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今年上半年,全省推进国土资源经济体制改革,国有土地、矿产资源出让制度和市场监管制度全面深化。按照《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2006年经济体制改革的工作意见》文件精神,进一步深化国有土地使用权有偿使用制度改革和矿业权市场建没,着力拓展市场化配置的深度和广度。“招拍挂”出让制度得到巩固和完善,全省经营土地使用权有偿使用权招拍挂出让面积达到100%,其中以拍卖方式出让的比例达85.43%;商品住宅用地l00%以拍卖方式出让。1-5月,全省土地供应总面积3271公顷,比去年同期减少了4.75%,实现土地收益122.8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了38.99%,实际到帐7…  相似文献   

2.
有关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转让的几个法律问题黄萍,王美娟从1987年至今,国有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已历经近10个春秋。在此期间,国家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如1990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以下简称《暂行条例》,199毛...  相似文献   

3.
论土地使用权出让的法律性质李寿廷,杨守信一九八八年四月七届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和同年十二月通过的《土地管理法修正案》都明确规定了国家和集体所有的土地的使用权可以依法转让。一九九0年国务院发布和施行的《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  相似文献   

4.
《上海集体经济》2006,(6):72-72,F0003
日前,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主持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指出,当前土地管理特别是土地调控中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和问题,建设用地总量增长过快,工业用地低成本过度扩张,违法违规用地、滥占耕地现象屡禁不止。会议强调,必须采取更严格的管理措施,切实加强土地调控。(1)调整利益机制。提高征地成本,征地补偿安置必须确保被征地农民原有生活水平不降低、长远生计有保障。规范土地出让收支管理,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总价款全额纳入地方预算,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调整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缴纳标准、城镇土地使用税征收标准和耕地占用税征收标准。建立工业用地出让最低价标准统一公布制度。(2)完善责任制度。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主要负责人要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土地管理和耕地保护负总责。坚决制止“以租代征”等违法违规用地行为。(3)健全法律机制。充分发挥国家土地督察机构的作用,强化对地方政府及土地管理部门执法行为的监督检查。国务院已正式批准并下发通知,要求建立国家土地督察制度。通知规定,国务院授权国土资源部代表国务院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计划单列市人民政府土地利用和管理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在国土资源部设立国家土地总督察办公室。国土资源部部长兼任国家土地总督察,并有一名副部长任兼职副总督察,另外,国家还设立一名副部长级的专职副总督察。通知要求,由国土资源部向地方派驻9个正局级的国家土地督察局,其中,国家土地督察上海局的督察范围为:上海市、浙江省、福建省及宁波市、厦门市。此外,《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规范》和《协议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规范》自2006年8月1日起施行。  相似文献   

5.
划拨土地使用权的入市及其管理●苗丽静李金华随着我国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推进,在新增建设用地中,以出让方式供应土地的比例逐年增加,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与此相比,原行政划拨土地使用权的有偿使用则进展缓慢。一、对土地使用权出让和租赁两种...  相似文献   

6.
自1987年深圳市出让第一块国有土地使用权至今,我国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历时七年,成绩斐然。 1987年。经国务院批准。全国开展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试点城市仅有上海、深圳、广州、厦门、海口、福州6个,到1993年国有土地使用权  相似文献   

7.
王直民 《特区经济》2012,(4):251-253
我国实行国有土地有偿、有期限的使用制度。土地使用权出让年限的大小关系到国家、土地使用者以及社会公众的利益。本文在详细分析当前土地使用权出让年限存在的问题后认为,我国的土地使用权法定最高出让年限过长,而一律按照法定最高出让年限确定出让年限也不合理。在此基础上提出合理确定土地使用权出让年限应遵循的原则以及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8.
《土地管理法》第五十四条规定:“建设单位使用国有土地.应当以出让等有偿使用方式取得.有偿使用方式应当是政府供应土地的主要方式。”《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进一步明确了国有土地有偿使用方式有三种.即出让、租赁和作价出资入股。本文主要对完善我国土地使用权划拨与出让所采取的措施进行粗浅分析。  相似文献   

9.
按照马克思的绝对地租理论,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只要存在土地所有权的垄断,存在土地所有权与土地使用权的分离,就必然要产生绝对地租,换句话说,土地的使用者就必须因使用土地向土地所有者交纳土地使用费。正是基于对这一理论的正确认识,我国从80年代初开始了对城镇土地使用制度的改革,将长期以来实行的城镇国有土地行政无偿划拨制度改变  相似文献   

