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近日,国家标准委、国务院扶贫办、国家认监委联合印发《关于开展标准化工作助推精准扶贫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指导意见》以产业扶贫为重点,以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美丽乡村和有机产品认证等为抓手,以精准扶贫大数据标准化建设为突破,促进扶贫产业做大、扶贫产品做优、扶贫企业做强,提升精准扶贫的质量和效益,发挥标准化在精准扶贫中的技术支撑作用。《指导意见》指出,开展标准化工作助推精准扶贫是运用标  相似文献   

2.
农业保险在精准扶贫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然而,在扶过程中,存在的保险公司管理成本过高、农户投保率偏低、农业保险数据缺乏等问题影响着农业保险的扶贫力度。对此,本文从农业保险经营模式的创新、产品创新、服务创新、技术创新等方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农业保险不仅是农民转移农业风险的重要工具,更是新形势下实现"精准扶贫"的重要手段,是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发展农村金融和脱贫扶贫工作的重要抓手。要实现由传统农业转向现代农业,就要加快土地流转,实现所有权、承包权与经营权的三权分置,加快新型城镇化,从而实现真正的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本文以农村土地流转作为背景,分析河北省农业保险发展的新模式和新路径,从而为政府、保险公司、农民多方主体提供可参考的模式和方法。  相似文献   

4.
大数据背景下,论文设计开发大数据精准扶贫服务平台,强化贫困问题的科学分析以及个性化推送服务技术,针对农产品的销路、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从根本上帮扶解决贫困人口的脱贫问题,增强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内生发展动力。  相似文献   

5.
精准扶贫是供给侧改革形势下政府扶贫的新举措,旨在采取差别化的扶贫政策,整合扶贫资源,创新扶贫思路,对贫困人口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然而,目前保定市在扶贫方面存在很多困境:扶贫项目开发整合力量不足,扶贫政策过于僵化;政府主导扶贫模式,扶贫目标偏离与转换;扶贫资金渠道来源单一,社会参与不足。因此,精准扶贫对策与路径的选择对保定市精准扶贫工作来说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扶贫开发工作进入关键时期,消除贫困、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在于坚定不移地走精准扶贫之路.而精准扶贫,应重在于人力资本的开发,只有重点先从扶贫地区及贫困人口的人力资本开发入手,才能避免返贫率高等困境出现,才能提升贫困地区及贫困人口自我持续发展能力.提升政府与扶贫对象双方人力资本投资意识、 加大对贫困地区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的投入以及完善贫困地区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的相关制度保障等方面,应是当前精准扶贫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7.
资产收益扶贫模式是扶贫开发方式的重大创新。通过将财政性资金股权量化到农村专业合作社,采取保底分红的方式,帮助农村贫困人口增加收入,壮大村集体经济,已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中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在实践中,资产收益扶贫项目又存在虚增资产、效益低下、动机不纯等问题,财政性资金的安全面临很大风险。本文尝试通过恩阳区实施资产收益扶贫项目的实践经验,对财政性资金支持资产收益扶贫项目存在的主要风险进行分析,然后针对性的提出应对策略,进一步保障财政性资金安全,提高财政性资金使用绩效,有力推动稳定脱贫和乡村振兴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8.
25前,习近平在 《摆脱贫困》 一书中,初步阐发了"扶贫先要扶智"的教育思想.当前,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扶贫思想指导下,我国各级政府部门和工作人员为实现"2020年将实现现有标准下7000多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这一庄严宣告扎根偏远山区和群众基层一起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我省积极响应国家各种政策号召,对贫困地区的贫困人口提供精准帮扶.但是,我省的教育扶贫政策存在许多不足,影响了教育扶贫政策的成效.本文主要从走访调研我省精准扶教育实施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入手,提出完善我省精准扶贫教育政策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问题一直是政府社会关注的话题。要发展农业,农业保险的作用不可忽视。农业保险不仅能在农作物的生产过程中起到防范风险,减小损失的作用,对于农民来说也有稳定收入,增强抗风险能力和减轻灾后损失的作用。正因为如此,不断探索有效地农业保险经营方式是现如今我国重要的一项任务。  相似文献   

10.
经济发展水平的快慢与思想观念、文化素质水平有着密切的关系。为积极推动精准扶贫工作的落实,确保在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小康社会,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农村精准扶贫工作中有其必要性: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需要;是根据现阶段扶贫工作现状,解决农民主要思想问题的需要;是充分调动农民脱贫致富积极性的需要;是促进农民全面发展的需要。但是,在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和精准扶贫工作相融合的过程中也面临这样的现实问题:农村思想政治教育机制不完善,作为教育对象的贫困人口自身存在一些问题。因此,可以通过深化对村民理论教育、加强对村民相关感染教育、丰富传播载体以及加强队伍建设等途径,使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农村精准扶贫工作中,帮助农村贫困人口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相似文献   

