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3 毫秒
1.
出口退税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对已报关离境的出口货物,由税务机关将其在出口前生产环节已经缴纳的国内增值税或消费税等间接税退还给出口企业的一种税收制度。自1985年4月1日起,我国开始实行出口产品退税政策,1994年1月1日我国建立了以新的增值税、消费税制度为基础的出口货物退(免)税制度。出口退税政策对鼓励和扩大企业出口创汇发挥了重要作用。2003年10月13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调整出口货物退税率的通知》出台,对出口退税率  相似文献   

2.
基于缓解我国财政赤字以及人民币升值压力的考量,今年10月13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颁布了《关于调整出口货物退税率的通知》,规定从2004年起,对退税机制进行改革,对出口退税率进行结构性调整,出口退税率平均水平降低3个百分点左右。对于出口依存度达31%的浙江经济而言,此次出口退税政策调整的影响是全方位的。  相似文献   

3.
出口退税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对已报关离境的出口货物,由税务机关将其在出口前生产环节已经缴纳的国内增值税或消费税等间接税退还给出口企业的一种税收制度。自1985年4月1日起,我国开始实行出口产品退税政策,1994年1月1日我国建立了以新的增值税、消费税制度为基础的出口货物退(免)税制度,出口退税政策对鼓励和扩大企业出口创汇发挥了重要作用。2003年10月13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调整出口货物退税率的通知》出台,对出口退税率进行了结构性调整,并于2004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这是继1994年税制改革以来有关出口退税政策最大的一次改革,将对我国出口贸易产生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钟晓君 《浙江经济》2006,(24):46-47
我国实行出口退税制度,对出口货物实行零税率。即出口货物在出口环节免交增值税和消赞税,同时,退回以前环节已缴纳的增值税和消费税。根据《增值税暂行条例》规定,企业产品出口后,税务部门应按照出口商品的进项税额为企业办理退税。由于税收减免等原因,商品的进项税额往往不等于实际负担的税额,如果按出口商品的进项税额退税,就会产生少征多退的问题,于是就有了计算出口商品应退税款的比率——出口退税率。出口退税率现在是所有出口行业普遍关心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5.
《港口经济》2012,(9):62-62
财政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布《关于在天津东疆保税港区试行融资租赁货物出口退税政策的通知》,决定自2012年7月1日起,在东疆试行融资租赁货物出口退税政策。业内专家普遍认为,该项独有政策的实施,将有效提升我国租赁行业参与国际竞争的实力,加快东疆打造国家租赁产业试点区和创新领航区的步伐。  相似文献   

6.
出口退税改革对推进产业结构优化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芸 《辽宁经济》2007,(3):23-23
出口退税制度又称出口货物退税制度,是一个国家退还在国内生产、流通、出口环节已缴纳的间接税的税收制度。出口退税是一种国际惯例,是国际产品公平竞争的基础。我国于1985年开始确立了出口退税制度,使出口货物以不含税价格进入国际市场,不仅增强了出口货物的竞争能力,调动了出口企业的积极性,也大大促进了我国外贸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对我国出口退税政策调整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出口退税政策作为我国鼓励出口的一项重要措施,自1985年恢复实施以来,由于不同政策目的的需要经历了一系列的调整。本文通过对我国出口退税政策调整过程的论述,分析了我国出口退税政策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了完善我国出口退税政策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一.我国出口退税的现状 出口退税是一国政府为了增强出口商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将出口商品中所含的间接税部分或者全部退还给出口商,使得出口商品以含部分税或者不含税的价格进入国际市场所实施的一项政策.我国自1985年实施出口退税政策以来,出口退税政策多次发生重大变化,1988年明确"征多少退多少,不征不退和彻底退税"的原则,1994年税制改革,颁布的<出口货物退(免)税管理办法>重申了对出口商品实行整体税负为零的零税率政策,1995年将出口退税率调整为10%、14%,1996年下调为3%、6%、9%,1998-1999年间,为鼓励出口,分别提高到5%、13%、15%、17%等四个档次.  相似文献   

9.
<正> 最近,经国务院批准,财政部、商务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税务总局、海关总署联合下发了《关于调整部分商品出口退税率和增补加工贸易禁止类产品目录的通知》(财税[2006]139号),规定从2006年9月15日起对部分出口货物调整出口退税率。同时明确在2006年9月14日(含14日)之前已对外签订的出口合同在规定的时间内向税务机关备案后,在规定期限内出口该合同项下的货物,出口企业可选择继续按调整之前的退税率办理出口退  相似文献   

