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5年后,世界贸易组织对中国主要产业允诺的三年过渡期将陆续到期,中国主要产业对加入世贸组织的承诺将要依次兑现,市场将按承诺对国外次第开放。因此,我国的就业数量和结构将面临严峻的挑战,本文对我国的就业问题进行了实证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中国经贸》2005,(4):18-19
2005年是中国加入WTO的第四年,同时也标志着中国市场开放进程中的一个新阶段——WTO“后过渡期”正迎面走来。所谓WTO“后过渡期”,一个最为简单的解释就是经过三年适度保护的产业领域将陆续结束过渡期,开始到达加入WTO时承诺的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3.
《西部论丛》2005,(11):52-54
按照WTO的有关安排,新成员国在加入WTO后前三年市场开放力度有限,以保护新成员国的经济,这三年被称为加入WTO的“前过渡期”。在“前过渡期”.中国银行业受到的冲击小于预期.这与过渡期的保护性安排有密切的关系。从2005年开始直至2006年底中国承诺的行业全部开放,中国已经进入加入WTO的“后过渡期”。随着保护性安排的逐渐结束.入世的冲击将进一步显现.中国银行业面临着严峻的考验。能否充分利用这最后的时机.加快改革和发展、提高竞争力.已成为决定中国银行业未来的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按照WTO的有关安排,新成员国在加入WTO后前三年市场开放力度有限,以保护新成员国的经济,这三年被称为加入WTO的“前过渡期”。在“前过渡期”,中国银行业受到的冲击小于预期,这与过渡期的保护性安排有密切的关系。从2005年开始直至2006年底中国承诺的行业全部开放,中国已经进入加入WTO的“后过渡期”。随着保护性安排的逐渐结束,入世的冲击将进一步显现,中国银行业面临着严峻的考验。能否充分利用这最后的时机,加快改革和发展、提高竞争力,已成为决定中国银行业未来的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中国“入世”3年后,2005年被视为一个临界点。此前,一些敏感领域还处于过渡期,而随着2005年的到来,真正的冲击也将到来,中国人才热线职场专家指出2005年.求职者可重点关注以下行业的开放步伐,以及其相应人才的局势变化。  相似文献   

6.
唐啸 《西部论丛》2006,(12):88-88
2006年是我国加入WTO后承诺五年过渡期的最后一年,金融市场的全面开放迫在眉捷。对于我国许多投资者而言,将黄金作为投资品还相当陌生。  相似文献   

7.
国从2005年起,开始进入人世“后过渡期”。在后过渡期,关税和市场准入门槛将大幅降低,中国市场对外开放的力度将会出现一次“井喷”,我国的产业将直面动真格的“大考”。正因如此,新的一年对于在全球化道路上越行越快的中国来说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经过长达15年的艰苦谈判,中国终于在2001年的12月正式加入了WTO。在过去的四年中,我国政府清理修改了2500多项法律法规,废除了其中的800多项;关税总水平从40%下降到目前的10.5%……。种种迹象表明,中国对外开放的战略在坚定不移地向前推进,中国经济融人世界经济体系的速度在加快。随着入世过渡期的结束以及“WTO后过渡期”的日渐缩短,中国将按照承诺,在银行、保险、农业、零售、物流、证券等各个服务贸易领域内,进一步对外资开放。而证券业作为目前我国重要却很不成熟的稚嫩产业之一,如何在不断开放的环境下完善自我,如何迎接国际同行的挑战,无疑是我们必须直面的严峻的现实命题。  相似文献   

9.
从2005年开始,随着入世后主要领域所做的开放承诺陆续进入终点阶段,中国将以更快的速度融入世界经济之中,同时,也将迎来贸易摩擦的高发期。中国将从全面落实承诺开放国内市场,进入需要打开国外贸易壁垒、将自由贸易贯彻到底的新阶段。 贸易摩擦高发期,带来了博弈的两难境地:一方面各种形式的贸易保护伞越来越多地针对中国,而另一方面,我国所能使用的保护手段却越来越受到世界贸易组织(WTO)规则的约束。仅以关税为例,关税税率降低的空间较小,2005年底降至10.1%,2008年降低到10%,这说  相似文献   

10.
2005年是中国加快国际化进程的一年,中国“入世”的承诺将大批兑现,这些开放的举措,都会带来对国有企业原有体制的巨大冲击。国有企业改革是一个任务艰巨的“工程”,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过渡期所剩时间已经不多。国企改革在解决自身众多问题的同时,还要在快速国际化的大趋势中面临许多外部困难。面对国际强势群体的进入,国企改革需要加快进程,尽早组成有竞争力的“国家队”,其中,不得不重新审视“市场”对国企改革的重要作用,但是,在注重市场作用的同时,我们需要拒绝垄断。  相似文献   

