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在基于网络的测量与控制系统中,对分散节点间的时钟同步有很高的要求。IEEE 1588 标准的精确时钟协议为测控系统的时钟同步提供了一种简单可行的途径。分析了精确时 钟协议实现的原理和算法,针对测控系统中对时钟同步精度的需求,研究了系统内选择最优 主时钟的算法和实现,以及硬件辅助检测时间戳的方法和应用。最后以以太网为例,对设计 的 方法进行了精度测试,验证了在测控系统中应用精确时钟同步协议能够满足系统的应用需 求。  相似文献   

2.
关于内存     
SDRAM(同步内存) 顾名思义,同步内存就是指它同系统时钟同步,系统时钟控制CPU和SDRAM,可以取消等待周期,数据可在一个脉冲周期开始传输,而EDO RAM每隔2个时钟脉冲周期才开始传输,FPMRAM每隔3个时钟脉冲周期才开始传输。SDRAM也采用了多体(Bank)存储器结构和突发模式,能传输一整块而不是一段数据。 SDRAM Ⅱ(DDR,同步内存Ⅱ) 同步内存Ⅱ。也称DDR (Double Data Rate),是目前SDRAM的更新产品,DDR的核心建立在SDRAM的基础上,但在速度和容量上有了提高。与SDRAM相比有两个不同点:首先,它使用了更多、更先进的同步电路。其次,DDR  相似文献   

3.
为了实现对移动装备在不同管理域间切换时身份的快速、安全认证,基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所提供的安全可靠的短报文通信功能和高精度的授时功能,提出了一种基于“北斗”的战场移动装备域间身份认证方法,设计了基于“北斗”的战场移动装备域间身份认证体系结构和战场移动装备域间身份认证协议。该认证体系采用两级认证机制。整个移动网络通过“北斗”系统的高精度授时实现全网时钟的精确同步,将“北斗”系统提供的时钟信息作为时间戳加入到身份认证信息中,并利用“北斗”系统传输身份认证信息。经过对协议的安全性分析表明,该协议安全可靠,可以实现域间身份认证时新管理域中的认证中心与移动装备的双向认证,也可以实现移动装备的匿名认证,同时具有抗重放攻击能力。此外,该协议有效地减小了家乡域认证中心的开销。  相似文献   

4.
小知识     
SDRAM(同步内存) 顾名思义,同步内存就是指它同系统购钟同步,系统时钟控制CPU和SDRAM,可以取消等待周期,数据可在一个脉冲周期开始传输,而EDO RAM每隔2个时钟脉冲周期才开始传输,FPM RAM每隔3时钟脉冲周期才开始传输。SDRAM也采用了多体(Bank)存储器结构和突发模式,能传输一整块而不是一段数据。 SDRAM Ⅱ(DDR,同步内存Ⅱ) 也称DDR(Double Data Rate),是目前SDRAM的更  相似文献   

5.
有线电视信号在网络传输的过程中,由于网络中存在各种各样的干扰因素,会导致用户终端接收画面和音质不正常,影响收看效果.为保障用户需求,必须排除各种情况下产生的网络干扰,保证有线电视信号高品质传输,本文介绍了有线电视网络中经常出现的几种干扰情况及排除方法.  相似文献   

6.
电力系统中电力通信网传输着行政电话、调度电话、远动自动化信息.、电网控制信号、运行管理信息、电能量计费信息、营销收费业务、办公自动化、会议电视等,因此维护好通信系统是极其重要的.随着电力通信网络的不断发展扩大,需要同步的业务不断增多,尤其是SDH网络的不断扩大和新业务的不断引入,对同步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仍然采用传统的方式将无法保证通信的质量和可靠性.因此必须要有独立于业务网之外的数字同步网来支撑整个电力通信网.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四种常用同步授时技术以及两种时钟保持技术做的分析和比较,设计出某地面授时系统,该系统具有GPS/BD二合一授时接口和网络授时接口,使用铷原子钟进行时钟保持,利用卫星秒脉冲对铷原子钟进行驯服,上述手段保障了基准时间的稳定、抗扰、易用和高精度.  相似文献   

8.
针对物联网时钟同步安全研究的不足,提出了一种时钟同步安全算法。首先,基于投票 竞争的理念,给出了时钟同步安全算法过程;然后,为了解决此过程中涉及到的网络通信延 迟不 确定难题,提出了基于D-S理论的解决方法;最后,进行了仿真测试实验,结果表明在网络 通信 延迟不确定情况下,所提同步算法能容忍内部节点攻击,提高了时钟同步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随着无线通信传输技术的发展,移动蜂窝通信系统得到了日新月异的发展。在蜂窝通信系统中,中继传输技术广泛应用,大多通过合作分集和多跳传输方式来提高节点间的传输性能,可以有效提高系统容量和频谱效率。本文对蜂窝通信同步传输的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旨在探索进一步提高中继网络的系统速率和传输效率。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一个简单、完善的自动机模型出发,介绍了一种正确获取GPS同步时钟的方法,并将其应用于cdma2000-1x系统中。数学推导表明,采用本文提供的算法获取的GPS同步时钟可以有效减少由于GPS时钟硬件的不稳定因素而造成的时钟精度损失,并能周期性地校正所取得的GPS时钟,控制时钟误差精度在100ns范围内。此算法实现简单,计算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以大幅度提高时钟精度。  相似文献   

