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近年来,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公共财政体制改革与建设,随着经济发展,财力增长,中央财政的宏观调控能力不断增强;政府弥补市场失灵的能力不断提高;财政转移支付力度不断加大,财政横向不平衡的矛盾有所缓解;各级政府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意识增强,能力有所提高,总体上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还存在政府间事权和财权划分不合理,地方政府财权事权不匹配,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不能满足需要的矛盾与问题。下面,我就政府间财权、事权划分与匹配问题,谈几点个人意见。  相似文献   

2.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保障公民人权、解决基本民生问题的内在要求,也是我国政府在财力不强现实下的理性选择。但我国政府在提供基本公共服务时,政府间的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不清,各地供给基本公共服务的财力也存在很大的差距,直接导致了各地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不均衡性。建立县乡财力保障机制、探寻地方公债出路、推进转移支付均等化和改变传统约束机制与政绩考核机制是在我国现行财政体制下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3.
丁静 《改革与开放》2006,(12):21-22
<正> 提出问题1994年我国建立了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分税制一般性原则包括以下几方面:(1)按照中央与地方的事权划分,合理确定各级财政的支出范围。(2)根据事权与财权相结合原则,将税种统一划分为中央税、地方税和中央地方共享税,从而确立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收入。(3)科学核定地方收支数额,实行规范的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以及地方政府之间的转移支付制度。具有中国特色的分税制财政体制实行十余年来,国内生产总值和中央的财政收入皆得到大幅提高,然而在经济总量增长的同时,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财权与事权矛盾也逐渐显露。  相似文献   

4.
分税制财政体制的实施是为了实现中央政府占主导地位并进行宏观调控的目的,同时明确中央和地方政府之间的支出责任和收入划分。自我国实施分税制财政体制以来,中央事权下放不断增加,地方政府却没有财权和决策权也体现出来分税制财政体制的一些问题,例如事权和财权的不平衡,使得地方政府财政压力巨大;地方政府通过土地财政来获取大量的财政收入;地方政府大量举债,却无法偿还;转移支付制度不规范,转移支付资金没有有效利用等问题,文章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提出了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要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必须推行公共服务优先的财政支出政策;健全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中央和地方相协调的财税体制;通过转移支付促进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通过发展社会组织补充政府公共服务供给的不足.  相似文献   

6.
关于完善我国财政转移支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关实证研究表明,我国财政转移支付可以通过均衡地方政府财力缩小地区差距。然而,不断加大力度的财政转移支付功效尚嫌不足,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完善我国财政转移支付可采取的措施包括:明确各级政府的事权与财权;健全有关法律法规体系和监督机制;进一步扩大转移支付规模,优化转移支付结构;统一转移支付分配标准,推广因素法;规范专项转移支付管理方式;切实推进省对下转移支付改革。  相似文献   

7.
该文采用政府间公共服务责任分工——政府间税权与收入划分——均等化转移支付体系这样一个三位一体的比较分析框架,对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财税体制安排进行中外对比分析。研究发现,与国外相比,中国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总量不足与支出责任主体下移;地方政府特别是基层政府缺乏主体稳定的税源;中央转移支付结构不合理,财力均衡性效果较弱。由此提出了推动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财税体制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8.
辽宁省级政府作为面向城市,与居民联系密切的政府,是城乡间公共服务与公共保障的提供者,同时还是推进辽宁省城乡建设的组织者与执行者.然而,1994年施行分税制以来,省级政府间为追求自身利益出现财力上移,事权下移状况,暴露出事权和财力分配不均问题,不仅直接影响辽宁省政府职能的发挥,也影响了我国经济繁荣和社会安定.本文通过论述事权与支出责任内涵,分析了辽宁省政府间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现状及原因,提出推进事权与责任划分新办法.  相似文献   

9.
童疆明 《新疆财经》2009,(4):30-35,40
财政转移支付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也是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关键手段。近十多年来,随着我国财政体制改革的深化,政府间转移支付的规模不断增长,它在推进改革和促进地区财力平衡方面的重要作用日益加强。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本文从目标效应、结构和规范性方面对我国现行财政转移支付制度进行了评析,并从财权事权划分、转移支付结构调整和法律制度建设等方面提出了改进和完善我国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相似文献   

10.
王峰 《特区经济》2005,(6):173-174
1.现行的财政包干制度,导致一些政府部门或基层乡镇政府向农民、村集体收费。1994年我国实行分税制改革后,划分了中央与地方的财权,但中央以及地方各级政府之间的事权划分不够明确且事权与财权不统一,由此造成地方政府尤其县、乡镇和农民自治组织村民委员会往往有事权而无财权。同时这样对于诸如道路交通等农村公共品的供给,县、乡镇政府无力凭借本级财政收入来提供,而上级财政转移支付又非常有限,只好向农民和乡镇企业伸手。  相似文献   