11.
切实做好加入世贸组织后的各项应对工作,主要应把握以下几点。一是要充分用好过渡期。中国是讲信用的国家,必须认真履行我们的承诺。加入世贸组织的过渡期只有三至五年,时间很紧。我们一定要充分利用过渡期的宝贵时间,抓紧做好各项准备和调整工作,尽快提高适应能力。各地区、各部门要按照中央的部署做好各项工作。二是要充分利用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享有的权利。加入世贸组织,最大的机遇是所有WTO成员在世贸组织中的承诺都是中国的权利,我们享受的最惠国待遇和国民待遇将为我国扩大出口和实施“走出去”战略创造稳定良好的条件和保…  相似文献   

12.
中国加入WTO后的五年过渡期很快就要步入尾声。再过两年,中国就要向外资银行开放全部人民币业务,这将对中国的金融业产生什么样的冲击?  相似文献   

13.
2005年,“入世”承诺的三年过渡期已经结束,对于外向型企业而言,是一个充满变数的时刻。中国东部地区的纺织品、服装、鞋类等商品的竞争力,前景不容盲目乐观。  相似文献   

14.
加入WTO后我国引进外资的趋势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中国入世承诺,我国将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改善外商投资环境,这无疑会增强外商对中国的前景信心,增加中国对外商直接投资的吸引力。但分析加入WTO后外资引进的趋势时,必须注意到,我国在市场准入和国民待遇等方面的承诺一般都有5年-6年的过渡期,因此,入世对我国引进外资趋势的影响将是中长期的,而非年度性短期的。在今后的几年甚至很长一段时间内,受入世承诺的刺激和推动,我国引进外资将呈现出一系列的新变化。  相似文献   

15.
中国加入WTO后,在一些重要领域保留了期限不等的“过渡期”。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陈清泰说,这个“过渡期”不是“保护期”,而是国家和产业竞争力的“培育期”。在这期间,中国必须在制度创新和结构调整上有所突破。陈清泰说,“过渡期”是WTO各成员体通行和认可的一种作法,是兑现加入世贸组织承诺过程中加速体制转轨和政府改革的过程,是在减缓外部冲击的同时,不断加强自身竞争力的过程。陈清泰说,目前很多人错误地将“过渡期”理解为”保护期”,企图充分利用过渡期对国内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以更加有力的措施,用吃偏饭的…  相似文献   

16.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时对金融自由化的承诺主要涉及到银行部门(在一定程度上还涉及到保险部门)而非证券部门。大致来说,入世两年后,外国银行将可以对中国企业开展本币业务;入世五年后,外国银行将能够对中国居民开展同样的业务且没有地域和客户限制。很多国际金融专家在赞赏中国政府对金融开放的坚定决心和承诺的同时也表达了对中国必须在这么短期内做好准备的强烈担忧。中国需要在五年时间内做大量工作以将潜在的金融风险降至最低。况且,由于公众预期的作用,金融开放对经济的实际影响可能会来得更早一些。因此,我们认为,在即将入世的…  相似文献   

17.
张志刚 《浦东开发》2000,(12):10-12
根据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所做的承诺 ,工业品关税税率平均降到 9.44%,降税的最终实施期总体上是 2005年,个别产品延长到 2008年。按照世贸组织的规定,经过最长 5年的过渡期,逐步取消 358个税号主要工业品非关税措施,并承诺了 24类产品的基期配额量和过渡期内每年的配额增长率。   很高兴参加由上海市政府、国家经贸委、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和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联合主办的“亚太工业发展论坛 上海 2000”。我国加入世贸组织进程加快,我国经济将在更大范围内、更深层次上融入世界经济。这为我国工业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也向我们提…  相似文献   

18.
《中国科技产业》2006,(12):23-23
2006年是我国加入WTO“过渡期”的最后一年,2007年我国将进入加入世贸组织“后过渡期”。对此,深圳市世贸组织事务中心主任张金生指出,进入“后过渡期”后我国产业面临的风险和挑战将主要表现在:贸易摩擦、贸易争端会长期存在且呈增长态势;纺织品的贸易摩擦可能会更加突出,几率会更大;反倾销大案、要案会增加,反补贴和知识产权方面的案件也会增加。一些发展中国家对我们的各种贸易救济措施、贸易限制形式也会增加。  相似文献   

19.
2006年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第五年,同时也是中国银行业承诺将全面开放的最后一年。2007年初,中国将向外资完全开放银行业市场,届时外资银行在我国经营将没有地域、业务和客户限制。在WTO过渡期内,我国银行业不断加快和深化体制改革,但同时外资进入的步伐继续扩大,国内的银行业面临的竞争将异常激烈。本文通过对"十五"期间我国商业银行业的发展现状进行把握,总结已经取得的成果,分析现实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广西经济》2007,(1):1-1
2006年12月11日,中国加入WTO五年过渡期结束。今天,“WTO改变中国”的话题正在变成“中国将给WTO带来什么”,我国的开放将由在一定范围、一定领域内有限的局部开放转变为全方位多层次开放,由政策性的开放变为法律框架下可预见的开放,由单方的自我开放转变为WTO成员间双方的、相互的开放,发展又将进入一个新的天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