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数据挖掘是金融行业的热门话题。看到大型银行、大型保险公司纷纷建设自己的数据仓库和数据集市,一些中小金融机构也不甘落后。可是据了解,相当多的金融机构面临着数据仓库建设投入产出比不高的困境。  相似文献   

2.
张鸿宇 《金融电子化》2009,(10):79-80,82
目前国内外的金融机构基本已经完成或正在进行数据仓库项目的建设。然而,在实施数据仓库的银行中,只有少数银行取得较好的效果,更多却处于效益产出较少的尴尬局面。更有咨询机构宣称,真正成功的数据仓库项目仅有50%左右,项目的风险度较高,一些数据仓库项目甚至是“上线就死亡”。下文将围绕数据仓库项目成功的关键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3.
中国银行业对数据仓库技术的探索和应用,应该说在局部领域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在数据仓库的建设中,有的金融机构还存在一些认识性误区,且大多仍是靠IT人员主导和推动,这往往会造成数据仓库的功能、架构存在一些欠缺,应用效果也差强人意。  相似文献   

4.
数据仓库成为银行信息化的必由之路 大约十年前,伴随着“啤酒搭着尿布卖”的故事,数据仓库的概念走进了中国金融业的视野。十年后,“数据提升业务价值、数据赢得竞争优势”的道理早已深入人心,数据已被视为银行宝贵的财富,数据仓库成为银行业信息化建设的必由之路。中国建设银行在数据仓库领域起步较早,早在1999年,建行就开始对企业级数据仓库进行研究和规划,并对数据仓库模型建设进行了深入探索。在2003年建行全行科技规划中提出了数据仓库在建行运用的四大领域:  相似文献   

5.
信息化浪潮正在席卷全球。“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已成为我国一项基本国策,金融信息化更是国家经济信息化的核心和开路先锋。20多年来,我国金融科技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金融电子化的目标已基本实现,为中国信息化建设的全面展开提供了宝贵的经验。目前,各金融机构纷纷整合其全国统一的网络架构和数据仓库、统一的硬件平台和软件平台,为我国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奠定了基石。作为中国金融界共同创办和培育的金融IT媒体,2001年,本刊重点报道了中国金融信息化建设的经验:关注我国“十五”金融信息化的规划和实施,探讨银…  相似文献   

6.
2003年11月,本刊曾经就商业智能在银行业的应用以专题形式进行了全方位的报道和剖析。在专题中,北京大学唐世渭教授等人撰写的《数据仓库在银行业管理信息化的作用》、NCR(中国)有限公司王闯舟撰写的《数据仓库技术及其在银行业的应用》以及本刊记者采写的《打造智能化的商业银行》均在业内引起了一定的反响。时至今日,商业智能、数据仓库、数据挖掘等已经不再是新鲜的概念。金融行业很多领域的管理人员、业务人员和技术人员在积极地了解商业智能的理念,学习相关的知识,掌握重要的分析工具。我们看到,尽管此前有一些金融机构在基于商业智能理念搭建数据仓库、实施数据挖掘方面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但也有一些金融机构通过不懈的努力尝到了“螃蟹的鲜味”。2005年6月24日,由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香港理工大学和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共同发起的“商业智能及其在金融领域应用研讨会”在北京召开。近百位来自于银行、证券、保险行业及监管单位的领导和专家围绕主题进行了多层次的研讨。本刊记者全程跟踪此次研讨会,针对一些演讲嘉宾进行独家专访,希望通过对一些重点问题的展示和分析,能够帮助读者重新认识、了解商业智能。  相似文献   

7.
<正> 对于国内商业银行来讲,数据仓库这一名词还比较陌生,但如果我们翻开国外银行业近年来的发展案卷,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数据仓库在国外银行业的运用已比较普遍,国外银行业近年来对数据仓库建设的投入正在日渐加大,据美国The Tower Group咨询公司的有关调查资料:1998年全球500家大银行中,已经有近90家建立了数据仓库;1999年全球金融机构用于数据仓库建设的投资  相似文献   

8.
数据仓库中的ETL (Extract Transform Load)是数据抽取、转换、装载到模型的过程,整个过程基本是通过控制用SQL语句编写的存储过程和通过函数来实现对数据的直接操作,SQL语句的效率直接影响数据仓库后台性能. 目前,各金融机构都积累了大量业务数据,这些信息系统中的数据需要通过搭建数据仓库平台才能得到科学的分析.近年来,数据仓库系统建设已成为金融IT领域的热门话题.  相似文献   

