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农业保险需求不足是困扰中国农业保险发展的重要问题,也是政策性农业保险的重要理论根据之一。文章基于河北省11个地市的实地调查数据,运用Logistic模型对农业保险需求可能存在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得出农民年收入、农民对农业保险的了解程度、农业生产是否划算以及是否必要购买保险等对农业保险需求存在显著影响的结论,提出应当通过提高农民收入、扩大宣传、加大政府政策支持力度以及扩大试点地区范围等措施来提高农业保险的有效需求,促进农业保险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发展农业保险是增强农业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建立健全农业支持保护体系、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保障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手段。我国是个农业大国,也是一个农业自然灾害频繁的国家,我国农业保险一直处于低水平发展状态,农业参保率低下及保险公司赔付率低一直是制约农业发展的瓶颈,为了推动农业发展,调动农民参加农业保险的积极性,国家的宏观调控对农业保险的补贴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3.
农业保险的财政政策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农业保险是增强农业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建立健全农业支持保护体系、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保障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手段。近年来,为促进农业保险发展,我国中央和地方政府大力支持农业保险试点。本文在对中国、美国、日本等三国财政对农业保险支持的运作情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国情和农业发展现状,重点就构建运转高效、协调有力的农业保险体系做出财政政策的探讨,以期为进一步做好农业保险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4.
为了增强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并且建立完善的农业支持保护体系,加快现代农业发展,保障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我们需要大力发展农业保险。我国有几亿的农民,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保险的开展就显得格外重要。我国农业保险体系发展不完善,一直处于较低水平,管理体制不见全。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财政补贴农业保险。因此,我国应该加大财政农业补贴力度,合理配置资金。优化农业补贴结构,有效发挥农业补贴的作用。完善农业补贴资金的管理体制,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完善农业补贴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设。加强金融支持完善农业保险。  相似文献   

5.
小额保险是一类为低收入人群提供人身和财产保障的保险产品,具有保费低廉、保障适度、保单通俗、核保理赔简单等特点.积极发展农村小额保险,对于有效服务"三农"、满足广大低收入农民保险保障需求、扩大保险覆盖面,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农村小额保险存在投保率低,营销方式单一、保险产品少、宣传力度不够等问题,应采取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农民保险意识、拓宽营销渠道、创新保险产品、提高服务质量等措施发展农村小额保险.  相似文献   

6.
李聪  李丹 《现代经济信息》2011,(14):177-178
我国是农业大国,也是种植业大国。种植业保险的开展对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以及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国际经验表明,开展种植业保险也是应对种植业自然灾害风险的有效手段之一。研究日本种植业保险发展的成功之处,对我国发展种植业保险、有效开展种植业保险业务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意图通过对日本种植业保险开展工作经验的分析和借鉴,完善我国种植业保险的规章制度,提高我国种植业保险的效率,从而更好的开展我国种植业保险工作。  相似文献   

7.
通过农业发展与保险之间关系的认识,剖析了山西省农业保险的现状,结合多年的保险工作实际,围绕山西省农业保险实际,提出了山西省农业保险发展的途径:一是出台全省地方性农业保险法规,着力提高农村保险覆盖面;二是加强农业保险的财政支持保障,逐步降低或取消贫困县的农险财政保费补贴比例;三是整合各级行政资源,为农业保险提供人力和技术保障;四是加强农业保险队伍建设,创新基层服务体系建设;五是加大保险宣传力度,着力提高广大农民保险意识。  相似文献   

8.
农业风险的弱可保性以及较高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是农业保险市场失灵的主因,农业保险赔付率过高是其重要表现。通过对比中美两国财政补贴农业保险前后农业保险赔付率的变化,发现财政补贴有助于改善农业保险赔付率从而校正市场失灵。针对我国国情,应提高政策性农业保险的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农民投保积极性;实施级差补贴率政策;扩大财政补贴农作物保险覆盖的品种,提升农作物整体参保率;粮食主产区农业保险费补贴全部由中央财政承担。  相似文献   

9.
农业保险是现代农业风险管理的基本手段,当前我国农业保险业务规模达到全球第二,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保险品种少、补偿率和覆盖率低、地方试点特色农业保险超赔率过高、缺乏完善的大灾风险分散机制.需要增加保险品种、提高补偿率和覆盖率低、扩大覆盖面积,进一步完善农业保险体系.  相似文献   

10.
李迪 《现代经济信息》2014,(19):302-304
农业是高风险产业,而今农业保险业务的落后,暴露了我国在发展农村保险市场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为了促进农村保险的健康发展解决三农问题,本文基于吉林省农安县12个乡镇的实地调查数据,运用Logistic模型对财政补贴对农业保险需求的影响进行分析,得出农户受教育程度,收入状况等因素对农业保险需求存在显著影响,提出应当通过提高农民收入、扩大宣传、加大政府政策支持力度等措施来提高农业保险的有效需求,促进农业保险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农民如何依托土地脱贫增收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的关键问题。农业科技与金融的融合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提升农业产出效率的有效手段。通过创新农业经营主体,建立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的“示范园模式”与“公司+农户”模式加强农业科技与金融融合;构建完善的试验-示范技术扩散体系,帮助农民进行技术模仿,提升农业技术能力;结合金融扶持,帮助农民提升对接市场技术的能力,提高土地产出效率是促进农民脱贫增收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农民农业增收是一项系统工程,运用多种计量经济分析模型,探讨农村投资水平、农地利用效率对农民农业收入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期来看,农村投资水平、农地综合效率、农地纯技术效率、农地规模效率与农民农业收入存在稳定的正向均衡关系,其中,农地综合效率的贡献度远高于农村投资水平,农地规模效率的贡献度高于农地纯技术效率;短期内,农村投资水平对收入的调整为正向,农地纯技术效率对收入的调整先负后正,农地规模效率对收入的调整先正后负。长期来看,加大农村投资力度,提高农地综合效率、技术效率及规模效率均有利于促进农业收入增长,但关键是要提高农地规模效率。短期内,加大农村投资力度同样有利于农业收入增长,而提高农地纯技术效率则使农业收入增长先降后升,在规模报酬递减范围内的农地规模效率的提高,也有利于农民农业收入增长。  相似文献   

