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语言学家克拉中提出了情感过滤假说。根据情感过滤假说,情感主要在学习动机、自信心、焦虑等方面对学习者的二语习得有重要影响。这一理论指导我们在英语报刊阅读选修课中要选择适合学生阅读难度的资料;选择合适的课堂教学方法,激发动机,提高兴趣,增强学生自信心,降低焦虑感。  相似文献   

2.
张媛 《魅力中国》2014,(14):146-146
在中国,学习者在英语学习中会产生忧虑和恐惧感,甚至不敢用这种语言跟人交流,出现这种症状可被称作一种英语焦虑症。其产生有学习者内部及外部环境的多方面原因。语言焦虑是影响学习者学习第二语言的重要心理因素之一,合理利用和应对焦虑有助于提高语言学习效果。本文主要介绍了语言焦虑的定义及原因并根据原因提出了英语焦虑的应对策略,以期对英语教学提供借鉴和启发。  相似文献   

3.
潘玲 《魅力中国》2010,(6):204-204,176
70年代以后,在语言教学的重点逐渐由以教师中心转移到以学生为中心,这意味着人们开始重视学习者个性对学习的影响。之后,研究人员注意到,焦虑在学习者语言学习过程中对学习效果存在影响。因此,对于焦虑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学习者在学习外语的过程之中,会因为很多情况产生焦虑的情绪,而本文讨论的就是学习者在进行外语阅读时产生的焦虑现象。  相似文献   

4.
听力在大学英语学习中越来越重要,但很多英语学习者在听力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而产生焦虑。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通过听力策略的培养和运用来缓解焦虑感,提高大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  相似文献   

5.
陈群 《发展》2006,(7):79-80
传统的外语教学研究过于注重语言认知能力,忽视了学习者的情感因素。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发展使得学习者的情感因素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情感因素与外语学习的关系因此得到了深入的研究。国外的语言教育家们对焦虑与学生学习成绩、表达能力、自信心等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关于焦虑国内外文献探讨最多的话题除了焦虑对外语学习的影响,就是哪些因素导致了焦虑的形成.然而很少文献从理论上分析焦虑产生的心理成因。本文试图从人本主义心理学角度对外语学习焦虑现象的心理成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6.
英语学习焦虑是二语习得中的重要问题。引起焦虑主要因素是学习间的竞争,学习者的自尊和个性,以及学习者的交际恐惧、负评价恐惧和考试焦虑。减轻学习者焦虑应从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7.
想象和情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具有积极向上情感的学习者学习效果明显高于受消极情感因素困扰的学习者;想象有助于学习者降低焦虑程度,消除消极情感状态,增强自信心、自尊心。想象与情感的合理配置有助于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8.
"情感过滤假设"的英语报刊阅读课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语言学家克拉申提出了情感过滤假说.根据情感过滤假说,情感主要在学习动机、自信心、焦虑等方面对学习者的二语习得有重要影响.这一理论指导我们在英语报刊阅读选修课中要选择适合学生阅读难度的资料;选择合适的课堂教学方法,激发动机,提高兴趣,增强学生自信心,降低焦虑感.  相似文献   

9.
金辉 《发展》2010,(3):138-138
英语学习长期以来困惑着学生,英语教学也困惑着教师。这些困难产生的根源就是外语的学习者缺乏语言学习的环境。学英语,每个人都必须有大量的实践,英语是“习得”的。课堂教学是我国学生学习英语的基本形式,学生很大程度上是通过课堂教学获取语言信息、学习语言知识、培养语言技能、提高语言运用能力的。所以,高中英语教师,要用好有限的课堂时间来开拓无限的英语学习空间。  相似文献   

10.
中职英语教学应注重掌握学生英语水平、学习态度和心理,奏好教学序曲,分析影响学生英语学习的负面心理,帮助他们克服英语学习心理障碍,解决"不想学"、"不会学"、"不爱学"的问题,以期教学双方在心理上和谐一致,推动教学相长。  相似文献   

