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为了解新疆纺织产业转移及棉花收购等情况,9月15~18日,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会长兼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纺织产业转移工作办公室副主任朱北娜、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纺织产业转移工作办公室副主任穆欣、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信息中心副主任乔艳津和中国流行色协会秘书长朱莎等一行四人赴新疆调研,并走访了库尔勒的四家纺织企业。  相似文献   

2.
2015年1月15日,2014年纺织产业转移工作座谈会暨百家纺织服装企业进衡水推介会在河北衡水举行。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王天凯,河北省副省长张杰辉,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中国纺织产业转移工作办公室主任孙瑞哲,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秘书长、中国纺织产业转移工作办公室常务副主任杨峻,中国纺织服装教育学会会长倪阳生,中国服装协会专职副会长冯德虎,衡水市委书记李谦,衡水市长杨慧等领导出席会议。  相似文献   

3.
产业转移升级是纺织工业"十二五"规划中的重头戏,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正在组建纺织产业转移工作办公室,办公室将设在中国纺织企业家联合会,同时,还将深入各产业承接地进行调研与考察。从本期开始,本刊将聚焦承接纺织产业转移的桥头堡——安徽。  相似文献   

4.
面对不断加速进行的纺织产业转移,许多地区都纷纷表示抓住这一机遇,承接产业转移。然而,产业究竟会转向哪里?中西部地区将凭借什么承接转移?日前,由郑州市人民政府、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新闻中心、中国纺织经济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2008中国纺织服装郑州论坛",围绕"聚焦中原:中国纺织服装业变革中的新机遇"这一主题,邀请政府部门和行业协会领导,国家相关研究机构专家,知名企业家等,分别从政策、市场、实操三个角度,对纺织行业产业转移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探讨。本文是这次论坛的发言辑要。  相似文献   

5.
同以往跨国的产业转移不同,本轮纺织产业的转移集中表现为中国东部沿海纺织经济向中西部和东南亚同时进行。一方面转向中西部的企业越来越靠近原料、劳动力等资源优势区域,另一方面纺织产品的最终消费也将在当地市  相似文献   

6.
苏榕 《中国纺织》2014,(12):96-96
"过去不知道吴忠市,到了后才觉得好。这里不仅气候适宜纺织生产,而且政府服务好,投资环境也好,我们将在这里建设纺织技术研发中心,加快产业转移升级步伐。"这是山东恒丰纺织集团董事长苏建军在参加评审利通纺织产业园作为全国纺织产业转移试点园区的真切感受。11月29日,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秘书长、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产业转移办公室常务副主任杨峻,中国棉纺织协会会长朱北娜,  相似文献   

7.
2015年纺织产业转移结构调整已进入关键时期,这给产业转移提出了新课题,也带来诸多挑战.为进一步在结构调整中总结2015年纺织产业转移工作,交流园区工作经验,1月8日,2015全国纺织产业转移工作会暨绿色互联纺织发展论坛在成都召开.本次活动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主办,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纺织产业转移工作办公室、西南纺织服装职业教育联盟、四川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承办.  相似文献   

8.
在今年9月1日于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的中国纺织产业集群试点地区授牌仪式上,安徽省望江县凭借多年来纺织服装产业的快速发展以及在承接产业梯度转移方面的突出贡献,被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命名为中国新兴纺织产业基地。  相似文献   

9.
随着国内经济环境发生变化,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升级,东部区域纺织服装产业发展越来越受到劳动力成本增高、土地能源短缺、原材料供应紧张、市场供求矛盾加大等一系列因素的制约,产业向中西部转移成为中国纺织服装业内在的一个需求;而另一方面,以郑州为首的中原地区,GDP增长迅速,市场空间不断扩大,再加上国家"中部崛起"战略的扶持,有着雄厚纺织服装产业基础的中原区域越来越成为了中国纺织服装产业转移的重要承接地。而产业向中西部转移,必将影响产业整体结构与区域分工合作模式的变化,中国的纺织服装产业将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6月12日?14日,2008中国(郑州)国际纺织品服装博览会将在郑州国际会展中心召开。展会前夕,《纺织服装周刊》记者采访了作为展会主办方之一的河南服装行业协会常务会长兼秘书长李刚先生,来听一听他是如何分析当前河南服装业发展状况的。  相似文献   

10.
受困于生产、环境等要素的制约,中国纺织产业正有序而快速地进行着转移. 纵观全国纺织产业转移热地,不同地区、区域板块的表现参差不齐,不过有一个特点格外醒目:苏北“洼地效应”充分释放,“苏北表现”很出彩. 江浙是中国纺织服装产业发展较早也较为成熟的地区,由于近年来用地、资源等方面的相对饱和,面对苏北的种种优势,纷纷利用近水楼台优势加快向苏北产业转移. 地处苏北的沭阳县在本轮产业转移中就有着令人振奋的“成绩单”:近年来,沭阳先后引进江苏邦源、宝娜斯、江苏豪悦、嘉德纤维、月源纤维、西南智能纺织、苏锦昌大家纺、中阳纤维、江苏达丽智能纺织等亿元以上纺织项目24个,协议投资达70.5亿元,沭阳从无任何产业基础,打造成为国家级包覆纱产业基地,并在全国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相似文献   

