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股票投资中净资产收益率处于核心地位,剩余收益模型可以很好的把股票定价和净资产收益率结合起来.文章旨在通过剩余收益模型阐述净资产收益率在股票定价中的运用及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文章以上证50指数所包含样本股为样本,运用因子分析的方法来提取影响股票收益的共同因素,从而验证了套利定价(APT)模型在上海证券市场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文章利用O-F剩余收益定价模型采测度我国 A 股市场股票市值与内在价值的偏离程度,结果发现我国 A 股市场股价明显高于其内在价值,存在一定的泡沫成分.最后提出治理我国股票泡沫的相关政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4.
文章应用GARCH模型估计可转债标的股票的收益波动率,并将估计出的收益波动率代入Black-Schole期权定价公式,以期提高Black—Scholes期权定价公式的精确度。为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文章以桂冠转债为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交易价格上升的期间内,基于GARCH模型的期权定价方法可以提高Black-Scholes期权定价公式的精确度。  相似文献   

5.
文章依据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来论证上海股票市场收益与风险之间的关系。文章还选取了上证50板块中50支2014年的股票作为样本数据进行分析,运用时间序列分析和横截面最小二乘法的回归方法,来检验系统风险是否对个股具有显著影响。最终我们发现,非系统性风险对股票收益影响较大,系统性风险与投资收益率的关系并不符合CAPM模型,并论证通过建立投资组合可以达到分散非系统性风险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夏宇 《财会通讯》2022,(3):79-84
我国证券市场成立以来虽然不过30余年,但发展迅速,这必然在一定程度上伴随着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成长,股市的高收益与高风险并存的特点,不仅使相关学术领域成为热点问题,同时也是吸引众多投资者参与的重要原因,公司成长是否影响股票收益呢?股票收益的影响因素一直是资产定价理论体系研究中的关键问题,本研究借鉴了国内外学者已有的研究经验和方法,以Fama-French三因素模型为基础对其进行检验,并创新性的加入成长因子形成Fama-French四因子模型,通过模型拟合度和显著性与三因子模型进行比较,说明加入成长性因子形成的Fama-French四因子扩展模型在我国证券市场具备更强解释力度,进而拓展资产定价方面的理论研究并提出相应现实建议.  相似文献   

7.
本文根据Ohlson-Feltham剩余收益定价模型分析了目前我国纺织行业股票的价格对其内在价值的偏离程度,发现纺织行业股票价格对内在价值的高估程度还是相当严重的。  相似文献   

8.
本篇首先分析了我国证券市场股票定价的特征。文章认为我国现行证券市场的股票定价与CAPM的结论相悖:公司特征因素在我国股票定价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公司特征因素模型更适合描述中国股市的定价机制。然后,文章围绕建立我国股票的特征因素模型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9.
融资融券交易为中国股市引入了杠杆特征,加大了股票价格变动的不确定性。以2015年股灾前后为样本区间,分析了Fama-French三因子模型在对我国融资标的股票收益率的解释力度。在此基础上在三因子模型中加入杠杆率因子及其滞后项,探讨杠杆交易背景下融资标的股票的风险溢价特征。研究结果显示:Fama-French三因子模型能够较好地解释我国融资标的股票的收益率,但股灾前后的风险溢价特征发生了较大改变;杠杆率同样具有显著的定价作用,加入杠杆率因子后,融资标的股票的账面市值比因子溢价效应消失;股灾之前,高杠杆率能够支撑高收益,但股灾之后杠杆率因子与收益率的关系并不显著。研究结论可以为证券监管部门对杠杆率的调控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邹舟  楼百均 《企业经济》2013,(1):173-175
根据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从上海A股市场随机抽取100支股票,计算它们的收益率,选择上证综合指数为市场组合的市场指数,并利用双层回归分析方法对2007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这段时间的100支股票进行实证检验。虽然很多国外研究表明,CAPM模型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解释市场收益,并在资产估价、资本预算、投资风险分析方面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同时也有利于投资者构建最优的证券投资组合,但本文实证研究结果发现,CAPM模型并不适合中国的股票市场,股票预期收益率和系统风险之间不仅不存在正相关的关系,而且也不存在线性关系,除了系统风险外,非系统风险在解释股票收益上也具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基于2698家上市公司2000~2019年间的月度数据,对我国A股市场换手率效应的存在性及形成机制进行探讨。研究发现,我国股票市场存在显著的低换手率溢价现象,换手率与次月收益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平均而言,换手率最低组每月比换手率最高组的收益高出2.29%,并且该结论在控制了规模、流动性、特质波动率等8种定价因子之后依然稳健。此外,换手率效应无法用传统的FAMA因子定价模型解释,而从流动性溢价角度解释的比例也很低,平均仅为8.2%。进一步继承并拓展Twobeta模型进行研究,发现低换手率股票对应的企业拥有较高的现金流风险和较低的折现率风险,并且现金流风险拥有更高的风险价格,这造成了低换手率高收益现象,从而为换手率效应提供了全新的理论解释。  相似文献   

