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文化,就是刮春风,下春雨,让小草慢慢地长。太着急,太功利,都搞不好企业文化。一、企业文化不是大锅菜要弄懂企业文化,首先得吃透文化的含义。当不同的人说到文化时,他们指的未必是同一个事物。比如,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它是指文化遗迹,也是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毛泽东说,“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他说的文化,既是指知识,也是指精神追求。文化的含义,既复杂又微妙。必须把它放到具体的语境里,用心揣摩,才能抓住它的本质。从语源上说,“文化”一词来自《易经》。《易经·贲卦·彖辞》:“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相似文献   

2.
杨光 《中外管理》2005,(2):78-79
2003年岁末,当蒙牛董事长牛根生在北京饭店走上央视2003年度中国经济年度人物颁奖典礼的领奖台时,现场气氛之热烈,牛根生情绪之激昂,就座台下的本刊记者至今仍历历在目。但包括牛根生与记者在内的所有人,都完全没有想到:一场业内倾轧的阴谋已在酝酿,一场死去活来的噩梦随后将至……一切都仿佛当年泰坦尼克号离港时的盛况。正如《易经》所言:“飞龙在天”之后,往往就是“亢龙有悔”。  相似文献   

3.
《易经》是中国的“圣经”,是中华文化的元典,也是中国管理哲学的宝典。《易经》是一本论述宇宙万物变化大规律以及人类知变、应变大法则的著作,不仅是宇宙预测学,而且也是人生行为学。管理科学同样也要研究一个“系统”、一个“组织”的变化规律,因为只有掌握了规律,才能进行预测和决策,才能进行科学地管理。  相似文献   

4.
《周剔这部书包括《易经》和《易传》两部分。《易经》是一部塞书,《易传》是一部哲学书。但是X易传》的哲学思想是利用了《易经》的占篮特殊结构和塞法建立起来的,因为这两个部分在内容上有差别而在形式上存在着联系,形成了一种哲学思想和宗教巫术的奇妙结合,这也是中外思想史上一个极为特殊的现象。《周易》这部书,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都值得引起足够的重视。从《易经》到《易传》的发展过程实际上是一副人类认识发展史的缩影。我们可以从中看到人类抽象思维是怎样逐步提高的过程,可的看到这种在宗教巫术的基础上孕育产生出来的哲学…  相似文献   

5.
千百年来,《易经》这本书一直被人们争论不已。有些人认为这是一本占卜的书,也有人认为它是中国的哲学和智慧的源泉。我们抛开《易经》中占卜的部分不论,它的哲学思想确实是中国文化的源头,其全维的思维方式也是中国文化的精髓。  相似文献   

6.
刚会咿呀学语的小侄女已开始模仿大人说话.一日,不知从哪学来一句话,“没文化真可怕”,把一家人逗得开怀大笑.哥哥说,连我们的小不点儿都知道,没文化不行. “文化”一词源远流长.文,指花纹;化,指转化.将花纹的东西转化成为内在,叫文化.《易经》最早把“文”和“化”两字联系起来,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相似文献   

7.
“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乎中,仅得其下。”语出《易经》。这句话通俗一些讲,就是告诫每个人要志存高远、精益求精、高屋建瓴。记得高中有一位语文老师,曾教导我们说成语“眼高手低”本来是贬义词,但他认为其实是误读,因为一个人眼高了,手才有高的可能;眼低了,手也就废了。从这个意义讲,是褒义词。这些教导,我至今记忆犹新。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代理财思想主要以格言、警句、谚语等形式存在,它们是勤劳的中华儿女千百年来关于财富的智慧总结。今日看来,这些深邃、简短的言语对于现代居民理财仍有很大借鉴意义。人与财富的关系是中国古代社会探索财富机理方面首先碰到的问题。《易经·系辞》云:“何以聚人?曰财。”北宋王安石在《度支副使厅壁题名记》中亦云:“合天下之众者财。”有一句谚语说得更明白:“财聚人散,财散人聚。”直到今天,财富尤其是物质财富依然是维系一个社会的最现实基础。北宋欧阳修在《本论》中也说:“足天下之用,莫先乎财”。  相似文献   

9.
一、我国传统企业文化的特点(一)重“义”轻“利”的企业价值观儒家文化思想是中国封建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文化思想,其实质是伦理文化,道义文化,它以“仁、义、礼、智、信”等价值观念来调节人们的行为和利害冲突。因此,在企业文化的价值取向方面,占统治地位的必然也是重“义”轻“利”的企业价值观。孔子说“君子明得大义,小人只懂财利”(《论语·礼仁》)。汉代大儒董仲舒也说“要重视道义,不谋利益,不计功利”(《汉书·董仲舒传》)。  相似文献   