11.
CDMA2000基站以GPS/GLONASS标准秒信号作为整个系统的时钟同步基准,采用一种PLL(锁相环)+DDS(直接数字频率合成器)+PLL的结构实现。引入了时钟同步系统的总体方案。着重介绍了由AD9851和LMX2306构成的后级DDS+PLL的电路设计和参数设置。根据实验结果对该方案的稳定性和适用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刘彬 《中国电子商务》2009,(12):40-40,42
本文分析了电力系统专用通信网的管理要求,针对网络管理层次多、设备种类多、网络结构复杂的特点,从技术的角度提出了建设电力通信网网络管理系统的基本要求及解决方案。方案以TMN为基础兼容其他网管系统标准,强调接口的开放性,强调系统的一体化和独立性,强调网络化和对各种体系结构的兼容性。为网管系统设计和方案选择提供一些有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通过分析集群通信系统沿专网与公网方向发展演进的技术趋势,结合公安调度需求研究了基于5G切片的警务集群系统体系结构,包括应用层、服务层、传输层、终端层、标准及管理体系和安全保障体系。在网络组网架构方面,通过超高可靠低时延通信(Ultra-reliable and Low Latency Communications,uRLLC)切片传输控制信号,增强型移动宽带(Enhanced Mobile Broadband,eMBB)切片传输业务内容,并提出集群业务软件中通信调度业务逻辑、综合业务适配和维护管理软件的模块组成,对其应用的协同算法、时延保证、安全可靠性和可扩展性等关键技术问题给出建议。基于多智能体控制模型提出多接入边缘计算(Multiple Access Edge Computing,MEC)服务器之间状态同步协调算法,为警务集群系统在5G技术体制下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在分析IEEE 1588精确时间同步协议(PTP)原理的基础上,设计了包括最佳主时钟算 法和PTP协议的时钟同步模型。针对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提出了在Linux的网络驱动层 通过在收发以太网帧时完成时间戳的接收和添加的方法。实验结果表明,通过该方法能够达 到10 μs量级的同步精度,较好地实现了时钟同步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给出了一种用于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3G)CDMA2000基站的时钟同步方案。由一个双星接收卡接收GPS/GLONASS标准秒信号作为整个时钟同步系统的参考,分两级锁相环实现:第一级锁相环采用软件锁相,输出10MHz信号作为第二级锁相环的参考源,第二级锁相环为2个模拟锁相环,分别输出16fc和48fc(fc=1.2288MHz)。2S信号由16fc分频得到。这种设计保证了输出时钟的长期稳定性和短期稳定性,满足协议所规定的同步精度。详细介绍了数字鉴相器、2S产生电路、相差检测及控制电路的电路设计和有关仿真结果。  相似文献   

16.
为了使aoi系统中图像处理结果具有实时性,必须要求影像资料传输具有高速性,即最快的速度将原始资料或结果传给pc机处理,因而如何实现高速的传输成为研发中急需解决的问题,为此本文提出使用千兆网络传输芯片(ip1000a)作为影像数据的传输芯片,使用网络传输协议对数据进行传送.  相似文献   

17.
《科技转让集锦》2008,(8):46-46
由于近些年在各主要通信干线中广泛地建立了以DWDM为主的传输系统,DWDM的地位日益重要,因此通过DWDM系统传送时钟也日益得到重视。利用DWDM传送时钟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利用波分系统透明传输的特性,将SDH线路光信号通过波长转换单元(OTU:OpticalTransponderUni)t加载到波分系统上进行传输;另一种是利用带外信号(如:1625nm波长)传送时钟信号。  相似文献   

18.
自适应TDMA是一种非常有效的Ka波段卫星通信抗雨衰对策。本文研究了自适应TDMA的解决方案,包括地球站结构、帧结构安排、系统体系结构和链路质量估计及其传输。本文可以为Ka波段卫星通信设计人员提供TDMA系统设计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通信网络中对高速率业务的需求,对传输带宽提出了更高、更迫切的需求.本文简述了100GDWDM系统关键技术的基本原理,分析了100G系统的技术特点及优点并详细介绍了各种技术的基本实现原理.  相似文献   

20.
同步数字传输技术商用后不断发展,已在传输网络中得到广泛的应用,采用该技术的网络承载的业务也在不断扩大,这必然要求更高的网络安全.本文详细介绍了同步数字体系(SDH)的环网保护的相关技术,在此基础上重点描述单向通道保护环的相关技术,并以SDH设备细建了单向通道保护环,分析了SDH单向通道保护环的实现原理和保护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