13.
鉴于湖北省自然灾害频发、农业保险业务日渐萎缩,本文基于华中农业大学农业保险研究课题组2006年9~10月所做的400份湖北农户调查问卷及相关统计数据,深入分析该省农业保险现状及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适当对策促进湖北农业保险的发展,以充分发挥农业保险在分散农业风险、补偿农业损失、稳定农民收入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李学清  刘雨 《经济问题》2012,(4):121-125
自耕农所有制是日本农地制度的基础,它所赋予的农民对土地的充分权利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有效地提高了农业生产率,保证了日本粮食和各种农产品的充裕的供给;同时增加了农民的农业收入。日本工业,尤其是农村工业的迅速发展,促进了农民非农兼业收入的较快增长。农业收入和兼业收入的相互补充使日本农家收入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达到或略超过城市家庭,实现了城乡收入均衡。在我国致力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建设和谐社会的今天,日本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相似文献   

15.
基于江西省11市47县(区)1488份农户调查问卷数据,运用多元有序Logistic模型,分析并探究农户生态耕种采纳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家庭总人口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兼业程度、农业收入占比、家中是否有村干部、是否参加新农保、是否有农业补贴、是否为家庭农场、是否加入合作社、近年耕地质量变化、相关信息获取难度等9个变量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农户对生态耕种行为采纳的均值只有4.74项,总体偏低,生态耕种行为有待推广与应用。论文探究了农户生态耕种采纳行为的影响因素,为生态耕种的推广、实现耕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激励农户生态耕种政策的制定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中国农村耕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农村即将进入老龄化,由于耕地农民参保意识不强及参保能力不够,地方财政转移支付能力弱、农村保险制度存在缺陷等原因,造成当前参保农民较少、保险水平低等问题。为完善中国耕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在制度设计上要考虑其特殊性及其与城镇养老保险制度的接轨问题,保费标准要与农民收入匹配,保险层次要与农民发展趋势吻合。  相似文献   

17.
大量的劳动力流失使得以家庭劳动力为主体的小规模农业经营体系已经难以维持。构建具有现代农业特点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需要通过土地流转来扩大农户的经营规模,实现机器对劳动的替代。然而,现实中土地流转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流转速度仍然很缓慢。本文通过Probit模型对CHIPS2008的8 000户农户数据进行了分析,并采用IV Probit和2SLS方法来回避内生性问题。本文研究发现:第一,农户家庭中非农就业劳动力比例增大有助于提高农地流动的概率,但非农就业比对土地流转的正面作用会受到来自农业兼业化的负面影响。第二,与非农就业收入水平相比,非农就业稳定性对农地流转的影响程度更高,这揭示了城乡分隔体制下的中国小农经营与外国单纯追求利润的企业化农场经营行为方式是有差异的。第三,养老和医疗保险可以减少农民家庭的后顾之忧,降低他们对土地作为社会保障手段的依赖程度。但从具体数据分析结果来看,有无城市户口对农户土地流转的影响程度要比养老和医疗保险的因素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8.
Context : Different from general agriculture, tobacco agriculture in China adopts the production mode of farmers’ cooperatives to instruct farmers to engage in tobacco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under a policy of tobacco control. In addition to providing convenience for industry technical standardization, the policy goal aims to cope with the impact of production risk shocks and ultimately ensure the modernization and transformation of the tobacco industry and the stability of income of farmers. Objective : This study intends to explore the influence mechanism of the different degrees of cooperation and participation in cooperatives on the income of tobacco farmer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isk shocks. Methods : Through the quantitative methods of the OLS regression model, hierarchical regression model and moderation model,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data of 393 farmers engaged in tobacco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in Shaanxi Province obtained from survey and empirically analyz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degree of cooperation and participation in cooperatives and income. Interaction terms between risk shocks and cooperation are introduced to verify the regulatory effect of participation in tobacco farmers’ professional cooperatives on mitigating risk shocks and improving agricultural income. Results and conclusions : The results show that while risk shocks, including natural risks, market risks and policy risks, negatively affect the income of tobacco farmers, the degree of cooperation and participation has a significant positive effect on the income of tobacco farmers, and the degree of peasant households’ participation in the professional cooperative of tobacco farmers as a moderator variable has a regulatory effect on mitigating the impact of risk shocks on the income of tobacco farmers. The mechanism of action is that tobacco farmers participate in cooperatives to a higher degree, which can further promote the association of farmers and jointly resist risk shocks by reducing production costs, improving the technical level, and strengthening risk prevention and other measures to improve the income level. Significance : It would be helpful to encourage tobacco farmers to take the initiative to participate in the daily management-related affairs and decisions of cooperatives, strengthen technical training, obey cooperative management, and actively respond to cooperative policies to effectively resist risk shocks and stabilize farmers’ income level and family welfare.  相似文献   

19.
农业保险是现代农业风险管理机制的核心。湖南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在发展过程中存在保险公司经营管理力量薄弱、市场化运作欠规范、农民风险防范意识差、农业保险保费补贴配套难等问题。只有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尊重农业保险规律,科学设计农业保险模式,创新机制、创新管理,才能全面推动湖南农业保险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