10.
韦华伟 《经营者》2006,(18):86-86
《易经》是儒家的六经之首,可见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这几年《易经》大为流行。  相似文献   

11.
站在哲学的角度看《周易》,它是世界上第一部哲学著作,然而在某种意义上说,《周易》也是一部管理学经典。易学中蕴涵的辨证思想和系统思维影响着我们每个人,尽管“百姓日用而不知”,但易学中的许多管理学原理或原则,至今仍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作为政府或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就须“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古语说:“不学易,不可为将相”。那么在现代管理中,怎样把“变易”的、“不易”的事情,变成“简易”的事情呢?本期我们特别邀请了著名的易学专家、三元论坛特邀顾问张其成教授为我们就《易经》与领导管理方面的知识应用启蒙。  相似文献   

12.
《中外企业文化》2007,(6):12-20
大浪淘沙,唯有文化生生不息。《易经》云:“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作为人格化的企业,企业文化也应“观乎人文”。以文化来行销品牌,借品牌来提升文化,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企业文化与传统文化有血缘关系。企业文化要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一、传统文化的价值肯定什么是传统文化?“传统”的“传”,汉刘熙《释名·释典艺》曰:“以传示人也。”“统”,颜师古说:“继也”。传统有世代相传相继之意,是指  相似文献   

14.
我曾在一个企业家的会议上,用《一、二、三、四、五》为题作了一次演讲。 “一”说的是企业要生产“一流产品”。在非物质生产部门,那就要有“一”流服务、“一”流微笑。我认为对一个企业来说这是最为重要、最为根本的。企业内部也要有“一”流管理和“一”流经营。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古代风水文化,有一条非常重要的原则,那就是:风要柔和、水要清澈。即不能没有风,但也不要太猛烈的风;不能没有水,但也不要太急湍的水,这是《易经》阴阳平衡理论在风水文化中的应用。这在住宅风水文化的布局上,就出现了相应的措施:用照壁(影壁)、女墙(萧墙)等障碍物来阻挡室外的猛风,以使其放慢变  相似文献   

16.
曾复元 《英才》2004,(10):107-107
“鲁迅的书其实是有害的!”属虎的长河文化企业董事长夏骏,南通人,年过四十,最爱说“四十来岁的人了,如何如何”。一有独到见解的时候,声调高涨,眼睛瞪圆。夏骏1975年读高中,那时《西游记》、《三国演义》都不让看,《水浒》也是要批才让看。夏骏偏偏爱看书,只好去当时新华书店租书看,一分钱一天,也就是《敌后武  相似文献   

17.
蒋春梅 《企业世界》2006,(11):30-30
所谓“换位思考”就是变换自己的角色,站在别人的角度和位置去考虑别人的问题。《易经》中就有“民其背,不获其身。行其庭,下见其人”之说,赐象》中也写道:“君子以思(思考观察)不出其位(超出本位)。”其意为:任何人都有局限,都需要他人帮助,要成功必须理解别人,取得别人帮助才能成功。  相似文献   

18.
胜寒 《审计月刊》2006,(10):55-55
中国历来重视家庭教育,《易经·蒙卦》说:“蒙养以正,圣功也。”《大学》有云:“所谓治国必先治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教育家黄宗羲指出:“爱其子而不教,犹为不爱也;教而不以善,犹为不教也。”同样,在国外的教育思想中,家庭教育也起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古希腊著名哲学家柏拉图认为“对子女教育是社会的基础”;托尔斯泰曾说:“家庭教育是社会肌体的一个细胞,孩子降生以后,第一个学校便是家庭,作为这个学校的第一任教师,便是他的父母。”著名教育家马卡连科则进一步提出:“没有父母的爱培养出来的人,往…  相似文献   

19.
胡仿妮 《秘书》2014,(1):29-30
被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的《易经》,是中华民族古代智慧的结晶,是古代哲人对宇宙和人生的思索。《易经》所蕴涵的丰富哲理虽历经数千年,仍焕发着强大的生命力。《易经》之“易”有简易、变易与不易三重含义,其对变易的考察。  相似文献   

20.
《楼市》2006,(8)
当战国末思想家荀况提出“人定胜天”的思想时,处于低下劳动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人类与天奋斗的理念和实践是无可厚非的,也是适时而发的。然而,正如《易经》所说:“一阴一阳谓之道。”人们在改造自然的同时,也在了解自然、利用自然和顺应自然。风水文化的一个核心内容就是不去毁坏自然生态,而是选择适应自然生态。避开穷山恶水,求得山川佳地。因此,风水文化的基本观点从一开始即是唯物的,也是辩证的。我们将其发展变化的历史内容概括为四句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