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赵建立 《魅力中国》2011,(12):268-268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阅读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从本世纪九十年代开始,社会各界对现在中学语文教学不断进行着反思和总结  相似文献   

2.
杨雯 《发展》2009,(9):105-105
根据新课程标准及小学英语课程目标要求,小学开设英语的教学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学生一定的语感和良好的语音、语调基础,使学生形成初步应用英语,进行简单日常交流的能力。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课堂是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是师生共同创造奇迹,唤醒各自沉睡的潜能的时空。  相似文献   

3.
吴宗义 《魅力中国》2011,(12):272-272
语文课程标准关于阅读的目标,在理念上有了较大的变化。现代的阅读观认为,一般意义上的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应该积极转变教学观念,努力改变教学方式,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尊重学生独特的阅读感受和体验,以此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陈朝蔚 《开放潮》2008,(4):78-78
对话教学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借助有意义的交流,不断探究和解决教学中生成的问题,以增进教学主体间的理解,提升师生教学生活质量的过程。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实施对话教学?我曾在所任教的班级进行了为期三年的实验。经过努力,学生无论独立阅读、自主作文、富有个性的口语交际能力,还是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都得到大幅度提升。  相似文献   

5.
正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的本质是一种对话,参与对话的主体分别为学生和文本,而这一对话的引导者为教师。由此可知,在小学语文中实施对话式教学能够增加师生在课堂上的互动机会,让老师和学生在这一平等交流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关系。除此之外,对话式阅读教学还能够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要切实坚持这种灵活、全面、科学的对话式教学。一、探索"对话式"阅读教学模式中的积极因  相似文献   

6.
陈春兰 《魅力中国》2010,(34):245-245
“数学学习是学生自主建构的过程,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对话与交流。”有效的数学交流,可以促进学生众多信息相互碰撞交织,甚至于课堂上生成一个错误信息,都不能忽略。对于这些生成的信息、资源,有的是可以预设的,有的不可预设的,教师必须迅速地做出相关检索,进行有效分类,对于有效的生成性资源,即便是错误的,也应适时进行价值引领,充分展示学生的思维过程,显露资源中的“闪光点”,把学生的思路中的“合理成分”激活,以促进学生思维的提升。  相似文献   

7.
郭莉华 《魅力中国》2009,(14):135-135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能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综合训练,提高学生听话、说话和作文能力,能使学生获得多方面的知识,发展思维,提高认识,受到思想教育和美的熏陶。应当说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教师是学生阅读活动的参与者、引导者、“扮演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角色。”  相似文献   

8.
张燕 《魅力中国》2011,(10):121-121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是极其重要的,阅读能力的提高不但能够加强小学生的语言素养,让小学生去理解鉴赏文学作品,更能提高学生其它学科的学习能力。在《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的引领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应朝着培养学生具有感受、欣赏、理解和评价等综合能力这个总体目标而努力。目前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着师生交流比较肤浅、忽视对学生阅读兴趣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等问题,本文就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改革,结合自身的教学实际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9.
郭德斌 《发展》2009,(12):137-137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过程,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学需要沟通与合作,教师与学生是人格平等的主体,教学过程是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对话内容包括知识信息,也包括情感、态度、行为规范和价值等各个方面。学生应当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应当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新课程倡导的新型师生关系,在具体教学中如何落实,作为每一名一线教师都有自己的不同困惑与见解。  相似文献   

10.
张以华 《魅力中国》2010,(10):141-141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阅读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是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阅读教学的效果直接影响学生对课文的把握程度,进而也影响着语文教学质量。搞好阅读教学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审美能力、自悟能力.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他们的爱国热情等方面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并且为他们能更好地萃取中国文化精华、文化底蕴,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等方面打下基础。“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可见阅读在教学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1.
报刊阅读教学的交互模式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报刊阅读能力。交互实践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渗透在教学的各个阶段和环节,从阅读前到阅读中、阅读后,从师生间到生生间、小组内、组际间。学生在交互的环境下,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会得到提高,语用能力也会有长足进步。  相似文献   

