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孙立民 《经济世界》2002,(11):40-41
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是1984年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中国首批十四个国家级开发区之一,位于河北省秦皇岛市境内。由西区和东区两部分组成,东区坐落于万里长城第一关--山海关东侧,西区与中外驰名的旅游度假胜地北戴河相邻,总规划面积28.39平方公里。 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区位优势明显。其西距中国首都北京280公里,距中国重要工业城市天津200公里,位于中国东北和华北两大经济区域的结合部,居中国三大经济区域之一的中国环渤海经济带的中心位置。从全球范围来看,秦皇岛位于由中国北部、朝鲜半岛、日本、俄罗斯远东地区组成的东北亚经济…  相似文献   

2.
为改进KMV模型忽略了资产价值跳跃行为这一不足,基于JD期权定价模型与广义Ito引理,构建一个JDKMV模型。选取2012年中国19个省市区新增的16家ST公司以及与之配对的16家非ST公司为研究对象,采用极大似然法与最小二乘法估计JD-KMV模型的参数,考察股票价格的跳跃特征,度量上市公司信用风险。结果表明:JDKMV模型优于KMV模型;中国东北、华中、华南、西北区域股价跳跃风险较大,华北、西南区域跳跃风险较小;东北、华中、西北区域上市公司信用风险较大,华北、华东、西南、华南区域信用风险较小。  相似文献   

3.
有这么一处美丽的地方,2200多年前,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皇帝———秦始皇在此派人入海求仙;公元207年,魏武帝曹操在此作《观沧海》;46年前,新中国的缔造者———毛泽东主席在这里面对大海,感慨沧桑,写下了“大雨落幽燕”的千古绝唱;这里风景秀丽,气候宜人,夏无酷暑,冬无严寒,绿树成荫,空气清新;巍峨绵延的万里长城从这里起首;这里的海边坡缓水清,沙细浪平,是中国最好的海滨浴场———这就是秦皇岛。秦皇岛位于河北省的东北部,南濒渤海,北依燕山,东邻辽宁,西近京津,联结东北、华北两大经济区,居环渤海经济区的中间地带,是华北、东北…  相似文献   

4.
环渤海处于亚欧大陆桥的起点,是衔接东北、华北和华中,横跨亚欧两大洲的桥头堡 和中国其他经济圈相比,环渤海的特殊性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5.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采取过两种战略和布局。50~70年代,区域平衡发展的战略居主导地位,并按东北、华北、西北、华东、中南、西南六个大区布局经济。80年代,区域倾斜发展的战略居主导地位,并按东、中、西三大地带布局经济。从实践的情况看,都没有很好地解决中国的区域经济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利用1990~2011年中国29个省(市)的面板数据分析FDI对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将全国细分为华北、东北、华东、华中、华南、西南和西北七大地区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从全国数据上看,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与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符合"倒U假说",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与FDI却存在"U"形关系,FDI滞后一期的影响不显著。(2)从地区数据来看,FDI除对东北和华东地区缩小城乡居民收入有负影响外,对其他地区的影响均为正;华东、东北地区FDI与城乡居民收入存在"U"形关系,华北地区则存在倒"U"关系;FDI滞后一期只对华北和华东地区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有显著正向影响。(3)FDI通过产业结构对缩小华东地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有负影响外,对其他地区均有正向影响;FDI通过人力资本对东北、华东和西北地区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有负向影响,但在西北地区不显著,对其他地区均表现为正向影响。(4)华北、华东、华南和西北地区FDI通过外贸依存度对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有促进作用,对东北,华中和西南地区则有抑制作用;华北和西南地区FDI通过交通运输对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有负面影响,但西南地区未通过检验,其他地区均有显著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7.
“在消费者心中铸金牌”,这是唐山豪门集团公司成功的一条重要经验。豪门集团公司建厂8年来,他们矢志不移地恪宁“真正的金牌在消费者心中”这一经营信条,“夹着尾巴做人,老老实实做酒”,“在消费者心中铸金牌”,从而使他们的产品得以冲出玉田,冲出唐山,挺进京津,占领东北、华北乃至大半个中国的啤酒市场,在强手如林、竞争激  相似文献   

8.
一、地域优势 一是地域辽阔:内蒙古疆域辽阔,土地面积118.3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12.3%,是中国第三大省区,东西直线距离2400公里,横跨"三北"(东北、华北、西北),毗邻8个省区(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西、陕西、宁夏、甘肃).并与蒙古、俄罗斯接壤,国境线长达4200公里,有18个陆路口岸,满洲里已成为全国最大的陆路口岸.  相似文献   

