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76岁开始拿起画笔 在美国,有一位妇孺皆知的老太太。她的全名叫安娜·玛丽·罗伯逊·摩西,但大家尊敬地称她“摩西奶奶”.  相似文献   

2.
乔连军 《乡镇论坛》2014,(23):48-48
在甘肃省陇南市成县苏元乡水坝村一社,有一位被大家亲切地称为“包大娘”的老人,她叫包玉莲,她和家人用平平凡凡的事、点点滴滴的情诠释了家庭作为“爱的港湾”的真谛。  相似文献   

3.
日本某财团看中东京银座地区的一块空地,想买下来兴建大楼。然而这块空地的一部分属于一位老太太,而她拒绝售出。有一天清晨,一位穿着邋遢的老妪来到该财团的总公司,因为外面突然下雨,老妪全身都淋湿了。这时员工尚未上班,只有一位服务生在打扫。她看到全身湿透的老妪走进来,立刻放下工作,取出干毛巾给她擦拭,并捧上热茶为她驱寒。原来老妪就是那位拒卖空地的老太太,她是到公司表明坚决不卖之意。如今她改变了主意,决定出售了。理由是:有这么好的服务生,公司必定也是一流的。据某杂志载:在广州交易会中,某公司展台前门可罗雀…  相似文献   

4.
今年9月上旬,记者闻知旅泰侨领郭国英先生回家乡潮州小住,便慕名前往其家中采访,发现家里聚集着好几位白发苍苍的老人。老人们无不精神矍铄、谈笑风生。一问之下,才知这几位老先生、老太太都是郭老当年的高中同学,年龄最小的也有80岁了。老人们笑称郭老为“凝聚力”。经过一番交谈,  相似文献   

5.
失踪的戒指     
周海亮 《乡镇论坛》2008,(27):44-44
老太太的戒指丢了,她伤心欲绝。戒指是老伴当初送她的礼物,老人说,天啊,他送给我一轮太阳。  相似文献   

6.
《西部财会》2009,(1):70-70
早晨遇见小区里的一位老太太,拎一个西瓜,行走趔趄。我把西瓜接过来,拎着和她一道回来。送老人回家后,我驻足在报栏前看报。一会儿,老人气喘吁吁地过来了。见了我很惊喜,孩子,你还没回家啊?我有句话忘了跟你说。她说她打开防盗门时才想起来。“说什么呢?”显然,她又忘了。我让她好好想想。老人家最后终于想起来了,她说,我应该跟你说声“谢谢”,可是我忘了。我认识她的子女,老人这些年什么都忘,经常把钥匙丢了,把家的位置丢了,甚至把自己丢到街上让人送回来。可是,丢了一句微不足道的“谢谢”,她却一定要艰难地把它找回。这是她做人做事的准则。  相似文献   

7.
九月的一天下午,某物业管理处王小姐正在办公室忙着核对代收三费的帐目,突然走进一位白发长者,小王忙起身为老人让座,并递上一杯水。她热情地询问老人,家住哪里,有何事需要帮忙。老人说他是慕名远道而来,专门向管理处经理请教几个问题的。小王说小区经理不在,她让老人把问题和电话号码都留下来,等经理回来一定会给他一个满意的答复。  相似文献   

8.
何礼 《西部财会》2006,(9):13-14
在陕西省镇安县有这样一位基层女财政干部,她貌不惊人,学术渊博,无官无位,一辈子工作在最艰苦的山区,一辈子只是一个小会计,可当她突然去世,十里八乡的几千名老百姓都来为她送葬,从年至八旬的老太太到幼儿园的小孩都涕不成声。她就是镇安县柴坪镇财政所会计刘祥芳。  相似文献   

9.
《中外管理》2011,(2):113-113
这是近期郑渊洁新浪微博上引起热议的一段文字:“一老人倒在北京东四附近的人行道上。路人不敢管。小学四年级女生忻妍看见老人伸出的手,她将自己的手放在老人手中。老人戴着写有家人电话的老年人胸卡。女孩儿给其家人打电话。老人获救。  相似文献   

10.
笑口常开     
还没通上电呢一位吸尘器直销员来到了一个新的销售范围的第一户人家门前。他敲了门,一位主妇开了门。在她还没来得及说第一句话时,直销员就冲了进去并将碎屑洒满了整个地毯。他说:“女士,如果这个吸尘器不能将它们吸得干干净净,我就把它们捡起来吃掉。”女士说:“你想配点蕃茄酱吗?我们是刚搬来的,还没通上电呢。”局部地区一位老太太不识字,但喜欢听收音机,气象预报每天必听。一天吃饭时问家人:“我有个问题想问问,你们知道局部地区在什么地方么?那儿差不多天天有雨。”不放在眼里一个带狗的男子气势汹汹地对宠物商店的老板说…  相似文献   