12.
李慧琴 《魅力中国》2011,(18):207-207
阅读是学生的自主实践活动,我们在教学中,让学生充分地读文本,做读书笔记。学生主动参与,生生互动、师生互动。这一过程是以整体感知为基础,全匾的理解、吸收、领悟文章的精粹。在学生充分地读文本的过程中,把握文本的内容、思路,理解作者的思想、观点、感情。让学生走进文本、走近作者,与之对话,从而有独特的感受和体验。  相似文献   

13.
王晶 《黑河学刊》2010,(7):96-97
"双讲"互动式教学模式,在汲取了互动式和案例式教学模式精华的基础上,以双师同时授课、学生小组学习,师师之间、师生之间多向互动,完成知识横向建构和纵向建构的教学设计的过程。师生通过在共同完成一个完整的项目过程中的观点冲突、相互交流、共同学习的过程,帮助学生完成知识的建构。通过这样一个过程可以让学生对于所学知识更加深入,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互助能力。  相似文献   

14.
李辰生 《魅力中国》2014,(2):203-203
阅读教学直接关系到各科基础知识的学习和提高,学生必须具有一定的阅读能力,才能逐渐领会、理解课文及其他阅读材料的意义,进而去学习写作技能及加深对其他课程的理解和掌握。因此,在初中阶段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过程中,必须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通过必要的语文阅读训练,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我认为,阅读教学要握紧两个抓手,一是培养学生阅读兴趣,一是教给学生阅读方法。  相似文献   

15.
谢琼 《魅力中国》2013,(32):114-114
语文是解读人生、社会、生活、生命等问题的学科。它注重感悟学习和体验学习,即感悟、体验语文的文化内蕴和它所包含的文化精神,使学生在语文学习和技能训练的过程中得到情感的陶冶、心灵的建构、文化精神的内涵,是读者与作者进行心灵沟通的桥梁。因此,在初中阶段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过程中,必须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通过必要的语文阅读训练,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我认为,阅读教学要握紧两个抓手,一是培养学生阅读兴趣,一是教给学生阅读方法。  相似文献   

16.
黄银淑 《魅力中国》2014,(1):148-148
为了让学生更早的具备英语语感,小学就开始开设英语课,但一般教师总是将它定位为一门知识,偏离了它语言的本质。实际上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交际是语言最基本的功能。而阅读是语言交际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阅读不仅能帮助学生开阔视野,吸取丰富的语言知识,还能扩大词汇量,促进听、说、写能力的发展。因此,有必要对小学生英语阅读能力发展的学习策略进行指导,为今后更好的阅读打下扎实的基础。在教学过程中,无论是知识的获得,还是智力的开发和能力的发展;无论是情感、意志的培养,还是思想品德的提高,都必须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不断探究。我无法代替学生读书,也无法代替学生分析思考,我既不能把知识生硬地灌输到学生的头脑里,也不能把思想观点移植到学生的头脑中。因此,我觉得在阅读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阅读、思考的方式,引导学生逐步掌握阅读技巧和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7.
语文是引导学生提高语文综合素养的课,是学生学习理解和适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是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实践课.因此,可以总结性的说:语文是学生用来说、讲、读、写、用的一种工具.阅读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乃至整个教育过程中都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因此,在初中语文的闼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成为师生共同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陈昭雪 《黑河学刊》2012,(12):93-94
作为英语学习能力培养的四大技能之一,阅读是一种语言的输入和积极主动的解码过程。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往往注重词汇、语法、句子的讲解,而忽视了文化背景,文化背景因素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外语阅读理解能力,整个阅读的理解过程是读者文化背景知识和文章的内容之间的相互作用的过程。  相似文献   

19.
耿秀娟 《魅力中国》2010,(15):157-157
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水平,为他们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成了广大语文教师共同追求的目标,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势在必行。因此,我们要注重学生的课外阅读,不能把课外阅读放在一个从属的地位上。阅读文章首先我们应该是从整体上来把握文章的气势、文采、内涵、外延。  相似文献   

20.
高中政治教学是教与学相互结合的辩证统一模式,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互动交流教学模式以动态的教学过程为特征,通过师生、生生以及个体与教学中介的互动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互动交流的学习过程中,增强了学生扩收信息、主动探究的能力,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