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发展PHS的热点问题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包东智 《当代通信》2003,(17):19-24
2003年,“小灵通”取得突破性进展,又先后突破北京、上海和广州等政策禁区,到目前为止全国用户已达到2300多万,呈迅猛发展之势。业内专家预测,“小灵通”用户数量年底有望突破3000万。但专家也指出,由于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两大竞争对手采取了积极的市场应对政策,同时又面临3G时代的到来,“小灵通”的发展空间将出现萎缩。“小灵通”的未来前景如何?“小灵通”在未来竞争中的优势如何?“小灵通”下一步如何发展?等等与“小灵通”相关的问题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2.
朱道平 《当代通信》2003,(13):41-43
近期以来,“小灵通”业务在全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据不完全统计,至今年5月底,全国已发展“小灵通”用户1500多万户。“小灵通”以其低端、价廉、实用和平民化的形象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为此,细分“小灵通”业务市场并认真探析其营销策略,将对此项业务健康、有序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小灵通用户的快速增长,覆盖问题.接入失败部题.切换问题.基站问题等诸多问题逐渐暴露出来使得小灵通网络服务质量持续下滑,严重挫伤了用户对小灵通业务的使用信心、为此,中国电信集团确定2004年小灵通业务的工作重点是疏“忙”“补”“盲”中国网通集团副总裁冷荣泉也公开表示2004年小灵通将更重质量,重点提高现有网络的性能、由此可以清晰地看到大规模的小灵通网络建设已经不再是发展主题,不断地进行网络优化,打造精品网络提升网络服务质量,进而提高用户满意度,将成为两家固网运营商今后相当长一股时期内关于小灵通的工作重心。  相似文献   

4.
滕辉 《当代通信》2003,(11):29-31
1998年12月广东肇庆正式推出“流动市话”小灵通,标志着“小灵通”产品进入中小城市的市话服务领域,自此以后,“小灵通”凸现在中国的400多座城市,截至2002年底,全国“小灵通”用户已经突破1300万户。2003年元旦前后至今,“小灵通”在媒体的一浪接一浪的炒作中、在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的一片反对声中、在众多用户的欢呼声中完成了疾风暴雨式的网络布置、网络放号等工作,大举进军南京、重庆等大型城市,并直逼广州、上海和北京这三大禁区,其来势之迅猛,使得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纷纷出台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5.
我国从1997年12月在浙江省余杭市第一个试验网开通至2003年底,全国PHS经过四年的发展壮大,网上系统容量已经达到4000万,用户数已超过3500万,其中中国电信“小灵通”用户数已约有2000多万;中国网通用户约为1000多万,在全国约400个城市开放了业务。专家们预计,2004年“小灵通”用户有望达到5000万。目前,“小灵通”已成为中国电信业又一棵闪亮的明珠。  相似文献   

6.
李敏 《邮电经济》2006,(1):37-39
小灵通在我国自1998年正式投入商用以来。经过几年发展,到2002年进入快速的增长期。到2003年底,全国小灵通用户的数量大约有3600万,2004年突破6500万,2005年7月则突破8000万。可是从目前发展的趋势看,小灵通的增长速度在减慢,到2005年11月约为8600万。3G牌照发放在即。小灵通作为固话运营商进入移动通信领域的一种变通.在固话运营商获得3G牌照之后的几年里.有人预测小灵通会逐步退出市场。也有人则认为小灵通和3G可以同时并存。  相似文献   

7.
马贵 《当代通信》2004,(6):24-25
说起内蒙古草原,很多人想到的就是地广人稀,封闭落后,经济发展缓慢,然而就是在北方10省中经济最不发达的这个地区,在通信企业市场竞争激烈,业务收入不断下降的形势下,内蒙古通信公司2003年的“小灵通”业务却发展的红红火火,高潮不断,今年春节期间,为庆祝全区小灵通用户突破  相似文献   

8.
程京生 《当代通信》2003,(17):28-29
近几年来,小灵通业务在各地发展较快。尤其是今年在北京、上海等特大城市也对小灵通加以放行,引起了社会的广泛重视。小灵通在政策的夹缝中,在3G牌照推迟发放所提供的时间空隙中,及其在市场需求的驱动下无线市话“小灵通”凭借自身的优势和特点得到快速发展,并成为一股难以阻挡的力量。当前,如何培育“小灵通”市场,进而引导其发展,使老百姓能继续享受到价廉物美的新业务,使企业  相似文献   

9.
小灵通(亦称“个人无线接入系统”)1995年诞生于日本,1997年被引入国内。十余年来,它突破种种限制,在市场的夹缝中急速扩张,显示出了惊人的生命力。然而,3G时代的到来给小灵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挑战,使成熟的小灵通市场前景更为险峻。2006年底,我国小灵通用户数量首次出现了负增长,且如今继续呈现下降趋势。小灵通会不会像当年的寻呼机一样逐渐退市?其未来之路会怎样?由于3G进入市场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而小灵通的用户数量庞大,因此,研究该群体的走向对运营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小灵通的发展历程,分析3G时代小灵通的市场定位和营销策略,探讨小灵通与3GB时代的无缝对接。  相似文献   

10.
《中国电信业》2008,(12):80-80
“3G时代小灵通的发展前景”研讨会10月24日在北京召开,来自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及PHS MoU(小灵通国际化推进组织)、日本Willcom公司、UT斯达康公司及小灵通之父徐福新等通信专家学者参与了研讨会。与会专家认为,种种迹象表明未来我国小灵通将和多种通信技术并存,短时间内不会退出市场。  相似文献   