11.
江平 《乡镇论坛》2013,(33):23-24
在四川省仪陇县观紫镇几乎人人都知道在新旺村有一个孝顺的孙媳妇。一提起她的事,大家都会竖起大拇指。大伙都说,这么多年来,见过妻子服侍丈夫的,儿媳服侍婆婆的,但是作为孙媳妇能这么贴心地服侍祖婆的,那就只有她一个人了!“更何况,她在黄家连续地服侍过两位老人,更是难得啊!”她就是人们称之为最美孙媳妇——王术芳。  相似文献   

12.
2005年1月22日,美国前总统尼克松的秘书罗丝·伍兹在美国俄亥俄州一家养老院去世,享年87岁。换成另位老太太辞世,保证波澜不惊;而罗丝·伍兹辞世.马上成为美国各大媒体头条新闻。老太太离开权力中心多年,所以惹人关注,只因她是“水门事件”当事人。罗丝·伍兹在世,肯定有人心存幻想,希望有那么一天,老太太会说出事件真相;老太太一死,意味着“水门事件”空留谜面永无谜底。  相似文献   

13.
在云南省宣威市龙场镇,有一位姓钱的老太太,38年前收养了一个出生仅21天的弃婴,除了爱心,也是希望老有所依。谁知成年后,养子竟然与老人水火不容:无奈之下,老人曝出养子非亲生的事实,并向法院起诉与养子解除母子关系,追索抚育费用。  相似文献   

14.
不管是在国企下岗分流之风盛行的前些年,还是就业环境颇为严峻的今天,河南新乡有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一直备受瞩目,很多下岗工人都称其为"救命恩人"、"民间伟人",她就是被评为"中国杰出女性"的芦彩文大娘,因为当过八路负过重伤的丈夫姓苗,人们都称其为"苗老太".  相似文献   

15.
这是近期郑渊洁新浪微博上引起热议的一段文字:一老人倒在北京东四附近的人行道上。路人不敢管。小学四年级女生忻妍看见老人伸出的手,她将自己的手放在老人手中。老人戴着写有家人电话的老年人胸卡。女孩儿给其家人打电话。老人获救。其家人没有敲诈女孩儿,而是到东四七条小学给忻妍送去锦旗。  相似文献   

16.
在河南省桐柏县的大制路上,每天天刚蒙蒙亮,人们就能看到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肩背编织袋、手拿铁钩子徘徊于肮脏的垃圾堆前捡垃圾。 老人如此辛苦,她生活困难吗?她是孤寡老人吗?答案是否定的。她的真实身份是离休老教师,月工资2000多元;她的孩子都是桐柏县的公务人员,也算是“有头有脸”的人物。看完这些你可能会认为这位老人肯定精神上有问题,要不怎么放着清福不享,这么大年龄了还去捡破烂?  相似文献   

17.
一位同事在暑假期间,让她六年级的儿子学卖冰棍儿,一天下来,孩子大功告成,净赚40元钱.问孩子有什么诀窍,他毫不掩饰地说,我是小孩,当然知道小孩爱吃什么样的冰棍儿,因此我进的冰棍儿小孩大人都爱买;为了和旁边的老太太竞争,每样冰棍儿都比她便宜二角钱,当然我就卖得多、卖得快了.  相似文献   

18.
杨老太太(化名)头发已经稀疏,却并不服老,不仅染了黑色,还烫了卷花头。每天她都要跟邻居老头、老太太们一起在楼下的小院子里聊天。杨老太太热情开朗,嗓门大,据她说,这已经不是第一次接受记者采访了——从这幢廉租楼盖起来,便有无数记者、老外来这里参观,每个住户几乎都是“身经百战”。  相似文献   

19.
2003年,她变卖房产,先租后建,创办了山西省忻州市首家大型民营养老院。从那开始,她11年如一日悉心照料每一位入院老人。直到今天,共有1803位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的老人在这里颐养天年,其中286位老人在她无微不至的呵护下走完人生最后一程。她就是忻府区新建路办事处老年福利服务中心负责人张娟利。  相似文献   

20.
湖南省稀衡阳市衡山县的76岁老太太刘兰英没有想到,她以76岁高峰创造出了一个中国之最:她打赢了中国劳资关系最长的退养官司。 刘兰英老人的这起官司,目前在中国因劳资关系引发的诸多退养纠纷中,它具有一种难能可贵的范例作用。 2006年10月,循着刘兰英老人的故事,我们来到湖南省衡阳市衡山县。[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