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本文论述了地名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必要性,探讨了实现地名档案信息化管理的有效途径。要深入开展标准化建设,夯实基础工作;建立地名信息系统,增强社会服务能力;强化服务意识,做好地名文化宣传工作。  相似文献   

2.
贺韧 《当代陕西》2009,(9):54-54
发展是硬道理,稳定是硬任务。富平县是关中地区传统的农业大县,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80%,确保农村和谐稳定,直接关系全县稳定大局,决定着全县发展的速度和质量。近年来,县委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注重教育导引,倡树务实作风,夯实基层基础,致力帮富增收,多管齐下,有效推进了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针对当前农村社会管理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根据自己的工作实际以及对渭南市临渭区党建方面的调研和了解,提出夯实党建基础,推动农村社会管理创新的举措。  相似文献   

4.
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三农”问题始终是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全局性、根本性问题。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作出了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部署,实现这一伟大战略,农村稳定是重要前提。实现农村稳定,必须夯实农村基层平安建设基础,牢牢控制农村治安局势,营造和谐安定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5.
社会管理的重点在基层,而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则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最直接、最有效的力量。中央高度重视基层组织建设,确定2012年为基层组织建设年,这是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机遇;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在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任务中,提出了“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夯实社会和谐基础”的目标任务。  相似文献   

6.
张向红 《魅力中国》2012,(32):131-131,133
提高农村小学教师课堂教学设计能力应该从三方面入手:夯实基础,强化职前培养;把握关键,重视职后培训;启动源泉,关注自我发展。  相似文献   

7.
《宁波经济》2011,(4):33-33
一是浙东经济合作区工作顺利推进。2010年3月下旬,组团参加了浙东经济合作区第19次市长联席会议,共同签署了《甬绍舟台嘉关于进一步加强合作,加速推进同城效应建设的框架协议》,进一步推进了浙东合作区一体化发展;各个专业组合作务实有效,进一步提升了区域一体化发展水平和区域综合竞争力,为构建宁波都市经济圈夯实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王建军 《发展》2013,(10):19-20
填报升学志愿和撰写贫困生申请 省委决定在全省广泛深入地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这是坚持科学发展、履行执政为民、实现富民兴陇的一项重大决策;是强化“三农”工作、推进扶贫开发、实现我省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一个重大举措;是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改进机关干部作风、锻炼培养干部的一次重大探索;是夯实基层基础、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推动农村和谐稳定发展的一项重大实践。  相似文献   

9.
尹晓玲 《发展》2015,(4):12
静宁县以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巩固规范年、落实年活动等为契机,以培育农村“富民先锋”党建品牌为抓手,不断理顺农村党建工作程序、夯实农村党建工作基础,取得了良好效果. 一、做法和成效 (一)抓举措、搞建设,着力务实基层阵地基础.坚持“因地制宜、整体推进、务求实效”的原则,采取整合项目、以奖代补、党费补助、部门帮扶等方式,新建和改扩建标准化村部75个,有效夯实了基层党建基础.逐级签订责任书,明确乡(镇)党委书记第一责任人、村党支部书记直接责任人职责,并将村部建设纳入年终党建工作目标考核,有效保证了工程质量,提高了建设档次.  相似文献   

10.
黄丽秋  韦漫  郑佳佳 《魅力中国》2010,(23):359-359
税源管理是税收工作的基础,是推动税收收入稳步增长的重要保证。“税收从源头抓起”,这不仅是组织税收收入工作的出发点,也是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形势与任务对税收管理工作提出的紧迫要求。本文就进一步夯实税源管理基础,大力加强税源管理的科学化、专业化、精细化,持续提高税源的控管能力方面着手,讨论加强税源监控管理,夯实征管基础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11.
魏颖 《新西部(上)》2013,(10):113-113,118
本文在阐述高校突发事件的涵义、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了应急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了提高高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能力的途径,主要是:夯实理论基础,完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理念;健全组织体系,实现高校突发事件的公共治理;加强宣传教育,建立健全突发事件预警机制。  相似文献   

