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组织信息体制、制度化关联与高技术企业集群治理效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技术企业集群是一种网络式中间体组织,其组织结构更多的表现为组织之间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的信息关联关系。不同的信息关联形成不同的信息体制。高技术企业集群治理合约分为VC捆绑武治理合约、转换者式治理合约、主导企业式治理合约等三种典型形式.其治理合约的选择受制于信息体制的交易费用大小。信息体制有其特定的制度生存环境,并且具有不同的交易费用结构特征.必须使制度环境与信息体制相匹配。制度化关联与信息体制的耦合互动可以弥补组织信息体制内生的体制缺陷.降低总交易费用。制度环境的扰动和制度的历时关联影响治理合约的治理效率.治理合约需要做出相应的调遣.  相似文献   

2.
高技术产业集群的“竞合关系”表现出“合作关系占主导,竞争关系为辅助”的关系结构;高技术产业集群内部经济主体具有长期合作的主观倾向;高技术产业集群的网络治理机制可以分为正式机制与非正式机制。从关系结构与网络成员的机会主义行为分析入手,对高技术产业集群非正式网络治理机制——信任文化和声誉机制进行了研究;高技术产业集群的信任体系结构包含五个层次,信任是网络型组织的基本运行机制,建立高绩效网络的最重要的要求是信任或社会认同。信任机制可以降低组织之间的交易成本;高技术产业集群以企业为主体的网络具有开放性,声誉机制的扩散效应更为明显,高技术产业集群声誉机制的重要含义在于拓展了交易范围与交易空间,为技术创新提供了更多的资源选择,使潜在交易对象可以演变为现实的可利用资源。  相似文献   

3.
基于网络关系的公司治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公司治理已由“股东至上”的产权治理演进为“利益相关者”的超产权治理,由单一企业的内部法人治理结构治理向网络关系的公司治理演进.企业价值评价也由财务指标逐渐转向非财务指标.在以网络关系为基础的公司治理中,企业当着力构建公司的价值网络关系、社会网络关系和顾客网络关系,并以利益相关者的公司治理理论为基点,根据不同的网络关系,实施分类治理,协调、维护好各种网络关系,使各类利益相关者协调发展.公司利用各种网络关系攫取企业发展所需的各类资源,致力于企业“Key Stone”角色的建设,保持企业的“常青基业”,以实现企业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4.
环境治理的组织形式既可以是单个企业的末端治理,也可以是具有纵向关系的企业间合作治理。后一种环境治理组织方式在激励机制、节约信息成本和治理成本等方面具有的优势.已经越来越成为政府环境治理和企业提高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本文试图借助交易费用理论.从供应链的视角考察具有纵向关系的企业间合作环境治理的组织形式与结构,并进一步探讨供应链上环境治理的驱动者与驱动方式的选择问题。分析表明.面向供应链的环境政策是末端治理政策一个很好的补充与替代。但面向供应链的环境政策必须能够降低供应链上企业环境治理的交易成本.并依据纵向关系或供应链的组织特征而有所差异.才能提高企业问协调环境治理效率。  相似文献   

5.
李辉军 《化工管理》2005,(12):11-13
<正>2005年,中国公司向国际并购,国 际化经营,迈出了坚实的步伐。按照国 际通行准则,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建设 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公司,融入世界大企 业行列,已经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 要任务。 一、公司治理结构是提升国际 竞争力的基本要素 在国际市场上,公司可以通过证券 交易、股权交易和资产交易,得到资产 变现。买家则可以通过收购公司,迅速、 大规模的聚集资本和经营能力。经营管 理状况良好的公司,是个人投资者和法 人投资机构追逐的对象。公司制是使投 资者进入和退出最便捷、规范的企业制 度,也是企业进行广泛融资和实现重组 最便捷的组织形式。  相似文献   

6.
治理机制与企业网络的规模:嵌入性视角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企业网络的规模直接影响着一国产业的竞争力。本文以能够使成员企业合作激励达到最大的自由交易的概率衡量企业网络规模的大小.运用随机图表示企业网络内部的关系结构。通过博弈分析研究了企业网络规模与网络治理机制的关系。结果表明。企业网络的规模是由合作的张力决定的.当企业单纯依靠网络成员之间自发的嵌入关系维持相互间的合作时.网络规模只能在较低的水平上达到均衡。要想从根本上扩张企业网络的规模。必须引入外部治理机制。我国当前推动企业网络的发展。重点应放在强化外部司法惩罚机制上。  相似文献   

