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西部农村劳动力流动的人力资本障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石林 《开发研究》2005,(3):29-31
随着人力资本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日益关键,西部农村劳动力人力资本相对于东部地区,质量低下、积累能力弱、市场文化特征弱,不利于西部农村劳动力流动率、流动收益、职业稳定性的提高和流动后的就业选择,成为影响他们向发达地区和高级产业转移的巨大障碍。本文结合近年来西部农村劳动力流动的特征,深入分析了人力资本因素对其流动过程的影响,为从提高西部农村劳动力的人力资本入手解决西部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劳动力跨区域转移就业过程中,社会保障和福利待遇问题不可回避。欧盟基于“欧盟公民资格制度”,选择“多元”加“协调”的做法,建立了针对成员国之间自由流动劳动力的社会保障多边合作机制。借鉴欧盟的政策设计思路和经验做法,近期我国应该加强法律法规建设,在解决流动劳动力享有合理公民权利和福利待遇、以及权益累计和社会保险关系接续等方面应有所作为。  相似文献   

3.
在历经“解放思想”的“大讨论”、“调研”这前两个阶段之后,广东的决策者正式进入“出招”阶段。由此,“解放思想”的具体内容开始显露。5月29日,广东省委、省政府在广州召开全省推进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的工作会议。一份《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的决定》(下文简称《决定》)及配套文件在会议上推出。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报告同时指出:“消除不利于城镇化发展的体制和政策障碍,引导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笔根据中央的有关精神,就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存在的问题作了一些粗浅的探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5.
樊元  秦燕 《西部论丛》2005,(11):41-44
西部大开发可看作是通过促进各类要素的区际流动、重新配置、优化组合来实现发展西部经济,进而实现全国区域协调发展的一个区域开发过程。由于西部自身的经济力量薄弱,借助外部经济力量,特别是实现东部的资金、技术、人才、经济信息、经营管理知识经验等西部稀缺要素向西部移动,将西部丰富的土地、劳动力、自然资源及其初级加工品等变为西部经济发展的竞争优势,即实现“要素西进”,是西部大开发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要素流动与我国地带间的产业梯度转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要素流动与产业转移相辅相成,劳动力流动和资本流动对产业转移的影响是相反的,劳动力流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一个国家内部的产业转移和产业结构升级。我国地带间的要素流动和产业转移存在劳动力流动规模大、趋势强,资本反向流动,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不畅等特点和问题。要顺利实现我国产业结构整体优化和协调发展,需要合理引导区际要素流动,促进劳动密集型产业在我国东、西部间的梯度转移。  相似文献   

7.
《重庆经济》2006,(11):18-23
“十一五”是重庆市经济社会加速转型的关键时期,也是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时期。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把农村劳动力作为资源型产业开发的第一大资源来抓,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促进城乡一体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  相似文献   

8.
《调查研究报告》2007,(17):1-16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将关系农村发展大环境。不论从乡镇企业薄弱的中西部地区大量中年以上农业富余劳动力需要通过就业增加收入看,还是从亿万流动就业农民工转移尚在中途看,都需要防止贻误时机,“煮”农村劳动力转移“夹生饭”。要转变重工业化、城镇化发展而轻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拉动“三农”问题解决的观念.从促进中小企业,小城镇与劳动密集产业发展、推进城乡二元体制改革、提高农民就业能力等方面采取措施,促进农村劳动力持续转移。[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中国的城市化率相对较低,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按照诺瑟姆总结的倒“s”曲线,中国只处在城市化过程的第二阶段。因此,劳动力流动将伴随城市化的进程而存在。劳动力流动是经济发展的必要保证,在城乡二元结构的条件下,却是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障碍。根本对策在于改革户籍制度,完善和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促进劳动力流动合理有序,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10.
“十一五”期间,加快农村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促进数以千万计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促进城镇协调发展、构建和谐社会与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措施。通过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进而使他们转移到二、三产业,是帮助贫困农民增加收入、摆脱贫困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造就了生产要素大流动的态势。物资,在生产资料市场流动;资金,在银行间企业间流动;劳动力,在城乡在企业与农户间流动;科技人员,在大专院校、科研所及企业流动。这是因为.物资有物资市场,资金有资本市场,劳动力有劳动力市场,人才有人才市场。可是,作为企业生产经营者的厂长经理,却无法流动。他们仍然按计划模式“配给”;仍然按长官的好感和意志选定,不能流动。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缺乏一个厂长经理市场。流动,才有选择!流动,才充满活力!流动,才有生机!对于生产要素来说,有市场才有流动。流动,才能体现价值…  相似文献   

