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FDI、国际贸易的技术效应与我国省际碳排放绩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基于DEA非参数方法测算了我国各地区1995-2010年的Malmquist-Luenberger全要素碳排放绩效指数,并对其进行分解,估算出了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考虑非期望产出的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变化指数,进而运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构建了FDI、国际贸易技术效应对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影响的动态计量方程。研究结果显示:分区域来看,东部地区的FDI促进了技术进步,抑制了技术效率的改进,中部地区的FDI促进了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的改进,而西部地区的FDI技术效应不显著;三大区域的进口贸易均抑制了技术进步,对技术效率改进的影响不显著;东部地区的出口贸易促进了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的改进,中部地区的出口贸易对技术进步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而西部地区的出口贸易对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的改进均无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不断创新和发展,网络通信技术也在进行飞速的变化。在我国,随着4G牌照的颁发,必将会把相关的无线网络架构技术推向更高的层次。而作为目前普遍公认的先进技术之一:TD-LTE技术,被认为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与普遍标准,极可能成为未来新一代网络通信技术发展的主流架构和技术基础。本文即针对该技术的基本特点和规划,进行简单的介绍和分析。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OTN技术逐渐成为光通信领域的一个技术热点.本文对OTN技术进行了概述,介绍了OTN技术的发展背景、技术标准和技术优势.对OTN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应用方式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提出了针对OTN技术的思考和应用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FDI作为资本、技术和管理经验等一揽子要素的综合体,对国内企业的技术进步、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升级都产生了积极深远的的影响.如何更好的利用外资,优化外资利用方式和结构,畅通FDI技术溢出渠道,改善内资企业技术吸收能力,进而提升FDI技术溢出效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阐述了FDI技术溢出效应的四种表现方式,分析了技术溢出效应的影响因素,进而为提升FDI溢出技术效应、推动国内企业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提供对策.  相似文献   

5.
冯希 《中国市场》2015,(11):24-25
伴随计算机技术、信息化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实现了多种现代信息技术融合集成的新型物联网技术。该复合型技术通过整合射频RFID技术、传感器技术和激光扫描技术,极大提升了物流仓储对货物管理的信息化程度。本文将现代物联网技术与传感器网络技术进行有机的结合运用,分析了智能化物流仓储管理信息系统,满足了新经济时代现代物流仓储对信息化技术的需求,并对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前景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6.
《品牌》2014,(7)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传统的制造技术被现代制造技术所取代。在先进制造技术中,模具成形技术以得到广泛的应用和发展。而培养一大批技术应用型中等专门人才和技术操作者,正是中等职业教育责无旁贷和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7.
基础性产业共性技术是指测量测试和标准等技术,由于该类技术并非政府资助的重点,长期以来面临着比关键性产业共性技术和一般产业共性技术更大的供给困难。本文从基础性产业共性技术的界定和特点出发,探讨企业联盟作为基础性产业共性技术供给形式的可行性和可能的组织形式。  相似文献   

8.
肖英  蒋熔 《商场现代化》2007,(30):156-157
数据库的备份和恢复技术是数据库系统中非常重要的技术,文中探讨了数据库的备份和恢复技术,具体介绍了Sql Server数据库的备份和恢复技术。  相似文献   

9.
李洪祥  廖涛 《现代商业》2008,(2):136-138
从技术的差异性出发,把技术分为三类即:延续性技术、替代技术和断代技术。技术选择是一个受多因素影响的动态的选择的过程,技术不同影响企业技术选择的因素则不同。因此本文以延续性技术为研究对象,在分析技术选择的影响因素的基础上系统地研究延续性技术选择应该考虑的影响因素,并从企业的战略层、技术应用层和市场环境、成本收益方面建立延续性技术选择的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0.
全球直接投资己经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和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跨国公司(MNCs)是外国直接投资(FDI)的主体,也是技术转移和技术创新的主体。FDI的技术外溢效应是指通过技术的非自愿扩散,促进东道国技术水平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包括对东道国相关产业或企业的产品开发技术、生产技术、管理技术、营销技术等方面产生的影响。利用外国直接投资(FDI)的技术外溢效应提升本国企业的技术水平,是我国以市场换技术引资政策的重要依据。FDI的技术外溢效应的发挥需要一系列的前提条件,因此,必须对FDI的技术外溢的途径和机制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1.
跨国公司的技术关联性及我国吸引外资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启华 《国际贸易问题》2005,21(8):74-77,87
跨国公司的FDI和技术转移与技术的关联性有关,本文首先对相关技术和衍生技术做了新的界定,然后在新熊彼得学派曼斯菲尔德对外直接投资与技术转移的选择理论及邓宁的“三优势模式”等理论基础上,进一步剖析技术关联性对跨国公司FDI和技术转移的影响机理,提出了我国吸引外资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OTN技术可以很好满足日益增长的IP业务的承载需求和适应传送网技术的发展要求,所以要更加重视和加快OTN设备的新技术研发、标准化和推广应用。对此,本文通过比较OTN技术与SDH、WDM技术,分析了OTN技术存在的优势,最后探讨了OTN技术的应用实践。  相似文献   