10.
最近国土资源部发布《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规定》。主要内容是:一、国有土地使用权新规定。“国有土地使用权”一律称为“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拟出让土地的“位置”一律改为“界址、空间范围”。  相似文献   

11.
土地是民生之本,保护土地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我国土地市场建设和管理取得了积极成效。国有土地有偿使用制度全面实施,经营性土地使用权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制度初步建立,市场配置土地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不断增强,土地管理的法律法规相继出台,政府调控土地市场的能力不断提高。同时,国家不断加大整顿土地市场秩序力度,严肃查处土地违法案件,促进了土地市场规范运作。但目前全国土地市场仍存在不少问题,违规设立开发区,非法占地、入市现象严重,“圈地风”盛行。一些地方任意出台土地优惠政策,滥用土地管理权限,…  相似文献   

12.
现行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制度存在内在性质上的矛盾,导致司法实践中对国有土地使用权合同性质认定模糊.改革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制度,就要创设独立的民事交易主体,分离国有土地管理部门职能,分离现行合同里的民事违约责任和行政责任.  相似文献   

13.
我国城市土地一级开发与国有土地使用权公开出让制度相配套,促进了我国土地一级市场的发展,但其运作模式存在较大差异。政府作为国有土地所有者的代表,实施土地一级开发具有主导性,以政府为主导的市场化运作是土地一级开发模式的发展方向。本文认为应加快土地一级开发的立法进程,减少土地一级开发过程中的信用风险和法律风险。  相似文献   

14.
土地,终于进入市场从新中国成立至80年代初,国有土地一直采用无偿划拨制度,不仅土地资源大量浪费,而且土地占用者将土地"隐形交易",把政府应得的地租占为己有,国家土地资产大量流失。 1987年9月,深圳市国有土地首次拍卖,在坚持土地公有制的前提下,将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离,由政府有偿,有限期地出让使用权。这一作法反响很大,2个月之后,国务院相继批准深圳、广州、珠海、上海、天津、厦门、福州、海南等省市为土地使用制度改革试点地  相似文献   

15.
为了实现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和集约利用,更好的维护被征地农民和被拆迁居民的合法权益,落实好相关的土地管理政策,进一步揭示土地使用权出让收支管理中存在的违法违规问题,需要加强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支审计,有效的规范土地市场秩序,从而推动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1、土地使用权出让金 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是国家把土地使用权有限期出让给土地使用者,由土地使用者向国家支付的价款,是国有土地所有权在经济上的体现。  相似文献   

17.
企业改制、改组、改造对土地管理提出了新的课题、新的要求.当前根据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必须对改制企业的土地使用权进行管理,即对土地使用权进行评估、处置和登记。其目的是要明晰土地产权关系,显化土地资产,使土地资源在重新配置的过程中,能够符合现行土地法律、法规,符合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发展方向,从而保证国有资产保值增值,防止国有土地资产流失。本文试就企业改制过程中土地使用权管理的有关问题谈几点看法。一、企业改制过程中加强土地使用权管理的必要性1、加强土地使用权的管理是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前提…  相似文献   

18.
以武汉市为例,提出了在现有的土地收购储备和交易制度下,建立合理的土地储备体系,优化土地储备运行机制,加强土地基金运行管理,贯彻落实相关政策法规,丰富土地大市场,从而促进国有土地资产保值增值,规范国有土地的使用制度.  相似文献   

19.
目前,我国城镇的土地市场非常活跃,除部分国有土地使用权经人民政府批准进行有偿出让以外,大量的划拨土地使用权自发进入市场。这种自发交易(即隐形市场)给社会造成很多严重危害:第一,土地资产大量流失。据国家有关部门调查测算,大城市每年流失1000万元以上,县城约40-50万元。第二,影响了城镇土地统一管理和统一规划。造成土地权属紊乱、土地使用权纠纷层出不穷。第三,加剧了社会分配不公,助长了不正之风,使土地收益大量流向单位和个人。第四,诱发了土地投机,滋生了一些炒买炒卖地皮的不法分子,扰乱了社会主义经济…  相似文献   

20.
在改革开放之前,我国城市土地分散利用均是通过划拨方式进行的。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出让方式已成为目前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的主要方式。但由于旧体制下形成的划拨土地仍然由原产权单位继续使用.加上目前有关法律规定的国家机关用地、军事用地、城市基础设施用地、公益事业用地,国家重点扶持的能源、交通、水利等项目用地,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用地.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仍可以以划拨方式取得。由此便形成土地使用权安排的双轨制.即出让土地使用权和划拨土地使用权同时存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