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并购,作为一种企业扩张的模式,受到各行各业的欢迎。医药行业由于研发风险高,更倾向于选择并购作为扩张的模式。但是,并购能否给医药企业带来合并收益?文章对华润三九并购案例进行分析,发现华润三九的并购动机主要表现在扩大生产规模以产生经营协同效应、盘活内部资金以产生财务协同效应、缩减机构层次以产生管理协同效应、遵从母公司策略以产生战略协同效应以及收购关联企业以降低代理成本等方面,并从企业财务绩效、股东财富变化等多方面对华润三九的并购活动进行评价,认为医药企业的并购活动产生了协同效应,使股东获得了短期的财富效应。  相似文献   

2.
文章基于"西方学者并购活动会增加目标公司收益"的观点时中国2003~2005年进行并购交易活动的296个上市公司进行实证研究:通过因子分析对样本公司并购前后的经营业绩进行对比。实证结果表明,中国目标公司只有58.1%增加了收益。因此目标公司在转让股权时要慎重选择并购公司,以切实保护自身利益。  相似文献   

3.
本文基于公司并购动机理论,揭示了我国控股股东行为的深层次原因,指出了市场制度缺陷较大和法律对投资者保护较弱,获取控制权私人收益的单位成本越低,控制权私人收益发生率越高,结果导致追求企业价值最大化的并购行为被扭曲,低效率的并购频繁发生。提出规范和制衡控股股东行为  相似文献   

4.
文章首先建立了一个包含可移动资源、不可移动资源和负向生产率冲击的简单理论模型进行分析,通过理论分析得到两个基本结论:第一,并购可移动资源丰富(生产率较高)和不可移动资源丰富(出口网络多)的企业为外商企业创造了更高价值;第二,并购遭受负向冲击的企业给外商企业带来的收益更高,即“趁火打劫”可以获得更高的收益。文章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采用1999~2013年的中国工业企业进行了实证检验。实证结果表明,外商企业倾向于并购生产率较高和出口网络丰富的目标企业,具有高生产率和广泛出口网络的企业在受到生产率负向冲击时更容易成为外商企业的并购目标。文章研究发现,外商企业在华并购的目标是优质资源,特别是遭受负向冲击的优质企业更易成为并购目标。因此,文章的研究为外商企业进入中国市场选择并购目标提供了理论和经验解释。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中国企业对外并购的现状进行分析,运用实证方法对我国企业对外并购的市场绩效进行检验。我们认为,中目企业的对外并购行为为上市公司的股东创造了财富,市场绩效的检验结果给出了积极的信号。现阶段我国企业的对外并购行为是值得肯定的.应从政策环境建设和公司内部治理机制两方面制定鼓励和引导措施。  相似文献   

6.
姜明 《山东经济》2002,(1):73-74
在并购决策过程中,必然涉及到目标企业的价值估算问题,而价值估算的准确与否,直接关系着并购活动的成败。由于企业是市场经济中的一种特殊商品,其价值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目标企业的价值估算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因此,并购企业对目标企业的价值采取切实可行的评估方法就显得十分必要。资产价值基础法、收益法和自由现金流量法是并购企业可以选择的几种方法。  相似文献   

7.
陈莉 《湖北经济管理》2014,(14):106-107
股权收购是通过购买股权达到对目标企业控制结果的收购行为.企业所得税作为影响企业并购成本的主要因素之一,是企业在并购决策和实施中的重要考虑.股权收购制度涉及收购企业、目标企业股东与目标企业三方主体.本文通过案例分析,选取目标企业股东方的会计核算进行研究,对目标企业Z集团财务公司的股权清算,从相关会计准则出发,分别按长期股权投资的处置、债务重组两个方式进行会计处理,就集团公司分开清算、打包重组,着重从会计处理、所得税方面进行分析,综合对企业有利和不利的影响因素,得出相应的结论,并提出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8.
方轶强 《特区经济》2005,(8):288-289
控股合并指一家企业买人或取得了另一家企业有投票表决权的股份或出资证明书,并且达到了能控制后者经营和财务方针的持股比例。控股合并可以通过以下几种交易类型来实现。类型1:并购方直接用自己的资产对目标公司投资,在目标公司增资扩股后,并购方获得控制性大股东地位;类型2:并购方和目标公司的大股东发生交易,改变目标公司的股权结构,取得目标公司控股股东地位;类型3:并购方将非货币性资产出售给第三方,筹集资金后对目标企业进行控股投资。  相似文献   

9.
以2009—2013年沪、深股市发生并购事件的103家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利用KMV模型对不同生命周期、不同并购类型的上市公司并购事件发生前和并购事件发生后的信用风险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不同并购类型的上市公司并购前后的信用风险变化情况呈现生命周期差异。处于成长期的公司,实施相关并购会降低信用风险,实施多元化并购会增加信用风险;处于成熟期的公司,则相反。同时,还从不同角度进行了稳健性检验,发现研究结论不变,进一步验证了结论的可靠性。从企业生命周期视角研究并购类型对上市公司信用风险的影响,补充和拓展了现有上市公司并购风险方面的研究文献,同时也对企业并购决策和公司治理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案例研究法分析三一重工并购普茨迈斯特并购绩效,得出短期内该并购事件引起三一重工财务状况恶化,但长期绩效良好,能为股东带来价值的研究结论.通过对实证研究结果进行分析,得出重工企业进行海外并购可通过与私募股权合作降低海外并购风险及应选择合理的整合方式以获得并购协同效应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This study, using forty‐six M&A events in Taiwan between 1987 and 1998, investigates the effects of M&As on shareholder wealth. The shareholders of the acquiring firms gain modestly positive abnormal returns around the announcement dates. We also distinguish M&As of different purposes, finding that M&As for technology‐acquiring purposes are most favored by the market, while vertical M&As are detrimental to shareholder wealth.  相似文献   

