称名产生的影响,进而总结了俄语口语特有的称名方法:语法结构称名,换喻称名,凝缩称名及截短法称名。同时与汉语中的某些称名手段进行对比,有利于更好地了解俄语的规律性及其反映的民族文化特点。  相似文献   

11.
王列妮 《品牌》2014,(8):109-109
文化的出现和发展都依赖于人类内在的创造性的冲动,同时也有赖于与其它文化的交流,并在交流中吸取营养得以发展。中国历史上出现了三次翻译高潮:从东汉到北宋前期的经文翻译,明末清初的科技翻译和鸦片战争至"五四"运动的西学翻译。三次翻译引进了不同的新鲜的外国文化,并给各时期的中国文化带来了极大的冲击和影响,而佛经翻译的影响更是渗透到了很多领域。本文从文化传播的角度,就佛经翻译对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影响进行研究,认为它应顺应文化交流的需要,通过对佛经翻译的技巧、目的等的改变,更是扩大了佛教对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影响。这表明成功的翻译就是成功的文化传播,并且揭示出翻译的最终价值在于促进外来文化的内化和推动译入语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马书东 《商》2014,(21):276-277,270
认知语言学提出的认知能力和意象图式需要和汉语研究相结合。从认知语言学角度研究"把手"共现是从认知角度审视汉语"把"字句的尝试,也是探索汉语介词系统本质发展规律的尝试。本研究对"把手"共现从认知角度作了统一解释,并考察了"把"动态变异,得出结论:主体-动作-受体图式通过认知能力的动态运作是"把"动态变化的动因。  相似文献   

13.
素有大自然"心灵投手"之称的班得瑞轻音乐风靡全球。班得瑞官网的汉译曲名在发挥译入语优势、译入语超过源语、音译加类词、转换视角等方面处理独到,对曲名汉译等有较强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汉语中的连谓句是谓词或谓词结构连用的句子,每个谓语都与该句主语有陈述关系。该句型在英语中并无对等的句型,英语学习者在遇到多个谓语的汉语句子翻译时,往往无从下手或者根据字面直译,最终导致词不达意或犯诸多语法错误。从汉语连谓句句型结构的角度去分析该类句型翻译的方法和技巧,以期学习者能更好地把握该类句型的翻译,提高他们的汉译英水平。  相似文献   

15.
汉语中的连谓句是谓词或谓词结构连用的句子,每个谓语都与该句主语有陈述关系。该句型在英语中并无对等的句型,英语学习者在遇到多个谓语的汉语句子翻译时,往往无从下手或者根据字面直译,最终导致词不达意或犯诸多语法错误。从汉语连谓句句型结构的角度去分析该类句型翻译的方法和技巧,以期学习者能更好地把握该类句型的翻译,提高他们的汉译英水平。  相似文献   

16.
周万峰 《消费导刊》2009,(1):126-126
关于绩效管理理论,西方国家己有一整套系统的理论,如何将这些理论与我国的实际相结合,将理论很好地应用于我国企业的实践,找到理论与实践的最佳结合点,即"中国式"的绩效管理。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英语和汉语的代词进行分类和用法上的比较,可以更清楚地认识到两种语言中同一种语言内容,从而可以为学习和教学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8.
张怡 《致富时代》2010,(1):25-25
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是各国政府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通行做法。我国虽然己初步建立了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但是,由于起步晚,缺乏经验,在实践中还存在着种种不足。如何完善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是本论文研究的主要目的。研究中采用了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理论研究与实际问题分析相结合、国内研究与国际比较相结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我们今天普遍使用的“物流” 实际上是一个不得不坚持的错误称呼,语言学家们可能不会认同。中国包括台湾省和香港特别行政区现在使用的物流一词在翻译上是有问题的,只不过由于历史的原因,没有必要对此进行更正而已。但是现在必须多费一些口舌进行解释,否则就会造成人们对物流概念的理解上的更多误会。与物流的概念同时引进到国内的还有另一个词“配送”,这两个词在1994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上均没有被收入。这样在学术交流中产生了两个问题,即“物流”与“后勤”、“物流”与“配送”概念的关系问题,以及这些词的英文汉译,然后又将此汉语译成英语的对应关系问题目前是很混乱的,必须进行系统的研究才行。  相似文献   

20.
一、小康是一个充满韵味的中国式的概念小康一词最早出现在《诗经》的《诗·大雅·民劳》篇中,有“民亦劳止,汔可小康”的说法。西汉经学家戴圣编纂的《礼记·礼运》一书,描写了作为一种社会模式的小康状态,称:“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