13.
要素、技术能力与技术赶超方式的演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技术能力决定了后发技术赶超的成败,而技术能力又是由企业要素所决定的。通过拓展的A-J模型,建立基于技术能力的后发技术赶超方式演变模型,比较模仿创新、合作创新和自主创新的绩效后发现:企业的技术赶超方式是随着企业的要素和技术能力而变化的,当要素有限、技术能力参数较低时,企业应该采取模仿创新的技术赶超方式;当要素和技术能力上升到一定的程度之后,企业可以采取合作创新的赶超方式;只有要素和技术能力上升到较高的程度时,企业才有可能实施自主创新的赶超方式。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国际技术转移的两方——技术供给方和技术需求方推动技术转移的动机分析,来找出促成技术转移的动力和引力因素。  相似文献   

15.
韩明珍 《消费导刊》2009,(21):230-230
古希腊神话是旺盛的感受力和强烈的想象力的产物,技术是当时现实技艺和幻想的非现实技术的混合物。有关技术的神话反映了技术对于人类产生以及生存的本原意义,古希腊人认为技术与人、神共在,技术起源于神。古希腊技术神话从本原的意义上阐释了技术的本质和价值,表达人类的技术性命运,技术既表现人运用自然力的独特能力,同时技术又是带有原始性缺陷的工具,在未来不可预知的可能性、偶然性下成为与人旦夕祸福相随的力量。  相似文献   

16.
《商》2015,(27):86-87
本文通过构建OFDI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的三角循环传导机制模型,并以华为科技有限公司和海尔集团为例,分析不同时期不同行业的公司如何通过技术互动、技术传递和技术吸收三大环节来实现企业技术进步。研究发现,华为主要通过兼顾自主创新和对外直接投资,实现技术互动与技术吸收的有效对接与相互促进。海尔主要通过与全球各大研发中心的纵横连线,实现技术互动与技术传递的协同交互,组成一流资源的生态圈来吸收利用先进技术促进企业技术进步。  相似文献   

17.
简要论述传统名优白酒生产技术同新工艺白酒的关系及如何利用传统名优白酒的发酵技术"蒸馏技术"分析技术和勾兑技术之精华,从而促进新工艺白酒的发展,提高新工艺白酒的生产技术和质量。  相似文献   

18.
移动通信技术方便人们在任何时间和地点方便的实现沟通和完成信息交换,在经历模拟信号、数字信号和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的历程后,移动通信技术的第四代技术将会带来人们观念的更新、社会深入的发展以及通信行业的进步.本文在介绍第四代移动通信基本概念的基础上,对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的核心技术进行的讨论,说明了移动通信技术的基本特征,提供了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应用的方向,希望为推广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做出努力和贡献.  相似文献   

19.
面向新的科技革命,首都技术交易市场体系要素建设要在产权交易与保护、资本对接、技术转化、企业信用评价体系和技术交易人才等要素建设上加快创新。要吸引全球技术来京交易,将首都打造成全球技术交易中心,加强技术市场宏观管理;设立京津冀一体化的技术交易平台,并逐步实现技术交易国际化;加强技术市场社会化、市场化运作的技术中介服务建设,并以此为契机,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建立首都"科技投资银行",支持相关技术交易的发生和技术转化;发行"首都科技创新彩票",支持部分技术交易成果产业化;推动和建立京津冀区域技术交易市场发展,扩大交易范围,逐步打造国际化的技术交易市场。  相似文献   

20.
《商》2015,(22)
近年来移动通信技术得到飞速发展,在我国各大运营商已经全面普及了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旨在提供更加高速、高效和覆盖面广的无线业务,目前4G移动通信技术构架需要解决一些关键性技术,比如软件无线电技术、正交频分复用OFDM多载波传输技术、MIMO技术和智能天线技术等,本文就简单探讨这些技术的构架和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