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商业广告历史悠久,是世界广告的发源地。从早期丰富而生动的“实物广告”、“口头广告”、“音响广告”到后来制作精美的印刷广告、电子广告等等,伴随着生产能力的提高、传播介质的改进,广告形式几经变迁,传播的范围也越来越广。但很有意思的一个现象是,广告形式的变迁并不呈“替代性”,而是一种“累积性”模式:即使在规模效果都远不能普及的现代广告的面前,传统广告尤其是口头广告、音响广告仍然拥有着其独特的魅力与亲和力。在强调人性化、交互式传播的今天,这些传统的广告形式正被赋予现代化的包装,日益复兴。如此,了解一些中国传统广告,便体现出了其深刻的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2.
广告即是“广而告之”之意.“广告”一词来源于拉丁文,意思是“我大喊大叫”。以前没有什么传播工具的时候,就是简单的叫卖广告和形象广告。  相似文献   

3.
<正>《互联网广告管理办法》规定:弹出广告不能“一键关闭”,最高可罚3万元。消费者上网时碰弹窗广告,经常报怨的情况包括:“购买了视频会员也会有广告”、“浏览APP时出现的各种弹窗广告信息”,“有时只是想单纯地关闭广告窗口,但点击后却发现进入的是另一个广告的链接。”  相似文献   

4.
粟娟 《现代企业》2007,(12):43-43
在我们中间,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是潮流的簇拥者,永远站在流行的最前线,总是第一个更改原来的习惯尝试新的商品。这种人,时下有一个时髦的称呼就是“另类人”,对这类人的广告表现自然不能够按照常理出牌。他们也不喜欢常规的思维形式,说的话做的事情往往超乎其他人的想象,对他们做的广告当然也必须用“另类形式的”广告。姑且把这种广告称为“另类”广告,这种“另类”广告一出现,会让常人大大的跌破眼镜,连把创新挂在嘴边的广告业界人士恐怕也要瞪大眼睛刮目相看。这种“另类”广告是怎样的呢?  相似文献   

5.
摄影欣赏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每当我们翻阅报纸、杂志,收听广播、收看电视、上网游览,漫步街头巷尾,各式各样的广告跃入耳目,让人应接不暇。但是,你是否了解我国古老的广告?唐朝诗人杜牧曾在《江南春》诗中写道:“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这“酒旗”就是酒家作为广告的招牌。过去,店家开馆,如开茶馆的就在门前挂个“茶”字,开当铺的在门前挂个大“当”字,这些都是形象的商业广告,是我国广告的雏形。1879年,上海(《申报》)刊登过一则广告:“收买信封老人头”。“老人头”是当时对邮票的称呼,这就是我国报纸早期的广告。  相似文献   

6.
《企业与市场》2005,(3):15-15
分不清是广告还是新闻,辨不明是患还是“医托”。一段时期以来,部分广告做得让人如坠雾中,看了之后分不清真假。虽经各级广告监管部门大力整治,这类广告还是屡禁不止,大有“错了就改,改了再犯”的无赖相。在新的一年里,这种不规范行为有望得到改善。今年,国家工商总局将在全国开展“打虚假、树诚信”广告专项整治行动,重点打击欺骗和误导消费的保健食品广告、药品广告和医疗广告。  相似文献   

7.
有人说:让人注意到你的广告,就等于你的产品推销出去了一半。从不少学者研究的广告心理学模式也可以看出,“引起注意”是广告传达信息最重要的第一步。然而,消费者常常让广告人“失望”,他们往往对广告信息“心不在焉”,让广告人好不着急!因此,广告人为了达到让人注意的目的,不得不想尽办法来“刺激”消费者。  相似文献   

8.
《广告法》将广告的接受者表述为“消费者”,在虚假广告诉讼案件中,当企业依据《广告法》追究广告主、广告设计者或广告发布者民事责任时,原告是否属于消费者便可能成为争议的焦点。司法实践中,法院或者对“消费者”作扩大解释,或者对这一问题不予关注.当然也可以通过放松对“竞争关系”的理解从而适用《反不正当竞争法》解决此类纠纷。但从理论上说,“消费者”概念应仅指个人,而不包括企业单位和从事经营活动的个人。因此,《广告法》修改过程中,应恢复原《广告管理条例》的表述方式,即“用户与消费者”,或者采用更具开放性的概念“广告受众”。  相似文献   

9.
时下,全国各地到处都掀起一股特种养殖的热潮。不过,记者在这里提醒广大农民朋友:千万要警惕特养广告中的陷阱。因为近期记者通过调查发现,特养广告特别是来自南方的一些特养广告传递种种虚假信息,设置种种圈套,诱骗养殖户上当。记者通过调查发现,特养广告中常见的陷阱有:假品种有些特养广告针对大多数人对特养品种认识不清的现状,“挂羊头卖狗肉,拉大旗作虎皮”,以次充好,牟取暴利。如“地鳖虫”滞销了,一些广告便抛出个“土元”来,殊不知两者是一回事:“土元”俗名“地鳖虫”。假招牌时下,南方有很多单位自印各种信息小报…  相似文献   

