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出租车之家》2004,(7):38-39
本刊第五期、第六期就“的哥”的健康问题做了专题。引起了社会对这一群体健康问题的广泛关注。“的哥”每天行色匆匆,穿梭于大街小巷,为家庭、为老人、为孩子、为生计奔忙,惟独忘了自己。他们在无奈中挥霍与透支着健康,饮食没有规律、长时间坐在车中、超负荷的工作,使许多“的哥”患上了胃病、颈椎病、腰腿痛、心血管病等。从本期开始,将就“的哥”常患的几种疾病介绍一些饮食疗法及家庭治疗方法,还望“的哥”们在忙碌的同时关注一下自己的身体,毕竟身体才是本钱。当然,这需要“的哥”的另一半——“的嫂”们的协助。  相似文献   

2.
保养身体     
动辄十来万元的汽车在“的哥”的眼里如同手心里的宝,维持生计,寄托着一家人的希望,是广大“的哥”形影不离的“伙计”。所以“的哥”大都爱车  相似文献   

3.
出租车行业的竞争十分激烈,“的哥”的生意也越来越难做,为了多挣些钱,很多“的哥”每天出车十几个小时,不少“的哥”一直在疲劳驾驶。  相似文献   

4.
长风 《出租车之家》2004,(11):52-53
前不久,笔者在旅途中结识了一个西安朋友。交谈中,得知他曾经当过几年“的哥”,恰巧笔者原先也当过一段时间“的哥”,于是有了同行之间的话。我说,“的哥”最大的“麻烦”在于“拒载”。即使是那些有抢劫嫌疑的人,在他“出手”前你也不能“拒载”,否则他一个投诉你就有“麻烦”,“拒载”成了“的哥”的一块心病。还有其他一些,如神经病、醉酒等等“麻烦制造者”,你都不能把他们怎么办。上了车的都是“爷”,碰到这种情况生怕被投诉、罚款,只好赔钱、赔时间、陪笑脸,自认倒霉,我就是“怄”不得这口气才不干了。  相似文献   

5.
在出租车行业中,从业者以男士居多。于是社会上给了他们的雅号——“的哥”。然而称也许不知,“的哥”们除了辛苦,还有一个不为人们关注的个人问题——性烦恼。  相似文献   

6.
日前,为提高出租汽车驾驶员业务素质,加强出租汽车驾驶员队伍建设,蓉城出租汽车公司组织开展“蓉城杯”的哥职业技能比赛。公司的哥踊跃报名,积极参与。设置“速换轮胎”、“直线运水”、“侧方停车”三个项目比赛。此次职业技能比赛,充分展现了“蓉城出租”的企业形象,展示了驾驶员奋发向上、锐意进取的精神风貌,也在企业内部形成了“比技术、争一流”的赶超氛围。  相似文献   

7.
“的哥的姐”每天穿行在大街小巷,城市的各个角落。透过车窗,“的哥的姐”能够看到外面既五彩缤纷又纷繁复杂的世界,遇见的人和事也是形形色色。可以说,每个“的哥的姐”都有一肚子的故事。这些故事中,有惊险得让人心跳的,有可乐得让人捧腹的,有辛酸得让人柔肠寸断的,有感动得让人流泪的,有气愤得让人人髓的,有富有  相似文献   

8.
每到春节.“的哥的姐”们几乎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揽活儿赚钱上,按说无可非议。一年不就一个春节么?谁舍得放弃赚钱的机会啊?可恰恰正是这一年就一个春节的缘故,“的哥的姐”们:你可别忘了回家过年,别怠慢了一家老小的亲情团圆。  相似文献   

9.
日前,杭州市第一家出租车司机专业进修学校开学,30名“的哥的姐”走进课堂。为推行职业素质教育,促进行业文明与进步,有关部门准备在年内将1万多名“的哥的姐”全部轮训一遍。达到车容像五星级宾馆客房一样干净,司机像迎宾先生、  相似文献   

10.
“拒载”是乘客对“的哥”的一个投诉热点,据某市客运管理部门统计,乘客投诉中竞有80%以上涉及“拒载”。为了维护乘客利益,在调查核实后,有关部门会对“的哥”进行严厉处罚。但由于目前出租车行业管理规范中对“拒载”的解释过于笼统、概念化,没有明确哪些行为属于“拒载”,哪些行为不属于“拒载”,致使不少乘客常常把不能“成行”的原因都归于“拒载”,导致误会发生。一些  相似文献   

11.
交通事故是驾驶员最忌讳的一个话.题,尤其是出租车业,由于其工作特点,交通事故一直困扰着“的哥”,是一个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因此,选择一辆车跑出租,车辆的材料、质地、综合防撞性能如何,是必须考虑的,因为这关系到乘客和“的哥”的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12.
安全与侥幸     
《出租车之家》2004,(12):45-45
前些天,与几个“的哥”朋友聚会。席间,有人说一次行车遇红灯亮时,我的车其实在停车线内,但我利用最后零点几秒,冲了过去,幸亏交警没看见。又有人说,每遇绿灯亮前,我也在倒计时:5、4、3、2、1,车轮总比绿灯先走零点几秒,第一个冲出停车线。其他几个“的哥”也都说了违章能逃避交警警处罚的“绝招”,如“一慢二看(看交警是否在注意你)三通过”等等……  相似文献   

13.
谈到欣赏女人,几乎都会误为是邪念,其实不然。俗称“同性相斥、异性相吸”,多数男人,一般都不会拒绝对女人的欣赏。整天与人打交道的“的哥”们当然也不例外了。  相似文献   

14.
《出租车之家》2004,(5):12-14
这些日日夜夜奔忙在大街小巷的“的哥”长期疲劳开车和带病驾驶,不仅失去了普通劳动者最基本的权利,还危及到市民的乘车安全。  相似文献   

15.
“的哥”头上有把“刀”.这把“刀”叫“拒载”。  相似文献   

16.
我在市中心的商务区上班,住在市郊一个大型住宅小区里。每天下班后,我都在离上班地点不远的屋村巴士(往返小区至市内、专门接送小区住户的班车)停靠点候车回家。屋村巴士单程收费是7元,如住户在小区巴士总站购买套票(买10张送2张,共60元)则为每次5元。在一次候车时,我结识了一位“的哥”,自此就打破了每天下班等候屋村巴士的规律,有时候也坐一坐那位“的哥”的车。  相似文献   

17.
假如你是一位开出租车的“的哥”,当乘客下车后发生生命危险时,你会不顾一切地出手相救吗?  相似文献   

18.
2004年3月的一天,汉阳古琴台一两位女士焦急地站在路边,不停地拨打手机。这一幕被“的哥”——“雷锋车”驾驶员陶运华看到了。他主动上前询问,得知两位女士刚才打的,把装有户口证件和现金的皮包忘在了车上。  相似文献   

19.
认识劳模的哥李伟还是多年前的事儿,只知道他是大连个体出租汽车第一人,先后被评为“全国文明出租汽车驾驶员”,得过辽宁“五一劳动奖章”,还是“大连市劳动模范”……我真正走近李伟还是在最近,是他那妙趣横生的生意经引起了我的兴趣,让人回味无穷,受益匪浅。  相似文献   

20.
阳春三月,大连从市长到市民,从警方到行管部门,布下了天罗地网,倾城掀起了打击非法营运出租汽车专项整治风暴,一辆辆“黑的”或落网,或自动消失,的哥的姐和市民拍手称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