12.
陈奥菲 《新西部(上)》2013,(10):112-112,111
新建本科院校学生事务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社会本位”的管理理念、金字塔型的组织架构、良莠不齐的管理队伍,导致学生事务管理体系专业化程度不高。构建和实施事务管理体系专业化体系的思路一是树立“以生为本”的管理新理念,增强为学生服务的意识;二是构建“扁平化”管理新模式,提升为学生服务的速度;三是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夯实为学生服务的专业化基础。  相似文献   

13.
社会建设的重点是改善民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建设,民生为重。民生问题是当前中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和谐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在全面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中,必须发展教育事业,夯实民生基础;解决就业问题,重视民生根本;增加居民收入,关注民生源泉;改善医疗卫生,心系民生疾苦;健全社保体系,完善民生依托。  相似文献   

14.
胡谟敦 《宁波经济》2006,(12):20-2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体现了我们党执政宗旨和执政使命的本质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构建和谐社会需要扎实的基层基础,为此,要突出固本强基,为建设和谐社会提供坚强的政治和组织保证;突出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的社会基础;突出发展第一要务,夯实构建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5.
《辽宁经济》2010,(1):58-58
2009年以来,铁西区房地产业及制造业受金融危机的冲击收入出现下滑。给组织税收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在不利的局面下,地税铁西分局全体干部职工在分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通过加强税源管理,开展重点税源清查;夯实征管基础,组织房地产及其他重点行业专项税收整治;强化欠税管理,  相似文献   

16.
万军 《老区建设》2023,(3):21-31
乡风文明建设是乡村振兴的核心内容和难点所在,农村基层党组织是乡风文明建设的领导核心。新时代农村基层党组织推进乡风文明建设蕴含着清晰的理论、历史和实践逻辑。当前我国农村经济社会正经历着深刻变革,农村基层党组织推进乡风文明建设既迎来了发展机遇,也面临着组织动员障碍、农村集体经济薄弱、乡村风习失范、内容供给偏差、思想引领挑战等现实梗阻。为促使乡风文明建设行稳致远,农村基层党组织亟需强化党建引领,筑牢乡风文明建设的组织基础;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夯实乡风文明建设的经济基础;多重文化嵌入,丰富乡风文明建设的文化意涵;优化供给体系,提升乡村公共文化服务的适用性和覆盖面;加强技术赋能,提升应对乡风文明建设数字化转向的胜任力。  相似文献   

17.
王勇 《宁波通讯》2012,(23):13-14
党的十八大报告围绕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管理体系,提出了“四个加快”的明确要求和“五大建设”的具体任务,其中提到要“增强城乡社区服务功能,充分发挥群众参与社会管理的基础作用。”紧密结合宁波实际,如何以社区建设为重点进一步夯实社会管理基础是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重点关注、重点突破的一大问题。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甘肃省武威市委、市政府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推行“支部加协会”党建模式为着力点,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协会,夯实了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目前,全市创办各类农民专业协会159个,会员1.7万人;协会中建立党支部66个,带动农户14.3万人。专业协会成为帮助农民增收的有效载体,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9.
强化西部民族地区各级政府在社会管理创新中的职能作用,要正确把握基本原则;在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的前提下及时化解各类社会矛盾;以“稳定是第一责任”为职能着力维护一方平安;做细做实各项具体工作以发挥好政府社会管理的主导作用;夯实基层基础注重强化“六大”薄弱环节.  相似文献   

20.
王建 《唐山经济》2006,(4):44-45,47
长期以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一直是决定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和现代化进程的关键性问题,也是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根本性问题。没有农业的牢固基础和农业的积累与支持,就不可能有国家的自立和工业的发展;没有农村的稳定和全面进步,就不可能有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全面进步;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小康。农业丰,则基础牢;农村稳,则社会安;农民富,则国家昌。只有近8亿农民全员加入现代化进程,才能盘活国民经济全局,实现可持续发展;只有广大农村的落后面貌明显改变,才能实现更大范围、更高水平的小康。为此,中央审时度势,在十六届五中全会上作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决策,为今后我国农村勾画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蓝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