12.
以2007—2019年中国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多个大股东对并购效率的影响及内部薪酬差距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首先,存在多个大股东的上市公司能够在减少并购决策的同时提高并购绩效,实现了更高的并购效率,且多个大股东的监督越有力,并购效率越高;其次,考察内部薪酬差距在多个大股东与并购效率的调节作用,将股东、管理层、员工3个层面结合,结果表明内部薪酬差距抑制了多个大股东对并购效率的积极影响;最后,在市场化程度高的地区多个大股东更能提升并购效率。研究结果不仅从并购效率的角度丰富了多个大股东的经济影响,也对改善股权结构、优化薪酬设计及提高并购效率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3.
行为公司金融的"非理性管理层假说"认为管理层的非理性导致公司财务决策并不总是满足价值最大化原则,并可能对公司绩效产生不利影响.文章对"非理性管理者假说"的有关理论模型和实证研究前沿进行了综述,具体包括管理者非理性对于公司的融资政策、投资政策、股利政策和并购行为等各方面造成的影响.并从管理层非理性的角度对我国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选择、股利行为和机构投资者行为提出了基于行为公司金融的解释.  相似文献   

14.
以2006-2010年发生跨国并购的中国上市公司为样本,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实证检验了企业内部控制质量、东道国的政治风险对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高质量的内部控制能显著提升企业跨国并购绩效,在并购过程中,企业选择政治风险较高的国家和地区企业作为并购对象,对其绩效的改善则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5.
Using the cross-border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M&A) events of Chinese listed firms between 2009 and 2018, this paper studies the impact of cross-border M&A on the short- and long-term performance of firms through the event study method and the 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difference-in-differences regression method.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in the short run, Chinese firm cross-border M&A acquire significant, positive cumulative abnormal returns (CARs) within a 21-day event window. In the long run, cross-border M&A fail to improve firm returns on assets (ROA). Furthermore, the paper uncovers that the impact of M&A on ROA varies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cquirers and host countries, and the impact on CAR varies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eals and are not sensitive to characteristics of acquirers or host countries. The paper identifies the differing impacts of China’s “going out” strategy on firm performance in the short and long run and provides explanations for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the cross-border M&A of Chinese listed firms.  相似文献   

16.
品牌是公司最为重要的无形资产,好的品牌能够为公司创造更多的价值。然而,在市场体系尚未健全、商业信用有待重整的中国,品牌能否为公司带来更多的回报是一个有待回答的实证话题。文章根据世界品牌实验室公布的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排行榜,实证分析了品牌与公司业绩之间的关系。实证研究表明,在中国这样的新兴市场国家,高品牌能够为公司带来超额的财务回报和市场回报。  相似文献   

17.
由于并购具有金额大与标的资产质量难以辨别等特点,如何在并购交易中降低交易风险一直是学术界持续关注的话题。文章以中小板和创业板公司2015年至2016年审核通过的并购事件为样本,从业绩承诺视角探讨市场对于并购重组交易契约中信息传递机制的看法。研究表明,市场会对业绩承诺这一信息传递机制予以积极反应,业绩承诺越乐观,并购方在公告期间的超额收益越大。进一步研究发现,在非关联并购、投资者专业化程度较低或财务信息更稳健的情况下,业绩承诺所带来的财富效应更明显。文章以业绩承诺为切入点,为学术界了解如何降低并购交易中的信息风险提供了重要的视角与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股改前后日常关联交易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发现,股权分置改革虽然引起股权集中度和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下降等变化,但并未改变控股股东在关联交易方面的影响力,就关联交易而言,股改后其他人股东对第一大股东的制衡作用有所增强。机构投资者在控制关联交易方面的影响力尚未发挥。股改前后独立董事比例与日常关联交易水平都不具有显着性,但在2006年二者之间开始呈负向关系,且t检验值明显增大.接近满足统计显着性的水平,这在某种程度上意味着独立董事的规定,由原证监会规则层次上升至《公司法》层次后,有助于独立董事监督作用的发挥。  相似文献   

19.
杜思慧  方金 《科技和产业》2023,23(13):110-114
在当前的经济社会中,企业的社会责任被看作是企业与社会之间一种重要联系。之前有关社会责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对财务绩效的影响方面,较少涉及农资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为此,以利益相关者理论为基础,选取46家化肥、农药、种子上市公司为样本,使用SPSS和AMOS软件对相关指标进行分析。实证结果显示,农资企业承担对股东、债权人、消费者和政府的社会责任有助于企业价值的提升。  相似文献   

20.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ownership structures and IPO long-run performance of non-SOEs in China. Although non-SOEs underperform the market in general after IPO but the poor performance is mainly caused by the IPOs with ownership control wedge. Non-SOEs with one share one vote structure outperform those with control-ownership wedge by 30% for three years post-IPO performance in adjusted buy-and-hold returns. Non-SOEs with control-ownership wedge have higher frequency of undertaking value-destroying related party transactions. These findings suggest that non-SOEs need to improve corporate governance such as disproportionate ownership structure to better safeguard the interest of long-run shareholder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