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资金不足,是集镇建设缓慢的一个重要因素。在解决集镇建设资金来源方面,各县、区都有很多好的经验和打算,值得认真总结和研究。 1.大力发展集镇企业。抓住农村调整产业结构和城市工业产品、设备、技术、人才等向农村扩散流动的有利时机,千方百计把生产力各种要素引向集镇,大力发展镇办企业,就可以把集镇经济搞得日新月异,把集镇建设搞得蒸蒸日上。郫县郫简、唐昌、犀浦三镇积极发展镇办企业,1983年创造年产值675万多元,同全市农村乡平农业总产值不相上下,上交税金32万多元,是乡平税金的两倍,这些镇办企业,不仅为改造集镇旧貌贡献了力量,而且为进一步发展集镇经济煅炼、造就了—批管理干部、技术、供销人才和  相似文献   

2.
支持农村集镇建设,是中国农业银行的重要工作任务之一。我们现在面临的课题是如何做好农村金融工作支持农村集镇建设。本文想就这一问题谈些初步看法。 一、在集镇建设中要全面发挥银行的作用 在集镇建设中,必须注意全面发挥银行的作用,加速集镇的建设。  相似文献   

3.
[目的]集镇由农村集市发展而来,它除了具备传统的物品交易功能,还对农村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该研究旨在探寻发挥集镇在农村文化建设中的积极功能的有效途径,确保农村文化建设在形式和内容上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现实要求保持一致。[方法]文章对集镇与农村文化建设的概念及相互联系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阐明了集镇在农村文化建设中的系列功能以及其在农村文化建设功能发挥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思路。[结果]集镇是农村文化的酝酿平台、融合平台和拓展平台,能有效地推动农村文化建设,为丰富广大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提供重要支持,但当前集镇在推动农村文化建设的过程中也呈现出了一些问题,如不能主动引导文化建设的方向,不能及时完善文化基础设施,不能有效实施文化活动管理等,给农村文化建设的有序推进带来了一定的困扰。[结论]只有强化集镇文化功能建设,把握集镇农村文化建设的方向,优化集镇文化基础设施,规范集镇文化活动管理,才能有效发挥集镇的在文化建设中的积极功能,促进农村文化建设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在农业现代化建设中,如何加强农村集镇的建设,发挥农村集镇的作用,是当前农村工作中必须认真研究解决的一项重要课题。这里,我们想谈一些粗浅看法。 一 集镇是社会分工和商品生产发展的产物。集镇的形成,除了社会分工的出现和商品生产  相似文献   

5.
农村改革与发展的经验证明,农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以发展和搞活农村集镇为突破口。因此,改变目前农村集镇少而落后的状况。是摆在广大农村工作者面前的一项十分迫切的任务。充分认识集镇的作用 1.农村集镇是农村经济发展的中心一方面农村集镇是乡镇企业发展的中心阵地。农村乡镇企业大多集中在交通、资金、能源、通讯等条件较好的农村集镇。绵阳市乡村两级5785家企业,分布在集镇的5037家,占87%。这些乡镇企  相似文献   

6.
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进一步深入和在农村牧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发展战略的实施,农村市场经济建设已全面展开。布局合理的农村集贸市场遍地开花,形成一股不可阻挡的迅猛发展趋势。星罗棋布的农村集镇,形成了大大小小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为农村牧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全面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同时也为集镇文化的建设与发展带来了机遇。  相似文献   

7.
一、关于集镇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这几年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有一大批集镇经济兴起。与经济发达的国家比较,我国新老集镇的特点是:数量少,现代化程度低,集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小,农业人口比重很大。由于农业人口比重过大,整个经济的发展速度受到影响,不改变这种状况,要在我国较快地实现四个现代化是困难的。看来,在农村建设集镇,逐步实现以集镇为联结点的经济网络化、是解决我国农业人口过多的重要方法。从我国具体情况出发,我国集镇经济的发展看来大致要分两步走:第一步,采取多种措施发展集镇经济,实现农村集镇化。  相似文献   

8.
星罗棋布的集镇具有城乡结合、工农结合的特点。建设好农村集镇,使之成为农村区域性的经济中心,进而带动农村文化、教育、科技和其它事业,不仅是发展农村商品生产、繁荣农村经济的大事、而且是走具有中国特色农村城市化道路的关键一步。在农村集镇建设中,农村集市建设与之有密不可分的联  相似文献   

9.
历史和现状 江苏省农村集镇星罗棋布,历史悠久。全省共有县属镇57个,公社所在地集镇1,820个。此外,公社以下还有一批历史上设过镇的建制的小集镇,仅苏州地区就有142个。 上述集镇,历史上都已形成一定规模,商业、服务行业比较发达,也有为数不多的手工业。在1956年私营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  相似文献   

