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文首先基于住房财富效应,构建了房价变动对居民消费的跨空间影响的分析框架。该框架阐释了住房财富效应的区域差异:不同地区间房价的空间传导、居民的异地消费以及消费的示范效应,使得本地房价变动可能引起周边地区居民消费的连锁反应。其后,本文利用中国278个地级市2000—2018年数据,通过空间面板杜宾模型,实证考察了不同地区住房财富效应的差异,以及房价变动对居民消费的跨空间影响。结果显示:(1)虽然中国整体上存在住房财富效应,但西部城市财富效应并不显著,并且核心城市还存在负财富效应。(2)不同城市间房价对消费存在跨区影响。东部城市和核心城市对周边城市消费的正向影响很显著,而边缘城市则对周边城市消费有显著的负向影响。(3)不同城市间的消费也具有空间上的示范效应。最后,本文从房价和居民消费空间联动的视角,为政府扩大内需、调控房地产市场提供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本文基于2003—2009年中国城市面板数据,采用空间杜宾模型检验了基础设施及其空间外溢效应与全要素生产率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控制了城市的经济密度、产业结构和外商直接投资等因素后,一个城市的通讯基础设施和医疗条件不仅提高了本地区的全要素生产率,在城市间也存在显著的外溢效应,而人力资本和交通基础设施虽然对本地区全要素生产率有积极的影响,但并没有发现其对临近城市的TFP产生显著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交通基础设施具有明显的网络性特征,使得它在促进本区域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影响着临近区域的经济发展.本文利用我国2001-2012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并在模型中加入代表不同经济含义的空间权重矩阵,考察了我国交通基础设施的这种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总体而言,交通基础设施对于区域经济发展具有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且通过经济联系发生的空间溢出效应大于简单相邻关系产生的空间溢出效应;相对于东部和西部,中部地区交通基础设施对于经济增长的正向促进作用最显著;从不同的交通方式看,铁路的空间溢出效应明显大于公路的空间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4.
东北三省区域外部性空间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全国1999—2008年的面板数据建立空间计量模型,验证全国各省级单位间区域外部性空间效应的存在,分析其相互影响的方向和依存度。在此基础上,运用1999—2008年东北三省的数据,建立省域内区域外部性空间效应的空间计量模型,进行截面数据的估算,据此来分析省域内各城市和地区间经济外部性空间效应的存在、动态变化及主要影响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推动东北振兴取得新突破的空间经济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推动东北振兴取得新突破是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课题.本文在指出改革开放以来东北地区经济发展两阶段下降特征的基础上,运用转移—分享分析法定量分析东北地区工业增长中结构性和区位性转移增长变化,发现空间格局不经济是东北振兴的主要障碍.基于此,建立密度、距离、分割、异质性等"4D"空间特性计量模型分析造成东北地区经济地理低效的主要区位性因素.研究发现,人口集聚规模效应不显、距离劣势导致市场潜力偏低、市场分割程度较高、异质性竞争力不突出是导致东北地区空间格局不经济的主要因素.因此,应通过空间规划,促进城市之间协同发展;改善交通,积极融入新全球化流动空间;智能转型,以信息化、数字化改造克服空间分割劣势;因地制宜,建设别具一格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等措施重塑东北振兴经济地理的战略路径.  相似文献   

6.
采用建立面板数据模型的实证方法,以我国东、西交通大动脉陇海、兰新铁路沿线涵盖新丝绸之路最重要的17个城市作为样本,分析这条经济带上的人力资本、交通运输能力、城市化水平、产业聚集、区域差距、市场规模等6个因素变量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根据交通基础设施的空间溢出效应的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交通基础设施的空间溢出效应为正。  相似文献   

