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吴晓灵指出,在中国流动性过多的背景下,外资私募股权基金在境内投资的难度将比过去有所加大,此时应更多地发展人民币私募股权基金。  相似文献   

2.
私募股权基金来源于英文Private Equity Funds (PE).它是一种集合投资工具,通过私募方式向机构投资者或者富有个人募集资金,然后再以股权形式投资于非上市企业,最后通过股权出售或转让从中获得高额回报. 私募股权基金的基本概念 私募股权基金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美国风险投资协会(NVCA)给出了私募股权基金的广义定义,即私募股权基金包括所有的风险投资基金、收购基金、夹层投资基金、基金的基金和二级投资基金等.狭义的私募股权基金主要是指并购基金和夹层投资基金.本文将从广义的概念出发来讨论如何理解和认识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3.
伴随着私募基金的飞速扩张,私募基金的股权投资问题相应凸显。股权估值作为基金运作的关键仍存在许多问题,2018年出具的《私募投资基金非上市股权投资估值指引(试行)》旨在引导私募基金估值向着更加规范化和专业化的方向发展。本文从私募基金非上市股权投资估值的角度出发,搭建能用于私募基金估值的框架,并且从估值目的、估值对象、估值条件及估值价值类型对估值方法进行适用性分析。本文通过梳理私募基金投资非上市股权估值的要素、股权投资估值技术的参数,提出适用于私募基金非上市股权投资估值的分阶段评估的框架,框架通过研究企业所处的生命周期划分为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最后,对私募基金投资非上市公司股权估值方法进行总结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4.
相对于其他金融市场,私募股权基金市场存在时间较短,特别是国内私募股权投资还处于起步阶段.该文从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发展历程进行阐述,对现有基金研究方向进行了梳理,也对当前国内外私募股权基金的现状进行比较系统全面的对比,并探讨了未来私募股权基金可能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3月12日,国内私募基金领域的十多位重量级人物齐聚上海,参加一个名为“2010中国首届人民币PEFoF基金高峰研讨会”的民间活动;而先前某媒体报道的浦东将先试先行外资入股人民币私募股权基金一事,日前也已得到官方正式确认。可见,人民币私募股权基金在投资市场中已是硝烟再起,这并非偶尔因素,人民币升值的猜想或将掀起市场的连锁反应,而与之关联的基金产品也将借势而为之。  相似文献   

6.
李靖 《海南金融》2012,(5):33-38
本文介绍了全球私募股权投资发展历程,主要包括萌芽阶段、发展阶段、高速增长阶段、成熟阶段;对全球私募股权投资最新发展趋势进行了描述,在此基础上总结了私募股权投资的国际经验,这些经验包括:私募股权投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政策支持,私募股权投资发展需要一个良好的市场环境,私募股权基金自身运作的合理化,私募股权投资发展需要健全的中介服务体系,私募股权投资的市场化运作等.  相似文献   

7.
私募股权投资在美国和欧洲等国家已经成为重要的融资手段,在我国应大力发展私募股权投资已成为广大有识之士的共识。最近几年,我国的私募股权投资发展迅速,规模空前膨胀,从外国私募基金独领风骚到现在本土基金迅速发展,本文是对我国私募股权投资发展现状的分析和总结。  相似文献   

8.
一、税法对私募股权基金的作用私募股权基金是指非公开募集资金并投资于未公开上市公司股权的投资基金。在世界范围内,私募股权基金的设立可以采取三种形式:有限合伙、信托和公司。私募股权投资者、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和被投  相似文献   

9.
企业年金投资私募股权基金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屹  陈学彬 《新金融》2007,(5):27-31
近年来,企业年金基金的投资问题备受关注,私募股权基金因其适应我国建立创新型国家的战略而开始进入快速发展期,在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养老基金投资私募股权基金已经取得了成功的经验并有力地推动了经济发展。本文系统分析了我国企业年金基金投资私募股权基金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海外私募股权基金在华Pre IPO投资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融危机后,海外私募股权基金在华发展迅速,中国已成为其新一轮投资目的地。从海外私募股权基金的角度出发,对比分析有无海外私募股权基金进入的企业状况,实证研究发现海外私募股权基金在投资时会着重考虑宏观环境,偏爱新兴产业、优质企业与成长性高的企业,并且倾向于安排专人参与公司股权治理。  相似文献   

11.
通过国内外的经验表明,私募股权基金的退出主要有上市、出售、股权回购和清算四种,并且私募股权基金通过产权交易所进行产权交易进行退出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本文主要通过对我国私募股权投资于产权交易市场对接的前景分析、我国私募股权投资与产权交易市场对接的思路以及我国私募股权基金与产权交易市场的对接方式研究进行研究,分析我国私募股权投资于产权交易市场对接的可信性。  相似文献   