7.
企业间网络的效率边界:经济组织逻辑的重新审视   总被引:59,自引:5,他引:59  
企业间网络是一种既不同于市场也不同于企业科层的组织形式,它是一些经过筛选的独立的企业通过正式契约和隐含契约所构成的互相依赖、同担风险的长期合作的交易模式。本文综合交易成本理论以及企业能力理论对影响企业网络边界的因素分别进行了阐释,对资产专用性、企业能力、不确定性等因素对企业边界的影响机制进行了分析。随着资产专用性的逐步提高,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交易的治理机制逐步从市场过渡到企业网络,当资产专用性进一步提高时,企业科层将替代企业网络。当企业之间的能力是互补但不相似时,交易将通过企业网络来进行。同时,产品需求的不确定性也将导致企业间网络组织的出现。  相似文献   

8.
对于此次APEC领导人服装设计项目,国家纺织产品开发中心主任李斌红表示:“随着中国纺织行业的不断发展,产业链上任何一个单一环节的资源都难以支撑长足的创新成长,唯有通过企业与企业之间彼此互动、沟通与协作,才能有效整合产业链资源,实现集成创新。”  相似文献   

9.
传统理论认为 ,大多数商务关系要么是纵向一体化关系 ,即企业内的交易 ;要么是市场契约关系 ,即企业间的交易。实际上 ,商务关系的构成是相当复杂的 ,中间性组织 (长期契约关系 )的出现 ,使企业与市场之间的界限模糊了。本文从商品煤铁路运输涉及的双方关系入手 ,从单一的连接说明煤炭铁路运输的网络实质 ,提出煤炭铁路运输应采用网络组织治理模式加以管理。一、企业、网络组织与市场的比较分析根据分工理论 ,企业只是从生产和服务过程中截取某些阶段从事分工活动 ,它从事与自身能力相应的活动 ,而把其他活动留给市场。由于分工活动的相互依…  相似文献   

10.
网络租金及其形成机理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交易成本经济学为考察网络组织问题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但它并没有给网络组织问题分析提供一个合理的答案。本文从租金的角度对网络组织问题进行了研究。在对租金理论回顾的基础上,提出了网络租金概念。在分析网络租金形成机理时,除给出了一个总括性的网络租金构成模型外,还分析了网络租金的来源效应,即通过与市场组织和科层组织相比较,指出网络组织除了节约交易费用之外,还从资源互补效应、知识与规模外部效应、市场控制放大效应等方面形成交易收益。  相似文献   

11.
产业价值链模块化重构的价值决定研究   总被引:36,自引:0,他引:36  
目前,以标准模块为基础的制造模式正在全球各产业迅速推开,进而推动了产业价值链以模块化为特征的重构。本文正是在此背景下,抓住产业价值链模块化重构过程中的核心问题——模块的价值决定,围绕决定模块价值的重要因素展开研究,以期捕捉其中的价值运动规律,为产业价值链的升级,也为产业价值链分工体系中的标准模块制造企业建立竞争优势、获取最大价值提供参照。  相似文献   

12.
产业链类型与产业链效率基准   总被引:28,自引:2,他引:28  
在现代经济中,产业链控制策略已成为市场竞争的重要手段,相应的经济规制也是产业组织理论中的热点论题.但现有理论对于市场绩效及经济规制的研究是建立在单个市场效率基准的基础上的.因而严重削弱了其对经济现实的解释能力和政策指导意义。本文首先根据产品本身特性与技术条件对产业链类型进行划分,进而在此基础上建立起以产业链整体效率为对象的产业链效率评判基准。这将为基于产业链的市场竞争策略以及相应的经济规制的理论研究提供概念性基础。  相似文献   

13.
地方产业集群的发展不仅需要全球价值链嵌入和耦合的推动,同时集群的供应链式整合(即地方产业集群在同一地域形成完整或近乎完整的价值链)也是地方产业集群升级的关键,这样才能保证地方产业集群在与全球价值链耦合时获取价值链中高附加值、核心战略环节的竞争优势。文章阐述了全球价值链与地方产业集群的供应链整合的三种模式,并以中国纺织服装产业为实例,通过苏(横扇镇)、浙(织里镇)、粤(沙溪镇)三地的纺织服装产业集群,来分析在面对纺织服装产业“后配额时代”的到来,如何将全球价值链与进行集群供应链式整合并实现产业升级;在此基础上说明中国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在供应链式整合和嵌入全球价值链过程中所面临的障碍;最后提出地方产业集群的升级思路和途径。  相似文献   

