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尚未建立完善的个人信用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信用消费法规不健全和缺乏科学的信用消费营销策略,使消费信贷的发展与理论界的预期和国家刺激消费的愿望有较大差距。  相似文献   

2.
促进我国旅游信用消费的建议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当前,旅游消费已经成为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发展信用消费对于扩大国内旅游需求具有重要意义。针对目前我国旅游信用消费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应采取有效措施,加强营销工作、拓展信用卡业务、转变消费观念、建立健全个人信用制度和相关法律、推行带薪休假制度、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推进旅游信用消费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曾鸣 《征信》2011,(2):25-28
消费信用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然而,目前我国消费信用存在着诸如消费信用品种及其提供者缺乏、风险控制能力不足、法律法规不健全等问题.今后,我们应该转变消费观念,倡导居民消费信用,健全个人消费信用体系,建立和完善相关配套法律法规等,从而使我国的消费信用更加科学有序地发展.  相似文献   

4.
消费信用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在我国,商业银行是消费信用的主要经营者,但是消费信用领域面临着的矛盾和冲突,导致消费信用的风险难以得到有效的控制,这样就对社会经济的发展造成不利的影响.消费信用中存在着委托代理关系,消费信用的内在风险因素可以分为宏观经济环境、商业银行自身、借款人三大方面,借鉴制度经济学的有关原理,这些风险因素可以分为正式和非正式制度因素,对消费信用的风险管理应该着重完善相应的制度建设上.  相似文献   

5.
常丽娟  薛英 《新金融》2004,(8):47-47
信用交易风险大部分是在交易前控制不当造成的,在信用交易之前对客户的信用信息调查收集和分析判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客户既是信用交易的财富来源,又是信用交易的风险来源,强化消费信用的风险管理,必须首先做好客户的开发和筛选工作,对能否提供信用及信用额度的大小做出判断。为此,在商业银行内部应建立客户信用判别系统,为客户建立资信档  相似文献   

6.
美国个人信用消费的发展变革与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个人信用消费的发展先后经历了高利贷、个人借贷、零售信用、分期付款和银行卡等形式:与此相适应,信用管理体系也逐渐完善起来。美国个人信用消费以及信用管理对于我国发展个人信用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审视与构想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我国信用体系的建设严重滞后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育的进程.法律法规的不完善、信用数据分割、企业信用管理未开展,制约了我国信用体系建设的发展.必须建立完善的信用法律法规、规范信用数据的采集和使用、培育信用中介机构、引导信用需求、开展企业信用管理.  相似文献   

8.
消费信用与信用消费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消费信用和信用消费可使消费得以较大限度地扩张和结构提升。制约消费信用和信用消费的因素有:预期收支不确定、供给结构矛盾、市场无序竞争、消费观念未更新、消费信贷缺风险防范机制。消费信贷操作不规范、消费信贷资金来源有限。制定消费末提高居民货币收入,建立健全社会保健机制、创造良好的消费市场环境、开拓农村市场、调整税费政策,要建立规范的消费信贷制度、鼓励商业银行和流通企业进行营销方式创新。  相似文献   

9.
政府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对策取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市场经济离不开健全的社会信用,针对我国信用供给和需求在总量和结构上存在的失衡矛盾,迫切需要具有管理者和参与者双重身份的政府在构建社会信用体系中发挥助推作用,通过提高信用产品质量,增加有效信用供给;刺激引导信用消费,扩大信用需求;推进信用环境建设,加快信用产品市场化运行,建立和完善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社会信用制度。  相似文献   

10.
车韦 《现代金融》2001,(4):38-39
美国信用消费产生很早,这与美国经济发展迅速,国民收入较高有很大关系。60年代,美国市场饱和,居民储蓄居高不下,在这种情况下,银行与企业联合推出信用消费这种超前消费形式,结果大受欢迎。时至今日,信用消费已成为美国的一种消费习惯和消费形式。据统计,美国每年有6000万个家庭信用卡进行分期付款等信用消费,累计债务高达4000亿美元。即使一些中产阶段家庭,存款也常常不足3000美元。随着信用消费的不断发展,美国的信用消费体系也日趋完善。具体说,美国信用消费体系的建设主要依赖于建立三个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