12.
本文采用2009年至2011年新上市的281家创业板公司为研究样本,考察私募股权投资如何影响证券分析师对被投资企业上市的关注程度。结果发现私募股权投资支持的企业能够吸引到更多的证券分析师关注,并且证券分析师的预测也更加准确,这与私募股权投资的认证假说和市场能力假说相符。此外,相比非外资背景的私募股权投资,外资背景的私募股权投资支持的企业在上市时受到更多的证券分析师关注,并且分析师预测准度也更高。进一步研究发现,参与上市公司的私募股权投资机构越多,对该上市公司关注的证券分析师越多,但并未发现对分析师预测准度的显著影响。本文的研究不仅丰富了PE与证券分析师的文献,也为我国如何加强建设内资PE团队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王媛 《新金融》2015,(10):33-37
改革开放至今,我国私募股权基金募集的资金规模不断扩大,已成为我国中小企业主要的募资来源之一。由于私募股权基金具有循环投资的特性,退出是私募股权投资的核心环节,因此只有建立畅通的退出机制才能为私募股权基金提供持续的流通性和发展性。本文阐述了我国私募股权基金的退出方式及退出机制存在的问题,结合美国的发展经验,提出了完善我国私募股权基金退出机制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4.
张波 《金融论坛》2011,(11):67-72
商业银行不仅发挥服务性金融功能,更以主导者身份直接参与全球私募股权基金的发起和投资,形成了诸多银行系私募股权基金。中国银行业在综合化转型进程中也间接性地参与私募股权基金业务,但在保险、券商、信托等金融机构已经获准开展私募股权基金业务的同时也受制于法律限制和监管约束。建立银行发起和投资私募股权基金的政策框架,已成为中国银...  相似文献   

15.
李靖 《海南金融》2016,(3):50-53
私募股权资本募集是私募股权资本运行的前提,是私募股权资本循环与周转的起点.我国私募股权资本行业发展需要多元化的资本募集渠道.为了拓宽我国私募股权资本的募集渠道,需要积极发挥政府资本的引导作用,规范商业银行涉足私募股权资本领域,鼓励社保基金投资私募股权资本领域,适度放宽保险资金的投资领域,鼓励富有家庭和个人投资私募股权资本,加强对海外资本的引导与监管.  相似文献   

16.
《投资北京》2009,(5):42-44
中国市场私募股权机构募资活动大幅收缩,外币基金仍占主导 清科研究中心的调研结果显示,2009年第一季度针对亚洲市场(包括中国大陆地区)新募集私募股权基金的资本总量大幅收缩。本季度仅有2支可投资于中国大陆地区的私募股权基金完成募集,资金总额为5.00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相比,  相似文献   

17.
商业银行在PE热潮中的机会与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Private Equity在中国通常被称为"私募股权投资"或"私募股权基金".PE业务在国际资本市场发展了上百年,到现在已经非常成熟.在美国硅谷,上千家PE基金或PE投资商与大量高科技企业共同成长,可以说,美国科技的高速发展,PE基金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中国私募股权投资行业的三个特点 近年来,中国私募基金行业蓬勃发展,私募股权行业也迎来大发展.自2014年2月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开始办理私募基金登记备案开始,截至2016年12月底,已登记私募基金管理人17433家,已备案私募基金46505只,实缴规模7.89万亿元,从业人员近28万人.其中,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管理人7988家,备案基金15789只,实缴规模4.32万亿元.总体来看,中国私募股权投资行业主要呈现以下三个特点: 第一,“中间大、两头小、顶层弱”的格局有所改观,但仍不合理.“两头小”是指早期VC、天使和并购基金的规模小,“顶层弱”是指私募股权母基金的规模、成熟度和活跃度都不够理想.  相似文献   

19.
我国目前需要一部更为全面而系统的关于规范私募股权基金运作的法律文件,而目前正在酝酿的《证券投资资金法(修订草案)》涉及私募股权基金的几个重大问题尚有值得商榷之处,科学规范和引导私募股权基金不可单纯通过几个立法条文的调整能得以解决,问题的核心体现在对私募股权基金立法方式的选择上。相比较而言,对私募股权基金单独进行立法更现实也更合理。若将私募股权基金纳入《证券投资基金法》的调整范围,笔者建议以专章方式进行规定而不应混同在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的有关内容中。  相似文献   

20.
近十年来中国股权投资市场迅猛发展人民币基金也迎来了自2003年以来新一轮发展高潮。本文通过介绍中国最近关于私募股权投资产业的法律制度及地方政策,分析外资参与设立人民币基金的两种主要模式,并从法律角度分析各种模式的利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