14.
A digital industrial policy should take into account the new opportunities for industrial policy arising from digitalisation for tackling the sluggish economic growth performance in the Europe. The structural problems and potential market failures related to the adoption of digital technologies are identified. Apart from incentives to invest into digital infrastructure, the policy measures should strengthen the intangible asset base along the value added chain of the digital economy, fostering the related R&D activities, along with the skills of researchers and of workers. Public and private sector financing, combined through financial instruments, should focus on furthering entrepreneurship and implementation of innovative business plans.  相似文献   

15.
在全球化背景下,以地方产业网络为发展模式的区域经济,其竞争力的提升需要在全球价值链中与区域外的经济行为主体积极互动,并实现升级。在这种研究视角下,本文首先界定了价值链治理的概念,然后从理论上阐述了全球价值链治理的主要类型,以及价值链治理对地方产业网络升级的影响。并在调研的基础上,以嵌入生产者驱动型价值链的浦东集成电路(以下简称IC)地方产业网络作为研究的对象,分析了全球IDM公司的治理行为对浦东IC地方产业网络升级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笔者提出,价值链治理者——全球领先公司,对地方产业网络升级的推动或阻挡,决定于地方产业网络的升级行为是否侵犯了其核心竞争力,而不是决定于地方产业网络升级的“类型”。这一结论是对国际研究的补充和修正。  相似文献   

16.
本文基于中国2007~2019年省级面板数据,实证研究财政垂直失衡对产业升级的影响,并构建两个独立中介效应模型和一个链式多重中介效应模型,进一步考察财政垂直失衡影响产业升级的渠道。研究表明:(1)财政垂直失衡总体上不利于产业升级;(2)财政垂直失衡可通过增加民生性支出和抑制新型城镇化两个独立中介渠道对产业升级产生负向影响;(3)财政垂直失衡可以通过“增加民生性支出→抑制新型城镇化”的链式中介渠道对产业升级产生阻碍作用;(4)在链式多重中介效应中,新型城镇化的中介效应最为突出。  相似文献   

17.
This paper provides an overview of the implications of integrating marketing and purchasing offered by traceability. The research offers some evidence of the adoption of different traceability approaches by actors along the supply chain, illustrating the relevance of the traceability issue and how traceability can be exploited. The paper presents findings from a case analysis process of five actors in the fashion industry. This industry has experienced strong integration between industrial and retail functions and relevant changes in the organisation of production networks (global shift of production to new industrialized countries and emerging markets) which place emphasis on the traceability topic. Traceability emerges as a complex concept that concerns the sharing of information about the product and production processes along the supply chain in BTB networks up to the consumers in the final market. The issue analysed focuses on organising, with a discussion of two different uses of traceability: traceability as a tool for inter-organisational control and traceability as a tool for market power. The two approaches give rise to different implications at the individual company and business network levels. The traceability process has intraorganisational consequences in terms of contents, technologies and actors involved in its implementation. These consequences are different according to the role played by the process.  相似文献   

18.
按照时间的顺序,从非正式模型、理论模型和模拟模型3个角度综述了世界石油价格的预测模型。其中,石油价格的非正式预测模型简单易懂,对政策的制定和社会经济发展影响较大;理论模型是研究问题的基础;模拟模型能利用技术手段更好地进行价格波动区间的预测。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嵌入生产者驱动型价值链的上海IC地方产业集群作为研究对象,实证分析了嵌入全球价值链治理中的上海IC地方产业集群升级现状及内在决定问题.分析表明,上海IC产业因缺乏核心技术,其产业集群升级路径明显受到领先公司战略意图和升级控制的影响,这种锁定效应使上海IC产业陷入的升级困境.因此,要实现产业的全面升级上海IC产业就必须培养高级要素,通过自身的技术积累、资本积累等提升技术创新能力,从而主动调整自身与全球价值链的整合方式,实现价值链由低端向价值链高端跃迁.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