11.
《邮电经济》2009,(1):23-24
今年2月,工业和信息化部下发了《关于1900-1920MHz频率无线接入系统相关事宜的通知》,明确要求所有1900—1920MHz频段的无线接入系统应在2013年底前完成清频退网,腾出的频段将供TD—SCDMA使用。这意味着目前使用该频段的“小灵通”将退出电信市场。由于工信部通知中未具体说明“小灵通”用户在退网后如何转网以及有关权益保护等事项,引起了广大“小灵通”用户的纷纷质疑和舆论的批评。曾经在中国通信市场上充满争议的“小灵通”现象,其历史地位、功绩评价和前途命运,又成了社会热议的对象。  相似文献   

12.
自从2009年工信部出台了要求小灵通退频的政策后,小灵通便处于了一个十分尴尬的位置.再加上竞争分流和对小灵通的关注度减小,造成了目前小灵通用户的大量流失和收入的下降。究其原因.一是现在出售和维修小灵通的店铺越来越少,很多用户的终端损坏后不知道在哪里维修和购买,二是小灵通网络信号不如以前好了一事实上,从两三年前中国电信就基本停止了对小灵通网络优化的投资.只维持其最基本的生产运营。  相似文献   

13.
喻文学 《当代通信》2005,(16):63-64
自小灵通诞生以来,一直备受人们争议,然而到现在它却成为老百姓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通信工具,小灵通以其自身优势赢得了市场。截至去年年底,小灵通用户已近七千万。在小灵通一路狂飙猛进之后,移动运营商依托移动通信网络技术、产品、覆盖优势,使用各种资费及优惠套餐对小灵通客户群进行反击、挤压和正面争夺,小灵通出现发展速度放缓,生存空问受到威胁。3Q的到来更使小灵通市场前景充满悬念。在这样的环境下,小灵通还能走多远?怎样注入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14.
小灵通能否续写辉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灵通经过快速的发展,已经进入其产品生命周期的成熟阶段。在这一阶段,小灵通增长开始变缓,利润增长也会缓慢下降。随着移动资费的下降,小灵通的价格优势正在消失。再加上固网运营商的精力将放在未来3G发展上,小灵通是否真的要成为固网运营商的“鸡肋”?目前业内存在两种主要观点,一种对小灵通的发展持消极的态度,认为小灵通技术含量低下,在3G推出之后将很快退出市场。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小灵通的发展和3G可以并行不悖,小灵通和3G在一段时间内可以并存。笔者认为小灵通不仅可以和3G并存,而且如果固网运营商采取积极的姿态,实施正确的经营策略,不仅可以保持现有用户,还可以在其基础上继续实现增长。[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黄挺 《邮电经济》2007,(3):55-58
2007年3月2日,信息产业部任官方网站上发布“2007年1月通信行业统计月报”显示,全国小灵通用户数为9035.5万户,从2006年10月以来小灵通用户数不断下滑,从最高点的9341.5万户,连续3个月下滑。  相似文献   

16.
《中国电信业》2006,(10):79-80
UT斯达康日前宣布:以UT斯达康QBOX产品为主要终端的”灵通无绳”业务.自2006年5月投入商用以来到2006年8月底,全国“灵通无绳”业务用户已突破50万户。UT斯达康率先在业内推出支持“灵通无绳”业务的产品.是小灵通持续性创新成果.对小灵通产业健康发展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当代通信》2005,(9):102-102
近期由中国电信西安分公司和西安瑞吉电信技术有限公司在西安市隆重推出了一款可以定位的小灵通——“灵通宝贝”,利用PHS网络进行双向通信及定位,定位精度可达5到50米。  相似文献   

18.
《当代通信》2005,(7):47-47
近期由中国电信西安分公司和西安瑞吉电信技术有限公司在西安市隆重推出了一款可以定位的小灵通——“灵通宝贝”,利用PHS网络进行双向通信及定位,定位精度可达5到50米。  相似文献   

19.
《当代通信》2004,(17):72-72
据市场调研机构预测,到2004年年底,全国小灵通用户数将达到7000万。随着小灵通放号量的迅猛增加,在越来越多人享受到小灵通低资费的实惠的同时,时常受到信号弱和通话不连贯的困扰,有点美中不足。  相似文献   

20.
最近,有位小灵通客户想改变一下自己的付费方式,即把有月租费的使用方式改为无月租费。由于该客户事先与电信公司签下了一年有月租费的使用协议,因此,电信部门没有受理客户的申请。这位客户因此很不满意。他表示,协议规定时间一到,就不再使用小灵通了。按照客户与电信公司签订的协议,不到规定的期限就更改协议,这位客户提出的要求有些“过分”。但客户自有其特殊的原因。因为他声称当时签协议时并没有考虑清楚,待使用后才发现自己的电话使用量比较少,选用无月租费的更适合。那么,对这位可能流失的客户,电信部门怎么看?一位前台员工认为,现在全市的小灵通客户已经数十万,流失几个也是正常的。一位营销部门负责人表示,制度、规定总要有一定的权威性,不能朝令夕改,更不能因为个别客户的“无理要求”而妥协。后来,这位客户将此事反映到新闻媒体和消委会,新闻记进行了跟踪报道,消委会也对协议条款的合理性进行了一番论证。结果,事情越弄越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