7.
刘培森  尹希果 《金融评论》2015,(1):51-63,125
在空间经济学和新经济增长理论框架下,本文利用1995~2011年期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和空间计量经济学方法检验了银行业市场结构、金融深化对产业结构升级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国有商业银行市场份额上升与金融深化对产业结构升级具有促进作用,忽视空间溢出效应,会低估国有商业银行信贷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相似经济发展水平区域的银行业市场结构和金融深化对本地产业结构升级均具有正的空间溢出效应;区域产业结构升级存在显著的空间相关性与溢出效应;金融效率、非国有经济、交通基础设施与人力资本对产业结构升级具有促进作用,资本形成、对外开放度对产业结构升级具有负效应,新经济地理和新经济增长因素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8.
文章以2009-2013年中部地区80个地级以上城市面板数据为基础,构建计量模型,采用软件stata12.0对数据进行处理,实证分析了城市区域内部及城市之间城镇化对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1)通过空间计量Morans’I指数检验,结果显示文章所选取80个地级以上城市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空间相关性;(2)对模型进行普通回归以及空间回归结果均表明,城镇化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3)对空间效应的直接溢出和间接溢出进行分解,发现中部地区地级以上城市的城镇化在区域内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城镇化水平每提高1%,能够显著的拉动当地经济增长1.0912%,而消费、政府支出的空间溢出效应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9.
从直接驱动、空间溢出双重视角分析区域一体化对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影响,为深入一体化战略推进与城市土地高效利用提供决策参考.基于2003-2019年中国285个地级市数据,本文运用倾向得分匹配双重差分和空间计量模型对区域一体化对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直接驱动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城市土地利用效率提升是区域一体化直接驱动效应、空间溢出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且这一提升效果表现出随时间推移递增的特征.同时,区域一体化对城市土地利用效率所具有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更多体现在一体化城市和非一体化城市之间.此外,区域一体化对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双重效应基于区位不同而呈现出异质性.研究结论:在推动城市土地高效利用的过程中,既要深入实施区域一体化战略来加快土地利用模式转型,又要注重区域之间的空间溢出.  相似文献   

10.
中国城乡居民消费的空间结构演变及城镇化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地理》2021,41(5):85-94
运用我国1998—2018年31个省份面板数据,首先将时间划分为四个阶段,将消费分为八大类,基于莫兰散点图分析城乡居民消费的空间结构演变规律;其次,采用空间杜宾模型分析城镇化对城乡居民消费的影响。空间结构演变分析发现:城镇居民人均消费在空间上呈现增强趋势,但交通、教育和医疗消费在第四阶段(2013—2018:经济新常态)的"虹吸效应"减弱,空间集聚状态呈现出高高、低低集聚形态;农村居民的交通、教育和医疗消费结构与城镇相似,但其空间结构较为稳定,变化趋势不大。空间杜宾模型检验中发现:城镇化对城乡居民消费影响显著,存在正向直接效应,对城乡居民消费存在较强的负向空间溢出效应。中国地域广阔,为保证区域协调发展,应避免较强的"虹吸效应",保证经济要素有效流动,促使要素资源在城乡及省域之间多向流动;各省份需要提高自身发展能力,通过新型城镇化建设促进就业,提高居民收入,促进居民消费,从而避免消费等资源外流。  相似文献   

11.
陈睿  吕斌 《经济地理》2007,27(2):240-244,260
城市空间分散化增长蔓延的趋势要求对未来城市空间的发展方向进行预测研究。文章在对城市空间模型的研究案例及发展趋势进行总结的基础上,将城市空间模型总结为四种类型,分别是基于因果关系的城市空间增长影响因素静态模型、基于空间发展理论和GIS空间分析的准动态城市空间增长模型、基于系统动力学微分方程(组)的城市空间增长动态模型、以及基于微观主体作用演变机制的城市空间增长模拟模型,并认为城市空间增长模型将向微观离散化发展。  相似文献   

12.
基于全球夜间灯光数据,本文构建了新的城市规模综合度量方法,界定了城市扩张,并建立两区制空间杜宾模型,利用中国16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2004-2013年的面板数据,对中国城市扩张的空间竞争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第一,中国城市扩张在空间上存在着显著的正向空间竞争行为;第二,中国城市扩张的空间竞争存在“竞争向上”现象,且规模小的城市会对空间释放更强的竞争信号;第三,城市群对城市扩张的空间竞争有一定抑制作用;第四,省会及以上城市间的空间竞争强度与其他普通城市间的竞争强度无显著差异。本文研究结果对完善城市扩张控制政策、改善城市扩张空间失衡格局和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Econometric analysis of convergence processes across countries or regions usually refers to a transition period between an arbitrary chosen starting year and a fictitious steady state. Panel unit root tests and panel cointegration techniques have proved to belong to powerful econometric tools if the conditions are met. When referring to economically defined regions, though, it is rather an exception than the rule that coherent time series are available. For this case we introduce a dynamic spatial modelling approach which is suitable to trace regional adjustment processes in space instead of time. It is shown how the spatial error-correction mechanism (SEC model) can be estimated depending on the spatial stationarity properties of the variables under investigation. The dynamic spatial modelling approach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is applied to the issue of conditional income and productivity convergence across labour market regions in unified Germany.First version received: December 2002/Final version received: June 2003We would like to thank an anonymous referee for his helpful comments.  相似文献   