10.
广西合浦县从1982年开始。有计划地抓集镇建设,且常抓不懈,不断引深,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发展,成为连续10年的全区村镇建设先进单位,三次全区村镇建设工作会议都在合浦县召开,1992年荣获国家建设部村镇建设先进单位称号。到1993年底,已完成了面积216平方公里的县城总体规划,乡镇集镇规划面积达133平方公里。县城已建成10万人口城镇,乡镇集镇新建面积达38.5平方公里,比规划建设  相似文献   

11.
相较于其他非重点集镇,重点集镇网点面临更大的竞争压力和生存挑战,脱困求存迫切需要差异化政策支持、特色化路径选择和个性化服务保障目前,县域农合机构在重点集镇市场上遭遇同业激烈竞争,面临市场竞争力及份额双下降、发展后劲整体不足等问题。本文以浙江温州永嘉县瓯北镇为例,就重点集镇网点突围之策浅析一二。  相似文献   

12.
快速评估集镇基准地价的设想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乡镇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土地使用权的出让、转让、出租、抵押活动日趋频繁。为掌握各集镇(县城以下建制镇和乡集镇)地产的总量及分布状况,规范土地市场,实施地价管理,科学快速地对各集镇基准地价作出评估,完...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集镇经济有了恢复和发展,但远远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目前,约有3/4以上的集镇还没恢复到建国初期的繁荣程度。而集镇是农村的经济中心,是农副产品进城、工业品下乡的集散地,是城乡物资交流的纽带。随着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贩运政策的放宽,如何充分发挥集镇的作用,搞活流通,吸收农村多余劳动力从事各项经营活动,是当前经济工作中一个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4.
我国农户居住分散是乡村振兴补齐短板的刚性制约;居住相对集中是补齐短板的最佳选择;而集镇是最有可能成为农户相对集中的场所。瞄准乡村振兴的短板,找准着力点-集镇;借鉴国外小城镇建设的成功经验,遵循补齐短板-集镇现代化-居民集中-乡村振兴双向互动的内在逻辑,聚焦空间规划、投资激发、集产融合、居民集中等重大节点,探索集镇补齐短板的现实路径;建立健全政策制度、组织领导、资金筹措、内生动力激发等落实落小补短路径的保障机制;从集镇现代化的点上推进全面小康的建成。  相似文献   

15.
一、集镇的概念、类型和形成原因 (一) 集镇的概念、范围及其同县城、集市的区别与联系 1.什么叫集镇?大致有八种表述:(1)它是农村区域性的经济中心。(2)它是以农副产品为主的商品集散地。(3)它是城乡商品流通的枢纽。(4)它是城乡的结合部。(5)它是集和镇的结合体。(6)它是以农村经济为基础,以农民为主要服务对象的一定区域的经济中  相似文献   

16.
泸西县白水镇是全省的506个扶贫攻坚乡之一,镇政府驻地白水集镇是红河州确定的40个重点建设集镇之一。位于县城东北部,与曲靖市师宗县彩云乡接界,处于两地州(曲靖、红河)两县(师宗、泸西)四乡(彩云、龙庆、石洞、向阳)两镇(金马、中枢)的枢纽位置。已规划的弥(勒)师(宗)二级公路经集镇而过,  相似文献   

17.
一、青浦集镇产业发展的现状和问题青浦县现有3个建制城镇,16个乡集镇,326个村委会和2963个自然村宅基点。“八五”期间,青浦农村城市化进程发展较快,农民进镇从1990年的1473户、4909人,增加到95年的7000户、30000人,分别增长4.75倍和6.11倍,建筑面积从90年的8万平方米,增加到50万平方米,投资数从0.4亿元增加到4亿元,城镇化水平从90年的13.5%提高到24.73%。目前,青浦集镇产业发展仍按“二、三、一”发展序列,以乡镇工业为重点,以农业为基础,促进第三产业发展。全县现有工业企业1836户,已初步形成了交通运输设备制造、…  相似文献   

18.
作者通过对重庆市阳县凤镇马村农民工家庭购房过程的质性研究发现,集镇优越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集镇的发展潜力、村庄内部带动和亲戚互助是促使农民工早期到集镇建房的主要原因。以集镇房子为关键因素的婚姻交换、村庄内部愈演愈烈的攀比、城乡公共资源"马太效应",以及政府对到集镇购房的倡导和补贴,是后来农民工家庭到集镇购房的主要原因。从主动投资到被动选择,由争着在农村盖楼演变为抢着到集镇购房,这种大跃进式的城镇化和攀比式的集镇购房热带来了诸多的问题,这背后实际上离不开国家城镇化发展政策的推动和现代性与城市对乡村共同体的霸权。  相似文献   

19.
西渡镇是由原肖塘乡于1994年4月撤乡建镇易名而成。目前在西渡镇南北两头,初步形成了肖塘、西渡遥遥相对的两个集镇,拥有90多万平方米住宅房,1万多居住人口,千年古镇旧貌换新颜。  相似文献   

20.
在普遍发展各类小城镇的同时,加快发展区域性中心集镇,这是建设和发展小城镇的一个重要战略方针。本文结合江苏省盐城市有关小城镇的调查资料,谈些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