12.
刘奇  周霄 《发展》2008,(2):25-27
“劳动力地域流动”与“劳动力职业转移”是两个不同概念,不能混淆。必须引导飘摇于城乡之间的边缘农民尽快告别“亦工亦农”的非稳定就业状态,找准自己的职业定位,以理性的态度对待职业选择,将职业分化转移进行到底——  相似文献   

13.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的财政政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区域间的不均衡日益扩大,这不利于我国经济长期发展以及和谐社会的建设,政府应该积极调整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宏观经济政策。对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财政政策的调整,文章主要阐述了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并建立绩效评价机制,完善税收政策以消除不利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因素,规范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以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异,调整投资政策以增强中西部地区的引资能力,以此来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可计算一般均衡(CGE)模型定量分析了区域间(跨省)劳动力迁移的经济影响。结果表明,由于在一个国家内部资本流动性很强,存在显著的“资本追逐劳动”的现象,区域间人口流动本身并不能缩小人均GDP的地区差距,因此不能认为人口自由流动能够自动解决地区差距问题。不过在中国目前的人口迁移模式下,劳动力输出显著提高了欠发达地区的人均收入和人均消费水平,有助于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5.
西部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两个阶段及其机制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牛叔文  曲玮  杨振 《开发研究》2005,2(3):26-28
西部地区农村劳动力流动数量多,而在城镇落户、实现转移的数量较少。文章以甘肃的相关数据说明,“流动”和“转移”是农村人口城镇化过程的两个阶段。通过分析两个阶段的特点和机制,认为在城镇的生活成本是移民决策的重要因素,并提出了扩大流动,促进转移,加快西部地区人口城镇化过程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范静 《理论观察》2011,(4):95-96
通过对刘易斯劳动力流动模型的分析,探讨发展中国家的剩余劳动力流动规律意义重大。根据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的具体特点与新问题。加强对刘易斯劳动力流动模型的再认识。分析我国农村刺余劳动力转移存在的问题,寻求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路径等。不仅有利于解决“三农”问题。统筹城乡发展,还对我国城市化的科学发展以及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京津冀三地协调发展,不仅面临产业转移和新的布局,而且需要尽快实现产业转型和升级。因此对高素质劳动力的需求必将呈现快速增长趋势。区域经济发展在由农业经济转向工业经济、工业经济转向知识经济的过程中,需要职业教育培养出大量应用型人才作为保障,并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内驱力。京津拥有职业教育的资源优势,而河北省在人口从农村向城镇集中的过程中具有职业培训的需求。  相似文献   

18.
文章将农村劳动力流动、区域发展差异与中国农村减贫联系起来,构造出一个农村劳动力流动与中国减贫的简单分析框架,随着我国减贫过程中贫困状况的变化,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减贫方式应以创造贫困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机会为主,重点提升贫困家庭的人力资源禀赋。  相似文献   

19.
在全球一体化与区域协调发展的背景下,广东省的产业空间重组表现为产业的梯度转移,其中珠三角地区成为产业“转入”和“转出”的核心区,产业布局呈现出以珠三角为中心递变的“圈层模式”,产业转移园、高科技园区、空港经济区、临港产业基地和城市服务综合体将成为产业重组过程中的主要载体。  相似文献   

20.
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普遍规律。本文试图从人口流动模型和我国的实际出发,探求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有效途径。通过分析,文章提出我国农村劳动力就业应该走空间转移、产业转移和职业转变相结合的道路。空间转移能从总量上分流农村的劳动力大军,产业转移能使分流出来的农村劳动力从非农产业获得较稳定的收入,身份转变则在法律上承认农民不再是农民。只有这“三管齐下”的方针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