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模式可以归结为国际代工模式。在比较优势渐失以及产业演进规律的共同作用下,产业转移不可避免,如果长三角仍旧保持原有的代工模式,那么该地区就有出现产业空心化的危险。因此,发展本地企业,将制造业本土化以及处理好发展传统制造业和高新技术的关系是实现长三角产业结构升级和避免产业空心化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随着促进中部崛起的实施,一些产业由东部沿海地区向中部地区梯度转移已成为经济发展大势,仍在实施的宏观调控加速了这一趋势的进程。但中部地区幅员辽阔,除了资源和区位等优势外,靠什么争夺产业转移的落地权,成为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沿海地区产业向中部地区转移,其内在动力是经济发展规律。但市场经济就是“候鸟经济”,哪个地方的环境适宜,投资商就飞到那里。对于中部地区来讲,区位优势郁是相对的,资源优势各有千秋,劳动力成本相差无几,优惠政策被套紧了“笼头”,所能比拼的剩下不多了,靠什么?这就提出了一个问题——今天该怎样招商?靠什么争夺“落地权”?[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实体经济是一个国家健康发展的坚实基础。但是,我国实体经济却遭遇了发展的"瓶颈",产业空心化、虚高度化、同构化、低度化、低效化正在侵蚀经济的肌体。破解实体经济面临的这五个难题,已经迫在眉睫。在分析实体经济"五化"问题的基础上,从产业改造、金融支持、政府行为、技术创新等多角度对产业空心化、虚高度化、同构化、低度化、低效化的破解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王一鹏 《经济师》2012,(7):187-188
产业空心化主要表现为制造业在GDP中的比重不断下降以及制造业的不断外移。随着温州小微企业的外迁和民间资金偏离实业,温州产业空心化问题亦日益严重。当前,由于温州制造业陷入困境,实体经济很难支撑整个经济体的正常运转,在我国资产价格泡沫挤出的同时温州民间借贷危机爆发。解决温州民间借贷危机,必须要在温州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进程中避免温州产业空心化。  相似文献   

5.
论当代美国经济中的产业空心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晓 《经济纵横》1992,(1):15-20
当代美国经济中的产业空心化,在本质上有别于产业结构软化或"非工业化",它是产业结构软化或"非工业化"进程的扭曲和畸形发展.与19世纪末英国的情况不同,当代美国经济中的产业空心化,主要是由国内非物质生产部们脱离物质生产的增长、过度膨胀发展所造成的"相对的"产业空心化.它是以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为核心的一系列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随着它的产生与发展,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生活中出现了一些新现象和新问题,值得我们进行认真的思考.  相似文献   

6.
论西部地区产业承接的地域粘合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雁 《当代经济》2008,(7):108-110
西部地区产业发展处于低势能区域,其产业结构的演进主要是靠产业承接的“外植”产业来推动,因此承接产业在当地的粘合性显得尤为重要。本文认为,“外植”产业与当地资源的有效整合、互惠共生以及高效的产业集群组织形式,是提高“外植”产业成活率并带动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有效保证。  相似文献   

7.
羊绍武 《当代经济》2005,(11):45-46
70年代以后,特别是“广场协议”之后,日元的大幅度升值推动了日本产业的海外转移。日元升值影响着日本产业海外转移的规模、产业转移目的地以及所转移的产业本身。日本产业海外转移的效应导致了日本90年代以后日本产业的空心化。本文分析了在日元升值的背景下产业海外转移的长期效应和短期效应。特别强调日本产业海外转移的长期效应对产业空心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警惕跟风模仿、重复建设、吸金圈地,使“文化空心化,产业地产化”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不断增长,但是由于我国领土幅员辽阔的地区差异,区域之间的经济差距越拉越大,而产业转移是解决这一问题的理想方法,是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重要途径。文章分析了国内产业转移的趋势和特征,探讨了转移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推动国内产业转移与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思考。  相似文献   

10.
液压产业是衡量装备制造业水平的重要标志,据中国液压协会估计,目前我国液压产业对我国装备制造业的杠杆效应达到100倍。榆次是中国液压工业的发祥地和摇篮,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已成为国内知名、行业领先的集群产业。但是榆次液压产业同业竞争较为严重,创新能力不足、产业空心化问题日益突出。因此,本文将从榆次液压产业集群创新能力的现状出发,详细阐述液压企业在创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针对存在问题提出相应对策,并对对策进行详细的分析。  相似文献   

