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把制度建设作为推动新一轮农村改革发展的重要突破口,当前农村经济的增长对农村金融的业务发展提出了新要求,本文分析了目前我国农村金融支农面临的问题,探析了农村金融创新的路径选择,以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2.
农业发展关系到国家整体经济的发展。农村金融是农业经济的命脉,大力、全面推进农村金融改革与创新,让农村金融更好的为"三农"服务,才能稳定农业经济的持续发展。本文从发展我国农村金融的角度,针对农村金融资源供求矛盾、农村金融资源配置不合理以及农村金融缺乏有效监管等问题,提出了相应农村金融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3.
农村经济与农村金融良性互动发展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村金融改革和农村经济发展问题,已经成为当前经济牛活中两大重要问题,二者相互制约,相瓦影响,正确处理农村金融改革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关系对于我国未来经济的发展非常重要.本文力图在对农村经济进行梳理和对农村金融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符合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农村金融改革新方略,以促进农村经济与农村金融良性互动发展,进而更好地推动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4.
当今,随着城乡居民收入的不断扩大,乡镇经济对我国国民经济的贡献逐渐减弱,"三农"问题也愈加凸显出来。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是对资源配置进行解决。而农村资本要素配置的重要制度则是农村金融,因此在对农村经济的改革中,农村金融的发展必将成为其关注焦点,成为促进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的重要因素。但是在中国农村金融发展中依旧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解决。本文就中国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了具体的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5.
农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经济的增长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意义重大.同时,随着我国农业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金融的发展理念也愈加突显,因此对农业经济增长与农村金融发展的关系进行探讨,对我国农业的稳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从目前我国农业经济与农村金融发展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为切入点,进而探讨如何完善和优化农业经济增长与农村金融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新世纪以来,党中央已经连续发出十四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对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视程度不言而喻。"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提出更是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与挑战。然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之处就在于农村金融的创新发展。目前,农村金融的发展现状存在一些问题,本文主要针对农村金融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论述,并对目前我国许多城市已经进行创新的农村金融样本进行分析论述,进而为其它城市提供有利的经验和借鉴,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农村金融的发展,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7.
创新作为当前社会各领域最热门的话题,农村金融组织体系的创新则理应成为农村金融整体改革的核心。当前。因其受传统业务分工的影响,以农发行、农行和农村信用社三家组成的农村金融组织,一定程度上形成了“三农”金融服务的主体。然而,符合我国基本国情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尚未完全发育成熟,这也成了当前农村金融改革的焦点。本文以当前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增长方式的变化,农业发展对资金的需求和依赖程度不断提高为切入点,从分析我国宏观政策变化、经济市场变化和金融改革的必然性等方面入手,尝试探讨性的提出了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创新的路径选择,以期待金融人士的思考和关注。  相似文献   

8.
如何统筹推进农村金融改革试点工作,选择适合路径,找准最薄弱、最关键环节作为工作的切入点和突破口至关重要.本文通过对丽水开展农村金融改革试点的背景意义、实践基础、存在问题等方面的分析,对推进农村金融改革试点的路径选择提出意见与建议.  相似文献   

9.
农村金融是现代农村经济发展的核心,2006年以来我国启动了新一轮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放宽了农村金融市场的准入,一批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应运而生。这些金融机构对完善我国农村金融改革、促进农村经济与金融的协调发展、构建新型农村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经过几年的探索实践,这些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在运行中出现了诸多问题,暴露出不同程度的风险,因此有必要对其当前发展困境和未来的发展路径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0.
中国农村金融供给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融发展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本文对这一共识在中国转轨阶段农村经济的适用性进行了实证分析,考察了中国农村金融体系与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关系。实证发现,在旧的农村金融供给体系下,金融越发展,农村金融资源和经济增长要素流失得就越厉害,城乡差距就越大,农民增收就越困难。现有农村金融体系已经形成了强大的路径依赖,必须重新构建新型农村金融体系,才能破解"三农"问题,避免经济发展陷入"拉美陷阱",使农民等广大社会弱势群体分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相似文献   

