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一四川是我国重点木材生产基地之一。全省现有林地面积为1.1亿亩,活立木总蓄积量有13.46亿立方米。四川省的国有林区,主要集中在川西北和川西南的阿坝、甘孜、凉山三个自治州,森林总面积为6,100万亩,森林蓄积量约10.2亿立方米,其中天然林占99.3%,成过熟林占88.4%。四川的国有林资源,多数分布在海拨2,800米以上的  相似文献   

2.
国有林区是一个以森林为主体的生态体系,也是全国最大的林业生产基地。它在全国林业建设和整个四化建设中都具有特殊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为什么这样说?一,国有林区现有的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量分别占全国森林总面积、总蓄积量的53.4%和70%。这些分布在东北、内蒙古、西南、西北的天然原始林和一部分人工林哺  相似文献   

3.
应用经济学、政策学等原理对国有林区森林生态资产运营环境进行分析的结果表明:生态资产经营和管理具有其独特性,生态资产市场并未形成,国有林区森林生态资产的运营以政府投资为主;国有林区在森林生态资产市场化运营方面具有资源、成本、政策等优势条件,存在运营资金不足、生态理念缺失、资源结构性问题等阻碍因素。针对存在的阻碍因素,从政策网络角度对其利益相关者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实现国有林区森林生态良性运营的4个建议。  相似文献   

4.
一、黑龙江省国有林区发展建设筹资渠道的种类分析1.国家财政预算内基本建设投资国家财政预算内基本建设投资始终是林业建设的主要资金来源,如1949-1978年期间,黑龙江省国有林区共计完成基本建设投资337720.2万元,其中国家财政预算内基本建设投资完成204505万元,占60.55%,对扶持林业建设起到决定性作用。2.国家和地方财政专项补助资金国家和地方财政专项补助资金是指中央和地方财政安排的用于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的专项事业性经费,包括森林管护事业费、森工企业财政性及社会性支出补助费等。这项资金是国有林区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后取得…  相似文献   

5.
<正> 东北、内蒙古林区,一般指的是吉林、黑龙江和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盟的大片林区。这里地域辽阔,林海连绵,是我国主要林区之一。森林面积2.962万公顷,蓄积26.5亿立方米,分别占全国总数的24.3%和30.6%。在全国国有林区131个企业局中,这里就有81个,职工70万,木材生产机械化程度较高,虽然这81个企业局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仅占全国总量  相似文献   

6.
长期以来,由于森林在人们心目中仅仅只有提供木材和林副产品,没有发挥森林的观赏、娱乐消遣、疗养保健、锻炼等诸多功能,制约了森林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黑龙江省是全国最大的国有林区,拥有施业区经营总面积近1005万hm~2,约占全省面积的四分之一,森林总蓄积7.3亿m~3。林区内野生动、植物2000多种。林区自然景观优美,以森林  相似文献   

7.
要闻     
《林业经济》2015,(7):6-7
中国最大国有林区将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4月1日起,被世人称为"北疆的绿色长城"的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将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内蒙古大兴安岭重点国有林区是中国四大国有林区之一,地跨呼伦贝尔市、兴安盟九个旗市,森林面积8.17万平方公里,森林蓄积7.47亿立方米。  相似文献   

8.
攀枝花市位于四川省西南部,地处长江上游金沙江、雅砻江交汇处,是一座以冶金、能源为主的新兴工业城市.全市总人口103万人,幅员面积7 434km2,现有林业用地面积55万hm2,森林覆盖率58%,是全省重点国有林区和长江中上游重点生态保护区.  相似文献   

9.
一、问题的提出 黑龙江省森工企业归属于黑龙江省森林工业总局,现有经营面积1 006万hm2,森林面积877万hm2,森林总蓄积6.15亿m3,下辖1个林管局,40个林业局,613个林场(所),是我国最大的重点国有林区和森林工业基地.  相似文献   

10.
大兴安岭实施“天保工程”面临的困境和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兴安岭是我同的重点国有林区之一,广阔的森林阻挡着蒙古导风和西伯利亚寒流的雨袭。这里是黑龙江和嫩江的发源地,是我国东北的水之源、牧之地、粮之仓和可持续发展的根基。但由于30多年过量采伐,加上森林火灾和人为破坏等因素,全区已陷入森林资源危机的境地。森林资源危机导致森工企业经济危困。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家决定启动“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其根本目的就是保护好现有天然林,使森工企业由采伐为主转为营造林、保护为主,立体开发林区多种资源,优化林区经济结构,合理分流富余人员,实现国有林区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1.
1.森林资源的危机分析(1)资源枯竭的分析。由于人们在森林开采时,只重视经济规律,而忽视了生态规律,致使现有成过熟林资源濒于枯竭。国有森工林区长期过量砍伐,使林地面积减少,森林覆盖率大幅度下降;森林质量滑坡,林分状况不佳,特别是近10年滥伐比重增加,使森林面积由715万hm2降至629万hm2。森林采伐后得不到更新,加之个别地区毁林开荒,使每年平均减少森林面积达8.6万hm2。可采森林资源几乎枯竭。(二)经济危困的分析。对于林业生产,人们只注意资源开发,却没有充分进行综合利用,造成资源浪费,大量资源流失。木材产量的…  相似文献   

