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税制改革十年,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稳定增长,税制改革的成功实施和税收政策的调整,税收征管的不断加强,依法治税使税收收入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1994年税制改革存在历史的局限性,改革重点基本不涉及纳税人之间的利益调整,没有实现税收制度的创新.新一轮税制改革的时机已成熟,核心是减税.增值税改革应创造条件扩大征收范围,转生产型增值税为消费型增值税;适当扩大消费税征收范围和征税品目.要求取消农业特产税,逐步降低农业税率.个人所得税将分类课征制改为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课征制,增加一些专项扣除或特殊扣除,以增强税法扣除的适应性.建立统一的法人所得税,开征物业税.  相似文献   

2.
刘生明 《新智慧》2006,(5):58-59
将那些与货物交易有密切联系的服务业纳入增值税征收范围并最终将农业一并纳入增值税的征收范围。结合我国国情,应进一步扩大增值税的征收范围。将增值税课征范围延伸到整个工业生产流通及大部分服务领域,使我国的增值税形成一个完整的课征体系,把那些与货物交易密切相关的服务业划入增值税征收范围,主要包括交通运输业、建筑业、代理业、仓储业、租赁业以及广告业等;将那些与货物交易关系不密切的服务业(金融、保险、咨询业等)课征营业税,既要沿用简便易行的课征办法,又不破坏增值税的运作机制,以达到税收征管的科学、高效。  相似文献   

3.
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制在课征范围、课征模式、税率设置、费用扣除办法及标准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亟待改革完善。建议尽快开征股票转让所得税、遗产税、赠与税;改革课征模式,改进费用扣除办法,适时调整费用扣除标准;调整存款利息所得税税率;建立全社会性网络化税收监督体系。  相似文献   

4.
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与加入世贸组织的客观要求,我国税制还将进一步调整,如增值税从生产型转向消费型,扩大消费税的课征范围,涉外税收实行国民待遇,个人所得税从分项制转向综合制,减少过时税种同时开征某些新税种等。  相似文献   

5.
所得税制改革要坚持“简化税制,扩大税基,降低税率,提高效率”的总体思路。统一后的企业所得税以法人作为纳税人,采用25%左右的比例税率,同时在应纳税所得额的确定和税收优惠上实行统一;个人所得税制的改革主要是实行综合和分类相结合的课征模式,同时科学地制定个人所得税的税收扣除,在税率上可实行5%至30%的超额累进税率和25%的比例税率。  相似文献   

6.
中国资源税制改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资源税是中国本次税制改革的重点之一,资源税制的重构对中国完成保护自然资源的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中国现行的资源税制度在征收范围、课税依据和税率等方面存在诸多不足,应当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将资源税更多地定位于解决资源开采的负外部性问题,通过扩大征收范围、以开采数量为计税依据、实行差别累进税率,调整税收分配方式等改革手段,建立科学的资源税制。  相似文献   

7.
在推进个人所得税改革中,我们需要充分考虑征管条件的实际状况,确保税制模式与征管模式相互适应、协同.现阶段,基于我国征管条件的实际,决定了个税改革不能搞"一蹴而就"的方式,宜采取渐进式改革策略,先寻求综合制落地,而后不断拓展征税范围.个税改革应谋求在税制中引入综合制因素,初步实现引入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税制,不宜将过多所得类型和群体纳入综合制征收范围.未来中长期改革中,随着征管条件的不断变化和丰富,再逐步扩大征税范围,直到最终实现综合制.  相似文献   

8.
经济决定税收,税收反作用于经济,增值税具有稳定和调节经济的特殊功能,我国的增值税政策,在经济发展中虽然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改革法定扣除项目范围,逐步推行消费型增值税,改革征税范围,扩大增值税覆盖面,调整小规模纳税人的税负,推行合理负担的原则等方面,还需进一步的调整与完善。  相似文献   

9.
中国新税制实施以来,进展顺利,运行基本正常,税收组织财政收入的职能进一步加强,初步实现了新旧税制的平稳过渡。但是,新税制在实施与运行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值得研究与解决的问题。一、流转税方面的问题第一,增值税改革尚有不完善之处。新税法规定的增值税范围虽由原来的只对少数行业征收扩大到对商品生产、批发,零售及进口全面施行增值税,但按国际惯例通行的作法来看,增值税是对商品和劳务这两部分都征收,而我国目前还做不到这一步。笔者认为,要向国际通行做法靠拢,必须做到:一是全面实行增值税,既包括生产型也包括技术…  相似文献   