11.
就业问题是最大的民生问题,是经济发展的动力.尤其是在精准扶贫大背景下,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的就业问题是在精准扶贫中的关键一环.该群体的就业不仅仅关乎其就业权的实现,而且关乎精准扶贫的实现.作为一种釜底抽薪式的扶贫方式,需要发挥政府、市场与社会的合力,共同助力就业扶贫.  相似文献   

12.
《企业经济》2019,(10):74-81
乡村旅游因其关联效应和乘数效应,成为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重要路径。但是,在实践中乡村旅游扶贫成效并不理想,一部分贫困人口被排斥在当地旅游发展项目之外,往往出现扶贫目标脱靶、"旅游飞地"现象。因此,以乡村旅游精准扶贫为视角,在对国内外理论文献进行评述的基础上,尝试对江西乡村旅游精准扶贫主要效应进行总结。充分运用典型案例法,选取江西目前被列入全国乡村旅游扶贫的重点村作为研究对象,对江西乡村旅游扶贫发展模式、面临问题进行分析。从构建多主体扶贫机制、创新业态发展模式、实施品牌行动计划、完善可持续脱贫机制等方面提出乡村旅游精准扶贫政策创新路径。  相似文献   

13.
宁德市质监局认真贯彻宁德市委、市政府山地农业开发、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等工作部署,充分发挥宁德市农业标准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作用,把农业标准化作为质监部门服务精准扶贫的重要举措,重在落实、重在推广、重在实效,通过开展农业标准体系构建、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推进实施农业标准化,助推全市农业加快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14.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在不同的场合多次讲话强调,要大力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到2020年确保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文章首先分析了与金融扶贫相关的国内外研究成果,分析了安徽省金融扶贫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提高安徽省金融扶贫的实施效果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正>2019年,正值脱贫攻坚战的关键时期。为实现我国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确保现行标准下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消除绝对贫困,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进入到了最后的攻坚阶段。近年来,碧桂园服务在脱贫攻坚战中持续发力,以总公司为轴心,扶贫工作向全国多个区域辐射展开,形成了村企党建扶贫、教育助学、就业扶贫、消费扶贫四大扶贫模式,坚持精准方略,最大限度地发挥企业、社区在精准扶贫中的作用力。党建扶贫:村企结对帮扶,助力精准扶贫  相似文献   

16.
对精准职业教育扶贫的人力资本提升绩效进行直接绩效与间接绩效相结合的评价,可以更好地了解扶贫资金分配、使用以及监测地的现状,提高精准职业扶贫的效率,改善扶贫资金边际绩效日益递减的问题。本文以人力资本贫困理论、人力资本投资理论、可持续性脱贫理论为基点,提出扶贫的重点在于提升贫困人口的人力资本,而人力资本的提升不仅要扶智而且要"学有所用"。  相似文献   

17.
农业保险作为农业风险防范,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制度创新,在一定程度上能有效地规避农业灾害损失,对生产者给予一定的保护。本文在阐述吉林省农业保险发展历程基础上,找出吉林省农业保险存在三个重点问题,提出了建议对策,试图为促进吉林省农业保险事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相似文献   

18.
《价值工程》2017,(27):4-6
本文阐述利用地理信息空间大数据和扶贫数据,通过Html5、Arcgis Server、.Net等互联网技术和WebGIS技术建设精准扶贫管理系统,把扶贫数据精准空间定位、落到实地。通过地理空间大数据的手段,实现贫困现状、致贫原因、帮扶措施、作战部署、脱贫成效五个方面的精准展现,是测绘地理信息助推脱贫攻坚工作的示范应用。  相似文献   

19.
农业保险是一种通过保险的商业化手段来管理农业中存在的各种风险的制度安排,其在我国西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可以有效帮助政府减轻灾害补贴压力,帮助广大农民减轻农业风险的损失。自1982年我国恢复农业保险以来,该险种一直都处于低潮期,高风险、高赔付率和缺少政策的支持,使农险业务逐步萎缩,文章分析了我国西部地区农业保险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我国提出要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力量,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金融作为脱贫攻坚的重要举措,却因城乡金融发展不平衡、金融服务不充分等问题,制约了金融助推脱贫攻坚的作用发挥。本文基于普惠金融、农村金融和金融扶贫三者的联系,重点从贫困户、金融机构、政府三个层面,分析了我国农村金融助力脱贫攻坚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提出在精准扶贫背景下,政府要建立完善相关制度体系,营造良好的金融扶贫环境,金融机构要结合贫困户需求,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等建议,切实让贫困户享受金融服务,确保农村金融有效助推脱贫攻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