12.
转型形势下的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森林可持续经营路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国有林区转型发展的新形势下,分析森林可持续经营的必要性,结合黑龙江省国有林区资源经营现状,提出了4项可持续经营要点问题,以及当前林区实现森林可持续经营目标必须重点建设生态林体系,大力保护野生动物栖息地,加强管护林下经济植物,严格管理森林集水区,有效开展森林抚育经营,合理开发森林生态旅游等主要路径。  相似文献   

13.
目前国有森工企业“两危”仍在加剧,陷入严重经济和资源双重危困的林区广大干部、职工经过20年的改革探索,在黑龙江国有林区全面推行了森林管护承包责任制。森林管护承包责任制是国有林区最后的“路”,还是过去的“摸石头”,作者认为这必须在对国有林所肩负的历史、现实任务和所承担的角色做出深刻剖析后再下结论。  相似文献   

14.
秋染兴安岭     
内蒙古大兴安岭是我国目前保持最好、集中连片、面积最大的国有林区,总面积达10.6万平方公里,其森林面积8.17万平方公里,其中森林为国家重点公益林和一般公益林占比高达70%,有94万公顷从未开发的原始林。秋天,是大兴安岭的最美季节,林海无边,层林尽染。  相似文献   

15.
运用DEA-Tobit方法,对重点国有林区人力资源配置效率进行两阶段分析。结果表明,重点国有林区人力资源配置效率与第三产业、森林管护面积、林业投资和年末在岗职工中企业人员人数显著相关。针对分析结果,提出了国有林区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加强对现有森林资源,特别是天然林的管护;积极推进规模效率过低林管局改革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结合东北国有林区的实际情况及特色资源,在分析低碳经济复杂系统结构及动态反馈关系的基础上,建立东北国有林区低碳经济系统动力学模型。通过调整三次产业比例、提高森林碳汇、增加非化石能源比例、提高能源利用率、提高人口素质五次政策模拟,根据仿真模拟结果得出结论:东北国有林区发展低碳经济应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提高森林蓄积量和森林质量,增强森林碳汇功能;优化能源结构,增加非石化能源比例;大力发展科技,提高能源利用率;加大教育投入,提高人口素质。  相似文献   

17.
国有林区改革终极目的不是实行私有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认为国有林区改革必须对林区的森林经营历史、林区的森林生长自然规律有所了解,以寻求改革的症结所在,并明确改革的目的和目标。对伊春林区改革试点出现的"分林"做法,导致国有林区国有资产的流失提出警示。不认同对国有林区改革的主要方向是"家庭承包"的提法,因为它违反林业经济规律和现代森林经营的基本要求。指出国有林区改革终极目标不是实行私有化。  相似文献   

18.
黑龙江省森工林区是全国最大的重点国有林区和森林工业基地,经营总面积1005.4万hm2,占全省面积的22%,有林地面积829.3万hm2,森林总蓄积6.44亿m3,森林覆盖率82.7%。森工总局下辖伊春、牡丹江、松花江、合江4个林管局,40个林业局、16个林产工业企业以及林机修造、科研院所、森林调查、公检法司等县级以上企事业单位440个。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开发建设,形成了以营林、木材生产、林产工业、多种经营、森林旅游等为主的较为完整的森林工业体系和林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文教卫生、劳动就业等较齐全的具有政府职能的社会管理体系。建国以来,为国家生…  相似文献   

19.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是国家的重点林区之一,经营面积1099.9万公顷,其中森林面积629.8万公顷,森林总蓄积量69271万立方米。有4个林管局、40个林业局、14个木材加工厂、6个林机厂、2个工程公司,还有112个企事业单位。职工49.7万人,固定资产45.3亿元。建国以来到1987年底,人工林保存面积2000万亩,共为国家生产木材3.89亿  相似文献   

20.
<正> 一现实与挑战国有林区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北、西北和西南部,分属黑龙江省林业总局,伊春林管局、黑河林管局等二十一个大局所管辖。经营面积3516.6万公顷,有林地面积2286.5万公顷,森林蓄积量241816万m~3,(八五年统计资料)拥有林业职工95.2万人,是全国最大的林业生产基地。黑龙江林区是我国国有林区的一块绿宝石,开发建设始于本世纪四十年代,时间上具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