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普洱"对赣茶振兴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云南普洱茶的火爆用"全民普洱运动"来形容是一点不为过.与此形成对比的是,同样有着悠久产茶历史的赣茶却发展步伐不快.普洱茶的成功经验对赣茶的振兴有着不少的有益启示:应提高对赣茶振兴的重视程度;应加快推进赣茶企业集团化经营,实施名牌战略;应着力创新市场营销策略;应做好招商引资工作,加快江西茶叶产业的对外合作;应充分挖掘赣茶的历史文化内涵,加大宣传推广力度,等等.  相似文献   

2.
短短几年间,中国普洱茶市场上演了一幕跌宕起伏的悲壮大戏。先是一番"热炒"。2002年,20克普洱茶拍卖出165万元天价。2005年,一提七子饼普洱茶创造了  相似文献   

3.
清朝前期大力扶植边茶贸易,使"边茶古道"成为川康地区经济发展的黄金通道,而清中期以后封建茶政的腐败,导致了边茶经营的衰落.  相似文献   

4.
《西部大开发》2008,(6):10-11
普洱茶曾经一度"普"遍全国,享有"能喝的古董"之美誉,价格曾飙升至一公斤数万元的天价.然而,2005年至2007年,从马背上走下来的云南普洱茶登上一辆史无前例的"过山车",体验着高峰、低谷的"极度疯狂".但2007年3月以来,普洱茶市场风云突变、身价狂跌.  相似文献   

5.
1、技术背景"茶"作为世界三大饮料之一,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离不开的必需品,中国作为世界上茶的发源地和生产大国,古往今来创建了众多品质优良,效用卓越的名茶。黑茶,由于其在选料、制作、贮运诸多方面,均有独到之处,且常饮用能有特殊的保健作用,因此在六大类茶中占有重要一席,在黑茶中又以普洱茶及获砖茶最为有名,多年来都受到人们喜爱。茯茶以其特有的加工工艺,使其制作过程中能自然生成俗称"金花"的金黄色小点,实质上是一种益生茵的抱子襄,学名叫冠突散襄茵,使得获茶  相似文献   

6.
在拥有数千年茶文化历史的中国,从"柴米油盐酱醋茶"这开门七件事中,其实不难看出中国人自古与茶有着不解之缘,而茶马古道的故事更增添了它的神秘感。随着岁月的变更、四季的交替,近几年普洱茶可以说风靡全国,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其身价也随着这股热潮扶摇直上。当人们不断发掘出普洱茶的闪光点时,它无疑成为了众星捧月般的"宠儿",那么,普洱茶究竟是怎样的一种茶?它又是怎样制作的?它为何能够让人欢喜让人珍惜?深秋,在这个最适宜品茶的季节,让我们走近"越陈越香"的普洱茶世界……  相似文献   

7.
防暑药茶     
《中国科技产业》1996,(7):33-33
防暑药茶苦瓜茶鲜苦瓜切断取瓤,放入茶叶后,悬挂通风处阴干,将外部洗净擦干连同茶叶切碎、混匀,每天取10克放入保温瓶内,沸水冲泡,当茶频饮,能清暑、明目、解毒。消暑解毒茶银花、连翘、鲜竹叶各10克,煎水或冲沸水凉饮,具有祛暑解毒功效。清暑明目茶取白菊花...  相似文献   

8.
蔡京茶法改革是北宋最后一次、也是宋代影响最大的一次茶法改革。蔡京茶法改革经历了三个阶段:崇宁元年茶法恢复和改进了官府垄断收购的制度,崇宁四年改行通过垄断茶引印卖权实行专卖的卖引法,政和二年又创立了系统而严密的以引榷茶的合同场法。其改革最大的特点是由官府垄断收购的专卖制向以引榷茶制度改革。以引榷茶制度成为了南宋东南茶法和四川茶法的基本模式。这一转变也代表了宋代茶法演变的基本规律,它是商品经济发展、财政结构转变和强化中央集权等因素促成的。  相似文献   

9.
当前,云南普洱茶的火爆用“全民普洱运动”来形容是一点不为过。与此形成对比的是,同样有着悠久产茶历史的赣茶却发展步伐不快。普洱茶的成功经验对赣茶的振兴有着不少的有益启示:应提高对赣茶振兴的重视程度;应加快推进赣荼企业集团化经营,实施名牌战略;应着力创新市场营销策略;应做好招商引资工作,加快江西茶叶产业的对外合作;应充分挖掘赣茶的历史文化内涵,加大宣传推广力度,等等。  相似文献   

10.
宋代的"交引"和"茶引"是不同茶叶制度下的产物,却常常被人们误认为同一事物。茶叶"交引"主要盛行于北宋前期,政府直接控制茶叶的生产与批发,"交引"作为取货凭证的"交钞"转变成有利可图的有价证券。北宋末期,政府对经济活动的控制方式发生了重大改变,从直接参与茶叶生产与批发的"实物禁榷制",改为通过专卖税方式间接控制市场的"茶叶专卖税制"。"茶引"由"长引",也就是发给商人的贩运凭证,变成收取茶叶专卖税的凭证。本文试图从宋代茶叶制度入手,对茶叶"交引"和"茶引"的来源、含义以及性质变化作一考察,从历史的视角更好地理解中国社会的经济制度。  相似文献   