14.
文章运用空间统计与空间计量的分析方法,根据长三角132个县市区的统计数据,进行了区域经济增长收敛性的实证研究,结果发现长三角132个县市区经济增长存在着显著的空间依赖性或空间自相关特征,因而若采用标准的β收敛方程会使得估计结果出现有偏与不一致;而若采用考虑了空间依赖性或空间自相关因素的模型进行估计,则其结果显示,虽然长三角县市区经济增长的收敛方向并没有改变,但是其经济收敛的速度却明显下降,且在统计上显著.这一发现不仅证实了新古典增长模型所反映的增长机制仍然决定着长三角经济增长的基本面,新经济增长因素只是减弱了长三角地区经济收敛的趋势,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经济增长收敛的方向;而且从更小空间单元测度的层面刻画了长三角经济增长的空间依赖性特征.  相似文献   

15.
This paper employs individual firm data in order to check the existence of industry-spatial effects alongside other microeconomic determinants of R&D investment. Spatial proximity is defined by a measure of firms’ industry distance based on trade intensity between sectors. The spatial model specified here refers to the combined spatial-autoregressive model with autoregressive disturbances. In modelling the outcome for each location as dependent on a weighted average of the outcomes of other locations, outcomes are determined simultaneously. The results of the spatial estimation suggest that in their R&D decision firms benefit from spillovers originating from neighbouring industries.  相似文献   

16.
利用中国2000年人口普查数据中各省市的人口出生性别比数据,定量检验了经济、教育、医疗及计划生育政策等因素对人口出生性别比的影响。人口出生性别比在地理上存在集聚现象,空间地理因素对其影响显著;教育和医疗水平对出生性别比的直接影响较小,但它们会通过空间地理因素、经济和计划生育政策等因素间接影响出生性别比。计划生育政策对人口出生性别比的影响最显著。经济及医疗水平越高出生性别比越低,教育水平越高出生性别比越高,计划生育政策越宽松出生性别比越低。  相似文献   

17.
Human capital effects on labour productivity in EU region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Recent years have seen a wealth of articles on spatial effects in empirical growth specifications. Endogenous growth models, together with the arguments of the new economic geography, have led to spatial dependence being identified with the existence of externalities which cross regional borders. This article continues in this line of research and offers new empirical evidence on the contribution of human capital and agglomeration economies to the differences in productivity in European Union regions. The article uses the spatial Durbin model with different weight matrices to explain the relation between human capital variables and labour productivity, with the advantage that it allows the effects of spatial externalities associated to human capital and agglomeration economies to be quantified.  相似文献   

18.
外商直接投资(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简称FDI)的空间依赖性已得到越来越多文献的证实,但FDI区位选择决定因素实证研究方面,大多数文献都忽略了这种空间依赖性,直接导致模型估计结果无法令人信服。文章利用最新发展的空间面板数据模型研究中国区域FDI决定因素的动态演变,在模型中纳入空间效应后,发现:①模型的估计结果比OLS估计更为稳健;②吸引FDI的传统因素依然存在,但作用已弱化,然而新经济地理所揭示的贸易成本、集聚效应等传导机制的作用日益凸现;③相邻省份的空间溢出效应显著地影响FDI的区域分布,一省FDI的增加对相邻地区FDI流入有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19.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ocial economy, Chinese tourism will surely change from medium scale to massive scale. As people are more and more focusing on the inner values of life style, new types of tourist demands will emerge at anytime, and the spatial structure of tourist demands will show new characteristics as well Until now there is few study on tourist demand, especially on its spatial pattern. Study on spatial characteristics of tourist demand will contribute to spatial optimization and adjustments of tourist flow and supply. So this article has put forward the spatial pattern of tourist demand in China and measures of spatial adjustments and grade system of the spatial adjustment of tourists demand.  相似文献   

20.
论城乡地域系统空间组织的微观机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余斌  曾菊新  罗静 《经济地理》2006,26(3):364-368
城乡地域系统的空间组织是经济资源的地域配置和重组过程,企业的区位选择、政府的空间安排及其相互间的空间博弈构成系统空间组织的主要驱动力。城乡地域系统主要是一种基于市场机制的空间自组织系统,空间行为主体的地理区位选择形成空间扰动,不同区位的空间边际价值是系统空间自组织的序参量,空间边际利润率的变化是系统空间自组织的“无形之手”。最后简要分析了葛店开发区的发展对鄂州市城乡地域系统空间组织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