10.
走出质量观念中的“标准”、“奖牌”、“广告承诺”误区,做好提高产品质量大文章,是时代的企盼,社会的呼唤。提高产品质量竞争力的治本之只是“标准”动态化,“奖牌”市场化,广告法制化。  相似文献   

11.
陈勇 《活力》2012,(16):112-112
植入式广告属于“隐性广告”,也是“软广告”的重要分支之一。植入式广告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在中国,最早的电影中植入式广告是在上个世纪的90年代,并成为广告商的“新宠儿”充斥在各种大中小电影里。随着时间的发展,植入式广告的形式也变得五花八门,由一开始的直白露骨,到现在的潜移默化。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政策的改变,电影中的植入式广告出现了很多问题,在如今广告铺天盖地的情况下.植入式广告的时间过长.制度约束不够,数量多、质量差等,都是植入式广告面临的问题。必须面对并解决这些问题,使植入式广告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2.
近日,有媒体报道北京、福建等省市整治“炫富”楼盘广告,清理“富人独有”“至尊”“皇家”“奢华”等词汇,引发热议。众所周知,房地产市场已经成为“炫富”广告的“重灾区”。持续泛滥的“炫富”楼盘广告固然使人诟病,但更令人堪忧的是其所折射出的诸多社会弊端:一是部分企业缺乏社会责任感,追逐利益而漠视社会责任;二是现实贫富差距的进一步固化,以及由此引发的社会心态的异变;三是保障性住房地位的积弱,保障房无论是建设的规模、供给的量、建设的速度远远不能满足公众的需求,才会使得“炫富”楼盘广告如此甚嚣尘上。  相似文献   

13.
创意无限     
广告是产品销售的“红娘”、市场竞争的利器。当今广告战是心理战,占领消费者心理制高点者胜;当今广告战是点子战,巧用谋略者胜;当今广告战是新闻战,善于“制造”轰动效应者胜。用“别出心裁”,“匠心独运”来形容当今企业的广告谋略、技巧毫不过分。为了使广告宣传收到事半功倍之效,在竞争中更胜人一筹,不少广告设计者绞尽脑汁、挖空心思,制作出许多新颖而极富特色的广告,应当说文选的创意是无限的。  相似文献   

14.
核心提示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违法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广告公告汇总,这些广告含有不科学地表示功效的断言和保证,严重欺骗和误导消费者。违法广告有:“天母降压片”、“银屑胶囊”、“清心明目上清丸”、“心舒胶囊”、“近视回归镜”、“WK-2003型健儿贴”、“华纳牌磷脂胶囊”等。  相似文献   

15.
摒弃对广告“严肃性”与“科学性”的思考,以游戏精神重新解读现代广告创意,破译使广告获得更为轻松的基调,与消费者的距离更加贴近的创意方法。同时,分析游戏精神在广告创意中的实际运用。对于游戏精神的研究探索是打造广告文化,促进广告发展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广告用“替身”到底算不算虚假广告?这种类似“潜规则”的广告生产方式打的就是法律的擦边球,也就是利用了法律的空白。广告里呈现的只是视觉效果,消费者买到的还是货真价实的产品。从哪个角度来看,好像都难以过分指责这种行为的不当之处。  相似文献   

17.
此文不是告诉大家广告要搞坑蒙拐骗,现实中欺诈消费者的广告比比皆是,广告主只能谋得眼前的短期利益,最后落得原形毕露的下场广告还是要以诚实为本。“诡计”一词在希腊语中与“战略”是同义词,《孙子》言“兵者,诡道也”,这里的“诡”即为以假乱真,假的只是一种现象而不是本质,所以本文如此定名。  相似文献   

18.
据报道,“毒胶囊”事件曝光之后,一些明星代言医药广告的现象再度引发热议。广告和法律界人士指出,在世界各国,明星代言医药广告都非常敏感、谨慎,我国亦有相关的法律条文进行限制,但应进一步完善法规体系和社会监督机制,为明星代言医药广告上一道“紧箍咒”。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的发展,广告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社会经济活动中。然而你是否知道,医药广告在我国古代早已有之。那时的诊所和药店十分讲究“市招”,所谓“市招”实质就是医药广告,且颇具情趣及行业特色。  相似文献   

20.
吴勇毅 《公司》2001,(10):30-31
常言道,“厂告的一半是酒’、“酒的一半是广告”,酒与广告好象是一对“连体兄弟”,谁也离不开谁了。酒品如此,其他产品何尝不也如此?大企业为广告一掷千金,财大气粗,用钱炸开生路;中小企业也是“有钱没钱,弄个钱做个广告好过年”,以求在市场有立锥之地。然而广告是把双刃剑,即能为企业炸开生路,也能把企业引入无底之渊。面对广告,总是几家欢乐几家愁,有些企业播种是希望,有些企业收获却是苦酒。因此如何把有限的广告资源合理安排、有效投放,起到塑造品牌拓展市场的作用,成了许多企业一个重大课题。与此同时,引出两个话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