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谭小兵 《大经贸》2005,(4):16-17
在产业转移的大潮中,广东山区及东西两翼如何抓住机遇、打造优势、做好承接珠三角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工作,既关系到山区及东西两翼的发展,又关系到建设和谐社会的大局,值得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和重视。始兴,这个位于粤北的山区县,是如何食到山区与珠三角发达地区共建产业转移园区的“头啖汤”呢?在前行的路上,它又将面对什么挑战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采访了分管招商引资、经贸工作的始兴县人民政府常务副县长何著东。  相似文献   

2.
彭春华 《大经贸》2005,(4):12-13
目前,珠三角地区正面临着产业升级和转移的压力,如何正确实现产业升级?如何实现山区及东西两翼与珠三角地区的产业转移共建?这是广东省实现经济协调发展所面临的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3.
进入21世纪以来,珠三角地区资源和环境承载压力持续加大,要素成本不断上升,加上金融危机的波及,部分劳动密集型产业开始向广东东西两翼、粤东山区和省外转移。在珠三角产业大转移的过程中,企业起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本文以产业转移理论为依据,结合珠三角产业转移的现状,对珠三角产业转移中的企业的功能定位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广东目前产业转移难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05年起,广东开始大力推动珠三角地区向山区及东西两翼的产业转移,但迄今产业转移的效果仍不理想,存在着产业转移园区空置、无厂房、有厂房无生产等现象。本文分析了广东推动产业转移难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基于梯度转移理论的广东省产业转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基于产业梯度转移理论,通过分析珠江三角洲地区和东西两翼、山区经济发展水平和结构的差异,以及各区域的特点,认为珠三角地区和非珠三角地区之间存在经济发展水平梯度性和产业结构的互补性,存在产业转移的可能性,并分析了产业转移目前存在的一些障碍,提出了相关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丘文敏 《大经贸》2008,(7):18-19
近年来,珠三角外贸经营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加工贸易企业纷纷转移到其他省份,珠三角加贸产业面临“空心化”的威胁。在此背景下,广东省政府出台“双转移”措施,以“资助”和“让利”的方式,计划在接下来的五年时间里投入500亿元人民币,鼓励珠三角加贸产业向东西两翼、粤北山区转移,并推动上述地区的劳动力向当地二、三产业和珠三角发达地区转移,  相似文献   

7.
黄建东 《大经贸》2008,(7):20-21
5月29日,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召开推进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工作会议。会议明确,力争到2012年,珠三角地区功能水平显著提高、产业结构明显优化,东西两翼和北部山区在办好现有产业转移工业园基础上,再规划建设一至两个大型产业转移园,形成一批布局合理、产业特色鲜明、集聚效应明显的产业转移集群。  相似文献   

8.
罗天昊 《大经贸》2011,(3):34-35
近年来,珠三角侧翼的腾飞,无疑正是肇始于广东大规模的产业转移. 2005年3月,广东省政府制定出台了<关于广东省山区及东西两翼与珠三角洲联手推进产业转移的意见>,正式拉开广东省产业转移工业园建设的序幕,各地产业转移园蜂起争雄.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抢抓珠三角等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升级的良好机遇,加强区域经贸合作,积极对接广州、融入珠三角,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全市承接产业转移工作保持较快发展.  相似文献   

10.
翁申霞 《华商》2010,(1):74-76
“路通财通”,“火车一响,黄金万两”,这是人们在改革开放中被“教育”出来的真理。随着武广高铁的开通,珠三角产业转移必将提速,作为承接产业转移各地经济开发区已是硝烟滚滚,大规模的园区建设和招商引资高潮已经开幕。  相似文献   

11.
当前,珠三角地区的产业转移,已成为必然趋势。衡阳作为湖南承接珠三角的前沿阵地,具有自身的优势、劣势,面临竞争与挑战。那么,衡阳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的能力究竟怎样?本文通过成熟度这一指标对其评价,以便给予其更清晰的认识。同时,希望以此评价,为中西部其他地区承接沿海地区产业转移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12.
蒋娅  马红梅 《商》2013,(22):304-304
近年来,珠三角地区为促进产业转型和结构优化,提出“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双转移战略,贵州省作为一个欠发达、欠开发的内陆山区省份,又是西南各省份中距离珠三角最近的省份,如何把握这一难得的历史机遇,以及通过怎样的路径承接珠三角的转移产业,本文将就此问题进行研究,同时对产业承接路径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3.
《大经贸》2008,(11):82-82
国务院港澳办政研司司长艾学峰率领的《珠三角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编制粤港澳合作调研组一行于9月22日到河源市调研,实地考察了中山(河源)产业转移工业园、龙记集团和西可通信技术设备(河源)有限公司,了解河源与港澳合作以及承接珠三角地区产业转移情况。河源市副市长吴必有同志主持了汇报会。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四大区域经济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区域间工业发展水平差异显著。东西两翼和山区都进行了一系列的结构调整,但与珠三角的差距不见缩小,反而日益扩大。文章认为这种现象可以归结于东西两翼和山区的工业结构调整的被动性以及不适当的专业化。为此山区与东西两翼必须采取变被动调整为主动调整,实现产业结构高度化。  相似文献   

15.
广西地处珠三角边沿,是泛珠三角经济合作区域距离辐射源较近的省份。2003年以来,广西承接东部产业转移项目资金达1914亿元,与东部的联系更加密切。广西承接产业转移的动力来自何方,如何完善承接产业转移的动力机制?这是做好新一轮产业转移承接工作必须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始兴,一个位于粤北的山区县,因承接珠三角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工作走在前头,多次被黄华华省长在重要会议上提到并给予充分肯定。是什么让始兴县食到承接产业转移的“头啖汤”呢?  相似文献   

17.
基于面板数据的协整分析和二阶段最小二乘法估计,分析金融发展对广东以及珠三角、东西两翼与山区对外贸易的长期均衡和短期动态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在长期、短期,金融发展对广东进出口贸易均表现出显著的促进作用;金融发展对广东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珠三角地区金融发展对进出口贸易的促进作用明显大于东西两翼和山区。  相似文献   

18.
广西承接珠三角地区产业转移策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飞 《市场论坛》2009,(1):10-12
珠三角沿海地区经济持续繁荣的背后,面临着产业结构进一步升级的问题.广西作为珠三角近邻,泛珠三角经济区9+2的成员,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探讨广西如何抓住机遇,发挥比较优势,积极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的问题,意义重大.文章根据珠三角地区产业转移的特点,分析广西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的可行性,对本地产业转移的模式选择进行了探讨,并据此提出广西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加快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曾中文  段小红 《现代商业》2011,(24):161-163
永州毗邻"粤港澳"地区,是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的"桥头堡",本文分析了永州承接产业转移的背景,就税收与产业转移的关系阐述了现行税收体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促进承接产业转移的税收政策。  相似文献   

20.
黄冰毅 《商业时代》2012,(35):110-111
目前地区间工业园区在承接产业转移中存在激烈的竞争,当务之急是如何积极有效地提升工业园区承接产业转移的竞争力。本文通过重新分析承接产业转移工业园区竞争力构成要素和信息化建设内涵,提出了园区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电子园区三个层次的信息化建设将对承接产业转移工业园区的聚集竞争力、创新竞争力、政府管理竞争力等产生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