9.
利用地理加权回归(geographically weighted regression,GWR)方法,以中国31个省城为例,研究省城旅游影响因素的空间差异,估算出各个地区旅游影响因素的弹性系数.结果表明:经济发展水平和基础设施是影响中国大部分省域旅游发展最为重要的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变量弹性系数在东北、华东、华北、西北地区较大;基础设施则对华中、华南及西南地区旅游较大影响;人力资源变量在东北和华北地区起到了主导作用,而旅游上层设施在西北地区的拉动作用明显.最后提出,各个地区应该制定差异化的旅游政策做引导,从而使各个地区旅游发展越来越好,也有利于全国旅游水平总体提高.  相似文献   

10.
辽西走廊地带是连接东北与华北两大经济区的重要纽带,也是环渤海经济圈的重要一环,其城镇化发展战略研究意义重大。在充分研究辽西走廊地带的区域特征基础之上,分析了辽西走廊地带城镇化的发展特点,探讨了辽西走廊地带城镇化发展的动力机制和未来城镇化发展的制约因素,提出了辽西走廊地带城镇化发展战略的若干构想。  相似文献   

11.
《经济地理》2021,41(6):12-19
基于中国283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样本数据,运用耦合协调模型、Dagum基尼系数等方法,揭示中国技术创新与绿色发展耦合协调度的时空演变特征、差异性事实。研究发现:(1)技术创新与绿色发展耦合协调度整体上在逐年缓慢增长,主要得益于技术创新的不断提升。东北、华北、华南、华东、西南地区为中度耦合协调,华中和西北处于低度耦合协调,仅有东北呈现逐年下降趋势。城市规模和耦合协调度成正比,不同城市规模间表现出较大差异。(2)耦合协调度在地区间的差异占整体差异的48.7%,尤其是华东、华南与西北、西南、东北之间。城市规模间的差异占整体差异的84.18%,同一城市规模内部差异较小。基于系统论视角,研究结论为落实创新驱动经济绿色发展战略提供了可供参考的政策支撑。  相似文献   

12.
晋商是中国北方及西北地区茶叶内外贸易的主力。晋商在产区建立了茶叶制造、收购网络,掌握了丰富而稳定的茶源,通过成熟的茶叶商路,顺利将茶运到东北、华北、西北、内外蒙古及俄罗斯市场,并在北方销售市场建立起包括张家口、归化、库伦、恰克图、乌里雅苏台、科布多等贸易据点在内的贸易网络。依托这些条件,晋商以华北为根据地,深入蒙古,西出新疆,挺进俄罗斯,大做茶叶生意。新疆是晋商经营茶叶贸易的重要市场,其对新疆茶叶贸易的经营经历了开拓、兴盛、衰落三个阶段。研究晋商与清代新疆茶叶贸易课题,从中折射出清朝政府对新疆经济发展的重视,也暴露出封建政府的腐败无能以及对新疆政治、经济、社会的严重负面影响,给后世留下了值得铭记的深刻教训。  相似文献   

13.
制造业是集群特征最为明显的产业,以中国乳制品为研究对象,本文利用Ellision和G1aeser建立的产业地理集中指数,对我国乳品制造业的集聚效应进行精确计算,结合企业产值的变动趋势,得出我国乳品制造业属于高度集聚产业,并且主要聚集于华东、华北、东北三个区域,而西北、西南、华中三个区域的乳品制造业发展较为落后,鲜有大型的乳品企业。  相似文献   

14.
国有大中型企业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体,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支柱和基础。搞好国有大中型企业对于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最近江泽民同志在大连召开的华北、东北部分大中型企业座谈会上。认真分析研究了当前国有大中型企业现状和存在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搞好国有大中型企  相似文献   

15.
南京国民政府建立之初,趁帝国主义在华统治出现松动的有利时机,收回部分海关主权,海关缉私工作也得以整顿加强。然而,由于日本帝国主义大举侵华,中国的国家主权完整遭受严重的破坏,海关缉私工作丧失了根本的保证,因此呈现出急转直下的衰败景象。 一、华北走私与海关缉私工作的破坏 日本帝国主义奉行对外扩张政策,于1931年发动“9·18”事变,侵占我国东北三省,东北海关已无法正常执行缉私任务。翌年,日本关东军一手扶植满洲国傀儡政权,组织“满洲国税关”,强行接管东北海关。国民政府不得不于同年9月25日起封闭东北各关。为了进一步变华北为日本的殖民地,日军于1933年3月侵占热河后大举进攻长城各口,进逼平津。  相似文献   