11.
叶慧琳 《老区建设》2009,(22):63-64
一般来说,学生都在一定程度上有语言焦虑。学习成绩与焦虑之间有着负相关性,也就是说,英语学习成绩获得高分者则焦虑水平低,否则则相反。在研究结果的基础上,文章提出一些教学策略,即在课堂上营造宽松愉快的课堂氛围,采用合作学习的模式,改变学习者的关于语言学习的观念,减少内心的及相互之间的焦虑,提供可理解性语言输入,着重语言文化教学,同时指导学生减轻考试焦虑。  相似文献   

12.
本文主要调查了新建本科院校学生学习焦虑自我认定与英语学习之间的关系,并根据调查分析提出几点建议:注重培养学生英语学习策略,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养成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责任心和自我评估能力;开展合作学习,取长补短,克服焦虑:利用网络多媒体教学系统,创造轻松和谐真实的语言交际环境。  相似文献   

13.
英语学习焦虑是影响学生英语学习效果的一个重要情感因素.文章通过问卷调查对高职高专学生的英语学习焦虑状况进行了探讨,了解到高职院校英语专业与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学习焦虑程度的差异及他们英语学习焦虑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一些调节高职高专学生英语学习焦虑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4.
吴熙  安翠英 《发展》2009,(7):141-142
焦虑是影响语言学习的重要情感因素之一,通过有效途径降低学习者的焦虑情绪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以目标为导向、学生为主体、异质小组互动为主的合作学习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增强学习者在陌生语言环境的自信心,提升自主学习动力,从而缓解焦虑情绪。本文从合作学习的特征出发探讨了合作学习在降低语言学习焦虑方面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随着对第二语言习得的深入研究,人们意识到学习者本人是语言学习的内因。通过以广西民族学院非英语专业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和面谈等研究工具,着重调查和分析民族地区大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动机、态度和影响其英语学习好坏的主要因素,以及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对他们的心理影响;并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根据学生心理状况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6.
英语教师在英语教学的同时要注意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学教育,深入了解学生在学习英语时的心理,学会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避免学生对英语产生厌烦、恐惧等消极心理。同时应学会如何诱导学生的积极心理因素,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只有激起他们学习的兴趣,才能真正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灵活运用心理学原理,可为老师的教学工作提供有效的心理依据并开启外语教学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7.
英语是发扬传播中华文化,学习借鉴西方文明的重要沟通工具。但二语学习者和使用者受母语文化的影响而产生语言变体———中式英语及中国英语。中式英语是母语文化负迁移的畸形英语;中国英语具有中国特有语言文化内涵,是被英语母语者所接受的语言变体。本文归纳总结了两者特征区别,希望引起学习者重视母语文化。  相似文献   

18.
秦丹凤  张真真 《黑河学刊》2012,(12):110-112
焦虑作为情感因素之一,对语言学习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引起焦虑的因素很多,英语教师作为课堂上的引导者,其课堂提问也会导致学生产生焦虑。应有重点地探索焦虑控制的适当途径,提高英语教学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学习能力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育人目标,学习者自主养成教育体现了国家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要求。英语学习者自主是学生对自己学习负责的能力,学习的主动性、独立性、建构性、养成性、可持续性是其基本特征。更新英语教学理念,树立“以学为本,因学论教”的教育思想,教学任务从“教会知识”到“教会学习”的转移,着眼于英语学习者自主的养成教育,最终提高学生实际运用英语的水平以及独立吸纳新知识的能力,是实现英语学习能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20.
向微  赵海洋 《魅力中国》2014,(21):205-205
众所周知,英语是国际上最为通用的语言之一,是通向世界的桥梁,更是21世纪必不可少的通行证。在我国,英语学习热也是经久不衰,愈演愈烈,但是中国学生在英语语音学习的过程中都有困难,发音不准已成为当今英语学习者存在的普遍问题了。据调查发现中国学生英语发音不准很大程度上是受到方言的影响。本文探究了河南方言对英语语音学习的影响,旨在改变河南英语学习者不良英语发音习惯的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