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 毫秒
1.
正《决定》对生育政策进行了重大调整,"单独两孩"政策必将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决定》就是要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渠道,提高农民资产的活力,让广大农村民众早日致富。前不久,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对未来中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体制改革进行了规划和部署,提出了"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  相似文献   

2.
《决定》对生育政策进行了重大调整,"单独两孩"政策必将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决定》就是要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渠道,提高农民资产的活力,让广大农村民众早日致富。前不久,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对未来中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体制改革进行了规划和部署,提出了"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相似文献   

3.
海川 《新经济导刊》2016,(Z1):98-100
继2015年7月份中国人民银行等十部委发布《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后,同年11月初,互联网金融领域又迎来重大政策利好。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专门提出"规范发展互联网金融"。业内人士认为,如果说《指导意见》标志着野蛮生长的互联网金  相似文献   

4.
一、稳定低生育水平的重要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决定》指出“人口问题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长期面临的重大问题,是制约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宏伟目标和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在实现了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之后,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主要任务将转向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由此可以看出,稳定低生育水平不单纯是计划生育问题,而是关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宏伟目标能否实现的重大问题,关系到能否实现我国…  相似文献   

5.
生育政策调整是目前敏感而备受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就"允许生两个,就会生三个"的思维逻辑、就业压力、人口规模、政策生育率和实际生育率、人口预测与生育政策调整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考察与分析,并就稳定现行生育政策与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以及生育政策调整与计生部门职能转变等问题展开了讨论。对人口发展中的越南与海外华人现状作了考察分析。  相似文献   

6.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旨在构建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现代环境治理体系。《指导意见》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相似文献   

7.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建立健全合理兼顾各类人员的社会保障待遇确定和正常调整机制",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是改革的新举措,它涉及到国家国情。《决定》要以延迟退休的年龄来综合考虑人口变化、年轻人就业情况,虽然此政策尚属讨论争议阶段,但火爆的谈论内容为研究制定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参考条件。  相似文献   

8.
乔晓春和任强的文章(下称乔任文)题目为"中国未来生育政策的选择",但涵盖的内容却十分广泛,包括在过去三十多年来对计划生育认识的演变、关于我国目前生育水平的争论、国际上面对低生育率的经验教训、在不同生育水平的条件下我国人口的未来变化前景,等等.在文末关于生育政策的讨论中,作者呼吁"不要错过政策调整的最佳时机".作者对中国人口变动趋势的关注溢于言表,对中国人口变动前景的忧虑笔透纸背.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学界和公众关于调整"一胎"生育管制政策的呼声日高。那么不同的人口政策到底会对中国经济产生多大的影响?按户主年龄和家庭规模大小对家庭类型细分为12组,并引入动态CGE模型中,定量分析了不同人口政策调整对中国经济增长和结构的影响。完善单独、推行二孩晚育政策下的基准情景的人均GDP水平最高;执行严厉计划生育政策的LOW情景的GDP增长率和人均GDP水平最低;完全放宽人口政策的HIGH情景,虽然经济增长速度较快,但是承受着巨大的资源环境压力和人均GDP水平不如基准情景。从人均GDP和环境压力角度来看,我国应该完善"单独"政策,适当推行"二孩晚育"的人口政策,既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又能适当减轻社会环境的承载压力。  相似文献   

10.
李莹 《环境经济》2020,(5):15-17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关于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这一《指导意见》有哪些亮点?体现出怎样的环境治理理念?本刊记者专访了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副主任宋世明。环境经济:《指导意见》的出台有什么社会背景?宋世明: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是完善和发展我国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的纲领性文件.  相似文献   

11.
一、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 中共中央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基于对我国就业形势的分析和判断,强调要在已有就业政策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促进就业的政策思路和措施,其重点是:  相似文献   

12.
《当代经济》2006,(21):1
中共中央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构建和谐社会,必须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发展和谐劳动关系.  相似文献   

13.
关于生育政策的话题真可谓有挥之不去、驱之又来之势。就拿《市场与人口分析》刊物来说,我应编辑部的要求在2006年第1期主持了一个以《中国未来生育政策的抉择》为主题的马寅初人口科学论坛,又在第3期作了一个“对人口的客观规律性要抱有敬畏感”的论文点评。  相似文献   

14.
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在《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把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修改为"决定性作用",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重大创新。该文重温了《资本论》关于市场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决定作用的相关思想,结合我国目前产业结构的失衡问题,提出了促进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背景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和最基本的组织单位,家庭强则社会强,家庭优则社会优,家庭好则社会好。随着人口生育少子化、人口居住离散化、家庭发展空巢化,家庭功能受到很大挑战。近两年来,促进家庭发展问题摆上了我国高层决策的重要议事日程。《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在阐述"全面做好人口工作"时,特别要求"注意发挥家庭和社区功能"。  相似文献   

16.
人口政策是关系国家民族发展全局的大事,理应高度重视、深入探讨,到了一定时候,也是需要果断决策的重大现实问题. 2013年11月,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启动实施“单独二孩”政策,标志着中国生育政策朝着新阶段上的正确方向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然而,中国人口生育政策的调整已经滞后了若干年,“单独二孩”政策还达不到十八届三中全会所要求的“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使生育率逐步提升到世代更替水平附近.因此,有必要进一步调整人口政策,应尽快放开二胎生育.  相似文献   

17.
人口问题事关国家兴衰和民众福祉.继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作出"全面两孩政策"决定,2021年5月中央又出台了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标志着我国人口发展进入到了新阶段.为有效达到政策目标,实现人口均衡发展,无锡应该加大政策的宣传力度,鼓励按政策生育;动员社会力量打造鼓励生育的良好物质基础;进一步完善教育、...  相似文献   

18.
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也是最具决定性的因素。人口形势决定一个国家一定时期的宏观决策。中国因执行"一胎化"计划生育政策,30年间少生了4亿人口,不仅有效扼制了人口过快增长,且为后来经济发展奇迹打下了坚实基础。但该政策也累积了严重的负效应,给人口安全、经济增长和社会稳定带来一定隐患。如果继续推行该政策,生育率会持续下降,且再难以逆转,负效应会更加凸显。面对后人口转变时期的人口趋势,中国当前应在坚持"计划"生育的同时,尽早把握时机,调整生育政策,在未来30年间,从允许生育二胎向鼓励生育二胎转变,从控制人口数量向提升人口质量转变,以使人口与经济、社会能够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我国实行计划生育已有半个世纪,控制人口过快增长取得了显著成绩。进入新世纪,由于我国经济社会和人口形势的深刻变化,人口计生工作产生了明显的不与时俱进情况,突出表现在思想认识僵化、生育政策完善滞后和部门职能错位三大问题上。描述了三大问题的现状,分析了三大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了大力解放思想、及时完善现行生育政策、准确定位部门职能的思路和对策,以为决策者提供参谋意见,增强新时期人口计生工作的生机和活力,促进我国人口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生育率的持续下降,生育政策是否有立刻调整的必要性。生育政策在控制人口方面究竟起到了多大的作用,经济发展对人口增长率的持续降低贡献了多少力量,生育意愿与生育水平的差异、以及人口惯性的存在是否对生育政策调整有所启示?本文结合国内外经济发展和出生率的数据,探索经济发展与出生率之间是否存在显著的关系,以及存在怎样的关系,怎样对其进行解释;并从我国现行的人口政策与经济发展水平出发,结合生育意愿和生育行为的差异,并运用人口惯性理论,对生育政策提出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