11.
产业集群是当今地区发展的一个重要现象,地区产业集群不仅构成了经济的基本空间框架,还是地区的竞争力所在。本文正是从这一背景下探讨地区产业集群的发展问题,首先分析了发展地区产业集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然后讨论了地区产业集群发展的优势和我国在地区产业集群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最后基于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区域房价差异、劳动力流动与产业升级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4  
中国正在发生的大规模区域产业转移的动因是什么,区域房价差异对产业转移和产业升级产生哪些影响,是本文关注的焦点。作者引入房价因素,对新经济地理学模型进行拓展,发现区域房价差异导致劳动力流动,从而诱发产业转移。在此基础上,利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对2000-2009年中国35个大中城市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城市间的相对房价升高,导致相对就业人数减少,并促使产业价值链向高端攀升,实现了产业升级。对不同区域的深度分析表明,区域房价差异确实是影响东、中、西部地区产业转移和产业升级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制定合理的区域产业发展规划,加大对东部地区中高端产业发展的扶持力度,建立健全与产业转移相适应的住房政策和住房保障体系,是顺应产业转移趋势、避免部分区域产业空心化的必要措施。  相似文献   

13.
关于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几点认识及对广东的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忠宏 《广东经济》2008,(10):16-19
坚持和深化产业集群发展是克服产业空心化、应对成本上升、提升产业竞争力的重要举措众所周知,改革开放30年来,发展产业集群成为中国产业、广东产业和中山产业快速壮大崛起的重要经验之一。改革开放之初,我国主要工业产品仅棉布产量居世界第一,到2005年已有958个商品世界第一,第一的数量为各国之最,工业增加值由1980年占世界的1.5%上升到2005年的8%,工业总产出由1980年的10名以外上升到2005年的第3位,这其中,产业集群发挥了十分突出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中部地区工业结构调整:现状与路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部地区近年来工业发展中的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存在如下问题:中部地区“产业同构”现象依然较为严重;中部地区产业组织偏小,缺乏规模经济与运行效率;中部地区产业技术升级缓慢,面临技术瓶颈制约;中部地区生产能力过剩的矛盾十分突出。中部地区工业结构调整主要集中在两大层面:制度层面的产业组织改革、技术层面的产业技术升级。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工业生产资料的市场化与货币化。  相似文献   

15.
对外直接投资与国内产业空心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针对一些西方学者关于美国、日本对外直接投资导致国内产业“空心化”的观点,提出了不同的见解。首先, 第一、第二产业比重下降, 第三产业比重上升是一国产业结构演进的一般规律, 与对外直接投资无关; 其次, 一国的对外直接投资规模巨大与贸易逆差并无直接联系; 第三, 对外直接投资增强了投资者的国际竞争力; 第四, 对外直接投资对一国的就业机会影响甚微。总之, 对外直接投资为投资国和对外直接投资者带来巨大利益, 而不会导致国内产业“空心化  相似文献   

16.
产业整合既涉及到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状况,自然环境,资源禀赋等问题,又和政府的产业政策,所创造的投资环境以及利益协调机制密切相关。因此,地区产业整合是一个涉及面广,操作难度比较大的复杂工程。详细分析泛珠三角地区的产业整合的基础,整合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和提升区域竞争力的对策,对于以产业整合打造泛珠三角区域竞争力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7.
盛宝柱 《技术经济》2006,25(4):27-28
产业集群是一种世界性的经济现象。培育和发展产业集群是迅速提高产业竞争力和发展地区经济的有效途径。目前,安徽的产业集群还处在较低的水平。本文从产业集群的含义入手,系统地分析了安徽产业集群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发展安徽产业集群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8.
产业集群是产业发展的一种内在规律,是市场配置资源、合理运用产业要素的客观要求。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许多国家和地区的企业不是靠单打独斗,而是组成特色产业集群去参与激烈的市场竞争,国际上富有竞争力的产业大多是集群模式。我国产业集群基本上是由非公有制企业组成,且主要是中小企业,其中一些已具有一定的深度与广度。但是我国产业集群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着很大问题,我国的企业应根据自身特点采取相应措施更好的融入产业集群发展的大流。  相似文献   

19.
设立中西部地区产业投资基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中西部大开发所需的巨额资金来源问题,分析了设立中西部地区产业投资基金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认为设立中西部地区产业投资基金将对中西部地区市场经济思想观念的树立、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国企改革、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吸引外资等方面产生积极促进作用,并针对其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建议,最后得出了设立中西部地区产业投资基金是最具优势选择的结论。  相似文献   

20.
在系统分析制造业OFDI产业"空心化"效应发生机理的基础上,从规模、效率、竞争力三个维度选取衡量指标,运用面板平滑转换回归(PSTR)模型对中国15个省(市)制造业OFDI的产业"空心化"效应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在OFDI强度越过相应的门槛值之后,其对技术效率的提升作用会减弱,对产业规模、竞争力的正向影响转为负向作用;随着OFDI强度不断加大,其"空心化"效应呈现出效率提升弱化—竞争力下降—规模萎缩的演变特征;部分东部省(市)自2010年以来先后越过相应的门槛,面临因OFDI快速增长引发产业"空心化"的潜在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