11.
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与财政体制测度:一个分析框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发  周琛影 《改革》2013,(1):50-57
按照区域公共服务支出均等化—区域财力分配均等化—均等化转移支付这样一个分析框架,评估财政体制运行对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在区域基本公共服务支出均等化上,基础教育、医疗卫生的均衡水平显著提高,而社会保障、基础设施的均衡效果改善一般。在区域财力分配均等化上,区域初次财力分配差异呈缩小趋势,区域财力再分配均衡水平不断提升,造成财力总体差异的主要原因由区域间、东部地区差距转变为东部、西部地区内的差距。转移支付提高了区域财力总体均衡与区域间财力均衡水平,却没有有效抑制东部、西部地区内的财力差距。实现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财政体制变迁,应从区域基本公共服务支出责任分工、区域财力均衡分配、改进均等化转移支付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2.
黄麟 《改革与战略》2011,27(12):81-83,102
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当前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趋势和当务之急。我国城乡公共服务非均等的原因在于现行地方财政制度存在缺陷:二元财政支出形式、地方分税制不健全和转移支付制度不完善等。因此,应建立城乡统筹、事权明晰的公共服务内容体系,打破原有的财政收支框架并建立公共预算体制,并进一步完善转移支付制度。  相似文献   

13.
政府间财政支出责任的划分,实际上是各级政府间政府职责范围的划分,应按照各级政府对公共产品的受益范围确定各级政府的职责和财政支出的责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合理划分省以下各级政府间的支出责任,应遵循以下原则:一是效率原则。即公共物品由哪级政府提供成本最低,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公共物品的社会功效,相应的事权和财政支出责任就列入哪级政府的范围。二是公平原则。即根据各级政府承担的职责和财力掌握情况,合理划分财政支出责任,使各级政府间财权、事权和支出责任相对称。三是适用实际原则。  相似文献   

14.
黄丽 《黑河学刊》2015,(3):81-83
国内外就如何厘清各级政府事权边界与职责分工进行了非常多有益的探索,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美国事权与税权划分的做法、法国地方分权制度改革、广州市简政强区(县级市)事权改革与财政转移支付、温州市级职能部门下放事权等,每项改革措施都有其侧重点,通过分析不同地方的权责关系改革经验,从而得出中国未来建设责任政府、理顺权责关系应朝哪个方向努力,尤其对地方分权制度改革有较大借鉴意义。厘清各级政府权责关系应遵从的原则包括:事权与财权划分应法定化、效率化;从国家战略角度来考虑权责关系划分;地方分权改革应充分发挥地方自主性;"财随事转";事权改革应配套人事权转移;避免分权内容一刀切;减少财政管理层级、项目审批权限下放等。  相似文献   

15.
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来,中央政府的财力得以加强,地区性基础设施建设主要由地方政府出资承担。财权事权的不匹配使地方政府在平衡财政收支上捉襟见肘,为了筹集建设资金,弥补财政支出的缺口,  相似文献   

16.
中国分税制改革20周年: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4年分税制改革是奠定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石的决定性改革。本文在回顾分税制改革二十年历程的基础上,对现行分税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对分税制改革后所出现的“土地财政”现象和地方政府债务问题做出澄清,并指出我国分税制改革需着重处理好“四大关系”:即分税制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财政体制改革与主体功能区建设、财政体制改革与城镇化建设、“营改增”与财政体制改革等关系。最后提出了厘清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合理界定两者边界;明晰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事权和事责;调整政府间收入划分,构建地方税制;完善省以下财政体制;硬化预算约束,防范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等措施建议,以完善和深化分税制改革。  相似文献   

17.
刘曦  张万强 《辽宁经济》2014,(11):21-23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加强基本公服务体系建设,逐步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问题关系民生和社会稳定,越来越受到重视。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进程中,政府财政支出责任事关重要,要明确各级政府财政支出责任,增强政府财政保障能力,优化公共财政支出结构,加强对弱势地区的扶持力度。  相似文献   

18.
一、文献综述 中国经济的增长与市场化、资本、劳动、对外开放程度有关,但政府在其中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除政策因素外政府的公共支出总量和结构都可能影响到经济增长。分税制改革对中央和地方政府以及各级地方政府的事权和财权进行划分,同时建立了以相对经济绩效为主的政治考核体系,  相似文献   

19.
地方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财政支出规模不断增大,但支出效率具体如何,值得进一步研究。本文通过三阶段DEA方法测算了2010—2020年我国地方政府公共财政支出效率,同时分析了外界因素对财政支出效率的影响。结果显示:我国地方政府社会保障与污染治理的支出效率较低,医疗卫生的提供效率相对较高;剔除环境因素后财政支出效率有所提升,但东、中部地区效率呈现下降趋势,西部地区效率则不断上升。根据实证分析,提出政策建议:调整政府支出结构,向“服务型”政府转变;依据受益范围科学划分支出责任,避免地方承担过多支出责任;合理利用外资,避免过度依赖。  相似文献   

20.
张恒龙  秦鹏亮 《改革》2012,(9):53-63
规范的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应当在实现地区财力均等化的同时,兼顾对地方政府的财政激励目标。但从学术界已有研究成果来看,我国转移支付制度的均等化效果和财政激励效果都不尽如人意,而且对转移支付公式的设计并未实现均等与激励目标的兼顾。将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与地方财政激励目标纳入转移支付公式,从而设计出一套能够兼顾均等与激励目标的转移支付制度,并以2009年、2010年的实际财政数据进行了数据模拟检验,证明转移支付公式的实际可操作性。应从财政收入、财政支出以及财政激励配套措施等方面对转移支付的"因素法"公式进行进一步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