16.
在生态网络架构下以运输成本最小为目标函数构建虚拟耕地流动模拟模型,采用空间分析中的OD矩阵方法进行求解,通过2001—2015年虚拟耕地流量关系矩阵,从省际和区际两个层面解析虚拟耕地流动格局特征,并利用生态网络安全系统评价的思路,探讨虚拟耕地流动格局网络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结果表明:①在区际层面,东北、华中和华北地区是虚拟耕地的主要流出区,其中,东北地区主要流向华东和华北;华中地区主要流向华南和华北;华南、华北和华东是我国虚拟耕地的主要流入区,其中,华东华北和华东地区的输入量主要来自于东北,华南地区主要来自于东北和华中地区。②在省际层面,黑龙江、吉林、内蒙古、河南与安徽为主要虚拟耕地净流出省,其流出量之和占总流出量的比例为83.539%。其中,黑龙江主要流向江苏、浙江、北京;吉林主要流向北京和浙江;内蒙古主要输流向山西、广东;河南主要流向广东。北京、上海、浙江、广东、福建为主要虚拟耕地净流入省,其流入量之和占总流入量的比例为65.471%。其中,北京、天津、上海主要来自黑龙江与吉林,浙江主要来自于东三省地区,广东主要来自于河南,福建主要来自于黑龙江。③虚拟耕地流动格局网络系统的信道数目保持稳定,系统聚合度与冗余度、系统网络利用率均呈波动上升趋势,系统网络空闲率呈下降趋势。这表明虚拟耕地流动网络系统的稳定性在研究期内整体上呈现增加的态势。  相似文献   

17.
加快推进休闲农业产业化发展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论文从社会经济、市场、资源、设施和环境5个方面科学构建休闲农业产业化发展潜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因子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对中国各省份休闲农业产业化发展潜力进行评价,并采用聚类分析法将其划分为不同层级。结果表明:中国休闲农业产业化发展潜力区域差异明显,潜力高于平均水平的省份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和内陆沿江地区,而潜力低于平均水平的省份主要分布在华北、东北的非沿海地区及西北地区;各省份依据休闲农业产业化发展潜力大小被划分为5个层级。基于此,分别从全国和省级层面提出推进策略,以期明确各省份发展差异及前景,有效推进中国休闲农业产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18.
论21世纪中国的地缘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全球战略和区域战略角度分析亚洲边缘带与破碎带关系对中国21世纪发展的重要意义,提出中国21世纪区域地缘的战略思想,即发展强化东亚文化圈,以中日关系为基础,发展与东亚国家的区域联合。边缘带(Rimand)大地理政治学中专指位于大陆腹地的周围沿海地区。本文所说的边缘带仅指亚洲东部沿海地带,主要包括中国的东北、华北、华南和西南与中南半岛接壤的部分。这里幅员广大,与内陆有深刻的政治、经济、文化联系,社会经济制度统一,受外部影响直接,是本世纪末乃至下个世纪最富有经济活力的地区。破碎带(Crush z…  相似文献   

19.
低碳经济发展模式要求我国转变土地利用的管理思路和模式。文章从综述低碳经济与土地利用的关系入手,重点剖析了我国东北、华北和华东三个地区目前低碳经济型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最后从经济、法制、市场等角度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土地利用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20.
中国粮食生产空间布局变迁的特征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基于31个省市区粮食和3种主要粮食作物的产量数据,运用描述性统计分析、GIS、空间自相关分析等方法系统刻画了1978-2010年中国粮食生产空间布局的时空特征.结果表明:粮食产区逐渐向东北和中部集中;南方稻谷优势区域继续稳固的同时东北稻谷重要性逐渐凸显;小麦产区逐渐向北方和中部集中;玉米产区逐渐向东北、华北和华中集中;粮食、稻谷和玉米的重心向东北移动251.20km 、286.45km和106.14km,但小麦重心移动方向不明显且距离也较短;粮食及稻谷、小麦、玉米生产均存在显著空间相关性,其中粮食、小麦、玉米生产空间集聚效应增强,稻谷生产空间集聚效应减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