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科技投资》2009,(10):13-13
近日.深交所为促进创业板市场规范发展.引导投资者理性参与证券投资,促进创业板市场健康发展,根据《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管理暂行办法》、《创业板市场投资者适当性管理暂行规定》及《会员管理规则》等相关业务规则.发布了《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市场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实施办法》。  相似文献   

2.
创业投资     
深交所理事长陈东征:创业板上市标准将三宽松作为两会期间资本市场热点话题的创业板,其门槛的基本设定原则是什么?全国政协委员、深圳证券交易所  相似文献   

3.
创业投资     
深交所发布<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市场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实施办法> 近日,深交所为促进创业板市场规范发展,引导投资者理性参与证券投资,促进创业板市场健康发展,根据<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管理暂行办法>、<创业板市场投资者适当性管理暂行规定>及<会员管理规则>等相关业务规则,发布了<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市场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实施办法>.  相似文献   

4.
创业投资     
《中国科技投资》2011,(5):12-13
深交所发布实施《创业板上市公司公开谴责标准》4月1日,深圳证券交易所发布实施《创业板上市公司公开谴责标准》,对创业板上市公司公开谴责的认定标准进行了明确和规范。《公开谴责标准》针对创业板公司高成长、高风险的特点,在对创  相似文献   

5.
境内上市公司分拆上市到创业板的过程分为分拆重组和上市到创业板两个阶段。分拆前后交易成本和组织成本的变化说明分拆后企业总体的效率得到了提高。分拆后上市的价值创造机制主要体现在信息公开化程度的提高、对成长型业务资产组成长价值的重估和成长型业务独立性的建立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作为“两会”期间资本市场热点话题的创业板,其门槛的基本设定原则是什么?全国政协委员、深圳证券交易所理事长陈东征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描述了一个较为清晰的轮廓:“创业板三个地方比主板宽松:连续盈利标准放低、无形资产所占净资产比例提高、发行市盈率将高于30倍。”这意味着创业板企业有更大的定价空间。  相似文献   

7.
男人最难的是上市 上市完毕,人们发现雷军瘦得厉害。早在八年前,金山就开始谋划上市,当时计划2000年内于香港创业板上市,未果;此后,2000年9月将目标定在内地创业板,但创业板未开;2002年又转道内地主板,再落空;2004年,金山宣布当年第三季度到纳斯达克市场上市,但没有下文;后有传言称,金山将分拆网游业务赴日本上市……  相似文献   

8.
股权结构对公司价值的影响很大,而创业板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与主板市场上市公司的不同。因此,选取了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2012年底前上市的355家公司作为研究样本,通过最小二乘法以股权集中度来对公司价值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创业板上市公司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公司价值呈负相关,第二至第五大股东持股比例与公司价值呈正相关,高管持股和公司价值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9.
3月21日,中国证监会正式发布了《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继2007的上市年之后,创业板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一时间上市似乎触手可及,企业、政府、投资中介机构等各路人马热血沸腾起来,摩拳擦掌之声不绝入耳。本期专题《上市大考——驻足上市这条拥挤的独木桥》意欲掀开上市美丽的面纱,一探究竟。  相似文献   

10.
为了贯彻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和《国务院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关于分步推进创业板市场建设的要求,深圳证券交易所制定了设立中小企业板块实施方案并已经中国证监会批复实施,现予颁布:  相似文献   

11.
中小企业进军创业板需慎重考虑。企业在计划到创业板上市前,首先应弄清创业板的服务对象,判断本企业上市的可能性,其次应评估企业的融资成本,包括各种咨询、评估、宣传费用。最后,还要考虑上市后需求承担的各种责任及风险。  相似文献   

12.
我国创业板市场是以高科技、高成长性的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为主,是一个高风险的市场.因此,创业板上市面临着严峻的四大问题:一、创业板市场的监管机制;二、创业板市场的结构选择;三、创业板市场亟待法律支持;四、创业板市场推出的时机选择.  相似文献   

13.
分拆上市是我国证券市场上过去一贯的做法,但由于其存在着各种弊端,正在被整体上市逐步替代.然而,创业板开通之后,2010年4月13日,证监会允许境内上市公司分拆子公司到创业板上市,又掀起了对于分拆上市的讨论.本文主要从上市公司分拆上市的动机及其对于公司发展的影响两个方面入手分析.  相似文献   

14.
分拆上市是我国证券市场上过去一贯的做法,但由于其存在着各种弊端,正在被整体上市逐步替代。然而,创业板开通之后,2010年4月13日,证监会允许境内上市公司分拆子公司到创业板上市,又掀起了对于分拆上市的讨论。本文主要从上市公司分拆上市的动机及其对于公司发展的影响两个方面入手分析。  相似文献   

15.
融资结构与公司治理密切相关,债务融资是企业融资结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进一步验证我国新兴中小企业债务融资与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以2009年至2011年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的293家创业板公司为样本,对新兴中小企业债务融资的治理效应进行了统计分析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创业板上市公司绩效随着资产负债率的增大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并且在50%—60%的资产负债率水平上达到最优;短期借款对公司绩效有着显著的负向影响,银行借款、商业信用、长期借款对公司绩效具有较弱的正效应,其他债务融资方式对公司绩效具有显著的正效应。  相似文献   

16.
一、新公布的<创业板市场规则>征询文件在向市场化方面有了实质性进步 已公布的<创业板市场规则>征询文件就创业企业股票发行上市审核规则、创业板交易规则、股票上市规则等九个方面作了详细的论述.通过比较可以发现,创业板市场规则有着很多不同于主板市场规则的地方,而在更大程度上向国际惯例靠拢,这主要体现在:  相似文献   

17.
融资进行时     
《全国商情》2012,(1):32-33
零售一直是资本关注的行业,虽然目前资本市场总体表现不力,但这依然掩饰不了近年来零售企业在资本市场的成绩。近年来,零售业与资本对接频繁,特别是自金融危机后,经济发展处于复苏状态,零售业也在大发展中借力资本,实现自身更高的价值诉求。专业店集中上市2008年1月1日至2011年7月28日于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包括中小板和创业板)和香港证券交易所首发上市的零售企业共75家,其中内地上市公司26家,香港上市公司49家。其具体表现有以下特征:1.通过国内证券市场首发上市活动的数量和  相似文献   

18.
中国创业板的诞生,酝酿了10多年;它的第一个年头,经历了高估值低业绩的质疑、高管们的纷纷"闪辞"和公司上市后的多层次转型升级。那么,我们不禁要问——创业板究竟有什么独特之处,让它在短暂的时间里如此跌宕起伏?创业板给上市企业"创业"提供了怎样的支撑?以后的创业板究竟会走向何方?  相似文献   

19.
2010年4月,证监会提出上市公司在满足特定条件下可以将优良资产剥离重组为一个全新的子公司并在创业板上市,顿时市场兴起分拆上市概念股,引爆了企业价值重估。本文将创业板分拆上市的整个过程分解为分拆和上市,并分别讨论了这两个过程的价值创造源泉,最后对该价值创造过程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中国创业板上市公司企业绩效评价模型是在绩效评价理论基础上构建的,该模型主要由财务绩效与运营绩效两个维度构成,其中,财务绩效由净利润增长率、净资产收益率和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三个指标构成;运营绩效由劳动生产率和员工离职率两个指标构成。通过对143家创业板上市公司的数据分析发现,现阶段中国创业板上市公司的财务绩效整体较好,其中净利润增长率和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都很好,体现了中国创业板上市企业的高成长性与创新性,而净资产收益率不是很理想。运营绩效与财务绩效相比,也不理想,特别是员工离职率需要引起管理者的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