11.
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目前都存在“金融抑制”现象,农村经济发展受到严重制约.本文以农村金融与经济增长相关理论,运用计量经济方法对1992-2010年广东省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广东省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广东省农村经济增长是农村金融发展的格兰杰原因.广东农村地区金融发展不如经济发展,金融资源配置低下,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广东省的经济发展.为了促进农村经济稳定、持续、快速地发展,必须加快农村金融体制的改革,构建一个多元化、高效的农村金融体系.  相似文献   

12.
农村金融改革是促进我国"三农"发展的重要动力。云南地处西部偏远地区,为促进云南农村经济发展,农村金融改革试点工作正在有序推进,本文以云南农村金融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近年来云南农村金融机制取得的成效,在此基础上剖析了云南农村金融机制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13.
加强农业基础和增加农民收入,是我国“十五”期间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当前,农村的突出问题是农民收入增长缓慢,这个问题关系到农村的改革、发展和稳定,而且对扩大市场消费有着重要的意义,改善农村金融服务,增加对农业的信贷投入,改进贷款方式,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稳定增长,是当前农村金融机构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4.
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农业发展其对国民经济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农业发展落后现状,严重制约着我国整体经济的增长。为增加农民收入,解决三农问题,要求进行农村金融发展与完善。农村金融属于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部分,其对农村产业结构优化,推动农村乡镇企业、城镇化建设、农民生产及生活等发挥着重要现实作用。在分析农村金融对农村经济影响的基础上,研究其发展优化路径。  相似文献   

15.
农村金融发展对"三农"问题与城乡"二元结构"的破解以及"三化"协调目标的顺利实现起重要作用。选择中原经济区农村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为研究对象,以农村金融发展相关理论为基础,探寻中原经济区农村金融发展不足和原因,对建设中原经济区农村金融改革试验区进行制度设计与政策构想。  相似文献   

16.
论文认为,新中国70年农村金融改革大致分为五个阶段。论文运用新制度经济学派的"制度-组织-组织场域"研究框架尝试对新中国农村金融改革70年的演化路径进行系统梳理,最后基于"制度-组织-组织场域"的传导机理及帕累托效率改进,研判我国农村金融改革将朝着"制度系统性审视,促进顶层配套制度的有效供给;组织持续革新,促进正规、非正规金融组织的功能互补和有机桥接;服务拓展深化,提供乡土社会高质量现代金融服务;机制实现突破,改善农村金融组织场域的制度环境"等趋向演化。  相似文献   

17.
农村金融抑制是制约县域经济增长的"瓶颈",也是破解二元体制,早日实现城乡一体化急需解决的重大课题。县级政府必须以打造农村金融改革"升级版"为切入点,完善、优化农村金融资源配置,创新金融产品服务,拓展金融服务广度深度,深化农村信用评级和农业保险开展,不断完善农村金融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18.
农业银行是农村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履行服务"三农"的职能,同时又兼顾商业银行的性质与取向,是当前农村金融改革的一项重要课题。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结构理论揭示了发展中国家现代化进程中所必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工业部门转移的趋势,这对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农村金融体系的健全与完善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9.
苏昊成 《中国外资》2008,(8):123-124
农业是我国的第一大产业,农村金融建设在促进农业生产,加快农村经济增长上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当前我国农村金融建设特别是小农贷款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本文试图对农村金融建设中影响信贷服务的相关主要风险及其管理做一定探讨,并由此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陆磊 《新疆金融》2006,(Z1):1-4
本文从需求导向型改革模式出发,对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路径选择进行了思考。文章认为:第一,“三农”的金融需求存在较大差别,而广义的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服务应该是最为关键的,其关键性在于通过推动城市化和农业产业化促使农户能分享经济增长的收益;第二,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应该按照三步走的方式推进,其中,农业银行改革是改革的真正突破口;第三,对农村金融体制的演变必须从动态的全局的角度进行观察,金融要素流动应该与劳动力和土地要素及其收益流动相配合。由此,我们才能找到更为务实的农村金融体制改革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