12.
杨成炎  周佳 《会计之友》2012,(19):119-121
股票期权制度的有效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行权价格的合理性。由于我国资本市场的弱势有效性,目前采用固定的行权价格并不合适。文章分析了现行定价法的局限性以及影响行权价格的因素,构建了以EVA为核心的业绩评价体系,并且引入了行业股票价格参数、行业分类指数变动率、公司风险修正系数,重新设计了可变行权价格模型。修正后的行权价格能提高经理人收益与公司业绩的相关性,增强股票期权制度的激励作用。  相似文献   

13.
我国流动性调整下的CAPM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Amihud的非流动性比率衡量流动性,并证实了我国股票市场存在流动性溢价现象。流动性溢价现象对现有的资产定价模型造成了很大的冲击,因为传统的资产定价模型并没有考虑也无法解释流动性溢价的问题。文章借鉴并改进了Liu的方法求得流动性因子,从而构建了流动性调整下CAPM模型(LCAPM),并研究发现LCAPM能够充分解释流动性溢价现象。此外,用LCAPM模型解释我国股票市场的规模效应、账面市值比效应和短期收益反转等市场异象,发现该模型能够解释这些传统定价模型所无法解释的异象,从而对我国的资产定价提供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证券交易的执行成本是信息不对称和市场供需不均衡时投资者买卖证券的风险补偿,是资产定价和市场微观结构的重要研究课题。为此,本文对国外做市商制度下股票执行成本与预期收益理论加以利用和创新,构建出符合我国股市交易制度现状的执行成本与资产定价模型,并提出新颖的“预期收益与执行成本非线性”假设,在此基础上使用交易数据对假设进行实证检验发现,对于我国股市流动性大且执行成本小的资产,其预期收益是相对买卖价差的凹性增函数,而对于流动性小且执行成本大的资产,其预期收益是相对买卖价差的凸性增函数。因此,在指令驱动交易制度下,预期收益是执行成本的分段凸性和整体非线性凹凸增函数。  相似文献   

15.
根据2005—2006的年度数据,对上海证券交易所中山东省的股票的风险与收益实证研究.依据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用周收益率进行GARCH模型的实证分析得到Beta系数值,算出系统风险与非系统风险,分析股票风险的结构关系。  相似文献   

16.
大多数股票期权的研究忽视了收益获取时间的不确定对期权价值的影响。本文探讨了支付时间不确定的指数化股票期权的定价问题,改进了原来的模型,并进行了实例验证。  相似文献   

17.
在文章构建的超市通道费双层模型中,超市经营者对不同产品制定不同的通道费定价标准,以追求通道费收益最大化;各产品生产商根据通道费定价标准决定其产品的超市货架占用面积,以实现利润最大化。最后,结合分层迭代的思想给出了该模型的算法步骤。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利用2009年至2011年中国股票市场的数据,对投资者给股票定价时对非经常性损益信息的反应程度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投资者在做出定价决策时,区分了扣除非经常性损益每股收益和每股非经常性损益信息,并在当每股非经常性损益为正时对扣除非经常性损益每股收益给予了比每股非经常性损益更高的定价。但是当每股非经常性损益为负数时,投资者给予了每股非经常性损益比扣除非经常性损益每股收益更高的定价。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2009年10月30日在创业板上市的28只股票为研究对象,以网上发行中签率、首日换手率、网下发行中签率、首日交易金额等作为投资者情绪的衡量变量,通过检验投资者情绪与创业板上市股票初始收益的关系,发现投资者情绪变量中只有网上发行中签率与首日初始收益高度相关.通过构建投资者情绪与首日初始收益的回归模型,进行回归分析得出在创业板上市的股票其首日初始收益主要受投资者情绪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关于在创业板进行投资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检验市场的有效性,选择和设定合适的模型尤其重要。文章基于过去几十年国外学者对市场有效性检验的研究和发展,发现学者们正在由使用无条件资产定价模型检验市场有效性,转向使用条件的或多因子的定价模型检验市场有效性和解释异常报酬。因此文章进一步对条件定价模型和无条件定价模型的关系做出理论分析。分析表明:无条件定价模型的风险值与定价误差和条件定价模型的风险值与定价误差之间的偏离,取决于风险值、市场风险溢酬和市场波动性之间的共变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