11.
日前,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纺织产业转移工作办公室发布通知,定于6月27日在京召开全国纺织产业转移试点园区工作座谈会。该座谈会是为进一步落实党的十八大会议精神,及时掌握当前经济形势及发展趋势,增强产业转移试点园区的招商效果,对产业转移试点园区的经验进行总结及推广。座谈会邀请承接纺织产业转移地区政府领导、纺织产业转移试点园区主要负责人及  相似文献   

12.
11月18日,“2012中国纺织服装产业发展论坛”在江苏省宿迁市举行。本次论坛以“产业转移升级与市场商业模式创新”为主题,集中讨论了在当前经济形势下,产业转移升级与专业市场的模式创新如何协调发展,中国纺织服装企业如何进行渠道创新等热点问题。通过分析我国纺织服装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梳理经济转型期纺织服装产业结构调整的新途径、新策略,厘清当前产业流通格局,“多渠道组合应用,借力区域优势实现专业市场模式创新”已成为行业共识。  相似文献   

13.
在新常态下,我国纺织产业转移正在发生着全新的变化。特别是伴随着“一带一路”等中长期国家发展战略的出台,我国纺织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明显加快,纺织产业转移已由单纯的产业位移向技术、设备、人才等多方面进行转移和调整,纺织产业转移已进入多元化发展时代。  相似文献   

14.
随着要素价格上升及发展空间缩小,纺织产业在我国东部地区已逐渐失去发展优势。纺织产业东西部梯度转移将有利于东部地区产业升级以及东西部地区的协调发展,但大规模的产业转移并未出现。本文详细分析了我国纺织产业转移滞缓的原因,并提出促进纺织产业东西部梯度转移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中国纺织业的产业转移开始较早,而始于去年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在让世界经济格局发生变化的同时,也加速了各国、各地区间的转移进程。自去年下半年起,我国中西部江西、河南、安徽、湖北、新疆等省份的部分城市以及直辖市重庆等地承接转移,渐呈如火如荼之势。为全面反映当今中国纺织服装行业产业转移动向,解析新一轮产业转移的实质,从本期开始,《纺织服装周刊》独家推出为升级,重新布局系列报道,旨在通过各个层面的点评分析和各个地区的转移承接案例,为准备实施产业转移的企业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当"人口红利"在东部沿海地区逐渐消退的时候,随着产业转移的步伐加快,中西部地区通过深化教育实现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巨大潜力,可以使中国制造业继续保持竞争优势,从而使人口红利得以延续.而如何真正有效实现产业转移,以及转移方式还有哪些新的可能及转变,则是新的焦点问题. 3月中旬,由中纺联产业转移办和福建省纺织行业协会联合举办的中国中东部纺织服装产业转移与升级研讨会在福建泉州召开,拉开东部向中部省际联合转移承接的全新一幕. 起:从自身出发 福建省纺织服装行业总量处在全国第四至第五位,属于东部省份中纺织行业比较发达的省份.但是用工、用地、环境及物流等方面的难题仍然日益明显,纺织服装产业在经历一个历史性大发展阶段后,逐步向市场大、劳力省、土地多、政策好、交通便、服务优的中西部转移,这成为纺织服装产业转型升级的历史必然.  相似文献   

17.
5月16日,湖北省襄阳市政府召开纺织产业创新与转型升级论坛,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秘书长杨峻、中国工程院院士姚穆出席论坛,襄阳地区150多家纺织服装企业代表参加了会议。会上,姚穆做了题为"中国纺织产业的机遇与对策及棉纺织新技术"的报告,杨峻做了题为"转型升级中的中国纺织产业转移"的主旨讲演。会后,  相似文献   

18.
姜晓烽 《中国纺织》2006,(7):98-101
产业转移热潮涌动 2006年3月6日,经过一年多的考察论证,中国纺织龙头企业上海纺织控股(集团)公司旗下的上海纺织(集团)有限公司与江苏大丰市政府签订了《大丰市上海纺织产业园区合作协议书》,规划显示,该项目总投资207亿元,总建筑面积近54万平方米。据称,这是上海纺织业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一次产业转移,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19.
5月25日,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产业转移办公室主办的虎门·红安纺织服装产业转移对接会在湖北红安县举行。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产业转移办公室、湖北红安县政府、广东虎门镇政府相关领导以及东莞市纺织协会代表、红安县经济开发区部分纺织企业代表40余人出席会议。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产业转移已经日趋理性化。相比过去,当下的产业转移已具有了全新的特点,无论是东部沿海转出地区,还是中西部承接地区,都更加注重产业转移的有效性。
  目前,我国中西部地区正在加快构建完整的现代纺织制造体系,着力发展当地特色纺织服装产业,新增产能集聚化、园区化发展,宁夏、新疆、重庆、陕西等省市地区,都敞开了怀抱拥抱产业转移。
  与此同时,中国纺织业向东南亚转移也渐成大势,与前些年企业的观望姿态不同,现在更多的企业拿出了实际行动。一些率先“走出去”的企业虽历经波折,但也迎来了丰硕成果。
  随着国内能源、人工、环保、土地等成本的不断增长,纺织企业向中西部和东南亚转移生产基地的脚步不会停止,纺织产业布局呈现多元化趋势也是一种必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