10.
许彦斌 《天津经济》2004,(11):40-42
对出口产品实行退税是国际通行做法,符合世贸组织规则。我国从1985年开始实行出口退税政策,1994年财税体制改革以后继续对出口产品实行退税。出口退税政策的实施,对增强我国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扩大出口、增加就业、保证国际收支平衡、增加国家外汇储备、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出口退税政策是我国对外贸易的一项基本制度,在对外贸易制度与监管中居于中心地位。作为一种国际惯例,出口退税制度已被WTO诸多成员国广泛应用。我国的出口退税制度始1985年,并于1994年、1999年先后进行了两次调整。2003年10月,由于出口欠退税严重,中央再次对出口退税政策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12.
2006年9月14日,财政部、国家发改委等五部门联合发出通知,调整部分出口商品的出口退税率,这已经是近年来我国对出口退税政策的第三次调整(1999年为了摆脱亚洲金融危机的负面影响,国家将平均出口退税率由6%提高到15%,2003年10月13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改革现行出口退税机制的决议,把出口退税率平均下调三个百分点)。此次出口退税率调整涉及纺织、钢铁、有色金属、煤炭、机械等多个行业,税率有升有降。那么,出口退税率的调整,对于一个国家(地区)及其相关产业、企业来说,是“福”还是“祸”呢?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以来,国家对出口退税政策进行了多次调整。这些结构性调整,是国务院实施宏观调控政策采取的综合措施之一。文章通过运用规范研究的方法,然后通过运用公共政策理论分析我国出口退税政策调整的依据、内容和影响,最后提出了优化出口退税政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正> 一、出口退税的概念和理论依据出口退税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对已报关离境的出口货物,由税务机关根据本国税法规定,将其在出口前生产和流通各环节已经缴纳的国内增值税或消费税等间接税税款,退还给出口企业的一项税收制度。它的理论依据是税收理论和国民待遇原则。按照税收理论,间接税是转稼税,  相似文献   

15.
出口退税是各国鼓励外贸出口的一项共同措施,目前被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广为采用。我国自1985年开始实施出口退税政策。自2004年1月1日起,进行了新一轮的出口退税政策改革。新的出口退税政策明确提出了“新账不欠,老账要还,完善机制,共同承担,推动改革,促进发展”的原则。新的出口退税政策实施4年多以来,国家对其进行了多次调整。文章采用调查研究和数据统计分析的方法,实证性地分析了出口退税新政策调整后对盐城经济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山东出口退税锐减35亿2003年10月13日是一个令中国从事出口业务的企业倍加关注的日子。在这一天,国务院正式下文对出口退税率进行结构性调整,本着"适度、稳妥、可行"的原则,区别不同产品调整退税率:对国家鼓励出口的产品退税率不降或少降,对一般性出口产品退税率适当降低,对国家限制出口的产品和一些资源性产品多降或取消退税。退税调整自2004年1月1日起执行。以此推算,中国出口退税率的平均水平将降低3个百分点左右。此次的出口退税机制改革,首要因素是出口退税欠税额严重。同时,中国出口退税的环境也在发生变化,原来的出  相似文献   

17.
经国务院批准,从1996年1月1日起,以下文件规定的增值税优惠政策继续执行: 一、《关于对部分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免征增值税的通知》(财税率[1995]44号)。免征增值税的建材产品包括以其他废渣为原料生产的建材产品。 二、《关于人民银行配售黄金征税问题的通知》((94)财税字018号)、《关于人民银行配售白银征税问题的通知》((94)财税字052号)、《关于黄金生产环节免征增值税问  相似文献   

18.
张艳萍 《特区经济》2005,(12):55-56
2003年10月13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改革现行出口退税机制的决定》,对现行的出口退税政策进行改革,主要内容包括:一是对出口退税率进行结构性调整,全国综合退税率下调3%;二是建立中央与地方共同负担出口退税的新机制,从2004年起,以2003年出口退税实退指标为基数,对超基数部分的退税额,由中央和地方按75:25的比例共同负担;三是累计欠税由中央财政负担,并从2004年起对欠税采取全额贴息;四是从2003年起,中央进口环节增值税、消费税收人增量首先用于出口退税,加大中央财政对出口退税的支持力度。  相似文献   

19.
1、政策调整因素导致的出口突然增长 今年以来,有关政府部门一直在酝酿对外贸易政策的调整,主要是降低某些产品的出口退税。9月14日,财政部等5个部门发布了《关于调整部分商品出口退税率和增补加工贸易禁止类商品目录的通知》(财税[2006]139号)。这次出口退税和加工贸易税收政策调整“双管齐下”,是今年国家宏观调控在外贸领域的强有力措施。主要是取消了部分“两高一资”出口产品的出口退税,钢材出口退税率由11%降至8%,纺织品、家具、塑料、打火机等出口退税率由13%降至11%。这一政策自2006年9月15日起执行,但对之前已经签订的出口合同,凡在2006年12月14日之前报关出口的,可以按调整之前的出口退税率办理退税。由于一段时期内,该政策的酝酿和社会上的议论,促使企业在8、9月份明显加快出口节奏,特别是政策出台后,企业均希望抢在近期出口,争取早些按原来的税率退税。这导致从外贸数字来看,在去年同期出口偏高基础上,今年8、9月出口增速仍明显高于前几个月,规模上约猛增了100亿美元。9月份钢材出口407万吨,增长2倍  相似文献   

20.
王芬 《宁波经济》2007,(10):14-16
6月18日,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布了《关于调低部分商品出口退税率的通知》(财税[2007]90号),规定自2007年7月1日起,调整部分商品的出口退税政策。为摸清此次出口退税政策调整对宁波出口的影响,市局对37家外贸企业(其中,流通型企业23家,生产型企业14家)进行了随机问卷调查。调查显示,此次出口商品退税率下调对我市多数进出口企业影响较大,多数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