11.
欣蔓  苏航 《东北之窗》2014,(20):44-47
正"琴棋书画诗酒茶、柴米油盐酱醋茶",茶作为雅俗共赏的一种饮品,源于中国、兴于亚洲、惠及世界,特别对中国、日本、韩国的影响更为深刻,将茶的冲泡技艺上升为茶艺、茶道、茶礼,成为贵宾接待、文化交流的一种方式和有效载体,具有独特的东方文化魅力。为了更好地传承与弘扬东方茶文化,2014中韩茶文化交流活动在韩国首尔和静茶礼院优雅上演。此时正值仲夏,酷暑难当,正不知如何寻凉消暑之时,以诚相待的韩国茶人为我们奉上了冰爽美  相似文献   

12.
曾被清朝皇帝亲赐"瑞贡天朝"大匾的易武"车顺号"茶庄,将其收藏的一饼瑞贡天朝头品贡普洱茶饼进行拍卖,最终以1.8万元成交。一盒包括易武产普洱茶饼在内的名为"正本清源"的纪念版茶盒,以高出底价7万元的价格,被一位南洋商人以16万元拍走。"普洱茶旺销的一个最重要特点,就是可以收藏,年代越久越值钱,"当地的普洱茶研究专家、易武乡的老乡长张毅说。现在市场上收藏10年以上的易武普洱茶基本找不到了,如果有的话至少可以被拍卖到2万元以上。易武茶山是目前普洱茶六大古茶山中保护最好、古茶园(树)遗存  相似文献   

13.
<正>茶,经过五千年的洗礼,已成为海峡两岸人民每日不可或缺的饮品。大陆是茶叶的故乡,也是世界上最大的茶叶产地。台湾虽然也出产茶,但仅限于少数几个品种。无论生产规模、品种、质量、性价比,都远比不上大陆。为了避开与大陆茶叶的直接竞争,台湾茶产业的发展策略除了主打特色茶和健康养生茶饮料外,还在茶叶的许多应用方面进行深入挖掘,其多元化发展不仅提供了现代人在日常生活中的其它选择,最重要的是,增加了茶叶的使用量及享用风味。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国家大力倡导构建"旅游+"产业发展集群,以旅游产业的溢出效应、带动效应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及乡村振兴."旅游+茶"产业作为休闲农业及乡村旅游业的重要形式之一,兼具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及生态效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文章简要分析广西桂平西山茶文化及旅游产业现状,以传播学"5W"理论为指导,探究广西桂平西山茶旅文化品牌建设的路径,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小雅茶艺     
《走向世界》2011,(34):45
大红袍是武夷山最负盛名的茶,被誉为"茶中之王",生长在九龙窠内的一座陡峭的岩壁上。经茶师评定,大红袍茶冲至9次,尚不脱原茶真味——桂花香。而其它名茶,冲至7次,味就极淡。从而夺得了"茶中之王"桂冠,名闻海内外。武夷山大红袍大红袍(中国十大名茶之一)是福建省武夷岩茶(乌龙茶)中的名丛珍品。是武夷岩茶中品质最优异者,产于福建崇安东南部的武夷山。武夷山栽种的茶树,品种繁多,有大红袍、铁罗汉、白鸡冠、水金龟"四大名枞"。此外还有以茶生长环境命名的不见天、  相似文献   

16.
从茶文化历史悠久、自然条件优越、茶旅资源丰富和茶旅融合优势突出等方面提供韶关市茶旅融合的可行性分析,针对韶关茶旅融合发展存在的茶文化旅游基础设施不完善、茶旅融合发展“软环境”不强、茶文化旅游形象不鲜明、茶旅融合需要政府统筹等问题,提出乡村振兴背景下韶关市茶旅融合发展路径,从政府角度,加大宏观调控和扶持力度;从产业角度,推出特色茶旅线路;从产品角度,提高创新性和体验感;从游客角度,完善茶旅基础设施。  相似文献   

17.
茶与佛教     
王文华 《民营视界》2005,(11):72-72
茶是人人都能喜爱的饮品。而禅却不是人人都能知道。智者悟禅,清茶一杯,迷者问禅,佛经万卷。欲问禅,想想茶,茶与禅院生来有缘.无寺不茶,无茶之寺不是禅地。禅师待客,总是一杯淡茶,一脸微笑,真所谓:黎庶自有消渴甚,茶佛一味不解缘。  相似文献   

18.
自2005年龙润集团进入普洱茶行业之后,龙润茶业集团在中国茶业激流勇进一直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以生产"安全、卫生、健康"的茶叶为使命,龙润提出"用制药的经验制茶",建立了"86道质量把关"的严格质量管理体系,推进茶叶生产加工的专业化、标准化和科学化。从龙润普洱到龙润茶的转变,龙润茶业以打造"中国茶第一品牌"为目标,依托资本经营、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走"创牌、扬牌、护牌"之路,欲把龙润茶打造  相似文献   

19.
短短几年间,中国普洱茶市场上演了一幕跌宕起伏的悲壮大戏。 先是一番“热炒”。 2002年,20克普洱茶拍卖出165万元天价。  相似文献   

20.
李恂 《中国经贸》2006,(6):96-96
近几年,云南普洱茶的名字对我们来说已不算陌生,但是,我们对于云南永德县的普洱茶却知之甚少,究其原因,主要是大家对思茅和版纳的普洱茶知道和了解得比较多一点,却遗忘了云南普洱茶这个大家族中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成员—云南永德县的普洱茶。4月16日-18日,记者接受了永德县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