9.
数据分析技术需要一定的数据积累,各金融机构的数据仓库真正发挥作用需要假以时日。到2010年,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数据仓库已经初具规模,并且开始为金融机构的业务发展以及日常管理提供切实有效的支持。  相似文献   

10.
我国银行业经过了20多年的信息化建设,其基础设施建设框架已经基本完成,建立一个统一的业务应用平台,实现经营模式的“账务”中心向以“客户”为中心的条件已经成熟。本文通过对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的概述,重点介绍了数据仓库和数据挖掘技术在实施客户管理系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是国有商业银行的有力补充。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扎根农村。面向“三农”,对农民致富、农业增收和新农村建设都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本文以某村镇银行为例。在分析其在经营初期所遇到的社会认知度不高、筹资难度大和结算渠道不畅等问题的同时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今年年初,中央1号文件中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战略目标。该目标的提出,为金融机构如何进一步加强农村金融服务,有效发挥金融对“三农”经济的支持作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为植根于农村、服务于农业的金融机构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因此,对于当初以在农村金融市场“逐步淡出”为主体发展思路而目前处于“进退两难”尴尬境地的国有商业银行来说,则应抓住时机,转变观念,突出重点,有效投入,与其他金融机构并驾齐驱,共同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相似文献   

13.
记者:中央作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决策后,金融部门特别是银行业金融机构如何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有效的金融支持,再次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事实上,“十五”时期银行业金融机构已经在支持“三农”问题上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一些重要进展,对此我们应如何予以科学总结?  相似文献   

14.
随着“十一五”信息化建设的逐步深入,金融业面临着更多的机遇和挑战。随着外资银行的涌入,国内银行势必会加大信息化建设和投入,提高金融服务能力。各行商用业务系统的软件开发、数据仓库建设及信息安全建设都提上了新的议事日程,从而带动了中间件、应用软件、网络安全软件及数据库软件的快速增长。在部署众多软件系统后,  相似文献   

15.
客户关系管理系统与商业银行发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面对具有丰富管理经验和先进技术手段的外资金融机构的挑战,实施CRM便成了我国商业银行的当务之急。商业银行实施CRM,要从完善组织模式和业务流程入手,构建数据仓库,进行客户分析,有效实施客户维系策略等项措施。  相似文献   

16.
中国商业银行应实施数据仓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前言根据Tower Group公司1998年10月的研究,1999年全球金融机构将投资54亿美金实施数据仓库系统,其中欧美地区占80%的市场份额,其次为亚太地区,在美国实施数据仓库的单位以大型金融机构为主,项目启动的资金为5百万美金以上;1998年在全球500大的银行中已经有将近90家的数据仓库数据量超过500GB,预测在1999年将有150家,2000年有260家;数据仓库是金融机构实现顾客关系管理(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的核心技术,也是金融业竞争优势的来源,主要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构建数据仓库系统的技术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成熟和并行数据库的发展,面对急剧膨胀的信息量,信息处理技术的发展趋势是:从大量的事务型数据库中抽取数据,并将其清理、转换为新的存储格式,即为决策目标把数据聚合在一种特殊的格式中。这种支持决策的、特殊的数据存储即被称为数据仓库。数据仓库技术可以有效地帮助组织从海量数据中淘金,为管理人员提供科学的决策支持,协助进行有效组织管理,控制运营风险,创造利润。为此,国内外许多行业和部门都在紧锣密鼓地建设自己的数据仓库。本文研讨构建数据仓库系统的关键技术,旨在为搭建数据仓库系统平台做探索性研究…  相似文献   

18.
《华南金融电脑》2006,14(6):38-38
全球数据仓库解决方案领导——NCR Teradata数据仓库事业部近日在“2006 Teradata数据仓库峰会”上宣布,公司将于今年在北京成立Teradata研发中心,并于大连成立全球咨询中心。  相似文献   

19.
数据仓库是一项管理技术,银行最需要数据仓库技术,我国商业银行目前建设数据仓库主要存在数据集成度不高、数据资源挖掘不充分等问题;建设好银行数据仓库要注意解决储户资料单薄和银行数据集中统一以及优良的系统设计等问题,未来的银行数据仓库将支持多维分析和未来状况预测。  相似文献   

20.
五月中旬,中央组织都在加拿大举办了“现代金融体系建设专题研究班”,目的是进一步提高金融机构和部分大型骨干企业领导班子成员的素质。促进我国现代金融体系的建设。通过与近30位国际著名学者和教授、国际知名金融机构的高级管理人员以及省市政府高级官员的交流和研讨,研究班学员深入了解了世界前沿的金融管理理论,学习了北美知名金融机构和善名企业的先进理念和成功经验,同时也对加拿大的金融特点有了直观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