10.
借鉴国际经验完善我国个人所得税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国外征收个人所得税的课税模式、课征对象、扣除项目及税率等情况的分析和借鉴,指出完善我国个人所得税税制的途径和措施。  相似文献   

11.
顺应经济发展,提高税制的适应性,是税制改革永恒的主题,增值税改革和完善仍将循着这一主题发展,我国1994年初的增值税制改革,选择了生产型、非全面型增值税制,顺应了当时市场经济建立的要求,也得到世界范围的认可,但是,随着市场经济进一步发展,其弊端日益显著,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经济的发展,影响了产业结构的调整,不利于出口贸易的增长,为此,必须改革现行增值税制,由生产型向消费型、非全面型向全面型转型。  相似文献   

12.
增值税与营业税征收范围划分不够合理,增值税与营业税税负差异过大,消费税征收范围狭窄是当前流转税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它对财政收入、社会资源配置、税款征收管理产生了负面影响。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状况,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加强流转税制改革,避免重复征税,有效制止偷漏税,保障财政收入的同时为经营提供公平的自由竞争环境,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3.
<正> 我国从1994年元月1日起,对流转税制进行全面改革,将1993年前的流转税制包括增值税、产品税、营业税三个税种改为增值税、消费税和营业税形式,对工业生产领域和批发零售商业普遍征收增值税,对少量的消费品征收消费税,对不实行增值税的劳务和销售不动产征收营业税。 增值税制的改革,从总体上看,将征税对象仅限于本环节的新增价值部分计征,产品整体税负不因生产,流通环节的增减变化而变化,有利  相似文献   

14.
经济决定税收,税收反作用于经济。增值税具有稳定和调节经济的特殊功能。我国的增值税政策,在经济发展中虽然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改革法定扣除项目范围,逐步推行消费型增值税;改革征税范围,扩大增值税覆盖面;调整小规模纳税人的税负,推行合理负担的原则等方面,还需进一步的调整与完善。  相似文献   

15.
1从增值税扣税计税与价外征收谈起建立以增值税为核心的与消费税、营业税、资源税相配合的流转税制,是1994年工商税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增值税自1954年首先在法国实行以来,现已流行于整个西方工业化国家。我国从70年代末期开始增值税试点,1984年工商税制改革时正式将它从原工  相似文献   

16.
现行生产型增值税面临的种种弊端要求转型为消费型增值税.消费型增值税是一种允许扣除企业购进固定资产的税种.纳税主体、征收范围、税目税率、扣除范围、计算方法、会计处理等构成消费型增值税的基本政策框架及其体系.要采取切实措施确保增值税转型改革政策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17.
消费型增值税的涵义与基本政策框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行生产型增值税面临的种种弊端要求转型为消费型增值税。消费型增值税是一种允许扣除企业购进固定资产进项税额的税种。纳税主体、征收范围、税目税率、扣除范围、计算方法、会计处理等构成消费型增值税的基本政策框架及其体系。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确保增值税转型改革政策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18.
2012年7月2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扩大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范围,标志着增值税改革进一步取得深化。在这样一个历史时刻,重新回顾我国增值税改革历程,就显得十分必要。中国从1979年下半年开始进行增值税试点,最初仅在襄樊、上海等城市的机器机械等5类货物试行。1984年国务院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条例(草案)》,进一步明确在全国范围内对机器机械等12类货物征收增值税。以此为标志,中国开始正式实施选择性增值税,迈出了引进增值税的第一步。1993年中国进行全面工商税制改革时,国务院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规定在全国范围内对销售、进口货物和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征收增值税,实施普遍征收的增值税制度。自从1994年工商税收改革以后,增值税成为中国第一大税种,当年达到2212.6亿元,占全部税收总额的  相似文献   

19.
个人所得税是关系到千家万户切身利益和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税种之一,但目前个人所得税的流失相当严重,影响到国家财政收入,扭曲了税收对经济的调节作用。究其原因,主要有公民的纳税意识和法制观念较为淡薄、个人所得税税制不尽完善、税务机关征管水平低下及征管手段落后等。我们应采取有效对策从各方面防范个人所得税流失,包括: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增强公民自觉纳税的意识;通过改革单一的分类征收的税制为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混合税制、调整税率结构、重订费用扣除标准等改革来完善个人所得税税制;加强税源监控,加大对偷逃税的打击力度,全面提高征管水平。  相似文献   

20.
在第四届中国财税法博士论坛上,全国从事财税法理论研究和实际工作者围绕增值税扩围改革和法治建设等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讨,本文就增值税扩围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扩大增值税征收范围存在的问题、金融业纳入扩大增值税征收范围和增值税扩围改革的时间等议题进行了梳理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